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_理智与情感_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观

2。
"夂学教育《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观□!"#内容摘要:《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18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姐妹花O折的择偶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智与情感的态度,对女性婚恋的态度。
本文将从解读简•奥斯汀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女性主义观入手,以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关键词: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女性主义婚恋观!•引言《理智与情感》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代表作,小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并被多次搬上荧幕,李安版的更是斩获多项大奖,使得这部小说影响力进一步加深。
恋爱婚姻一直都是简•奥斯汀作品的主题<这部小说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花,在情感路上的曲折故事<体现岀了简奥斯汀初期的女性主义观,表达了她认为理智对于女性的重要性,能够最终让女性看清真相,收获幸福。
2理智的天使:埃莉诺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地位低下,女性作为第二性,日常生活,社会关系,社会地位都是完全依附于男性的,以男性为中心,个代的使述那些得体的女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自己的作品里讽刺这样的天使:“她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具有非常的魅力,绝对的无私。
她擅长于家庭生活中的那种困难的艺术。
每一天她都在做岀牺牲。
如果餐桌上有一只鸡,她拿的是脚;如果屋里有穿堂风,她就坐在那儿挡着。
总之,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她自己的愿望$从没有想到过自己a更重要的是——我无须多说——她极其纯洁a她的纯洁被看做是她主要的美——她羞涩、她无比的优雅a在那些日子里维多利亚女王的最后时期——每一幢房子都有她的天使a”⑴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是绝对的弱势群体,是“父权制”“男权制”下的被俯视的一方,无法拥有决定权的自由a两位姐妹花的经历也反映了她们作为女性的被动a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财产的继承人只能是男性,也就意味着父亲达什伍德的离世,女儿们的处境将会面临贫困,没有金钱上的保证,她们无法再拥有原有生活的舒适<这也就为家庭中的继母和两位姐妹花的未来生活困境埋下了伏笔a为了过上舒适无忧的生活,女性必须依靠男性,依靠婚姻,男性的财产和地位直接决定了女性的生活质量a18世纪婚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商业色彩a[2]姐姐埃莉诺能深刻地意识到女性在那个大时代环境中的真实地位<懂得用理智去看待生活,看待爱情a尽管她只有19岁,但理智,冷静,隐忍,懂得怎么去控制制的情a小说一展示了埃莉诺比母亲和妹妹更充满理智与智慧a父亲离世,母亲和妹妹完全由情绪主导自己,哭泣悲伤<面对财产分割,寄人篱下<母亲和妹妹早就想离开诺兰庄园,而埃莉诺却是一边冷静地安慰母亲与妹妹,一边与视财如命的兄嫂周旋,不失礼数,不想随便决定一家的未来a姐姐埃莉诺是个岀夂学教育策,打消不切实际念头的人,俨然家里的顶梁柱,理智面对问题,显得更有远见。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解析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解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解析简·奥斯汀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女作家,被誉为“女权主义先驱”。
她的作品《理智与情感》以女性视角剖析爱情婚姻和社会地位等问题,涉及到许多女性主义的议题。
本文将从女性角度解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
首先,简·奥斯汀通过书中的女性角色呈现了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一方面,她对婚姻时代女性所受的限制持批判态度。
例如,埃莱诺和玛丽安两姐妹遇到的困境令人深思,她们必须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持,缺乏自主权与选择权。
奥斯汀通过描写两位姐妹的处境,暗示了当时女性所受的社会限制对自由发展的阻碍。
另一方面,简·奥斯汀通过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而展示了女性的力量。
玛丽安是个意志坚定、具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追求的女性形象。
她深情热烈地爱着威拉比,但她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她不愿意委屈自己,而是勇敢地为自己的爱情权益而奋斗。
奥斯汀通过塑造这样的女性角色,表达了她对女性力量和主动权的呼唤。
其次,简·奥斯汀关注女性的自我认知与成长。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经历爱情挫折后,开始反思自己所追求的幸福。
例如,埃莱诺最初对爱情的理解偏向现实主义,但通过经历失恋和困境后,她逐渐学会了平衡理智与情感,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奥斯汀通过描写她们的成长过程,强调了女性自我认知和独立性的重要性,呼吁女性在婚姻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追求。
此外,简·奥斯汀通过《理智与情感》探讨了女性友谊的重要性。
小说中,埃莱诺和玛丽安姐妹之间的深厚友谊贯穿了整个故事。
她们互相支持、理解和鼓励,成为彼此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
奥斯汀通过塑造这种坚实的女性关系,展现了女性间互帮互助的力量,强调了女性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友谊的重要性。
最后,简·奥斯汀通过小说的结局传递了女性解放的乐观信息。
小说中,女主人公们最终得到了她们应有的幸福和尊重。
用《理智与情感》揭示女性角色和两性关系的社会困境

用《理智与情感》揭示女性角色和两性关系的社会困境引言《理智与情感》是英国19世纪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女性角色和两性关系所面临的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理智与情感》透过女性角色刻画和塑造以及对两性关系的展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待遇、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对爱与婚姻之间冲突的反思。
女性角色刻画在《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通过不同的女性角色刻画,表达了她对当时女性地位和社会限制的深刻认识。
