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

(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①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②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③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④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⑤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⑥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①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②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③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④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⑤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⑥判断:是、就是、正是⑦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①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②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③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①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②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③分数:三分之一、九成④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⑤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①个体:个、位、尺、只、台、条②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③不定量:些、点④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 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 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 (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 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 用(甭)、不妨 (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 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 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 必定、或许 (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 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
(1)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非常、十分、极其、格外、 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 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
(2)表范围的: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 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 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指出下列句子中介词短语的用法。 在教室学习。 介词短语作状语表处所。 飞机飞向上海。 介词短语作补语表方向。 一本关于鲁迅的书。 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
可见,介词结构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开始 睡<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走(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 (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区别英语举例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区别英语举例
(原创版)
目录
1.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定义
2.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英语举例
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正文
在英语中,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是用来表示时间的词汇,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时间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
常见的时间副词有:now, then, later, after, before, while 等。
例如:- Now is the time to go.(现在是走的时候了。
)
- I will call you later.(稍后我会给你打电话。
)
时间名词则用来表示时间点或者时间段,它可以单独作句子成分,也可以与其他词组搭配使用。
常见的时间名词有:today, tomorrow, yesterday, last week, this morning 等。
例如:
- I will meet you today.(我今天会见到你。
)
- We will go to the park tomorrow.(我们明天去公园。
)
尽管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表示时间,但它们在使用中有明显的区别。
时间副词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而时间名词则用来表示时间点或时间段,可以单独作句子成分。
第1页共1页。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概述

累日
连日。“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答韦中
朔 望 望日 既望
农历每月初一。“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 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 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 农历每月十六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 。
御容明伦堂。”(《阎典史传》) 望。”(《五人墓碑记》)
下。”(《石钟山记》)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夜
夜中 夜分 晨夜 旦暮
半夜。“中夜闻鸡鸣。”(《祖逖》)
半夜。“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 半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日夜。“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时间很短暂。“吾攻赵,且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
避。”(《狱中杂记》)
王。”(《鸿门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
家》) 他日 后日 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黔之驴》) 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异日
疏序》) 来日
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甘薯
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中国说》)
