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酶相关性消化不良与治疗

合集下载

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

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
• 总结:复方消化酶胶囊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显 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胃肠道功能。在临床试验中, 该药物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验证,但仍需进一步长期观察和研究。
03
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复方消化酶胶囊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这些 症状通常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给药方案
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消化 酶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 给予安慰剂或标准治疗。
疗程安排
设定合适的疗程,如4周或 8周,期间定期记录患者的 症状和体征变化。
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指标
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程度,如 腹胀、腹痛、嗳气、恶心等。
次要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功能指标( 如胃排空时间、肠道蠕动等)的改 善。
用药安全
患者普遍认为复方消化酶胶囊安全性较高,未见 明显不良反应。
改善生活质量
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食欲和消 化功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医生观点
疗效确切
医生认为复方消化酶胶囊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安全性高
复方消化酶胶囊成分天然,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复方消化酶胶囊简介
01
02
03
成分
复方消化酶胶囊含有多种 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 脂肪酶、胰蛋白酶等。
作用机制
复方消化酶胶囊通过补充 消化酶,增强胃肠道的消 化功能,从而缓解消化不 良症状。
用法用量
一般为餐前口服,具体用 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建议调整。
报告目的和结构
目的
评估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用 药参考。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于洪海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于洪海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于洪海发表时间:2018-04-08T11:40:11.4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期作者:于洪海[导读] 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消化不良发生率高达20%~30%,成为成人饮食不规律的主要病因。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目的:评价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疗效。

方法:从2016年5月开始从消化门诊筛查患者,截至2017年5月,入选对象180例,随机编号分组,三组各入选对象60例。

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消化酶制剂、米曲菌胰酶片治疗,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1组完成研究56例,观察2组55例,对照组57例。

观察1组愈显率高于观察2组、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控制率与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化酶制剂特别是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疗效肯定。

【关键词】消化不良;消化酶制剂;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55-02 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消化不良发生率高达20%~30%,成为成人饮食不规律的主要病因,轻则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重则可能会并发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不良还与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关系密切。

消化酶制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治疗疾病,其主要通过人工给予消化酶起效。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评价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5月开始从消化门诊筛查患者。

纳入标准:(1)门诊收治;(2)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未合并其它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溃疡;(3)18~55岁;(4)未合并其他精神、器质性疾病;(5)初次治疗,无自行治疗史;(6)病程≥6个月,单纯的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未能缓解;(7)可以获得随访;(8)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误漏诊;(2)合并其他精神、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3)生活、饮食不规律,如长期加班、出差;(4)无法获得随访;(5)失眠,严重的病理性精神、心理症状,达到抗精神药物使用标准。

消化酶与消化不良

消化酶与消化不良
下降。
细菌过 度 增 殖 , 得 胆 盐 去 结 合 , 易 引 起 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使 容
不 良。
1 14 糖尿病 ..
几 十年 前 就认 识 到 较 多 1型 糖尿
病患 者胰 腺 外 分 泌 功 能 受 损 。还 有 报 导 糖 尿 病 患
者 外 分 泌 出 现 肉 眼 可 见 的 形 态 学 改 变 , 括 组 织 学 包
另外有 研究 发现 , 0 的小肠 疾 病 患 者 的 胰腺 外 分 6
其 是 20 0 6年 罗马 Ⅲ标 准 的公 布 , D 的分类 及 诊 治 F 日臻 规范 与 完 善 。与 消 化 酶 相 关 的 消化 不 良属 于
O 范 畴 , 义 为 由 于 胆 汁 缺 乏 或 消 化 酶 分 泌 不 足 D 定
易误诊 , 临床 治 疗不规 范 , 尚未 引起 临床 医师足 够重视 , 文就其 病 因及酶 替代 治疗 方 面作 一 综述 。 此
关 键 词 : 化 酶 ; 化 不 良 ; 替 代 治 疗 消 消 酶
Reain hpb t e iet e e z me a d d s e sa WANG iTtn,L,Z a —h n. De a t n f Ga ton eoo y. lto s i ewen dg si n y n y p p i v Ka— l Ja h ose p rme to sr e tr lg
1 消 化 酶 不 足 或 活 性 下 降 的 病 因 1 1 非 胰 腺 性 疾 病 .
1 1 3 肝 胆疾病 各 种 肝胆 疾 病 均 可 导 致 胆 汁质 .. 和量 的下 降从 而 影 响 消 化 过 程 。肝 硬 化 时 肠 道 淤 血 、 肿 , 黏膜 分 泌 的二 糖 酶 显 著 减 少 , 上肠 道 水 肠 加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消化不良疾病特点,采用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查阅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予以米曲菌胰酶片剂治疗,收集对照组数据并予以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

