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垂线段最短导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垂线段最短导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垂线段最短导学案(青岛版)垂线段最短学习目标:1.学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复习铺垫温故知新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修路时遇河要架桥,如果遇到大山怎么办?学生观察情景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可以修隧道,今天这节课就一起跟随老师,在以下几个活动中共同研究关于这方面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听爸爸讲修建隧道的原理2.出示目标屏幕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学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5页和56页课本内容,按课本的要求做一做,思考:(1)两点之间什么最短?(2)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分钟后,看谁能把例题讲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三、分组合作讨论释疑小组解决问题,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记录好。

四、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教师组织好集体的交流评价,重点释疑1.我们先确定两个点代表大山两侧的两地,自己动手画一画着两点的连线,看能发现什么?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间距离”的例子吗?学生画两点间的连线。

2.出示图:王奶奶病了,她到哪个医院更近一些?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感知“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我们都发现了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最短。

它的长度就是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你能自己画一下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注意要标上垂足)五、清理过关挑战自我本56页自主练习第1、2题。

师: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字体写的最端正,板演的同学注意把字些的大些,并有一定的间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青岛版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

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课时安排 2、学绘画平行线与互相垂直。

难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信息窗一…………1课时信息窗二…………1课时信息窗三…………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

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

2.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初步理解平行与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交通安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吧。

展示情境窗图。

同学们认识上面三幅图中用红线标出的标线名称吗?二、合作探究1.多媒体出示信息窗1,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

2.老师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解决红点问题:图中的几组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你画出图中的几组线。

3.引导学生说出几组线的位置关系。

重点分析第2组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2013青岛版)小数除以小数(1)课型探究课班级四年级单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除数是小数的运算法则。

2、培养知识转化、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1、把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0.77 0.1252、填写表格,回忆商不变的性质。

引出小数除以小数方法的研究。

被除数1200120121.2除数6006060.6商二、自主探究1、解决问题:三峡大坝闸门的高是38.5米,小明身高1.4米,闸门的高是小明身高的多少倍?列式:38.5÷2、观察算式,除数是小数,你想怎样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在右侧3、在做小数除以小数时你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解决的?35、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的思想。

36、可以看课本p112第一个小红点有关内容。

三、合作交流1、小对子先相互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

3、合作解决:÷0交流时可围绕:思考:1、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2、小数点为什么点到这儿?3、为什么要添“0”?1、合作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他人之长可以补给之短”2、着眼方法,培养转化、迁移类推能力四、全班展示1、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组内对题目的理解和解答情况。

2、生生互动以完成对每一题的准确掌握生生质疑、解疑、评价(注意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把()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的问题。

)8、勇敢汇报,展示自己的风采。

9、学会倾听,互动中完成提升。

五、拓展练习1、笔算下面各题0.45÷0.15 0.25÷0.575.6÷0.032、解决实际问题张三家上半年节约水费21.6元,李四家第一季度节约水费16.2元。

两家每月节约水费各多少元?日小学数学导学案课题小数除以小数(2)课型练习课班级四年级单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青岛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青岛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青岛版上册第四单元我跟爸爸学设计课题:信息窗2高密市柴沟小学:范婷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理解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三、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不同长度的线、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温故知新大家已经学习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那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有一些拦路虎咱必须解决掉,要想解决掉必须从我这里过关,相信大家会很棒!大屏幕向同学们出示3个有关上节课所学习的题目。

1、认真观察下面的四组图形,想想如何把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说说你分类的理由1、2、3、4、2、认真观察下面不相交的三组直线,哪一组是特殊的相交直线呢?为什么?1、2、3、3、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公路路线?(1、)独立思考,尝试思考问题。

(2、)各小队交流、整理。

(3、)以小队为单位,组织汇报结果。

(4、)教师再次总结,以便加深巩固旧知。

活动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修路时遇河要架桥,如果遇到大山时怎么办?让学生想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弄清图中包含的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活动三、合作探索。

