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_理智与情感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理智与情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评与叙事学相互结合

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新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奥斯汀作为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自然就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目标之一。与经典叙事学相比较而言,女性主义叙事学重点在于把作品语境化,聚焦于叙事结构的性别政治。

与奥斯汀其它几部后期小说相比,于181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自出版以来就未受到人们的极大青睐。《理智与情感》在叙事技巧,比如章节的安排、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本文就是从女性主义文评和经典叙事学的结合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的叙事艺术,以及作为一个女作家奥斯汀作品中所体现的的女性政治化。

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两者几乎同时兴起于20世纪

60年代,但是两者在最初10多年的时间里,各行其道,几乎

没有发生任何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跨学科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人是美国学者苏珊·兰瑟(Susan

nser)。1981年出版了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该

书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文评相结合。1986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她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这篇文章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紧接着不仅在美国,在欧美的其他许多国家,该流派也得到了很快发展。目前女性主义叙事学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

它无疑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前者的传统,从叙事时间、结构、声音、视角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研究,又从后者的角度对叙事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位。它分析性别与叙述的关系,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中关于性别的假设对叙事形式的影响。通过分析性别对叙事的影响,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人物(性别特征、典型人物、内在意识)、情节(主要情节、成规、故事结尾)、叙事过程(谁在什么情形下向谁叙述),这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旨在改造脱离语境、男性化的叙事语法,主要聚焦于女作家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来考虑源于性别的结构差异,改变女性边缘化的局面。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分析叙事形式时把性别因素考虑在内,从而丰富了叙事学理论。作为一个不太成熟还在日臻完善的新理论体系,女性主义叙事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相信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二、《理智与情感》独特的叙事特点

女性主义叙事学聚焦于女性作家的作品,作为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杰出的女作家,奥斯汀自然会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的一部分。《理智与情感》是奥斯汀早期完成的主要的三部小说之一,与她后期的几部小说相比,虽然这部小说在体现奥斯汀思想方面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这部小说中的很多叙事技巧都充分体现了奥斯汀这位小说家娴熟的叙事能力,对于奥斯汀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女性主义叙事学就是从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分析性别对叙事的影响。下面作者分别从小说的情

王海红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收稿日期]2008-09-09

**[作者简介]王海红(1981—),女,山东泰安人,山东聊城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Vol.28

No.6

Journal of Suihu a University

Dec .2008

***第28卷第6期

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月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8)06-0088-02

88

-

-

节结构安排,叙事声音、叙事视角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理智与情感》独特的叙事艺术。

本部小说在章节安排上富有戏剧性,全书共五十章,一至五章是开端,描写了姐妹两个人的早期生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中间的发展部分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六到二十五章讲了两人的乡间生活,“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危机已经潜伏,但总体来说人物还在顺境中;二十六到四十五章描述了姐妹两个离开自己乡舍后的经历,展示了理智的重要以及过度的情感带来的灾难,情节处于逆境。从第四十五章开始,玛丽安的病情转危为安,暗示了命运的转机,姐妹俩走出逆境双双获得自己的幸福,小说也到此达到了高潮和结局。小说从平淡到悬念,直到最后的一切转危为安,章节引人入胜,极富戏剧色彩。

苏珊·兰瑟在她的《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把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性叙述声音,而《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型叙述声音的不断消隐。作者型叙述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这种叙述声音通过写作本身、自由间接话语、突然中止叙述等方式和策略,在男权一统天下的社会里通过自己的话语来申明自己的身份立场。在奥斯汀生活的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话语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难如登天,所以女性作家只有通过各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女性观点。与《诺桑觉司》相比,这种公开的克制自己的声音在《理智与情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这部小说几乎完全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这表现在叙述者不用第一人称指称自己,对社会性别和文学本身也几乎闭口不言。虽然如此,但作者还是会尽可能的在作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达到目的,奥斯汀采用了一种非确定的“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将之变得机巧偶然,模糊不清。它间接地执行了某些叙事行为,但却并不意味着以出让叙述声音为代价。以叙述者的声音发出的判断不论是富有同情心的肯定,还是带有讥讽意味的不同意见,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叙述者的声音。比如在文章中约翰·米德尔顿爵士认为:“一个长相标识的姑娘想举止落落大方,也就正像她想让自己的心灵与自己的外表一样招人喜欢。”这一间接表述看上去既是小说人物的,同时又是作者的。奥斯汀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作者权威。

这部小说一开始就采用了全知叙述视角的手法,即由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第十章开始,全能的叙述者开始逐渐被故事中的人物埃莉诺所取代,只是人称没有变化。这似乎是作者的进一步隐蔽,是作品从全知叙述者的客观化向作品人物客观化的转变。

无论是从文章的结构,叙述声音的转变,还是叙述视角的潜在变化各方面来看,《理智与情感》都可以说是奥斯汀作品的一个转折点。从这部小说开始,奥斯汀的各种叙述技巧在以后的各部成熟小说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三、叙事与性别政治的融合

对于奥斯汀在她那“二寸象牙”上描绘的“乡间三四户人家”,历来很多的评论家都认为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却认为奥斯汀作品的背后却深藏着很强的政治性,重点体现在性别政治上。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性别对创作的影响,分析作品的性别政治。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性作家,奥斯汀必然会在其作品中反应自己的女性观,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点来看待所处的那个时代。

《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在字里行间同样也反应了奥斯汀的一些女性观点。首先,在奥斯汀所生活的那个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地位,必须从属于男性。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女性要获得个人幸福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婚姻。在婚姻方面,奥斯汀的建议就是应该有理性来控制情感,感情用事会受到伤害。埃莉诺是理性与冷静的象征,而玛丽安是浪漫和冲动的典型。玛丽安被爱情冲昏头脑而失去理性的行为为她带来了极大地创伤。同时奥斯汀主张有爱情的婚姻,纯粹为了财产和地位的婚姻并不道德。光有爱情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这门婚姻。埃莉诺和爱德华的婚姻即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又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这样的婚姻一定都是幸福的。而玛丽安和威洛比虽然彼此也有爱情,但威洛比还是因为金钱问题而舍弃了玛丽安,最终玛丽安转变观念嫁给了一直默默爱自己的布兰顿上校。除了对爱情,婚姻,奥斯汀认为女性在经济上还要有一定的经济独立地位,在《理智与情感》中读者可以感觉到金钱对女性的影响。

奥斯汀的诸多见解更多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女人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她周围的一切,致力于通过女人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奥斯汀的女性思想既符合她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同时又超出了她的时代,对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四、结语

奥斯汀从一个女性的立场出发,通过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为世人展示了“乡间三四户人家”的生活面貌。就是在这及其细微的描写背后,却隐藏着作者不可为外界张扬的女性观点,作者以她的笔来向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父权制进行挑战。尽管作者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但还是通过她独特的方式来传达对社会的反抗,通过作品奥斯汀提出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现代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2]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

—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2004(1).

[3]奥斯汀.理智与情感[M].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12).

[4](美)苏珊·兰瑟.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5](英)玛吉·莱恩.郭静译.简·奥斯汀的世界[M].海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王海峰]

8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