例如,主人公埃莉诺·达什伍德被描绘成一个聪明、理智又有着坚韧意志力的女性。
她面对家庭贫穷、社会期望以及个人喜好之间的矛盾,在各种压力下保持着坚定而独立的个性。
相比之下,她的妹妹玛丽安则是一个充满情感、冲动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女性形象。
通过这样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奥斯汀呈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受到的限制和挑战。
她们必须要在传统家庭观念和自身追求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并面对不公正待遇。
两性关系展现《理智与情感》中的两性关系描绘也是该小说刻画社会困境的重要一环。
奥斯汀透过不同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的互动,突显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待遇和价值观念。
首先,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以金钱为基础的结婚关系。
如埃莉诺姐妹与父亲去世后被亲戚财产继承人驱逐出长居故地达什伍德庄园,进而远赴伦敦生活;玛丽安因对犹豫不决的相国家伊歌利特·威廉姆斯鲍弼德深情厮守,但最终暴露他为名利所引诱而舍弃了她。
这些情节都表明了金钱和地位在当时的结婚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丝毫不顾及两性之间真正的感情。
另外,小说中还呈现了社会对女性婚姻年龄和家庭背景的限制。
贵族出身的埃莉诺一直面临着无法得到合适配偶的问题,虽然她拥有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
相反,玛丽安的浪漫主义导致了她对爱情的盲目追求,在与威廉姆斯鲍弼德分手后陷入了绝望。
反思与启示通过描写女性角色和两性关系,《理智与情感》呈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通过对19世纪英国
社会的描绘,展现了理智和情感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这本小说让我
深刻地思考了理智与情感在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作用。
小说中的主人公艾琳和玛丽安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分别代
表了理智和情感。
艾琳理智稳重,善于冷静地分析问题,而玛丽安
则情感丰富,易受外界影响。
通过她们的故事,我意识到理智和情
感在人生中的平衡是多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理智和情感并存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需要理智地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决策;而在处理人
际关系时,情感的表达和理解也同样重要。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只
有理智与情感相互协调,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除此之外,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也让我深有感触。
爱情是理智和
情感交织的产物,需要我们在情感的基础上,用理智去认识和维护。
艾琳和玛丽安在爱情中的选择,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爱
情需要理智的指引,同时也要有情感的支持。
总的来说,读完《理智与情感》让我对理智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理智和情感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在理智和情感的双重引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出更加明智和合理的选择。
试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2522019年20期总第460期ENGLISH ON CAMPUS试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文/李未妍质,同时以辛辣讽刺这一典型奥斯汀笔锋来与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传统守旧思想形成对立。
两位女性主人公敢于在家庭思想上挣脱牢笼、逆风追梦,更是书中所述女性意识觉醒的最佳体现之一。
3.个人之压。
当时,主流婚姻观只以门第为重,女性姻缘只为累积财富、提高社会地位,不掺杂任何情感因素,此种有悖人伦的思想主导了女性的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因此,女子在择偶过程中不仅被他人当作等价交换的货品,甚至因为社会舆论与家庭熏陶的影响,自己也将自己视作椟中之珠、坐待高价,所以在当时女性承受的重压之中,除社会之压与家庭之压之外,更有来自自身的思想重压。
而在本书中,奥斯汀恰恰抓住了这种女性个人重压,并将其和两位女性主人公在此方面的不群进行比较,由此达到对比衬托、思想升华、情感启迪的作用。
二、觉醒1.思想觉醒。
本书主导理念之一即为在男权社会中追逐自身价值、实现女性意识觉醒,这种觉醒首先体现在女性主人公的思想之上,在埃莉诺与玛丽安的逐爱之旅的种种思想转变中皆有所体现。
例如:玛丽安原本将自身幸福全然寄托于威勒比,“女附于男”,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她逐渐意识到幸福只能依靠自身,渐渐摒弃需求与依赖,自身谋求幸福,这种思想转变看似是向男权现实妥协,实则是在理智中寻得真我的女性主义思想觉醒,亦昭示了当时女性由依附转向独立、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从夫转向从己的深刻思想觉醒,2.行为觉醒。
由于位处劣势,当时女性在实现思想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之后,行动从心亦为难事,要想求得个人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仍只能倚靠婚姻,但奥斯汀恰着眼于此,通过女主人公的行动觉醒寄托其希望女性实现行动觉醒甚至行为独立的美好愿望,在弱势地位中重拾行动主权、将自身由弱转强,就要从根本上实现行为的觉醒与蜕变,本书的故事情节也可从宏观上理解为两位主人公重得人生自主权与实现人生觉醒之路。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解析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解析[摘要] 小说《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她新颖独特的女性观点对当时及现代均影响颇深。
本文从简·奥斯汀所处的社会及时代背景出发,探析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女性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 简·奥斯汀;女性主义;《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作为18—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以将其女性主义观点融入作品,作为新时期女性主义代表而被世人所喜爱。
其作品通常以乡村为背景,从女性角度表现婚姻爱情观、生活中琐事等内容,引领了英国19世纪文学的新方向。
她所传递的女性主义思想至今仍然适用。