无日 有日 即日 翌日 后序》)
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 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
翼日
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
成。”(《促织》) 旦日(明日) 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
日中
晌午 亭午
中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

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本文是关于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语文什么是副词副词(adverb)(英语的简写为adv.)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修饰名词的词一般为形容词,又称限制词。
副词简介(adverb)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
一般而言,中文在一个词(通常是定语)的后面加“的”接主语或宾语,使定语成形容词,加“地”使其成副词,加“得”接状语表述结果,这是既有的明确语法守则,只是由于“的”、“得”、“地”在普通话里同音,一般人难以细察,因此,现在一般已经不太常做这种区别了。
然而,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些汉语族语言里(比如粤语)有不同的发音,因此,粤人大都能单凭平日的语用习惯,就能精确分辨这三个词的用法。
以副词修饰的句子举例:“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其中非常和轻易地为副词,小为形容词,虫为主词,钻进为动词,洞穴里指明前往地点。
一些提题时所用的词,像如何、谁、何时、什么等在某方面也可视为副词。
副词作用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a. 表示程度: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b. 表示范围:也、都、全部、总体、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一概……c.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e.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F.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g. 表示地点: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国外,在其他地……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

(16)伤口刚刚1痊愈。
--伤口刚刚2还在出血/她刚刚1买好粮食。
---她刚刚2在粮店里。
在句法上,“刚刚1”只能充当状语,“刚刚2”则还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和定语。
比如:112(17)语法研讨会刚刚结束。
→*刚刚语法研讨会结束/她刚刚去了一趟超市。
→刚刚2她去了一趟超市/我们刚刚2还在说起你呢。
→刚刚2我们还在说起你呢。
(18)大家想起了刚刚2(*刚刚1)的情景/你刚刚2(*刚刚1)所说的话其实并没有错。
在搭配上,“刚刚1”只能充当状语,“刚刚2”还可以充当定语;“刚刚1”可以与“别”类词语同现,“刚刚2”不行;“刚刚2”可以同“正在”类词语同现,“刚刚1”不行。
比如:(19)刚刚2(*刚刚1)那个人是谁?/别刚刚1(*刚刚2)好了几天,又犯老毛病了—我刚刚2(*刚刚1)正在洗脸的时候,听到电话铃响响,走过去接又不响了。
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汉语副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的名动形实词虚化而来的,其中的时间副词有相当一些正是由时间名词经常充当状语逐渐专职化和定型化,其他句法功能逐步丧失而形成的。
而这种虚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之中,而且将来还会一直继续下去。
正因为存在这种渊源关系和发展趋势,所以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永远会有各种纠葛难辨的现象。
2.时间副词的表达功用2.0 本节首先提出时间副词的分类依据和标准,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时间副词在表达时制、时体、时频、时序四个方面的内部差异及其主要特征。
2.1 分类系统。
对于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大致可以从三个层级、四个角度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所表事件(event)是在时轴一维性中的长短先后和过程状态,还是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交替变化和次数频率,抑或是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呈现方式,可以把时间副词分成个三大类:表时副词、表频副词和表序副词。
其次,根据3、表示事件所涉及的是过去、将来、现在、恒常等指示性的具体时间,还是表示事件在一定时间的进程或性状的变化,可以把表时副词分为:时制副词和时体副词;再根据所表事件在一定时轴上所占据的时间长度,可以把时制副词再分为:表时段的和表时点的;根据所表事件同客观情状或主观认识的联系方式,又可以把时体副词分为:有定的和无定的。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①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②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③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④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⑤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⑥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①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②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③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④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⑤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⑥判断:是、就是、正是⑦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①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②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③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①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②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③分数:三分之一、九成④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⑤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①个体:个、位、尺、只、台、条②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③不定量:些、点④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分问题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分问题作者:江丽萍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现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实词有两种,一种是时间名词,一种是时间副词,而这两种词在词汇中所占比例并不小,在日常语言实践中使用频率也较高。
在使用中不难发现有些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有相同的功能,,很容易混淆。
当前一些语法著作大都只是简略地提到它们,缺乏具体的描述。
