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耦合器原理word版

合集下载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其他机械部件,实现机械的启动、加速和改变转速等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由驱动轮、从动轮和液力传动介质组成。

驱动轮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连接到其他机械部件,通过液力传动介质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

液力传动介质主要由液体组成,通常是液压油。

当发动机启动时,驱动轮开始旋转,使液力传动介质也开始旋转。

旋转的液力传动介质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向外挪移,形成液体环流。

液力耦合器的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有一个液力传动介质的转动区域,称为液力耦合器的工作腔。

液体在工作腔中形成的液体环流产生一个液力传递的力矩,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启动阶段,当发动机启动时,液力传动介质开始旋转。

由于液体的粘性,液体环流的速度比驱动轮的转速慢,这导致液力耦合器的输出轴转速较低。

在加速阶段,随着驱动轮的转速增加,液体环流的速度也逐渐接近驱动轮的转速。

液体环流的速度增加,液力传递的力矩也增加,从而使从动轮的转速逐渐接近驱动轮的转速。

在稳定阶段,当液力耦合器的输出轴转速达到稳定状态时,液体环流的速度与驱动轮的转速相等,液力传递的力矩也达到最大值。

此时,液力耦合器实现了稳定的动力传递。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特点:1. 起动平稳:液力耦合器通过液体环流实现动力传递,起动过程中没有机械接触,因此启动平稳,减少了机械部件的磨损。

2. 自动变速:液力耦合器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传递的力矩,实现自动变速。

当负载增加时,液力传递的力矩也增加,从而保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3. 防止过载:液力耦合器具有一定的扭矩限制功能,当负载超过液力耦合器的承载能力时,液力耦合器会自动滑动,从而保护机械部件不受损坏。

4. 减震降噪:液力耦合器通过液体环流实现动力传递,具有一定的减震降噪效果,可以减少机械部件的振动和噪音。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1、概述液力偶合器又称液力联轴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动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的叶片式传动机械。

它具有空载启动电机,平稳无级变速等特点,用于电站给水泵的转速调节,可简化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减少高压阀门数量,由于可通过调速改变给水量和压力来适应机组的起停和负荷变化,调节特性好,调节阀前后压降小,管路损失小,不易损坏,使给水系统故障减少,当给水泵发生卡涩、咬死等情况时。

对泵和电机都可起到保护作用,故现代电站中,机组锅炉给水泵普遍采用了带液力偶会器的调速给水泵。

2、用途液力偶合器作为节能设备,可以无级变速运转,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调节灵活,维修方便。

采用液力偶合器便于实现工作机全程自动调节,以适应载荷的变化,可节约大量电能,广泛适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工程机械、矿山、市政供水供气和纺织、轻工等行业,适用于各种需要变负荷运转的给水泵、风机、粉碎机等旋转式工作机3、耦合器的基本结构偶合器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泵轮、涡轮、转动外壳、主动(输入)轴、从动(输出)轴及勺管。

泵轮与涡轮称为工作轮,两轮中均有叶片,两轮分别与输入、输出轴相联接,它们之间是有间隙的,泵轮和涡轮均有径向尺寸相同的腔形,所以,合在一起形成工作油腔室,工作油从泵轮内侧进入,并跟随动力机一起作旋转运动,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泵轮的外侧,形成高速油流冲向对面的涡轮叶片,流向涡轮内侧逐步减速并流回到泵轮的内侧,构成了一个油的循环。

4、偶合器调速范围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以在主动轴转速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液力偶合器内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从动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为0到输入轴转速的97%~98%),调节机构称为勺管调速机构,它通过调节勺管的工作位置来改变偶合器流道中循环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对被驱动机械的无级调速,使工作机按负载工作范围曲线运行5、偶合器工作原理●工作液体在工作腔中的绝对流动是一个三维运动。

●转动外壳与泵轮联接后包围在涡轮之外,使工作液体能贮于泵轮之中。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实现机械的转动。

液力耦合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液体填充物组成。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泵轮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的泵轮由一系列叶片组成,固定在输入轴上。

当输入轴旋转时,泵轮也会随之旋转。

泵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向外部流动。

2. 涡轮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的涡轮与泵轮同轴,固定在输出轴上。

当泵轮旋转时,液体被推动到涡轮上,使涡轮开始旋转。

涡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泵轮的旋转速度。

3. 液体填充物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被液体填充物填充。

液体填充物通常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具有较高的黏度和粘性。

当泵轮旋转时,液体填充物被搅动起来,形成旋涡。

这个旋涡会将动力传递到涡轮上,使涡轮开始旋转。

4. 动力传递当液力耦合器开始工作时,输入轴的旋转动力被传递到泵轮上。

泵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推动液体填充物流动,并将动力传递到涡轮上。

涡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泵轮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液力耦合器的优点:1. 平稳传动:液力耦合器传动过程中没有机械接触,因此传动平稳,减少了振动和噪音。

2. 起动平稳:液力耦合器在起动时可以实现平稳的启动,减少了对机械设备的冲击。

3. 自动调节:液力耦合器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传动比例,使传动效率更高。

4. 保护设备:液力耦合器可以在过载或者异常情况下承受一定的冲击力,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液力耦合器的应用领域:1. 汽车工业:液力耦合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变速器中,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2. 工程机械:液力耦合器被用于各种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

