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处方调剂是指药师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调配药品的过程。

处方调剂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规范处方调剂行为,提高处方调剂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处方调剂工作。

三、术语和定义处方: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调剂:指药师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调配药品的过程。

药师:指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患者:指接受医疗服务的个人。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四、处方调剂的基本要求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1. 2. 3. 4. 5. 1. 2. 3. 4. ◦ ◦ ◦ ◦ ◦ ◦ ◦ 5.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药房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处方调剂基本操作规程为:收方——审方——调配处方——核对处方——标注用法用量——复核——发药。

1、收方:双手轻取患者就诊卡并打印处方。

2、审方:指调剂员收到处方后,在配方过程中和发药前对处方进行的核对。

处方审核是调剂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差错、事故,保证调剂质量的关键。

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为:处方书写;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1)审查处方书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案号、就诊科别/病房床号、开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是否合格。

(2)门诊处方应当日内调剂。

(3)每张处方限开五种药品。

品种数超过规定的,应经处方医师重新开具处方或在原处方上注明原因并签字,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调剂。

(4)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5)严格执行药品的剂量规定。

对超剂量处方,应拒绝调配。

①一般门诊、急诊患者每张处方不超过三天用量;一般慢性病不超过十五日用药量;癫痫、结核、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慢性病或行动不便者不超过一个月用量。

②对于特殊管理药品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③对于特殊患者、特殊情况用药需经处方医师特别注明并经上级领导同意后方可调配。

(6)处方用药应与临床诊断的相符合,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应合理。

(7)不得有重复给药现象,处方药品名称应使用通用名。

(8)处方中如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法用量超过常规的需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

(9)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由医师写明、重新签字,核实无误,方可调剂。

(10)调剂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自行修改处方。

3、调配:指处方经审核合格后,依照处方要求取、配药品的过程。

调配药品时必须按照调配顺序和操作规程操作。

门诊处方调剂制度及调剂流程、注意事项

门诊处方调剂制度及调剂流程、注意事项

门诊处方调剂制度及调剂流程、注意事项如下:
门诊处方调剂制度如下:
•处方调剂应严格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遵守调剂操作规程,不得违规调剂。

•药师须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调剂处方药品时,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干预。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药品发出前必须核对。

•处方调剂完毕后,配方、发药核对药师均须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门诊处方调剂流程如下:
•审查处方。

•调配处方。

•包装与贴标签。

•核对处方。

•发药与指导用药。

门诊处方调剂注意事项如下:
•调剂药品应先将药品放在调剂窗口下方,全部备好并核对后再递给患者。

•药品从窗口投出前必须重新核对。

•投完药后应仔细检查处方并回忆是否有失误的地方。

•一个窗口调剂只能一人答对患者,禁止2人或多人同时应答患者。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一、概述药品调剂是指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将药品准确地配制和分装的过程。

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品调剂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1. 处方接收- 接收处方时,应核对处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处方信息齐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量、用法、频次等。

- 如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准确性。

2. 药品准备- 根据处方所需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药房库存中准确取出。

- 在取药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药品。

3. 药品配制- 根据处方要求,将所需药品按照准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配制。

- 在配制过程中,应使用准确的计量工具,确保药品的准确配比。

- 配制完成后,应对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4. 药品分装- 根据处方要求,将配制好的药品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

- 分装过程中,应注意容器的清洁和密封性,避免污染和药品泄漏。

5. 药品标签- 对每个分装好的药品容器,应贴上标签,标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用法、频次等信息。

- 标签应清晰易读,避免模糊或错误的信息。

6. 药品核对- 完成药品调剂后,应进行药品核对,确保调剂的准确性。

- 核对时,应与处方进行比对,逐一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频次等信息。

7. 药品交付- 将调剂好的药品交付给患者或其家属。

- 在交付过程中,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药品的用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 如有需要,可以提供书面的用药指导。

三、操作要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洗手、佩戴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3. 使用准确的计量工具,避免药品配制的误差。

4. 注意药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药品。

5. 药品调剂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清洁,避免污染。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处方调剂是指药房中药师根据患者医生开具的处方,对药物进行核对、检查,根据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适宜的药物治疗。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药师在处方调剂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操作流程1. 处方接收(1) 收到患者处方后,药师应仔细查看处方的完整性,确保开具的处方内容完整并符合规范要求。

