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合集下载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规范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

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常用中药别名:玄参-元参金银花-双花/二花重楼-七叶一枝花夜交藤-首乌藤昆布-海带莱菔子-萝卜籽厚朴-川朴肉桂-官桂附子-黑顺片地龙-蚯蚓元胡-延胡索土鳖虫-土元补骨脂-破故纸淫羊藿-仙灵脾需特殊加工入药的:先煎:矿石类如石膏,龙骨,牡蛎,赤石脂等;动物骨甲类如龟板、鳖甲、水牛角等;有毒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后下:薄荷,藿香,砂仁,钩藤,大黄,豆蔻,檀香包煎:蒲黄,葶苈子,苏子,菟丝子,车前子,旋覆花烊化:阿胶,龟板胶,鹿角胶另煎:人参,西洋参,鹿茸合药冲服:三七粉需要捣碎入药的:酸枣仁,柏子仁,杏仁,桃仁,火麻仁,郁李仁,砂仁,蔻仁,草果,穿山甲,苏子,白芥子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中药饮片调剂及煎煮

中药饮片调剂及煎煮
中药调剂及中药煎药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 工作流程
(5个环节)
审方
计价
调配
复核
发药
处方类型
古方: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处方 经方: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时方:泛指从清代至今出现的方剂 法定处方:指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处方 协定处方:指医师和药师根据临床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 验方、偏方:指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 秘方:指有一定的独特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 医师临证处方:指医师根据辨证论治所拟处方
一 查斗
指检查药斗中药物每日销售量,每斗中储量减少程 度。
检查内容包括 查药名是否与药品相符及有无短缺品种。 查日间消耗量。 查药品的清洁度、有无生虫变质等情况。
做好记录,以此为据来整理和补充药品。
二 装斗
装斗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⑴装量不可过满,防止抽拉药斗时药物溢出,造成药物掺 混。 一般饮片:药斗容积的4/5处, 种子类饮片:多装至药斗容积的3/5处。 ⑵整理饮片:如全草类或种子类饮片需要过筛或过萝,鲜 药如生姜、芦根等需要洁净之后放置。 ⑶细粉或细小的药品,如青黛、滑石、马勃、车前子、葶 苈子等,需垫纸盛装;如遇饮片外观形体相似,如煅牡蛎 、煅石决明等,一定要核准名签,以免装错斗。 ⑷遵守先入者先出的原则:即新添的饮片放在下面,原有 的装在上层,以免斗底药物积累日久而变质。
笔或铅笔。
计价方法
药价/味=用药计量×单价 (要求:每味药的价钱尾数不得进位或舍去)
药价/剂=∑药价/味(即各味药价相加求和) (要求:每剂药价的尾数按四舍五入到“分”)
处方药价=药价/剂×剂数(误差小于0.05元/剂 )
练习:
甘 草6g 大 黄3g 郁 金9g
0.37/10g 0.25 /10g 0.31 /10g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一、背景及意义中药处方调剂是中医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中医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能够规范中药处方调剂工作流程,保证中药处方调剂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还能够提高中药处方调剂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1.中药处方调剂的范围和要求中药处方调剂是指药师按照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配制各种剂型的中药制剂的过程。

中药处方调剂涉及中药品种繁多、使用方法复杂,要求药师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正确理解医师开具的处方,准确配伍中药,并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调剂。

2.中药处方调剂的操作流程(1)接方:接到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后,药师应当认真核对处方中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配伍:根据处方中所含中药的属性和功效,药师应当根据中药学原理进行配伍,合理搭配各种中药,确保中药的药性互补、剂量协调。

(3)调剂:药师应当根据配伍好的中药,按照医师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严格按照中药调剂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中药调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验方:调剂完成后,药师应当对调剂好的中药进行验方,核对调配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用药量,确保中药质量合格。

(5)标签:验方无误后,药师应当在中药包装上做好标签,标明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确保中药处方的可追溯性。

(6)存储:调剂好的中药应当按照规定存放,避免受潮、曝晒和污染,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品质。

3.中药处方调剂的管理要求(1)人员要求:中药处方调剂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药师进行,药师要严格遵守中药调剂操作规范,保障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设备设施:中药处方调剂的药房必须具备齐全的中药调剂设备和工具,保障中药调剂工作的正常进行。

(3)文件管理:药师应当认真填写中药处方调剂记录,详细记录中药的配伍和用药量等信息,确保医疗过程的可追溯性。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范本,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管理流程(一)中药饮片处方审核1. 接收处方(a)接收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妥善保存。

(b)核对处方上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2. 审核处方(a)核对处方中药材的名称、用量、剂型等信息是否合理。

(b)审核处方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存在禁忌。

3. 记录审核结果(a)记录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结果等信息。

(b)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中药饮片调配1. 准备调配药材(a)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中药饮片。

(b)按照药方中所列的草药剂量比例,准确称取各种草药。

2. 进行调剂操作(a)将称取好的草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b)根据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将草药进行包装或装瓶。