结果: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P<0.05。

结论:消化不良疾病患者予以米曲菌胰酶片剂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消化不良;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常见消化不良疾病患者,患者由于胃部蠕动不足以及胃部动力障碍,出现了消化疾病,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临床症状是喂部饱胀、上腹疼痛、胃酸嗳气、食欲欠佳以及恶心呕吐等,可对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利用药物治疗本病患者病情[1],由于药物相关研究较多,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治疗本病患者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两种药物,分别是米曲菌胰酶片剂以及复方消化酶胶囊。

本文重点研究了消化不良疾病患者予以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的总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入组100例患者。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消化不良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观察组数据:男女依次是30例及20例,年龄区间23岁至78岁,中位54.5岁,对照组数据:男女依次是31例及19例,年龄区间22岁至77岁,中位54.0岁。

二组患者资料相似,经t检验或者X2检验,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收集对照组数据并予以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每次用药1粒,每天用药3次,口服。

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予以米曲菌胰酶片剂治疗:每次用药1片,每天用药3次,口服。

二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

1.3效果研究[2]治疗之后,基本消失症状,为明显好转,明显改善症状,为好转,其他情况为无效。

总有效率是前二者相加所得。

1.4统计学计算参照统计学软件SPSS22.0,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x2以及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 疗效观察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02
目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消化不良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酶制剂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 用药物,可促进食物分解和吸收
在现有的研究中,多数研究未对患者的 依从性进行严格控制,这可能会影响治
疗效果的评价。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探讨消化酶制剂对消化 不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病因、 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 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 验,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减少 未知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加强患者依从性的控制,提高 治疗的效果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实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实 验组接受消化酶制剂治疗,对照组接受 常规治疗。
实验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 实验地点:某市医院。
结果分析
01
02
03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 ,对照组为70%,消化酶 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疗效显 著优于常规治疗。
实验流程
01
02
03
04
实验周期为4周,每周进行一 次问卷调查。
在实验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基 线调查,了解其症状严重程度
、病史等。
在实验进行中,每周对患者进 行随访,了解其症状变化情况
、用药情况等。
在实验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最 终评估,了解其症状缓解情况
、不良反应等。
03
结果与讨论
实验数据
患者数量:共100名消化不良患者参与 实验,其中50名为实验组,50名为对照 组。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N o v e mb e r 2 0 1 2 w h o w e r e d i a g n o s e d w i t h d y s p e p s i a .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t h e m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 3 2 p a t i e n t s )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3 2 p a t i e n t s ) a c c o r d i n g
临床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o 卷第3 6 ( 总 第2 8 2  ̄ ] ) 2 0 1 3 年 月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 良的疗效观察
吴梅 e y e . O ) 徐 敏 华①
【 摘 要 】 目的 :观察分 析消化酶制剂治 疗消化不 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1 年1 2 月一 2 0 1 2年 1 1 月本 院收治 的 6 4 例消化 不 良患者 的
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3 2 例和对照组 3 2 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消化酶制剂进行治疗 , 对 照组患者采用 吗 丁啉进行治疗 , 对 比两组 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 组治疗 总有效率为 9 0 . 6 3 %,显著优于对照组 的 6 5 . 6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两组 不 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O . 0 5 ) c结论 :消化酶制剂在治疗 消化不 良疾病上疗效显著 ,且不 良反应较低 ,值得在 临床
1 0( 3 6) : 0 3 2 — 0 3 3

90例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

90例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

90例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90例消化不良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时给予莫沙必利片(5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消化酶胶囊(餐后半小时服用1片)治疗。

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疗效优于只用促动力药莫沙必利,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消化酶胶囊;消化不良;治疗效果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因为胃酸分泌失调、胃肠动力障碍或者消化酶分泌不足引发,临床主要分为胃轻瘫及食道反流病两大类[1]。

但是因为致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单用莫沙必利效果一般,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内科临床尝试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安全用药的参考。

现在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的90例消化不良病例,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21~77岁,平均(31.2±5.6)岁。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餐后饱胀不适感、上腹烧灼、上腹疼痛等症状,入院经腹部B超、胃镜与上消化系造影等联合检查确诊为消化不良症。

排除了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系统性疾病。

就诊后,根据随机双盲的分组法将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组全部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对照组三餐前半小时给予莫沙必利片(5mg)口服。

3次/d,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用法为三餐后半小时服用1片,3次/d,疗程为4周。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每周到门诊复诊,医师询问患者服药后的症状和感受。

1. 3 观察指标及症状分级主要观察指标[2]:①治疗前后患者进食后是否出现饱胀不适感、早饱、上腹烧灼痛、上腹痛、反酸、恶心、烧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消化不良是指胃部动力障碍,胃部蠕动不足而造成的消化系统疾病,一般而言,消化不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1]。

消化不良临床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胃部饱胀、嗳气、胃酸、恶心呕吐、食欲欠佳等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2]。