本文着重分析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语法功能,找出其差异,以期对两者区分有所裨益。
关键词: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区别中图分类号:H146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96-01一、时间名词时间名词是指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的名词,例如,现在、晚上、明天、星期二等。
时间名词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如:陆俭明、沈阳所著《汉语和语法十五讲》中将时间名词分为“时点(时刻)时间词”和“时段(时长)时间词”,认为“时点时间词”具有定位性,即表示某个较具体的时间,而“时段时间词”具有历程性,即表示某个有过程的时间,如“这会儿”为时点时间词,“一会儿”为时段时间词。
我们所采取的分类是根据所表时间意义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表示时令和节气的,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分、立夏、清明、寒露、霜降”等;(2)表示节日的,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儿童节”等;(3)表示年月日的,如“今年、明年、当年、一月、今天、星期一”等;(4)表示一天内各种不用时间的,如“清晨、上午、傍晚、深夜、半夜”等;(5)表示短暂时间的,如“一会儿、刹那、片刻、瞬间”等;(6)表示较长时间的,如“当代、时期、时代、前期、中期”等;(7)表示相对时间的,如“过去、现在、将来、当初、从前、往后”等。
二、时间副词时间副词是指表示行为动作或事物发生、变化的时间或频率重复的副词,据统计,“现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约有130个左右,几乎占整个副词的30%”,常见的时间副词有“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 等,这些词既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宾语,也不能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更不能受其他词的修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
本节通过对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辨析,以说明时间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并以此作为界定时间副词范围的鉴别标准。
共同点
从句法功能看,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是以充当句中状语为主的。
比如:
一直在一起天天在一起
将要上大学将来上大学
曾经在一起以前在一起
刚刚调查过刚才调查过
已经在一起目前在一起
马上就出发现在就出发
而且,一部分时间副词和大多数时间名词,都可以位移句首充当句首修饰语。
例如:
()渐渐地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了早晚你会明白的,我现在也不想多解释了忽然,小马和小张又吵了起来顿时,她的脸上显出了不悦的神色。
()明天早上我们要去苏州旅游现在他们正在开会商量这件事去年,我们回老家去了一趟明天下午三点半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过去这一带根本就没有小吃店。
从表达的角度看,时间名词多用于表示时制,部分时间副词也是以表时制为主的;而且,两者都可以分别表示时点和时段。
比如:
立时—刹那顿时瞬间当场—当时刚刚—刚才
始终—恒常永远—永恒权时—临时暂且—暂时
此外,在篇章中,用于句首的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
例如:()跑堂的话音刚落下,立时,有两个姑娘应声迎了出来。
——你当时为什么不仔细想想好呢,如今,我们就是愿意帮忙也帮不上啊。
不同点。
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在功能上,大多数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包
括介词宾语)、补语,而时间副词都不具备这些功能。
例如:
()现在是北京时间十八点三十分二十四秒今年公历十月二号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他们二人在你们家的客厅里整整等了一个下午大家又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晚上她妹妹比过去胖多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在当时,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今天的气温跟昨天完全一样。
而且,时间名词可以修饰体词性和具有指称功能的谓词性词语,一般都要带上“的”;而时间副词大多只能修饰陈述性的谓词性词语,一般不带“地”。
比如:
目前的情况临时的工作永恒的收获当年的收成时间的观念当时的气氛今天的课程瞬间的差错一刹那的工夫一会儿工夫国庆阅兵式冬令补品
时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马上就要出发了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赶紧回家吧忽然刮起了东南风始终注视着情况的进展逐渐缓和了下来
时间名词副词既不能作定语,通常也不能接受其他词语的修饰。
试比较:
一九九的除夕一个不平凡的秋天国庆节的晚上那个黑暗的时代出发的时间我们一辈子幸福的夜晚在一个无聊的早晨
而时间副词既不能作定语,通常也不能接受其他的词语的修饰。
试比较:
当前的任务——*马上的任务以前的做法——*曾经的做法
难忘的今宵——*难忘的至今非常时期——*非常的时时
其次,在表达上,时间副词除了表示限制,还有相当一部分主要表示时体、时频等。
例如:(5)这个问题已解决她曾给我不少帮助四叔正站在大门口。
(6)她频频朝我点头她再三表示歉意她不断调整营销策略。
时间名词基本上都是以表示时制为主的,很少有主要表时体、时频的。
譬如上面诸句如果不用时间副词,那就必须表示借助于时体助词和数量词语。
例如:
()这个问题解决了她曾给过我不少帮助四叔在大门口站着。
()她多次朝我点头她几番表示歉意她数度调整营销策略。
交差点。
部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存在着交叉模棱的现象。
比较典型的主要有:暂时和暂暂且、往常和通常、最后和尔后、方才和方才、刚和刚才、刚刚①和刚刚②等。
“暂时、往常、最后”是名词,而“暂暂且、通常、尔后”是副词。
因为“暂时、往常、最后”虽然也经常充当状语,当他们还保留有实词用法,有时可以充当定语和宾语。
例如:
()这些都是暂时(*暂且)的现象暂时的困难我们能自己克服所采取的都是一些暂时的措施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统一是暂时(*暂且)的,矛盾是经常的。
()今天不比往常(*通常),今天是他的生日今天比往常(*通常)回家整整早了一个小时和往常(*通常)一样,吃过早饭,他就骑车去学校了。
()最后一排最后时刻最后的努力最后的晚餐谁笑到最后我排在最后他等到最后
“方”和“才”在都是典型的副词。
比如:
来日方长年方十八方可办妥必须加倍节约,方能维持生计天才刚刚亮孩子才两岁她才来一直等到晚上,才拿到通知
“方才”是一个兼类词,在表示“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时,是时间名词,可以充当宾语、定语和主语,相当于“刚才”。
例如:
他的病情比方才好多了方才的情况还属于正常范围方才是我疏忽了,不怪她。
、在表示时间较迟,或用于承接条件时,“方才”又是副词,相当于“方”、“才”。
例如:()一直等到天黑,她母女俩方才回来后来她告诉我之后,我方才知道里面的内幕。
“方才”这种一身兼两任的情况,说明其虚化过程尚未彻底完成。
“刚”是副词,“刚才”是名词。
[]因为“刚才”还可以充当主语、定语和宾语。
例如:
()刚才有谁来过了?刚才是谁来的电话?感觉怎么样?跟刚才一样,还是疼比刚才好多了刚才的话其实就是对你说的刚才的情景正有点吓人。
两者充当状语表时制时,“刚”兼表已然体,“刚才”兼表经历体。
试比较:
()他刚睡了一会儿(意谓目前还在睡)。
—他刚才睡了一会儿(意谓目前已不睡了)。
()他刚离开了几分钟(≈ )。
—他刚才离开了几分钟(≈ )。
与“刚”共现的时间可长可短,与“刚才”共现的时间只短不长。
试比较:
()孩子刚玩一会儿他刚睡了几分钟他刚去北京几天我刚到这儿几个月家母刚过世没几年孩子刚才玩一会儿他刚才睡了几分钟*他刚才去北京几天*我刚才到这儿几个月*家母刚才过世没几年。
“刚刚”是时间副词,“刚刚”是时间名词。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语义上,“刚刚”表示事件发生的起始点,“刚刚”表示事件发生在不久之前。
试比较:
()伤口刚刚痊愈。
伤口刚刚还在出血她刚刚买好粮食。
她刚刚在粮店里。
在句法上,“刚刚”只能充当状语,“刚刚”则还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和定语。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