3. 发机电组:液力耦合器被用于发机电组中,实现发机电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传递。

总结:液力耦合器是一种通过液体流动来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

它由泵轮、涡轮和液体填充物组成,通过液体的流动实现动力的传递。

液力耦合器原理.(DOC)

液力耦合器原理.(DOC)

液力偶合器
原理
在动力机带动偶合器转动时,首先由泵轮将偶合器腔内液体搅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腔内液体从半径较小的流道进口处被加速,并抛向半径较大的流道口处,从而液体的动量加大,在泵轮出口处液流以较高的速度和压强冲向涡轮叶片,释放液体动能推动涡轮旋转做功,实现涡轮将液体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当液体的动能减小后,在其后的液体推动下由涡轮流出而进入泵轮,再开始新的能量转化。

如此周而复始,输入与输出在没有直接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液体动能完成了柔性的成功连接。

功能
1.具有柔性传动功能:能有效的减缓冲击,隔离扭振,提高传动品质;具有电机轻载起动功能:当电机起动时,力矩甚微,接近于空载起动,从而降低起动电流,缩短起动时间,起动过程平缓、顺利;
2.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有效的保护电机和工作机,在起动或超载时不受损坏,降低机器故障率,延长零部件和整机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和停工时间;
3.具有协调多机同步起动功能:在多机起动系统中,能够达到电机顺序起动,协调各电机同步、平稳驱动。

用途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广泛用于矿山、化工、冶金、轻工、制革、建筑、邮电、交通、电力、纺织等行业。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常用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液体的力学传动来实现两个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液力传动原理、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液力传动原理:1.1 流体动力传递机制液力耦合器利用液体流体的动力传递机制来实现动力的转换和传递。

当液体在转子内部流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会形成一个涡流,涡流的动能将通过液体的黏性传递给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1.2 流体动力传递的特点液力传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平稳传动:液力耦合器的液体传动机制使得传动过程平稳无冲击,减少了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音。

- 自动变速:液力耦合器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转速,实现自动变速的功能。

- 负载分配:液力耦合器能够根据负载的大小合理分配动力,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 起动平稳:液力耦合器的起动过程平稳,不会对机械设备造成冲击和损坏。

1.3 液力耦合器的基本构造液力耦合器由输入轴、输出轴和液力传动装置组成。

液力传动装置包括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

输入轴通过泵轮将动力传递给液体,液体经过涡轮的作用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

导向叶片用于控制液体流动的方向和速度,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调节。

二、工作过程:2.1 起动过程当启动机械设备时,输入轴开始转动,泵轮通过输入轴将动力传递给液体。

液体在泵轮的作用下形成涡流,涡流的动能将通过液体的黏性传递给涡轮,从而使输出轴开始转动。

2.2 调速过程在机械设备工作时,负载的大小会发生变化,液力耦合器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转速。

当负载增加时,涡轮的转速会下降,导致液体流动速度减小,涡轮上的动力也会减小。

相反,当负载减小时,涡轮的转速会增加,液体流动速度加快,涡轮上的动力也会增加。

2.3 停止过程当停止机械设备时,输入轴停止转动,液体的动力传递也会停止。

液体停止流动后,涡轮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输出轴停止转动。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递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原理,通过液体在转子间的传递和转换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调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由外壳、泵轮、涡轮和液体填充物组成。

外壳是液力耦合器的外部壳体,用于固定和支撑内部的转子。

泵轮和涡轮是液力耦合器的两个转子,它们分别安装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

液体填充物则是液力耦合器内部的工作介质,通常采用液体(如油或液压油)来填充。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液体的流动和转动。

当输入轴上的泵轮转动时,它会搅动液体填充物并产生液体的流动。

这种流动会使液体填充物产生旋转运动,并传递给输出轴上的涡轮。

涡轮接收到来自泵轮的旋转运动后,会产生相应的输出转矩,并驱动输出轴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流体力学的知识来解释。

液体在泵轮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会使涡轮产生相应的转动,从而实现了输入轴到输出轴的动力传递。

而且,液体的流动还可以通过调节泵轮和涡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速度来实现转矩的调节和变速的功能。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还可以用液压传动的原理来解释。

液体在泵轮的作用下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传递到涡轮上,并产生相应的输出转矩。

而且,通过调节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可以实现液力耦合器的转矩调节和变速功能。

总的来说,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流动和转动来实现动力传递和调节的。

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大、转矩调节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不仅可以用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原理来解释,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来验证。

因此,深入了解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一)液力耦器的结构:液力耦合器是一种液力传动装置,又称液力联轴器。

液力耦合器其结构主要由壳体、泵轮、涡轮三个部分。

泵轮和涡轮相对安装,统称为工作轮。

在泵轮和涡轮上有径向排列的平直叶片,泵轮和涡轮互不接触。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约 3mm 一 4mm ) ;泵轮与涡轮装合成一个整体后,其轴线断面一般为圆形,在其内腔中充满液压油。

