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中的数字推理与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中的数字推理与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中的数字推理与解题技巧数字推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字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公务员行测中的数字推理题。

一、数字推理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数字推理题时,考生首先需要明确题目给出的数字序列或者关系,并找到其中的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字推理方法。

1. 数列推理数列推理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数字序列,推断出接下来的数字。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找到数列中数字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数列规律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其中,等差数列的每个数字之间的差值相等,等比数列的每个数字之间的比值相等。

通过观察数列中数字间的关系,找出变化规律,即可准确推测出下一个数字。

2. 数字关系推理数字关系推理题要求考生从一组数字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出缺失的数字。

解决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常见的数字关系有加减乘除、平方立方等运算关系;还有数字的奇偶、大小关系等。

考生需要仔细观察数字间的变化规律,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正确推断出缺失的数字。

3. 数字排列与组合推理数字排列与组合推理题要求考生从一组数字排列或者组合中找出符合一定条件的数字。

解决这类题目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知识。

在排列与组合的题目中,数字的顺序、重复与否等都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灵活运用排列组合的规则,准确地确定符合条件的数字。

二、数字推理解题技巧除了掌握数字推理的基本方法,考生还可以借助一些解题技巧,提高解决数字推理题的效率。

1. 注意整体和局部在解决数字推理题时,考生既要关注数字序列的整体规律,又要注意其中的局部规律。

有时候,数字序列的整体规律并不明显,但是通过观察数字间的局部规律,也可以推断出接下来的数字。

2. 多角度观察考生要习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字推理题。

有时候,单一的数学运算规律并不能完全解释题目中的数字关系,此时考生可以从逻辑思维、几何形状等其他角度出发,寻找隐藏的规律。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1.规律分析:首先看给出的数字序列是否存在其中一种规律,例如递增、递减、交替等。

通过观察规律,可以将下一个数字或者数字序列进行
推理。

2.数字运算:在数字推理题中,经常出现的是数字的运算关系。

可以
通过加减乘除等简单的运算符号,对给出的数字进行运算,从而得出新的
数字或者数字序列。

3.数字特征:观察给出的数字是否有一些特殊的特征,例如是否为质数、完全平方数、斐波那契数列等,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进行逻辑推理。

4.数字拆分:有些数字推理题给出的数字较大,可以将其拆分成小的
数字,然后再进行运算或者找规律。

5.条件限制:有些数字推理题在给出的数字序列中存在一些限制条件,例如数字的位数、数字之间差距等。

可以通过这些限制条件进行推理。

6.平均数:在有些数字推理题中,给出的数字序列的平均数可能有特
殊的含义,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得到下一个数字或者数字序列。

7.数字替换:有些数字推理题中,给出的数字序列中存在一些数字可
以进行替换,通过替换数字,可以发现其中一种规律。

行测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

行测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注:a、b为前后数)(2)深一层次的,①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②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注:前一就是高中数学常说的差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 7,9,40,74,1526,5436,可以划分为7和9,40和74,1526和5436三组,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和位数级别,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小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①,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②,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里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如何了。

如6、24、60、 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注意,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大家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所解答的一道题:256,269,286,302,(),2+5+6=13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数字推理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数字推理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数字推理的答题技巧数字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考察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在数字推理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字序列或图形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或图形是什么。

下面是一些数字推理的答题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 观察数字序列的规律数字推理题目中最常见的是数字序列题目,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字序列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观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数字序列中是否存在递增或递减的趋势,是否存在重复的数字或数字组合,是否存在数字之间的乘法或加法关系等等。

只有找到了数字序列中的规律,才能准确地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2. 注意数字序列中的异常数字在数字序列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数字,这些数字与其他数字不符合规律,容易让考生产生困惑。

因此,考生需要注意数字序列中的异常数字,并尝试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规律。

有时,这些异常数字可能是为了干扰考生而故意设置的,因此考生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这些数字所迷惑。

