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传递靶蛋白寡肽转运蛋白1的进展

合集下载

人寡肽转运体hPepT1及其在前药设计中的应用

人寡肽转运体hPepT1及其在前药设计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项目(2009Z X 09304-003);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0R 10049)作者简介:孙冬黎,女,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寡肽转运体 *通讯作者:蒋惠娣,女,教授 研究方向:药物代谢 T e l :(0571)88208408 E -m a i l :h d j i a n g @z j u .e d u .c n ·综 述·人寡肽转运体h P e p T 1及其在前药设计中的应用孙冬黎,曾苏,蒋惠娣*(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与药物代谢研究室,杭州310058)摘要:目的 综述人寡肽转运体1(h P e p T 1)的结构特点、功能、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调控,及其底物的结构特征。

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对寡肽转运体研究的调研,归纳总结h P e p T 1的研究现状。

结果 h P e p T 1除转运饮食中二肽/三肽外,在拟肽类药物的摄取中也起关键的作用,如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吸收。

h P e p T 1主要在小肠表达,并受多种因素,如激素,表皮生长因子,饮食,疾病等调控。

以h P e p T 1为靶点,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前药,以提高母体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非常有潜力的策略,目前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由于h P e p T 1的晶体结构尚没有完全阐明,研究者通过各种体内外模型的转运摄取实验,获得了很多关于h P e p T 1对底物结构要求的信息。

结论 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h P e p T 1结构特点、功能、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调控,尤其是其底物的结构特征,强调其在前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寡肽转运体;底物;前药;结构;调控中图分类号:R 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94(2011)03-0161-05 曾经认为饮食中的蛋白质需降解为氨基酸后才被肠道吸收,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发现,完整的肽也可被吸收,这一经典理论已被打破。

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_解释说明

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_解释说明

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寡肽是由2-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特性。

寡肽1、寡肽2和寡肽5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寡肽类别,它们分别由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在疾病治疗和生物医药领域中展现出潜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进行详细探讨和解释。

首先会介绍每一种寡肽的作用和特性,包括其对于生化反应的影响、生物传递途径以及针对特定受体或靶标结构产生的效应。

然后会探讨这些寡肽组合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以及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相关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

此外,将重点介绍制备寡肽组合所采用的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以及可能涌现的新兴技术,包括其突破与创新。

最后,对寡肽组合的概念与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应用领域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从其作用特性、优势和应用场景,制备方法与技术进展等方面提供详尽的说明。

通过全面了解寡肽组合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可以增加对该领域的理解,并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医学专家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寡肽组合在疾病治疗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2. 寡肽1、寡肽2和寡肽5的组合2.1 寡肽1的作用和特性寡肽1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具有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特性。

它能够通过与细胞壁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寡肽1还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生成炎症介质,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迁移,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中的致病因子的防御能力。

2.2 寡肽2的作用和特性寡肽2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生理调节和保护机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菌具有突出的杀菌效果。

此外,寡肽2还参与了局部免疫调控过程,促进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2.3 寡肽5的作用和特性寡肽5是一种天然多肽,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和抗炎能力。

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

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

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大家知道寡肽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

寡肽,这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很复杂的样子,但其实它和我们的身体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呢。

小肠可是我们身体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呀,就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负责把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

那寡肽在小肠里是怎么被转运的呢?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载体介导转运,另一种是细胞旁路转运。

载体介导转运就像是给寡肽专门安排了一辆“小火车”,这个“小火车”就是载体啦,它能识别寡肽并把它运送到小肠细胞里。

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是专门为寡肽开了一条通道一样。

细胞旁路转运呢,则像是给寡肽开了一个“小侧门”,让寡肽能从细胞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去。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寡肽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快递包裹”,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小肠细胞。

载体介导转运又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呢!比如有一种是依赖钠离子的载体介导转运,钠离子就像是寡肽坐“小火车”的动力,帮助寡肽更好地被转运。

这就好像我们坐火车需要燃料一样,没有了燃料火车可就跑不动啦。

那寡肽的转运方式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可关系到我们身体能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啊!如果转运方式出了问题,那我们的身体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寡肽,这对我们的健康可是有很大影响的呢。