(一)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大屏幕出示窗口2中的大山隧道图片,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要修隧道这个话题。

2、老师在屏幕上展示早已画好的火车可能通过大山的几条路,让同学们猜想哪一条最近呢?3、不管哪个小队的结果是正确的,让各小队的队员把自己考虑的结果说出来。

4、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不同长度的线)拿出来,照着老师画出的样子来验证大家的猜想。

XX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DOC范文整理】

XX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DOC范文整理】

XX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课题:第三单元《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能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口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交流各自口算法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会算。

0×4=7×300=700×8=×50=10×3=5×800=我知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教材第33、34页。

思考:如何口算整百数乘整十数?尝试练习:口算:100×XX0×10二、合作探究自学课本红点问题有关内容:根据红点我发现:①因为400×2得个百,就是,400×20的得数是400×2的倍,所以是。

②4×2=8,然后再在8后面添个0,就是。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相乘,乘完后看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小组合作:讨论:口算60×700150×30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小组内共同完善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班级展示各小组将本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青岛版)课题:第三单元《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 、能说出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口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2 、能交流各自口算法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算。

30 X 4= 7X 300 = 700X 8 =6 X 50 = 10 X 3 = 5 X 800 =我知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 、阅读教材第33、34页思考:如何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3 、尝试练习:口算:100 X 20120 X 10二、合作探究1 、自学课本红点问题有关内容:根据红点(1)我发现:①因为400X 2得()个百,就是(),400X 20的得数是400X 2的()倍,所以是()。

②4X 2= 8,然后再在8后面添()个0,就是()。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相乘,乘完后看()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2 、小组合作:讨论:口算60X 700150X 30我的想法: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3 、小组内共同完善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三、班级展示1 、各小组将本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 、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何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五、达标检测1 、口算方法我最妙。

20 X 3= 20 X 80 = 600 X 40= 30 X 20 =200 X 3= 200 X 80= 50X 4= 250 X 20 =2 、火眼金睛:300 X 20= 600400 X 50= 20060 X 50= 3003 、课本第34页自主练习第2、5、6题(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互相说)课题: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校: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学习目标:1 、我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
(二)讨论中明理:
(1)教师进一步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那么什么是互相垂直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两条直线垂直是互相的,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反过来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不能说直线a是垂线或直线b是垂线。
(2)反馈:判断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课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
2、结合问题理解并且说说想法。
3、进一步开发教材,用更好教材,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课件出示练习题。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的例子。
2、做练习。
四、尝试画平行线 。
1、教学方法。
2、说感受。
3、掌握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能合作研究。
五、全课总结
1、总结重点学画一组平行线,有些对操作方法可能掌握不好。
学生在书上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画它的垂线。
(3)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①引导学生自学第53页上面的图示。自学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学生代表在班内流。
②学生在书上过直线上的点画直线的垂线。
③投影出示学生画出的直线外一点的已知直线的垂线。
(4)共同归纳画法。
四、谈收获。
教学
反思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操作悟出互相垂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悟相交与垂直。直接采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多项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指出:画垂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另一种是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下面我们学习用三角板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直线的垂线。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4单元全套教案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4单元全套教案

课题食物的营养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20年月日授课时间2020年月日教学目标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2.这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3.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嗯,收集观看资料,课中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泪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激发学生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再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乖,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时间安排:小组合作,一课时教学准备滴管、镊子,烧杯、酒,碘酒,花生米,肥肉,淀粉,米饭,馒头,面包片,马铃薯,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一、(一)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完成分类列出晚餐所摄取的食物,指出里面分别含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这一块钱任务?课中学习1.展示交流,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全部的营养物质,所以我们每天要吃多种食物。

2.总结概括出营养元素的六大种类提问,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3.看视频一步了解六大营养元素存在于哪类食物中及对人体的作用。

