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字推理常见题型剖析

合集下载

2016国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常见题型剖析

2016国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常见题型剖析

2016国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常见题型剖析在公务员考试中,一直是考生认为比较麻烦的一类题型。

题干信息简单,数列的数字幅度变化较大,考生在此极易失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数字推理部分题型,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解题信息。

1.培养数字、数列敏感度。

2.熟练掌握各类基本数列(自然数列、质数列、和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及其变式。

3.掌握最新题型并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

例题1:4,6,10,18,34,66,( )A.82B.98C.114D.130中公解析:作差后可得:2,4,8,16,32,可以发现此题是二级等比数列的变式,即新的数列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64+66=130,故答案选D。

2.和数列及其变式例题2:7,9,23,41,87,( )A.129B.137C.150D.169中公解析:两项作和后可得:16,32,64,128,可以发现此题是一个二级等比数列变式,即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256-87=169,故答案选C。

例题3:3,4,4,8,24,( )A.154B.184C.178D.168中公解析:3×8-8=4(第三项),4×4-8=8(第四项),4×8-8=24(第五项)。

可以发现此题型是典型的两项积数列的变式,即前两项的积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积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故答案选B。

例题4:1.5,4,13,53,( )A.280B. 159C.266D.178中公解析:1.5×2+1=4(第二项),4×3+1=13(第三项),13×4+1=53(第四项)。

可以发现此题型是倍数数列的变式,即前一项乘以相同数或数列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二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某一数列,故答案选C。

例题5:15/4,5/2,15/8,5/3,( )A.1/5B.1/4C.1/3D.3/2中公解析:将原式分子同时通分可得15/4,15/6,15/8,15/9,分子都是15,分母是4,6,8,9,是一个和数列,下一个数为10,所以原数列下一项为15/10即3/2。

数字推理经典题型汇总与解析(名师团队提供)

数字推理经典题型汇总与解析(名师团队提供)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常见基础数列归纳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数字推理部分的命题隐蔽性越来越强,多重元素复合度越 来越高,题目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复杂数列都是由多个简单 数列、基本数列复合而成的,只要大家将这些基本型数列牢牢掌握,对它们保持足够的 敏感度,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常数列: 8, 8, 8, 8, 8, 8„„ 自然数列: 1, 2, 3, 4, 5, 6„„ 奇数列: 1, 3, 5, 7, 9, 11„„ 偶数列: 2, 4, 6, 8, 10, 12„„ 质数列: 2, 3, 5, 7, 11, 13„„(只有 1 和原数字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 合数列:4,6,8,9,10,12„„ (除了 1 和原数字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 数) 自然数平方数数列: 1, 4, 9, 16, 25, 36„„ 自然数立方数数列: 1, 8, 27, 64, 125, 196„„ 正负间隔常数列: 1, -1, 1, -1, 1, -1„„ 正负间隔自然数列: 1, -2, 3, -4, 5, -6„„ 周期数量: 1, 6, 8, 1, 6, 8, 1, 6, 8„„ 斐波那契数列(加和数列): 1, 2, 3, 5, 8, 13„„ 完全加和数列: 1, 2, 3, 6, 12, 24„„ 2.常用敏感数字总结 ( 1)多次方数 A.平方数: 30 以 内自 然数 的平 方数 底数 平方数 底数 平方数 底数 平方数 1 1 11 121 21 441 2 4 12 144 22 484 3 9 13 169 23 529 4 16 14 196 24 576 5 25 15 225 25 625 6 36 16 256 26 676 7 49 17 289 27 729 8 64 18 324 28 784 9 81 19 361 29 841 10 100 20 400 30 900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注:a、b为前后数)2)深一层次的,①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②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注:前一就是高中数学常说的差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 7,9,40,74,1526,5436,可以划分为7和9,40和74,1526和5436三组,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和位数级别,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小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①,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②,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里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如何了。

如6、24、60、 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注意,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大家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所解答的一道题:256,269,286,302,(),2+5+6=13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2016年公务员考试最全数字推理题库(含答案和分析)