寡肽转运方式的研究对于医学、营养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和营养补充剂。

总之,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这样的知识,不是吗?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呀!所以说,了解寡肽在小肠的转运方式真的很有必要!。

细胞信号转导与药物靶点

细胞信号转导与药物靶点

细胞信号转导与药物靶点在我们的身体里,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忙碌的小工厂,它们不停地工作着,以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而细胞之间的交流和协调,就依赖于细胞信号转导这个神奇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就像是细胞之间的“语言”,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机制,传递着各种信息,指导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

而药物靶点,则是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关键部位,就像是钥匙插入锁孔一样,通过干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细胞信号转导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

简单来说,它包括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响应三个主要环节。

信号可以来自细胞内部,也可以来自细胞外部的环境。

比如,细胞外的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或者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启动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表面的受体就像是细胞的“耳朵”,它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的信号。

受体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等。

以G 蛋白偶联受体为例,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激活与之偶联的 G 蛋白。

G 蛋白就像是一个“开关”,被激活后会进一步激活下游的效应酶,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 C 等,产生第二信使,如 cAMP、IP3 等。

第二信使就像是细胞内的“传令兵”,能够迅速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的各个部位。

在细胞内部,信号通过一系列的蛋白质激酶和磷酸酶的作用,进一步传递和放大。

这些蛋白质能够对其他蛋白质进行磷酸化或去磷酸化修饰,从而改变它们的活性和功能。

最终,信号会到达细胞核内,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比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肿瘤细胞中,常常会出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分化。

又比如,在糖尿病中,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障碍会导致血糖代谢的紊乱。

因此,通过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寻找合适的药物靶点,开发新的药物,成为了现代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药物对肠道寡肽转运体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药物对肠道寡肽转运体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低亲和力/ 高容量寡肽转运体 ,主要表达于小肠上 d p n e t io e t eT a s o tr,P ) e e d n g p p i r n p re s OT ,也 Ol d 皮细胞的刷状缘膜 。P P 具有广泛的底物专属 称P R (e t e rn p r r 家 族成 员 ,属 于跨膜 E T1 T P pi a sot ) d T e 性 ,除对于消化道中蛋 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 、三肽 蛋白,有1个跨膜区(rn me rn o is 2 T a s mb a eD man , 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外,对于拟肽类药物如p内酰 T - MD ,N末端与C ) 末端均位于胞质侧 ,在T 9 I MD  ̄ ] 胺类抗生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肝炎药 T MD1: 0Z间有一个较大的细胞外环 。所有跨膜 区
fy 寡 转 体 aoe alpt 1P P 的结构特点 n 道 肽 运 (sis lied E T1 l a 7 Gtnt g pe rti Oo i n
Ta sotr,P P 1 rnp r l E T ) e  ̄一种H 依赖的、 +
PP 1 E T 是典 型的 依 质子的 寡肽转 运 体 (r tn P oo .
理用 药提高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药物 ;激素 肠寡肽转运体 1 ;功能调节
[ 中图分类号】 R 5 9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8 9 2 1 】 — 0 4 0 2 20 ( 2 00— 4 6 01 4
j g I
oP P 1 f K T B
[bt c T nes n e f c fo rg n E T (u a l oet e r so e 1epes n n A sat o dr ad h eto me us P 1 H m n i ppi a p r r ) x r i d r ] u t t e s s d oP Og dTn t so a