其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就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主要描述了简·奥斯汀理想中的两位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对于爱情、生活、婚姻的态度和想法。
一、简·奥斯汀所处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一)18—19世纪英国女性地位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的英国虽然处在社会转型期,但是仍然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甚至只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因此女性的价值取决于她们的婚姻。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女性被迫学习唱歌跳舞,为了取悦男性并得到男性的喜爱而去打扮自己。
男女性别的不平等致使女性的地位大都很低,女性不论在生活方面还是政治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19世纪初的英国女性不享有选举权,法律规定,已婚妇女的法律地位归于其丈夫的法律地位,她们不能拥有财产,不能起诉或被起诉,甚至在劳动方面都得不到合法权益。
这一时期的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完全听从男性的指挥和命令。
在文学方面,当时的英国主要流行“哥特小说”和“感伤小说”,18世纪初时,小说在英国被认为是下等人用来消遣的东西。
不仅如此,由于男性对女性而言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文学方面女性也受到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简·奥斯汀和其他很多著名的女性作家都只能以男性名字发表作品。
《理智与情感》赏析

《理智与情感》赏析简介:《理智与情感》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所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出版于1811年。
这部小说以细腻入微的文字描写、独特的人物塑造和深入探讨社会习俗为特点,展现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引发读者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
本文将对《理智与情感》进行赏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主题与文学价值。
一、理智与情感的对立《理智与情感》着重描绘了主要角色埃莉诺和玛丽安的生活,她们分别代表了理智和情感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埃莉诺理智而冷静,她通过思考与分析来决策,对感情保持较为冷淡的态度;而玛丽安则是一个充满热情与感性的人,她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两人的对立立即在她们对待感情的方式上体现出来,这引发了读者对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
二、理智与情感的统一随着情节的发展,《理智与情感》并不仅仅是探讨理智与情感的对立,更是呈现了两者的互补与统一。
故事中,埃莉诺在面对父亲去世和姐姐婚姻破裂的困境中,依然保持了她的理智,但她也因为这种理智而痛苦不已。
而玛丽安在经历爱情的背叛后,逐渐意识到感性的盲目与理性的冷漠都有其缺陷,她开始追求理智和情感的平衡。
三、社会习俗与个人自由的冲突《理智与情感》在情感描写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对于个人自由的压迫。
作者通过描写角色的婚姻观念与选择,抨击了当时爱尔兰贵族社会的权威束缚,呼吁人们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行动。
正是通过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奥斯汀使得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响应,并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
四、文学价值与影响《理智与情感》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刻画,成为了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的对话精彩而幽默,让人如同置身于现场,与角色们一同经历起伏的人生。
同时,通过对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与统一的探讨,《理智与情感》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使作品更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使《理智与情感》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简 奥斯汀《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深入探讨人类情感与理智之间冲突与矛盾的小说。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邃的主题,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主人公们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作品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找到平衡。
故事以两位女主角埃莉诺和玛丽安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她们在面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埃莉诺是一个理性冷静的女性,她在感情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稳定和平静的生活。
而玛丽安则是一个充满浪漫幻想的女孩,她对待感情充满激情,敢爱敢恨,却也因此经历了更多的波折。
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她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有了各自的追求和挣扎。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埃莉诺和玛丽安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她们在面对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感情,还要顾及家庭和社会的期望。
这种压力让她们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摇摆不定,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而正是这种困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
在故事中,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还反映在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上。
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是她们能够成为贤妻良母,为家庭付出一切。
然而,埃莉诺和玛丽安的追求却与这种传统观念产生了冲突。