2016年公务员考试最全数字推理题库(含答案和分析)

2016年公务员考试最全数字推理题库(含答案和分析)【1】7,9,-1,5,( )A、4;B、2;C、-1;D、-3分析:选D,7+9=16;9+〔-1〕=8;〔-1〕+5=4;5+〔-3〕=2 , 16,8,4,2等比【2】3,2,5/3,3/2,( )A、1/4;B、7/5;C、3/4;D、2/5分析:选B,可化为3/1,4/2,5/3,6/4,7/5,分子3,4,5,6,7,分母1,2,3,4,5【3】1,2,5,29,〔〕A、34;B、841;C、866;D、37分析:选C,5=12+22;29=52+22;( )=292+52=866【4】2,12,30,〔〕A、50;B、65;C、75;D、56;分析:选D,1×2=2;3×4=12;5×6=30;7×8=〔〕=56【5】2,1,2/3,1/2,〔〕A、3/4;B、1/4;C、2/5;D、5/6;分析:选C,数列可化为4/2,4/4,4/6,4/8,分母都是4,分子2,4,6,8等差,所以后项为4/10=2/5,【6】4,2,2,3,6,〔〕A、6;B、8;C、10;D、15;分析:选D,2/4=0.5;2/2=1;3/2=1.5;6/3=2;0.5,1,1.5, 2等比,所以后项为2.5×6=15【7】1,7,8,57,〔〕A、123;B、122;C、121;D、120;分析:选C,12+7=8;72+8=57;82+57=121;【8】4,12,8,10,〔〕A、6;B、8;C、9;D、24;分析:选C,(4+12)/2=8;(12+8)/2=10;(8+10)/2=9【9】1/2,1,1,〔〕,9/11,11/13A、2;B、3;C、1;D、7/9;分析:选C,化成1/2,3/3,5/5 ( ),9/11,11/13这下就看出来了只能是(7/7)注意分母是质数列,分子是奇数列。

【10】95,88,71,61,50,〔〕A、40;B、39;C、38;D、37;分析:选A,思路一:它们的十位是一个递减数字9、8、7、6、5 只是少开始的4 所以选择A。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三)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三)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三)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对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有了较好的掌握,也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呢?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下面,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分类列举了一些例子,考生可于此处加深巩固,检验成果。

一、奇、偶数列1、全是奇数:【例1】1,5,3,7,( )A.2B.8C.9D.12【中公解析】整个数列中全都是奇数,故答案为C。

2、全是偶数:【例2】2,6,4,8,( )A.1B.3C.5D.10【中公解析】整个数列中全都是偶数,只有答案D是偶数。

3、奇、偶相间【例3】2,13,4,17,6,( )A.8B.10C.19D.12【中公解析】整个数列奇偶相间,偶数后面应该是奇数,答案是C。

二、排序数列题目中的间隔的数字之间有排序规律【例4】34,21,35,20,36,( )A.19B.18C.17D.16【中公解析】数列中34,35,36为顺序,21,20为逆序,因此,答案为A。

三、加法规律【例5】4,5,( ),14,23,37A.6B.7C.8D.9【中公解析】此题空缺项在中间,从两边找规律,可发现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4+5=9,5+9=14,9+14=23,14+23=37,因此,答案为D。

【例6】22,35,56,90,( )A.162B.156C.148D.145【中公解析】此题规律为前两数相加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为D四、减法规律1、前两个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例7】6,3,3,( ),3,-3A.0B.1C.2D.3【中公解析】6-3=3 3-3=0 3-0=3 0-3=-3答案是A2、等差数列:【例8】5,10,15,( )A. 16B.20C.25D.30【中公解析】相邻的数之间的差都是5,典型等差数列,答案是B.3、二级等差:【例9】115,110,106,103,( )A.102B.101C.100D.99【中公解析】邻数之间的差值为5、4、3、(2),等差数列,差值为1,答案是B。