寡肽转运蛋白PepT2及其药物转运

寡肽转运蛋白PepT2及其药物转运

Role of O ligopeptide Tran sporter PepT2 in D rug Tran sporta tion
ZHAO Dong2 Xin , XUE Yong2 L iang , LU Kui
1) 1) 1) , 2) 3
, WU J iang2Zhuo
1)
(
1)
S chool of Chem istry and Chem ical Eng ineering , Henan U 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Z hengzhou 450001, China;
, 伍江卓
1)
( 1)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郑州 450001; 2) 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 451191)
摘要 PepT2 ( pep tide transporter 2 )是一种高亲和力 、 低容量的转运载体 . 它在人体中分布广泛 , 不 仅能转运二 、 三肽 ,也可以识别和转运许多仿肽类药物 ,如 β2 内酰胺抗生素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 、 贝他定等 . 研究表明 , PepT2 的转运机制不同于氨基酸的吸收机制 ,其底物的仿肽结构特征影 响其转运速率 . 本文综述了 PepT2 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 PepT2 转运药物底物结构特征的研 究进展 . 关键词 寡肽转运蛋白 ; PepT2; 药物转运 ; 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Q513; Q71
pept2peptidetransporter2slc15a2是寡肽转运蛋白家族pot中的重要一员它首先在肾脏cdna库中被克隆得到随后在肺大脑乳腺等部14位都发现了pept2的存在和力低容量跨膜转运蛋白能够逆浓度转运大部分的二肽和三肽主要依赖h梯度和nah交换系统的协同转运方式

寡肽-3氨基酸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寡肽-3氨基酸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寡肽-3氨基酸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寡肽-3氨基酸序列是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重要分子结构。

寡肽是由2-10个氨基酸经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短链肽段,而3氨基酸序列指的是在寡肽中恰好有3个氨基酸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序列。

这一特殊结构的寡肽-3氨基酸序列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和功能角色。

从生物体内产生的角度来看,寡肽-3氨基酸序列通常由蛋白质通过特定的剪切或降解过程生成。

这些寡肽-3氨基酸序列具有较短的长度,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入细胞内,并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调控等重要生命过程。

此外,寡肽-3氨基酸序列还能通过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介导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启动和抑制,从而对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寡肽-3氨基酸序列的作用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它们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某些寡肽-3氨基酸序列能够诱导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对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起到调节的作用。

此外,寡肽-3氨基酸序列还可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关键生命过程的调控。

随着对寡肽-3氨基酸序列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感兴趣。

通过分析不同疾病状态下寡肽-3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靶点。

另外,将特定的寡肽-3氨基酸序列引入药物设计中,可以增强药物的特异性和效力,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寡肽-3氨基酸序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结构,在生理、生化和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索寡肽-3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一步揭示其在生命活动中的精细调控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文章的目的。

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综述·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吴学萍,王驰*(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重庆 400016)摘要:目的介绍近年来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和归纳总结近几年相关文献。

结果阐述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APRPG)多肽、细胞穿透肽(CPP)、血管活性肠肽(VIP)等修饰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多肽修饰的包载药物的脂质体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选择性,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指数。