(二)液力耦合器的安装方式:液力耦合器的输入轴与电动机联在一起,随电动机的转动而转动,是液力耦合器的主动部分。

涡轮和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是液力耦合器的从动部分,与负载连在一起。

在安装时,液力耦合器安装在电动机与负载之间,通常由于负载较大,且与其它设备有联锁,采用将电机后移方案,在改造方案中需重新做电机的基础。

(三)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电动机运行时带动液力耦合器的壳体和泵轮一同转动,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之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被甩向泵轮叶片外缘处,并在外缘处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受到液压油冲击力而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返回到泵轮内缘,然后又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

液压油就这样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形成循环的液流。

液力耦合器中的循环液压油,在从泵轮叶片内缘流向外缘的过程中,泵轮对其作功,其速度和动能逐渐增大;而在从涡轮叶片外缘流向内缘的过程中,液压油对涡轮作功,其速度和动能逐渐减小。

液压油循环流动的产生,是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着转速差,使两轮叶片外缘处产生压力差。

液力耦合器工作时,电动机的动能通过泵轮传给液压油,液压油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又将动能传给涡轮输出。

液压油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除受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作用力之外,没有受到其他任何附加的外力。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液压油作用在涡轮上的扭矩应等于泵轮作用在液压油上的扭矩,这就是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四)、液力耦合器的调速方法:液力耦合器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形是:电动机驱动泵轮旋转,泵轮带动液压油进行旋转,涡轮即受到力矩的作用,在液压油量较小时,当其力矩不足于克服载的起步阻力矩,所以涡轮还不会随泵轮的转动而转动,增加液压油,作用在涡轮上的力矩随之增大,作用在涡轮上的力矩足以克服负载起步阻力而起步,其液压油传递的力矩与负载力矩相等时,转速随之稳定。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它通过液体的动力传递来实现机械的连接和传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液力传递、液力变速和液力控制等方面。

一、液力传递1.1 流体动力传递液力耦合器内部填充着液体,通常是油。

当液体在转子内部流动时,它会产生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传递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动能和压力来传递转矩和功率。

1.2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液力耦合器由驱动轴、从动轴和液力传递介质组成。

驱动轴和从动轴通过液力传递介质连接在一起。

液力传递介质通常由转子、泵和涡轮组成。

泵将液体从驱动轴端抽出,然后通过转子和涡轮的作用,将液体传递到从动轴端。

1.3 液力传递的特点液力传递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液力传递可以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实现动力传递,减少了磨损和噪音。

其次,液力传递可以实现连续的动力传递,不受转速比的限制。

此外,液力传递还具有一定的扭矩放大效应,可以在启动和低速工况下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二、液力变速2.1 液力耦合器的变速原理液力耦合器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动状态来实现变速。

当液体在转子内部流动时,它的流速和流量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液力传递的效果。

通过调整液体的流动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的转速比和扭矩输出。

2.2 液力变速的调节方式液力耦合器的变速可以通过调节泵和涡轮的转速来实现。

当泵和涡轮的转速不同时,液体的流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不同的变速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粘度和密度来调节液力变速的效果。

2.3 液力变速的优势和应用液力变速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液力变速可以实现平滑的变速过程,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和冲击。

其次,液力变速可以实现无级变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液力变速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

三、液力控制3.1 液力耦合器的控制方式液力耦合器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液体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力耦合器的模型与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介质传递转速的机械设备,其主动输入轴端与原传动机相联结,从动输出轴端与负载轴端联结,通过调节液体介质的压力,使输出轴的转速得以改变。

理想状态下,当压力趋于无穷大时,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相等,相当于钢性联轴器。

当压力减小时,输出转速相应降低,连续改变介质压力,输出转速可以得到低于输入转速的无级调节。

液力耦合器的功控调速原理与效率
根据液力耦合器的上述特点,可以等效为图1所示的模型
功率控制调速原理表明,传动速度的改变,实质是机械功率调节的结果。

因此液力耦合器输出转速的降低,实际是输出功率减小。

在调速过程中,液力耦合器的原传动转速没有发生变化,假设负载转矩不变,原传动的机械功率也不变,那么输入与输出功率的差值功率那里去了呢,显然是被液力耦合器以热能形式损耗掉了。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液力偶合器调速是"丢转",而实际是丢功率。

设原传动功率为PM1,输出功率为PM2,损耗功率则为
液力偶合器是一种耗能型的机械调速装置,调速越深(转速越低)损耗越大,特别是恒转矩负载,由于原传动输入功率不变,损耗功率将转速损失成比例增大。

对于风机泵类负载,由于负载转矩按转速平方率变化,原传动输入功率则按转速的平方率降低,损耗功率相对小一些,但输出功率是按转速的立方率减小,调速效率仍然很低。

液力耦合器的调速效率曲线如图2所示,平均效率在50%左右。

1 / 1
斩波内馈与变频调速的对比
斩波内馈与串级调速的对比
电磁滑差离合器的功控调速原理与效率
液力耦合器的模型与工作原理
斩波内馈调速与其它交流调速的技术性能对比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