2016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常见规律及解题思路

2016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常见规律及解题思路

2016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常见规律及解题思路数字推理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的一部分,在考场上,很多考生会觉得这些看似容易的数字,很难得出正确结果,尤其感觉数字千变万化。

在此,文都网校公考老师以例题的形式简单介绍数字推理题的常见规律及解题思路。

1.等差数列在数字推理中,如果单调递增的数列,各项间的变化不大时,可能是等差数列。

1,5,9,( ),17,21A.12B.13C.14D.15该题的答案为B,逐差后,各项间隔为4,所以9+4=13,选择B。

2,3,6,15,( )A.25B.36C.42D.64该题的答案为C,逐差后为1,3,9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后面应为27,15+27=42,选择C。

7,13,24,45,( )A.155B.136C.90D.817,13,24,45,( )做差6 11 21 →36做差5 10 →15该题答案为D,做2次差,应填45+36=81。

2.倍数列倍数列,顾名思义,相邻项之间存在倍数的关系,当然,前一项的几倍±小数字等于下一项也会考到。

3,5,11,21,43,( )A.60B.68C.75D.85该题答案为D,由前几项可知,3×2-1=5,5×2+1=11,11×2-1=21,21×2+1=43,所以43×2-1=85,选择D。

4,2,2,3,6,( )A.12B.15C.18D.22该题答案为B,依次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0.5,1,1.5,2,所以后面的商应为2.5,6×2.5=15。

3.和数列数字推理经常考查到和数列的关系。

和数列,顾名思义,数列存在加和的规律,其中包括两项和是下一项、两项和±小数字是下一项、相邻两、三项求和后的数字存在规律等。

6,11,17,( ),45A.30B.28C.25D.22该题的答案为B,通过前三项可知,规律为两项和是下一项6+11=17,所以11+17=28,选择B。

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考点分析.doc

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考点分析.doc

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考点分析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考点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考点分析在公考行测中,很多同学对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题一点都不想做。

最主要原因是觉得数量关系的题目太难了,认为自己脑洞开不了,根本做不了这类题目,自然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我认为其实这类题型很容易做,可以轻松拿到这部分的分数。

因为数字推理的题目短,只有几个数字就是一道完整的题目,并且考查的知识点也少。

本文通过题目揭开数字推理神秘的面纱,带领大家进入“数字推理”的世界,希望能让各位考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获得感。

例1.4 7 10 16 34 106( )A.466B. 428C.396D.374【解析】A。

数列特征:数列单调,相邻项的变化幅度2倍以内以及左右,考点考虑“和数列或者差数列”。

相邻两项做差得到新数列:3,3,6,18,72,()。

新数列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新数列相邻项存在倍数关系:1,2,3,4,( )倍,下一项应该是5倍。

新数列的最后一项为72×5=360,所以原数列最后一项为106+360=466。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2 3 10 26 72( )A. 124 B .170 C.196 D.218【解析】C。

数列特征:数列单调,相邻项的变化幅度2倍以内以及左右,考点考虑“和数列或者差数列”。

作差没有规律。

原数列相邻两项加和的2倍得出原数列的下一项,即(第一项+第二项)×2=第三项。

所以(26+72)×2=196。

因此选择C选项。

例3.1 2 7 20 61 182( )A. 268B.374C.486D.547【解析】D。

数列特征:数列单调,差距幅度2~6倍之间,考点考虑“倍数数列”。

原数列相邻两项大体上3倍关系。

1×3-1=2,2×3+1=7,7×3-1=20,20×3+1=61,61×3-1=182,182×3+1=547。

数字推理题经典题型总结(行测)

数字推理题经典题型总结(行测)

数字推理题经典题型总结(行测)解决数学推理问题的技巧第一部分:解决数值推理问题的技巧行政能力倾向测验是公务员考试的必修科目,数字推理是行政考试中的固定题目。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

然而,由于行政试卷数量多、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

尤其是对文科读者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计算(应用问题)和最终数据分析是阻碍他们获得高分的障碍。