她们希望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这种价值观上的冲突,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社会期望和个人追求之间找到平衡。
最终,埃莉诺和玛丽安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智与情感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敌人,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成长的伙伴。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我们要学会用理智去分析问题,用情感去体验生活,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理智与情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类在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追求,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生活的道路上找到平衡。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理智与情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评与叙事学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新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
奥斯汀作为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自然就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目标之一。
与经典叙事学相比较而言,女性主义叙事学重点在于把作品语境化,聚焦于叙事结构的性别政治。
与奥斯汀其它几部后期小说相比,于181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自出版以来就未受到人们的极大青睐。
《理智与情感》在叙事技巧,比如章节的安排、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本文就是从女性主义文评和经典叙事学的结合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的叙事艺术,以及作为一个女作家奥斯汀作品中所体现的的女性政治化。
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
两者几乎同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两者在最初10多年的时间里,各行其道,几乎没有发生任何联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跨学科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人是美国学者苏珊·兰瑟(Susannser)。
1981年出版了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该书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文评相结合。
1986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她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这篇文章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
紧接着不仅在美国,在欧美的其他许多国家,该流派也得到了很快发展。
目前女性主义叙事学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它无疑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前者的传统,从叙事时间、结构、声音、视角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研究,又从后者的角度对叙事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位。
它分析性别与叙述的关系,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中关于性别的假设对叙事形式的影响。
通过分析性别对叙事的影响,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人物(性别特征、典型人物、内在意识)、情节(主要情节、成规、故事结尾)、叙事过程(谁在什么情形下向谁叙述),这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一般特点。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旨在改造脱离语境、男性化的叙事语法,主要聚焦于女作家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来考虑源于性别的结构差异,改变女性边缘化的局面。
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分析叙事形式时把性别因素考虑在内,从而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作为一个不太成熟还在日臻完善的新理论体系,女性主义叙事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相信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二、《理智与情感》独特的叙事特点女性主义叙事学聚焦于女性作家的作品,作为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杰出的女作家,奥斯汀自然会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的一部分。
《理智与情感》是奥斯汀早期完成的主要的三部小说之一,与她后期的几部小说相比,虽然这部小说在体现奥斯汀思想方面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这部小说中的很多叙事技巧都充分体现了奥斯汀这位小说家娴熟的叙事能力,对于奥斯汀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女性主义叙事学就是从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分析性别对叙事的影响。
下面作者分别从小说的情王海红(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收稿日期]2008-09-09**[作者简介]王海红(1981—),女,山东泰安人,山东聊城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Vol.28No.6Journal of Suihu a UniversityDec .2008***第28卷第6期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月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99(2008)06-0088-0288--节结构安排,叙事声音、叙事视角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理智与情感》独特的叙事艺术。
本部小说在章节安排上富有戏剧性,全书共五十章,一至五章是开端,描写了姐妹两个人的早期生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中间的发展部分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六到二十五章讲了两人的乡间生活,“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危机已经潜伏,但总体来说人物还在顺境中;二十六到四十五章描述了姐妹两个离开自己乡舍后的经历,展示了理智的重要以及过度的情感带来的灾难,情节处于逆境。