目前针对消化不良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比两种常用药物:复方消化酶胶囊与米曲菌胰酶片,对比治疗效果,并着重分析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要点。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5)与参照组(n=45)。

实验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24周岁,最大年龄77周岁,平均年龄(53.4±16.7)周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7年,平均病程(3.7±2.6)年。

参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3周岁,最大年龄75周岁,平均年龄(52.8±16.4)周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病程(3.2±1.8)年。

纳入标准:符合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伴有上腹部疼痛、灼痛、恶心。

排除标准:代谢功能异常;肝脏、肾脏损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两组年龄、性别、消化不良病程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参照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46),每日口服3次,1片/次[3]。

实验组应用米曲菌胰酶片剂治疗,给予米曲菌胰酶片剂[德国三共药厂(Sankyo Pharma GmbH),批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X20000262],每日口服3次,1片/次。

实验组与参照组均持续采用药物治疗半个月。

1.3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及嗳气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为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以上症状皆未改善,甚至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加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全面有效补充胰酶 可以快速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制剂工艺好,使酶在体内不被破坏
常用国产消化酶制剂的不足
商品名
多酶片
胰 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1、工艺较落后, 酶种活性不高。 2、酶种单一,不 全面。 3、无保肝利胆功 能。
胰腺疾病
• • • • • 慢性胰腺炎 纤维化 胰腺癌 胰腺切除术后 急性胰腺炎
胰腺疾病发病趋势
AP CP PC 发病率逐年上升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 胰脂肪酶活性下降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基础量 促胰液素激发后
单位:U/ml
健康人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功能不足,且I型糖尿病患者比II型更严重。
Hardt PD, Pancreatology. 2003;3(5):395-402. Epub 2003 Sep 24.
老年人群与消化不良
基础唾液分泌量减少 胃蛋白酶、胰酶分泌减少、 活性下降 胆汁分泌减少 胃肠血循环量下降
消化机 能退化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腹胀、 解便困难等)
《临床胃肠内营养》主编:张思源 陈亭苑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一版 P191
<老年人消化道生理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改变> 聂勇战 国外医学 老年医学分册 1998年9月 第19卷 第5期 《世界医药报》2001-2-21
其 它
* * * * 骨髓移植(与排异及营养不良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特发性:原因不明
--- ? ---
? 更特异的检查
部分 全部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酒精对胰腺功能的影响
AP 发 作
胰腺损伤
影象学 改变 B超、CT 直接试验 异常 钙化 BT-PABA 异常 糖尿病
脂肪泻
血胰 蛋白酶
饮酒史
0
5年
10年
15年
20年
临床特点
• • • • • • 消化不良症状 早饱、腹胀、肠鸣、排气等 进食稍多、高蛋白、高脂食物后症状明星 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同时存在 脂肪泻-恶臭,油滴 消瘦
餐后饱胀 早饱 厌食 反胃 呕吐 腹部胀气 恶心 胸骨后痛 嗳气 烧心
过去:太注重胃肠动力!而忽视消化酶的作用!
西方消化不良的流调资料
消化不良影响约1/4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约10%,约15%症状 严重就医 7%患者因消化不良就医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规陋习
A 2002 Sleisenger,etal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酶活性研究
实用诊断酶学2000版—138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 胰蛋白酶活性下降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基础量 促胰液素激发后
健康人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酪氨酸单位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酶活性研究
实用诊断酶学2000版—138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 胰淀粉酶活性下降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性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相关性 – 非胰源性消化不良 器质性 功能性
•实际上发病率不低 •且越来越高 •对身体影响更大 •认识不够 •疗效欠佳
消化不良的病因
胃酸不足/过高
消化酶不足
胃动力降低 感觉敏感
消化不良症状谱
胃消化不良
肠消化不良
重叠 生活质量
• 1、得美通、慷彼申只含有胰酶制剂,并且胰 酶含量偏高,较适用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严重受 损患者,用于胰酶替代疗法。 • 2、达吉和泌特胰酶含量不如前两个酶制剂, 但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适用于普通消化不良 患者。 • 3、泌特和达吉相比,增加了二甲硅油,消除 腹胀效果更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更迅速。
谢谢!
症状重叠
CC
DYSPEPSIA
IBS GERD
何谓消化酶相关性消化不良?
胆汁缺乏或消化酶分泌不足(包括活性下降):
餐后饱胀 早饱 厌食 反胃 呕吐 腹部胀气 恶心 嗳气 腹泻 脂肪泻
过去:太注重胃肠动力!而忽视消化酶的作用!
何谓胰源性消化不良?
(Panreatogenetic Dyspepsia)
消化酶相关性消化不良 与治疗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机械性消化
食 物 的 消 化
初步 彻底
口腔咀嚼/消化管平滑肌运动
化学性消化
主要与各种消化酶参与
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全面的消化
消 化 方 式
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
食物 食团 食糜 小分子
吸收
解决消化不良仅改善胃肠动力是不够的!
何谓消化不良?
持续性或反复性上腹部不适:
常用进口消化酶制剂的比较
脂肪酶 淀粉酶
得美通
10000
蛋白酶
600
其它成分
8000