3. 进行质量检验(a)调配完成后,进行药材质量的检查,确保药材无异物或变质现象。

(b)记录药材调配的时间、药量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中药饮片核对1. 复核信息(a)核对处方信息是否与调配的药材一致。

(b)核对药材的种类、剂量和包装数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2. 核对人员(a)由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核对,互相确认无误。

(b)核对人员需办理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3. 记录核对结果(a)记录核对人员的姓名、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信息。

(b)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四、责任与权限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审核。

2.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剂药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核对人员应互相确认处方与药材的一致性,并记录核对结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组织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管理,包括中药饮片的配方、审核、调剂、质量控制等环节。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三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流程1.患者就诊并取得中药处方;2.员工按处方开立配方;3.主治医生审核处方;4.药师按配方要求调剂中药饮片;5.质量控制员进行质量检查;6.客户取药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要求1.处方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用量等信息;2.配方应准确无误;3.药师应按处方要求调剂,并记录相关操作信息;4.严格控制处方的质量,确保配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职责和要求第五条员工职责1.主治医生负责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药师负责按要求调剂中药饮片;3.质量控制员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

第六条工作要求1.员工应具备相关中药知识和操作技能;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七条监督与奖惩1.医疗机构设立监督部门,负责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的监督与管理;2.对不按规范操作或发生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第八条违规违纪处理员工若出现以下情况,将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1.故意虚报处方信息;2.超过规定的药品调配时间;3.未按规定检查处方的合理性;4.擅自调整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用量。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其他事项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必要,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条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本制度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若发生与本制度相关的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

公司名称:1.中药饮片处方模板2.质量检查记录表3.处方调剂操作记录表法律名词解释:1.医疗机构:指具备相关资质和设备,从事医疗服务和处方调剂的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

中药调剂的步骤流程

中药调剂的步骤流程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主要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步骤。

1. 审方:调剂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处方,对处方的各项内容进行逐项检查,对于不规范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2. 计价:计价时应准确计算药价,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3. 调配:调配时应按照处方的要求进行调配,注意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等,确保调配的药物符合处方要求。

4. 复核:调配完成后,应由另一名药师进行复核,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炮制、用法等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5. 包装:复核无误后,将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包装,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

6. 发药:将包装好的药物发给患者,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中药调剂的一般步骤流程,不同地区和医院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中药调剂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调剂的药物质量和安全。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处方调剂是指药房中药师根据患者医生开具的处方,对药物进行核对、检查,根据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适宜的药物治疗。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药师在处方调剂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操作流程1. 处方接收(1) 收到患者处方后,药师应仔细查看处方的完整性,确保开具的处方内容完整并符合规范要求。

(2) 核对处方上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等,确保准确无误。

(3) 如果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信息,应立即与患者或医生进行沟通,确保信息完善和准确。

2. 处方审核(1) 根据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药师应核对处方上的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等是否与标准用药相符。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药师应判断处方是否合理、适宜,并遵循药理学和治疗指南的要求。

(3) 如果发现处方有错误、不合理或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3. 药物配制(1) 根据医生处方,药师应准确计算所需药物的数量,并严格按照剂量要求进行配制。

(2)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药师应严格按照药物操作规范,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的纯度和无菌性。

(3) 配制完成后,药师应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处方标签打印(1) 在药物配制完成后,药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在药品包装上打印处方标签。

(2) 处方标签上应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医生姓名、开具日期,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和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3) 打印的处方标签应贴附在药品包装上,以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查看和参考。

5. 处方交付(1) 在完成所有前述步骤后,药师应将配制好的药物及处方交付给患者。

(2) 交付药物时,药师应仔细向患者解释用药方法、次数、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3) 如果患者对药物存储或使用有特殊要求,药师应当提前告知患者,并给予相应建议和指导。

(4) 在移交药物时,药师应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对药物的忌口、过敏等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协助患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首先,处方审核是中药处方调剂制度的第一步。

药剂师根据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进行审核,包括处方的合理性、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剂量的合理性等。

只有合格的处方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处理。

其次,中药材的准备是中药处方调剂制度的核心步骤之一、药房根据处方中的中药材种类、剂量和药效等要求,从药材库存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配制。

在选择和准备中药材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度。

然后,药材配制是中药处方调剂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药剂师将经过准备的中药材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粉碎、浸泡、煮煎等处理方法,制成中药煎剂。

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掌握中药材的煎制方法和时间,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提取出来。

接下来,质量控制是中药处方调剂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药剂师需要对制好的中药煎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质量、重量质量和药效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只有合格的中药煎剂才能继续下一步的程序。

最后,调剂记录是中药处方调剂制度的总结和反馈环节。

药剂师要及时记录和汇总处方的调剂情况,包括处方的配制时间、人员、用药情况和药效评估等。

这些记录和信息可以用于后续工作的参考和总结,为中药处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是一套科学的流程和程序,旨在保证中药处方的质量和疗效。

正确的流程和操作能够确保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提高中药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

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

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
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
差错并签字后方可发药。

12、每日工作完毕依据处方分类按日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年数保存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