结论多肽分子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将其作为导向物以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应用于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肽;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配体;受体中图分类号:R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693(2010)08-0681-05Advances in Peptide-Modified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WU Xueping, WANG Chi*(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ollege of Pharmac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of peptide-modified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ferr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dvances of liposomes modified by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RGD) peptide, alanine-proline-arginine-proline-glycine (APRPG) peptide,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CPP),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were elaborated. Peptide-modified drug-loaded liposomes may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drugs in vivo and reduce side effects of drugs to improve their therapeutic index. CONCLUSION Peptide molecules are a class of important bioactive substances to the body, which are applied in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by specific-combination of ligand-receptor with good valu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peptide;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ligand; receptor主动靶向药物传递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过程,如特异性的配体-受体识别和相互作用,来提高特定部位的药物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0- 12- 21 中国药房 修回日期: 2011- 03- 16) 2011 年第 22 卷第 25 期
药物传递靶蛋白寡肽转运蛋白 1 的研究进展
# 杨少林 1,2*, 李焕德 1,2, 彭珍珍 1,2, 熊友健 1,2, 赵绪元 1,2 (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 长沙市 410011; 2.中南 大学药学院, 长沙市 410013)
中图分类号
R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 ( 20与功能
ative colitis in rats [J]. Can J Physiol Pharmacol, 2010, 88 (9) : 888. 易季云, 夏 冰, 黄梅芳, 等.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观察 [J].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 5 (11) : 721. 黄永年, 张元德, 邢玉馥.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诱导 与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1 (4) : 257. Prinz I, Klemm U, Kaufmann SH, et al. Exacerbated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levels of activated CD4 + T cells in TCRalpha chain transgenic mice[J]. Gastroenterology, 2004, 126 (1) : 170. Kim SC, Tonkonogy SL, Albright CA, et al. Variable phenotypes of enterocolitis in interleukin 10-deficient mice monoassociated with two different commensal bacteria[J].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 (4) : 891.
1
PEPT1 的组织分布
PEPT1 主要在小肠表达, 在肝和肾中表达较少。Jappar 等[1]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分析方法研究 PEPT1 灭活小鼠 的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和结肠发现, 由于多态性、 疾病和药物 相互作用而使 PEPT1 失去活性 , 会显著减少小肠内二肽 、 三 肽和肽类药物的吸收 , 表明 PEPT1 在小鼠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 肠和结肠上有显著的功能性表达。有研究者发现 PEPT1 还在
摘 要 目的: 为相关临床安全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 综述了寡肽转运蛋白 1 (PEPT1) 的组织分布、 分子结 构与功能、 转运机制、 底物、 与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结果: PEPT1 主要在小肠表达, 肝和肾中表达较少; 其基因编码的蛋白 上有多个 N-糖基化和蛋白激酶的识别位点, 它们可能参与肽转运的调控, 且其上的 His-57 是最关键的组氨酸残基, 可能是转运蛋 白发挥吸收功能时最关键的结合位点; 其对大多数的二肽和三肽有高亲和性, 能转运某些特定四肽, 但不能转运更长的肽段; 其转 运机制为主动转运; 其底物为二肽、 三肽化合物等, 但不包括氨基酸和四肽以上的大分子; 其主要介导口服给药的肽类及肽类似物 相关药物的相互作用。结论: 虽然现国内有关 PEPT1 的研究才刚起步, 但由于 PEPT1 具有底物丰富, 能够转运亲脂性的、 带电荷 的以及不同大小的药物分子的特点, 使其将会成为设计前药很好的靶蛋白。 关键词 寡肽转运蛋白 1; 分布; 结构; 功能; 转运机制; 底物;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小 肠 寡 肽 转 运 蛋 白 1(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er 1, PEPT1) 是一类表达在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小肠上皮细胞的主动 转运蛋白 , 又称之为寡肽转运载体 。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侧 的 PEPT1 和侧底膜的寡肽转运蛋白 2 (PEPT2) 是寡肽转运蛋 白 (PEPT) 的 2 种亚型 。 其中 PEPT1 的底物非常广泛 , 可介导 二肽、 三肽化合物和一些拟肽类药物 (Peptidomimetic drug) 的 口服吸收 , 其在寡肽及拟肽类药物肠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利用 PEPT1 为靶点来改变药物体内药动学性质是药物传递领 域和药物设计领域的一个新亮点。通过前体药物 (Prodrug) 设 计将一些吸收差的药物修饰成类似二肽或三肽的结构 , 在 PEPT1 的介导下吸收, 能够提高这些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鲈科海鱼[2]和幼小鳟鱼[3]的小肠上有显著的表达。Amberg 等[4] 证明 PEPT1 在幼小大西洋鳕鱼消化道中也有广泛的表达。 用带有放射性标记的 DNA 作为探针, 进行 Northern 杂交 分析, 在兔的小肠中发现有 PEPT1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 其 在肝脏和肾脏的量比较低, 而在大脑中的量则更低, 在结肠、 骨骼肌 、 心脏 、 脾脏或肺中没有检测到 mRNA; 在大鼠的小肠 中发现有 mRNA, 在肾皮质发现有微量的 mRNA, 但在肝脏 中未发现有 mRNA 的存在; 在绵羊的瘤胃、 瓣胃和小肠组织中 都检测到有 mRNA, 但在肝、 肾、 雏胃、 盲肠和结肠没有检测到 mRNA; 在鸡的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 肾脏和直肠中检测到 mRNA, 但肾脏和直肠的杂交现象比较弱。Mitsuoka 等[5]研究 发现 PEPT1 抑制剂能够抑制人类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 故认为 PEPT1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中也有表达。 Chothe 等[6]发现钠偶合 PEPT1 和 PEPT2 在 ARPE-19 细胞、 原代小鼠和人类幼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也有表达。 PEPT1 可能还存在于其它的动物或组织中 , 这需要进一步验 证 。 另外 , PEPT1 不仅仅在动物中存在 , 而且在真菌 、 细菌和 植物中也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