421
4050
1093+2550+1250
UDCA:25mg 纤维素酶:15mg
泌特
3320
5850
185
阿嗪米特:75mg 二甲硅油:50mg
康彼身
7400
7170
430
纤维素酶70单位
常用进口胰酶制剂的特点
我国消化不良流调资料
广东地区城镇居民(N=3234)
天津部分人群(N=3348)
普内门诊 消化专科门诊 11% 53%
陈旻湖 2003
18.9%
23.3%
消化不良的分类
• 器质性
消化系统 非消化系统疾病 代谢性疾病 药物、酒精等
• 功能性(FD)
消化不良分类
(根据与胰腺关系) • 胰源性消化不良
以上因素除对胰酶活性、功能发挥有影 响外,可能也直接影响胰腺外分泌功能及 临床表现
胃肠疾病
* * * * * * 胃切除术后(食物通过快,对胰腺刺激少,分泌少) 小肠切除术后(secretin、CCK分泌) 乳糜泻(引起胰腺纤维化) 消化性溃疡(胃酸致胰酶失活) 胃泌素瘤 炎症性肠病(直接累及胰腺)
非胰腺疾病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
病毒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乳糜病 炎症性肠病 慢性肾衰 艾滋病 0 10 20 30
无反应/部分反应者中约50% 尸检 ?腹泻,体重减轻 --?-40 50 60 70 80 90 100
非胰腺疾病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胃切除 0 10 20
肠粘膜的炎症导致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分泌的
减少,胰腺缺乏应有的刺激而分泌不足
克隆病导致胰实质的病理改变 胰腺自身抗体侵犯胰腺外分泌组织 营养不良
肝、胆疾病
* 慢性肝病(尤其是慢性淤胆型肝病) * 胆石症 * 肝脏肿瘤 * 壶腹及胆道肿瘤
糖尿病
18%
正常 严重不足
23%
59%
不足
对1020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40%以上患者存在外分泌
由于胰腺储备功能特大,仅30%的患者会出现症状
消化酶相关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有否消化吸收不良? 大便脂肪测定
(镜检、粪脂定量、脂肪吸收试验)
是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
测定吸收功能:
131I甘油三酯131I油酸对比吸收试验
D-木糖吸收试验、Schilling 验
病因是什么? 肝胆、胰腺、胃肠疾病?
消化酶治疗
胆 汁 分泌不足
脂肪 消化障碍
厌油,恶心、脂肪泻
治疗化学性消化不良的关键
补充胰酶
促胆汁分泌
目前常用酶制剂存在的问题
分类 名称 问题 1、工艺落后,酶的活性低,易被 破坏 2、无促胆汁分泌作用 第二代 复方消化酶 2、不能全面解决化学性消化问题 复方胰酶 1、无促胆汁分泌作用
第一代 多酶片
优质的消化酶制剂应该是
• 狭义:胰腺疾病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出 现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嗳气、早饱、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脂肪泻等消化与吸收不良的 症状 • 广义:各种原因所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出 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病 因
• 传统认为:(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 纤维化、胰腺切除术后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 • 现代认为:除胰腺疾病外,胃肠病及肝胆等疾病亦可 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如消化性溃疡、乳糜泻、 IBD、慢性淤胆性疾病、胃切除术后,一般为轻或中 度,少数为重度损害;常伴有胰腺本身损害(尚有 争论)。
胃大部切除患者与消化不良
胃大部切除术后 胃大部分腺体被 切除 胃肠道转运加快,排空加速, 胃泌素减少
原发和继发胰腺外 分泌不足
胃蛋白酶减少
消化不良、吸收不良、体重减轻等
胃大部切除患者与消化不良
60
12
胰蛋白酶x1000U
淀粉酶x1000U
50 40 30 20 10 0
基础量
糜蛋白酶x1000U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基础量 促胰液素激发后
健康人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麦芽糖单位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酶活性研究
实用诊断酶学2000版—138
非胰源性消化不良
* * * * 胃肠道内的pH(胃酸的分泌过高) 胆源性因素(胆盐分泌、排泄不足) 胃肠动力(胃排空、小肠内通过时间) 手术后消化道的改建
术前 术后
10 8 6 4 2 0
基础量
术前 术后
60 50 40 30 20 10 0
胰泌素 胰泌素+蛙皮素
基础量 胰泌素 胰泌素+蛙皮素
术前 术后
胰泌素
胰泌素+蛙皮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