3. 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除了数字序列题目外,数字推理题目中还有一类是图形题目。

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图形规律,推断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图形中是否存在对称或旋转的关系,是否存在颜色的变化或重复,是否存在图形之间的大小或位置关系等等。

只有找到了图形中的规律,才能准确地推断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4. 利用排除法在数字推理题目中,有时候考生无法准确地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或图形是什么。

这时,考生可以利用排除法来缩小答案的范围。

例如,在数字序列中,如果考生无法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可以先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答案,例如数字太大或太小,或者不符合数字序列中其他数字的规律。

这样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5. 多做练习题最后,要想在数字推理题目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多做练习题,熟练掌握数字推理的答题技巧。

行测解答数字推理的四种思维方式

行测解答数字推理的四种思维方式

行测解答数字推理的四种思维方式数字推理是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根据一组数字或数列的规律进行推理,以确定下一个数或者找出规律。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目时,可以运用四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题。

本文将介绍这四种思维方式,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

1. 逻辑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方式在解答数字推理题目中非常重要。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注意观察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

通过分析数列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或者模式。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异,看是否有等差或等比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数字中的重复、倒序、对称等特征,从而推测出下一个数字。

2. 数学思维方式在解答数字推理题目时,数学思维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数学思维方式要求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一组数字中,我们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从而找出规律,进而预测下一个数字。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数学公式来辅助解题,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3. 模式识别思维方式模式识别思维方式是指通过发现和识别数字之间的模式来解答数字推理题目。

我们可以观察一组数字中的特征、形态或者规律,从而找出其中的模式。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数字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推测下一个数字。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数字的排列顺序、颜色等属性来发现规律。

4. 综合思维方式综合思维方式是指将多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来解答数字推理题目。

综合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同时运用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模式识别思维来解决问题。

通过将不同的思维方式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目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

有时候,一种思维方式可能无法解答问题,而另一种思维方式可能能够给出正确答案。

因此,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为了提高解答数字推理题目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多做练习题,加强对数字规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数字推理四大解题思维

数字推理四大解题思维

数字推理四大解题思维(一)2010-05-17 20:57:18 来源:公务员考试基地浏览:197次数字推理四大解题思维(一)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直观认识的特殊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跳跃性,即直觉思维一旦出现,便摆脱了原先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产生认知过程的急速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

数字推理中的直觉包括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两个方面,它是基于人们对数字和运算的认识,形成的本能直觉之一。

(一)数字直觉数字直觉是人们对数字基本属性深入了解后形成的。

通过数字直觉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实质是灵活运用数字的基本属性。

例题1:2009年浙江行测真题1,3,11,67,629,()A.2350B.3130C.4783D.7781【思维过程】数字增长幅度越来越大,从乘积或多次方角度考虑。

67→64=82=43=26629→625=252=54→629=54+4?圯67=43+3前面项依次可写为10+0,21+1,32+2。

底数1、2、3、4、5;指数0、1、2、3、4;加数0、1、2、3、4。

下一项应是65+5,结果尾数为1,答案为D。

例题2:2009年安徽行测真题5,15,10,215,()A.-205B.-115C.-225D.-230【思维过程】选项均为负数,题干都为正数,由此想到数字推理规律可能与差有关。

215→225→152,得出215=152-10。

215前面两项即是15、10→存在相邻项间的运算关系验证:52-15=10所以102-215=(-115),答案为B。

(二)运算直觉运算直觉是对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熟练掌握之后形成的。

通过运算直觉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实质是灵活运用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

运算直觉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推荐从20以内的小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入手。

例题1:2009年甘肃行测真题12,3,4,9,25,3,5,15,36,2,6,()A.13B.12C.11D.10【思维过程】数列项数很多,先从数列结构特征考虑。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机制,而数字推理题是其中的一项难点。

在数字推理题中,考生需要通过数字、图表等信息,寻找一定的规律和推理思路,从而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应对数字推理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和思路。