(2) 核对处方上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等,确保准确无误。

(3) 如果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信息,应立即与患者或医生进行沟通,确保信息完善和准确。

2. 处方审核(1) 根据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药师应核对处方上的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等是否与标准用药相符。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药师应判断处方是否合理、适宜,并遵循药理学和治疗指南的要求。

(3) 如果发现处方有错误、不合理或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3. 药物配制(1) 根据医生处方,药师应准确计算所需药物的数量,并严格按照剂量要求进行配制。

(2)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药师应严格按照药物操作规范,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的纯度和无菌性。

(3) 配制完成后,药师应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处方标签打印(1) 在药物配制完成后,药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在药品包装上打印处方标签。

(2) 处方标签上应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医生姓名、开具日期,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和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3) 打印的处方标签应贴附在药品包装上,以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查看和参考。

5. 处方交付(1) 在完成所有前述步骤后,药师应将配制好的药物及处方交付给患者。

(2) 交付药物时,药师应仔细向患者解释用药方法、次数、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3) 如果患者对药物存储或使用有特殊要求,药师应当提前告知患者,并给予相应建议和指导。

(4) 在移交药物时,药师应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对药物的忌口、过敏等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协助患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门诊处方调剂(一)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二)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

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

剂量、用法的正确性;4。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三)药师应对急诊处方优先进行审核,并优先发药.(四)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五)门诊医生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要求。

(六)药师审方无误后才能进行处方调配;若认为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用药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进行调配。

(七)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按照相关规定报送。

(八)发出药品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十)药师在完成处方调配审核后,处方调配人及审核人均应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二、住院医嘱的调剂(一)由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负责住院用药医嘱的审核。

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根据门诊处方审核标准进行核.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量应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三)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立医嘱.(四)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所有不合理用药干预情况应当留有记录。

(五)药师在完成医嘱调配审核后,处方调配人及审核人均应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处方调剂操作是医院药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负责根据医生开出的处方,从药房的药品库存中准确选择、配制和出具药物给患者。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处方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规范性,规范药房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处方调剂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制定的。

二、工作流程1.接收处方2.配制药物药房工作人员应按照处方上所需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选择相应的药品,并进行配制。

在选择药品时应核对药品的有效期、规格和生产厂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核对配制完成后,药房工作人员应进行核对,检查所配制的药品种类、剂量、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处方一致。

4.出具药品核对无误后,药房工作人员将配制好的药品出具给患者,并给予患者必要的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说明。

5.记录和统计息、处方号码、录入时间、调剂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药品有效期等,以便于跟踪药品的使用情况和药物库存的管理。

三、工作要求1.仔细核对处方2.正确配制药物药房工作人员应按照处方上所需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准确选择药品,并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保证配药质量药房工作人员在配制药物时要认真核对药品的有效期、规格和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并及时淘汰过期或不合格的药物。

4.仔细核对药品配制完成后,药房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所配制的药品种类、剂量、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处方一致,确保药物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指导和说明药房工作人员在出具药品给患者时应给予患者必要的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说明,如用药方法、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6.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息、处方号码、录入时间、调剂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药品有效期等,以便于药品使用情况的跟踪和药物库存的管理。

四、工作风险与安全1.防止错配药品药房工作人员在配制药物时要仔细核对药品的种类、剂量和规格,避免发生药品错配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一、门诊处方调剂
(一)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二)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三)药师应对急诊处方优先进行审核,并优先发药。

(四)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五)门诊医生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要求。

(六)药师审方无误后才能进行处方调配;若认为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用药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进行调配。

(七)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按照相关规定报送。

(八)发出药品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十)药师在完成处方调配审核后,处方调配人及审核人均应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二、住院医嘱的调剂
(一)由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负责住院用药医嘱的审
核。

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根据门诊处方审核标准进行
核。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量应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三)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
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立医嘱。

(四)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
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所有不合理用药干预情况应当留有记录。

(五)药师在完成医嘱调配审核后,处方调配人及审核人均应在
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
(一)由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用药指导。

(二)中药师在审方时应包括: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中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配位禁忌、超剂量等现象,审核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若认为存在疑问或不合理的处方,应及时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纠正。

(三)中药饮片在调配过程中应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调配,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调配完毕,自查无误签名或盖章后交复核员核对。

(四)急诊处方应优先审核调配。

(五)复核由取得中药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

(六)发出药品按处方用法向患者或其家属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七)药师在完成处方调配审核后,处方调配人及审核人均应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