4.小节: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不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提问:我们怎么去辨别食物中有哪些主要的营养成分呢?(二)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1.小组成员认真阅读实验指南,确认实验材料,了解实验原理以及以及操作方法。

2.教师提醒实验注意事项,小组开始实验。

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红色字)过程4.实验完毕,整理材料。

5.根据实验现象组员交流作出结论。

6.教师拍下实验记录单,小组上前汇报交流。

7.结论还有丰富脂肪的食物、肥肉、花生米、还有丰富淀粉的食物、马铃薯面包,馒头,米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1《认识平行》学习导航
班级小组姓名时间编制人刘秀梅
【自学目标】
(一)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二)学会合适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

(三)建立平行线的空间观念。

【旧知链接】
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特征?
【自学学习导航】
预习教材第48--51页,试着完成下面题目。

(1)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别人说说。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

(3)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再试着画一画平行线。

【合作探究导航】
1.观察课本48页情境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图中的几组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把它们分分类,请说出理由。

3.你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吗?
【巩固拓展】
1.判断题。

(1)两条直线不想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2)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平行。

()(3)小芳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互相平行。

() 2.填空题。

(1)在()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2)课桌的面相对的两条线是相互()的。

(3)沿着直尺的两边画出两条直线,它们相互()。

3.下面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圈出下面图形中的平行线。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二信息窗《垂直》学习导航
班级小组姓名时间编制人毕研成【自学导航】
一、自学目标
(一)通过看书、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二)明确可以用多种方法画垂线。

二、自学要求
(一)自主学习课本52--53。

(二)把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三、自学内容
(一)知识回顾
1.我们知道,根据交度数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

2.直角是度。

3.请利用三角板描一个直角。

(二)预习教材
1.观察课本第52页情境图,我发现图中的几组直线有共同的特点:
2.我先把图中的线画下来,再用三角板量一量夹角。

①②③
我发现:
3.阅读课本第52页我知道:
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做。

4.仔细观察,我发现生活中也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现象,举三个例子。

【合作探究导航】
1.我们能试着用多种方法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用至少三种方法画出)
我们发现,可以用
等来画互相垂直的线。

2. 利用三角板,可以画出任意一条直线的垂线。

看,我可以过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

小结:用三角板画垂线的方法
是。

【巩固拓展】
1.下面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我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和一组垂线,并画出所给直线的一条垂线。

① ② ③ ④ ⑤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3《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导航班级小组姓名时间编制人李娜【学习目标】
(一)理解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掌握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二)理解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旧知链接】
1.什么叫垂直?生活中哪里有互相垂直的想象?
2.用三角尺判断下面哪几组直线互相垂直。

【自学导航】
新知探究
1.预习教材第55、56页的内容。

想一想,要修路,有哪些方法?
2.尝试画一画,点A到直线最短的线段。


【合作探究导航】
(一)探究两点之间的距离。

1.根据情境图想一下,为什么要修隧道?(先自己独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交流讨论,可以画一画,注意要说清楚理由)
理由:
2.两点之间可以画多少条线段呢?
3.看图,说说为什么这样修建,并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想法:
水库


东村
(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从A点画5条(一条垂直)不同的线段与直线相交。


2.量量你画出的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巩固拓展】
1.填空。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线段最短。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这4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

(4)长方形相邻的两边是()的,相对的两边是()的。

2. 判断题。

(1)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2)过直线L外一点A,画直线L的垂线能画2条。

()
(3)画直角三角形时也要用到画垂线的方法。

()
3.画一画。

过直线外一点分别画出到这两条直线的最短的线段。

·a
4.解决问题。

(1)如图,一个人从A地到河边某处挑水,问这人沿着什么方向走路最近?
画图说明为什么。

·A
(2)在体育课上,小明进行了立定跳远的测验,其中CD是起跳板,点A
是小明在沙坑里的落脚点。

问:体育委员测量AE的长作为他的成绩可以吗?若
不可以,那应如何来测量小明的成绩呢?请说明理由。

C
E
D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