一、理解题目和数据在做数字推理题时,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和给出的数据,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

在阅读中要注意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分析数字间的关系和规律。

二、寻找常见数字规律数字推理题中存在着许多常见的数字规律,例如:相邻数的关系、乘法和除法关系、平方、倒数等规律。

若能找出这些规律,便能够轻松解决此类推理题。

三、寻找图形规律数字推理题中,常常会配有一些图形数据。

对于这些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性和特点,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周期性图形的规律常常是循环或对称性;封闭型图形的规律常常是不变性或连通性。

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迅速地推断出答案。

四、确定类型和答案数字推理题大致可以分为数列和图形两类。

对于数列题,我们可以看其中的差值和倍数规律,以及数列的加和、中位数、众数等;对于图形题,我们可以寻找变化和相似性规律,以及图形的方向、角度、面积和比例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先推断出答案,然后再用已有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

五、注意隐形陷阱在数字推理题中,经常会隐藏着一些陷阱,这些陷阱可能会导致我们犯错。

例如,数据中可能存在重复数字、相同数字或相同图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辨;同时也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信息或多读信息。

总之,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但是只要我们掌握题目信息,查找数字和图形规律,注意隐形陷阱,便能够较为轻松地应对此类题目。

希望以上简单的技巧和思路能够对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字推理四大思维方式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字推理四大思维方式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字推理四大思维方式行测答题技巧:京考行测除了题目难度相对比较高外,考查知识点增多,知识点考查比较细化,题型变化更加灵活,每年京考会出现新的题型。

那么我们如何信心百倍地面对京考呢?本文为大家总结了数字推理四大思维方式,更多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直观认识的特殊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

它包括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两个方面。

1.数字直觉数字直觉是人们对数字基本属性深入了解之后形成的。

通过数字直觉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实质是灵活运用数字的基本属性。

自然数平方数列:4,1,0,1,4,9,16,25,……自然数立方数列:-8,-1,0,1,8,27,64,……质数数列: 2,3,5,7,11,13,17,……合数数列: 4,6,8,9,10,12,14,……2.运算直觉运算直觉是对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熟练掌握之后形成的。

通过运算直觉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实质是灵活运用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

数字直觉侧重于一个数本身的特性,运算直觉则侧重于几个数之间的关系。

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是数字推理直觉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解题时需综合运用这两种直觉思维。

(二)转化思维从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来看,数列前面的项按规律转化得到后面的项是十分常见的梳理推理规律。

转化思想就是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寻找这种转化方式。

(三)构造思维构造思维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建立新的分析模式,最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在解决数字推理问题时,构造的方法通常有基本数列构造、作差构造、作商构造、作和构造和作积构造,通过构造新的数列,将复杂的数列转化为容易发现规律的简单数列。

(四)综合思维由于题干数字的迷惑性,数字推理规律隐藏得很深,解题时可能是直觉思维、构造思维、转化思维交替运用的过程,是猜证结合的过程,这就是一种综合思维。

当前数字推理规律求新求异,真题中时有“出人意外”的数字推理规律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一些基本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字推理规律的积累,多角度开阔思路,实现数字推理解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山西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考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看自己做了多少道题,而是熟悉各种题型,明晰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提升应试能力。

在此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便捷有效的解题技巧应该是重中之重。

因此,总结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对我们复习数量关系模块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数字推理以下四种解题思路:一、从题干数列里看规律通过分析数列中所给数字的多少,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趋势,分析数列是不是常用的数列,如加法数列、减法数列、乘法数列、除法数列、分数数列、小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开方数列、偶数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合数数列,或者是复合数列、混合数列、隔项数列、分组数列等。

为了解题方便,可以借助于题后答案所提供的信息,或是数列本身的变化趋势,初步确定是哪一种数列,然后调整思路进行解题。

具体方法如下:(1)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如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