从第四十五章开始,玛丽安的病情转危为安,暗示了命运的转机,姐妹俩走出逆境双双获得自己的幸福,小说也到此达到了高潮和结局。
小说从平淡到悬念,直到最后的一切转危为安,章节引人入胜,极富戏剧色彩。
苏珊·兰瑟在她的《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把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性叙述声音,而《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型叙述声音的不断消隐。
作者型叙述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这种叙述声音通过写作本身、自由间接话语、突然中止叙述等方式和策略,在男权一统天下的社会里通过自己的话语来申明自己的身份立场。
在奥斯汀生活的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话语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难如登天,所以女性作家只有通过各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女性观点。
与《诺桑觉司》相比,这种公开的克制自己的声音在《理智与情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这部小说几乎完全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这表现在叙述者不用第一人称指称自己,对社会性别和文学本身也几乎闭口不言。
虽然如此,但作者还是会尽可能的在作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为了达到目的,奥斯汀采用了一种非确定的“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将之变得机巧偶然,模糊不清。
它间接地执行了某些叙事行为,但却并不意味着以出让叙述声音为代价。
以叙述者的声音发出的判断不论是富有同情心的肯定,还是带有讥讽意味的不同意见,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叙述者的声音。
比如在文章中约翰·米德尔顿爵士认为:“一个长相标识的姑娘想举止落落大方,也就正像她想让自己的心灵与自己的外表一样招人喜欢。
”这一间接表述看上去既是小说人物的,同时又是作者的。
奥斯汀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作者权威。
这部小说一开始就采用了全知叙述视角的手法,即由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
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第十章开始,全能的叙述者开始逐渐被故事中的人物埃莉诺所取代,只是人称没有变化。
这似乎是作者的进一步隐蔽,是作品从全知叙述者的客观化向作品人物客观化的转变。
无论是从文章的结构,叙述声音的转变,还是叙述视角的潜在变化各方面来看,《理智与情感》都可以说是奥斯汀作品的一个转折点。
从这部小说开始,奥斯汀的各种叙述技巧在以后的各部成熟小说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三、叙事与性别政治的融合对于奥斯汀在她那“二寸象牙”上描绘的“乡间三四户人家”,历来很多的评论家都认为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却认为奥斯汀作品的背后却深藏着很强的政治性,重点体现在性别政治上。
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性别对创作的影响,分析作品的性别政治。
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性作家,奥斯汀必然会在其作品中反应自己的女性观,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点来看待所处的那个时代。
《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在字里行间同样也反应了奥斯汀的一些女性观点。
首先,在奥斯汀所生活的那个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地位,必须从属于男性。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女性要获得个人幸福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婚姻。
在婚姻方面,奥斯汀的建议就是应该有理性来控制情感,感情用事会受到伤害。
埃莉诺是理性与冷静的象征,而玛丽安是浪漫和冲动的典型。
玛丽安被爱情冲昏头脑而失去理性的行为为她带来了极大地创伤。
同时奥斯汀主张有爱情的婚姻,纯粹为了财产和地位的婚姻并不道德。
光有爱情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这门婚姻。
埃莉诺和爱德华的婚姻即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又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这样的婚姻一定都是幸福的。
而玛丽安和威洛比虽然彼此也有爱情,但威洛比还是因为金钱问题而舍弃了玛丽安,最终玛丽安转变观念嫁给了一直默默爱自己的布兰顿上校。
除了对爱情,婚姻,奥斯汀认为女性在经济上还要有一定的经济独立地位,在《理智与情感》中读者可以感觉到金钱对女性的影响。
奥斯汀的诸多见解更多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女人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她周围的一切,致力于通过女人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奥斯汀的女性思想既符合她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同时又超出了她的时代,对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四、结语奥斯汀从一个女性的立场出发,通过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为世人展示了“乡间三四户人家”的生活面貌。
就是在这及其细微的描写背后,却隐藏着作者不可为外界张扬的女性观点,作者以她的笔来向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父权制进行挑战。
尽管作者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但还是通过她独特的方式来传达对社会的反抗,通过作品奥斯汀提出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现代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2]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2004(1).[3]奥斯汀.理智与情感[M].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12).[4](美)苏珊·兰瑟.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英)玛吉·莱恩.郭静译.简·奥斯汀的世界[M].海南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王海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