此外,由于数字推理属于行政类甲的第一项和行政类乙的第二项,所以一开始就做得不好,这对以后的考试影响很大。

应广大读者,特别是MM读者的要求,甘凯结合孟洋80元书中的练习,总结了他解决数值推理问题的经验。

如果你能让准备考试的读者了解一些数字推理,我花了7元钱在网吧打这篇文章,这是值得的。

数字推理检查数字之间的关系,不需要高计算能力。

因此,文科朋友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数学知识或以前学得不好。

只要你有足够的练习,你可以在这一部分得到高分,至少它不会阻碍你。

抽根烟,开始聊天。

一、解决问题前的准备1.记住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例如各种数字的正方形和立方体以及它们的邻居,以便在看到某个数字时感觉到。

这是快速准确理解数字推理主题的前提。

需要记住的常见数字关系如下:(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中央国家机关XXXX考试中的原始问题(或数字已更改)五、日历问题示例:一天,小张发现他桌上的台历已经7天没翻了,他一次翻了7份。

这7天的总数是77天。

今天是几号?a、13B、14C、15D、17答:答案是c。

7天的总和是77天,11天的平均值正好在中间,因此可以推断出答案。

六、其他问题示例:(1)在300页的书中,数字“1”出现多少次?140B、160C、180D、120(2)如果体积为1立方米的立方体被分成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并且它们沿着一条直线一个接一个地连接,它们可以连接多长时间(米)?100B、10C、1000D、10000(3)有一段布,只有16套儿童服装或12套成人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字推理一直是考生认为比较麻烦的一类题型。

题干信息简单,数列的数字幅度变化较大,考生在此极易失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数字推理部分题型,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解题信息。

一、解题关键
1.培养数字、数列敏感度。

2.熟练掌握各类基本数列(自然数列、质数列、和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及其变式。

3.掌握最新题型并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

二、六种常考类型
1.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4,6,10,18,34,66,( )
A.82
B.98
C.114
D.130
中公解析:作差后可得:2,4,8,16,32,可以发现此题是二级等比数列的变式,即新的数列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64+66=130,故答案选D。

2.和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2:7,9,23,41,87,( )
A.129
B.137
C.150
D.169
中公解析:两项作和后可得:16,32,64,128,可以发现此题是一个二级等比数列变式,即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256-87=169,故答案选C。

3.积数列
例题3:3,4,4,8,24,( )
A.154
B.184
C.178
D.168
中公解析:3×8-8=4(第三项),4×4-8=8(第四项),4×8-8=24(第五项)。

可以发现此题型是典型的两项积数列的变式,即前两项的积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积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故答案选B。

例题4:1.5,4,134.倍数数列,53,( )
A.280
B. 159
C.266
D.178
中公解析:1.5×2+1=4(第二项),4×3+1=13(第三项),13×4+1=53(第四项)。

可以发现此题型是倍数数列的变式,即前一项乘以相同数或数列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二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某一数列,故答案选C。

5.分式数列
例题5:15/4,5/2,15/8,5/3,( )
A.1/5
B.1/4
C.1/3
D.3/2
中公解析:将原式分子同时通分可得15/4,15/6,15/8,15/9,分子都是15,分母是
4,6,8,9,是一个和数列,下一个数为10,所以原数列下一项为15/10即3/2。

碰到分式数列,分子分母容易通分的先通分后再观察。

故答案选D。

6.组合数列
例题6:12,12,14,24,17,48,( )
A.38
B.29
C.21
D.17
中公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12,14,17,(21)和等比数列12,24,48,(96)的间隔组合。

此种数列是两个数列(七种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分隔组合。

故答案选C。

例题7:6,12,16,32,54,( )
A.66
B.80
C.81
D.108
中公解析:两两并列组合后发现:6,12;16,32;分别是两倍关系,所以下一项是54的两倍即108。

此种数列是将相邻的两个或三个数组合,进行加、减、乘、除后看之间的关系。

故答案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