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从中间向两边推导也是较为有效的。

例:150,75,50,37.5,30,()A. 20B. 22.5C. 25D. 27.5——『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C】前项除以后项后得到:2;3\2;4\3;5\4;(),分子是2,3,4,5,(6 ),分母是1,2,3,4,(5 ),所以()与前一项30的倍数是6/5;则()×6/5=30,()=25。

(2)观察数列特点,如果数列所给数字比较多,数列比较长,超过5个或6个,就要考虑数列是不是隔项数列、分组数列、多级数列或常规数列的变式。

如果奇数项和偶数项有规律地交替排列,则该数列是隔项数列;如果不具备这个规律,就可以在分析数列本身特点的基础上,三个数或四个数一组地分开,就能发现该数列是不是分组数列了。

如果是,那么按照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的各自规律来解答。

如果不是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寻求答案。

例:1,3,5,9,17,31,57,()A.105 B.89 C.95 D.135——『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A】题干有8项,符合长数列的特征,本题规律为:an+3=an+an+1+an+2,故所求项为a8=a5+a6+a7=17+31+57=105。

根据这种思路,一般的数字推理题都能够得到解答。

如果有的试题用尽上述办法都没有找到解题的思路,而数列本身似乎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那么,就可以换用下面第二种解题思路。

二、比较题干数列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求数列中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逐级往下推,在逐级下推的差值中,一般情况下,经过几个层次的推导,都会找到数列内含的规律的,然后经过逐层回归,就可以很快求出空格所要的数字,使数列保持完整。

一般的数字推理题,在第一步解决不了的话,在第二步运用层级推导的办法(实为多层级数列,属于复合数列中的一种)都可以解题。

例:21,27,40,61,94,148,()A. 239B. 242C. 246D. 252——『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A】本题是一道多级差数列。

分析如下:本级各数字依次为1,2,3,4的平方。

但是也有个别比较偏的试题,运用上述两种思路都解决不了的,就得用第三种思路了。

三、回到数列本身根据推算找规律回到数列本身推导时,要看数列的后项是不是它相邻的前几项的和(或差),或是前几项的和(或差)加上(减去)一个常数或一个简单的数列构成的。

这样的数列常见于加减复合数列、加减乘除复合(摆动)数列,难度比较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多做几道题、多总结,熟悉了其组合方式或内在的规律,此类数字推理题就不难解决。

例:38,24,62,12,74,28,()A. 74B. 75C. 80D. 102——『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D】题干中的数字有七项,因此可以考虑从长数列或分组数列方面入手解题。

但无论两两分组还是取奇数项与偶数项单独考虑都无规律可循。

观察前三项可以发现,38+24=62,可以看出本题具备和数列的特征;继续看后面数字,可以发现62+12=74,且只有奇数项的数字有此做和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本题的规律为:相邻的奇数项与偶数项的和为下一个奇数项的值。

由此规律我们可以推出()=74+28=102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难,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才能得到答案。

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时再返回来解答这些难题。

这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简单题目的得分率,而且解简单试题时的某些思路、技巧、方法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

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换角度进行思考。

此时,与其“卡”死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先做其它的题目。

做这些难题时,可以利用“试错法”。

很多数字推理题不太可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是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找到正确的规律。

四、凑数字法一般数列运用上述方法都可以推导出结果的。

但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题型,运用上述方法还不容易直接解题,甚至出现没法下手解题。

这里再介绍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即“凑数字法”。

这里凑的数字的来源一是数列本身,即数列中的原数字(即通过数列中相邻的数字的计算,查找数列中各数之间隐含的计算法则,而这个运算法则就是所要找的规律),二是数列中每一项的序数,即每一项在数列中的第1、2、3、4、5……项的项数。

1. 利用数列中的原数凑数字例:157,65,27,11,5,()A. 4B. 3C. 2D. 1——【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答案:D】分析本题所给数列可以发现,数列单调递减,数列数字波动越来越小,用常规的平方、立方、减法等数列及其变式都无法找到规律,对此类试题,就可以考虑采用“凑数字法”的思路求解。

根据上面总的提示及思路,要“凑”的数字首先在数列本身去找,要“找”的规律就是数字之间运算的法则。

而要运算则最少必须有三个数字,那么可以尝试着对相邻的三个数字运用“凑”的方法进行计算。

那就是说前三个数字157、65、27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65和27经过什么样的计算能得到157呢?(当然思考157和65之间经过什么样的运算能得到27,或157和27之间经过什么样的运算能得到65,但是那样的话肯定要经过减法等运算,一是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二是容易出错,一般人运用加法、乘法计算时要比运用减法、除法快捷得多,而且不容易出错。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解数字推理时要把握一个原则:“能加不减,能乘不除”,即能用加法计算的尽量用加法计算,而不要用减法去运算;能用乘法运算的就不用除法运算。

如果能想到这一点的话,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因为稍稍推算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运算65×2+27=157。

那么再往后推一下,看第2、3、4个数字之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演算一下发现第二组数字65、27和11之间也有同样的规律,即27×2+11=65。

那么再用第三组数字验证一下是不是该数列都有这样的规律,如果第三组也有的话,那么这个运算法则就是本数列的规律了。

经过推算发现第三组数字27、11和5也有同样的运算法则,即11×2+5=27,那么本数列的规律是:第一个数等于相邻的后一个数的2倍再加上第三个数。

那么所求的未知数为11-5×2=1,选D。

例:A. 12B. 14C. 16D. 20——【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答案:C】这是一道图形题。

本题同样可以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思路和方法求解。

同上题,凑的数字同样首先在数列本身去找,要找的规律就是数字之间运算的法则。

经过演算可以发现26=(2+8-2)×2,第二个三角形中也有同样的规律10=(3+6-4)×2,即本题数列的规律是:三角形内中间数字等于三角形底角两个数字之和减去顶角数字的差的2倍。

按照相应的数字的位置和法则进行计算,可知所求未知数为(9+2-3)×2=16,选C。

例:67,54,46,35,29,()A. 13B. 15C. 18D. 20——【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答案:D】本题的思路同上,运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方法可以发现本题的规律是相邻数的和是一个以11为首项的递减的连续自然数列的平方,则未知数为72-29=20,选D。

例:14,20,54,76,()A. 104B. 116C. 126D. 144——【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答案:C】本题规律不明显,分析数列可以发现本题数列递增,但又不是特别快,就可以猜想其中隐含着平方或乘法的运算法则。

由于乘法的运算不是很明显,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就先尝试平方的运算。

突破口是20和54,因为要形成平方,这两个数一个少一个5,即52-5;另一个则多了个5,为72+5再往前往后延伸,发现前面是32+5的形式,后面是92-5,那么所求的数位112+5=126,选C。

例:0,4,18,48,100,()A. 140B. 160C. 180D. 200——『2009年新疆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C】。

这是一道拆项数列。

观察可以发现:题干各项多为合数,且各项均可以被其对应的项数整除。

将题干各项分解可得:0=1×0、4=2×2、18=3×6、48=4×12、100=5×20,而0、2、6、12、20两两相减得新数列:2、4、6、8,这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0、2、6、12、20这个数列的下一项为20+8+2=30,所以()=6×30=180。

答案选C。

数学运算的考查点并非在于应试者的知识积累,而在于应试者的反应速度及应变能力。

数学运算的题目并非是要求应试者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进行运算(尽管能最终算出结果),而是要求应试者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巧妙运用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上面总结的四种方法,虽然能解决绝大多数数字推理题,但具体的解题思维还需要靠平时多看,多练。

09山西公务员笔试备考指导:图形推理常考规律09年山西公务员录用招考工作现已开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通过报名这一关后,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短短的一月中高效备考的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