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资料汇编
中国四大名著资料

中国四大名著资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四部经典之作。
这四部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四大瑰宝。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由曹雪芹创作,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展现了贾府的兴衰沉浮。
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陋习和腐化,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西游记》则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又一巅峰之作,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西游记》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奇幻故事,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形象深入人心。
小说既富有神话色彩,又蕴含道教的思想与民间传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以宋江等108位梁山泊好汉为主要人物,以讲述他们对抗腐败官僚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之风"。
小说塑造了众多具有刻画力的形象,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
最后一部《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巨著,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陆机和安樱合力创作了这部描绘中国东汉末年英雄豪杰争霸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为核心,展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
《三国演义》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和具有复杂性的政治角力,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四部作品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描绘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通过这四部名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财富。
第二篇示例:中国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巨著。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汇编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分析】《三国演义》的思想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尊刘贬曹”的思想。
在人物刻画上,作者从“尊刘贬曹”出发,几乎处处将曹操和刘备进行对比描写。
这实质上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2.推崇节义的思想。
《三国演义》中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
3.《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如诬蔑黄巾起义是“劫掠良民”的“盗贼”,宣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论,以及宿命论、因果报应观点、神怪迷信色彩等。
从艺术成就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丙辰札记》)。
《三国演义》善于描写千变万化的各种战争,并善于揭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三国演义》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既着眼于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也着眼于从客观历史形势的发展中,交代战争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同时还着眼于揭示有关各方关系中内在的、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人物刻画上,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使人物鲜明生动、典型化。
《三国演义》中的对话有声有色,富于个性。
张飞的话,多半一针见血;关羽的话,常心高气盛;曹操的话,往往豪爽机诈。
【《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曹操____,“智绝”是_ 诸葛亮__,“义绝”是____关羽___。
2、《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关羽3、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___一事。
四大名著复习资料(5篇)

四大名著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四大名著复习资料【水浒传】1、作者:施耐庵2、朝代:元末明初3、主题: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4、主要人物:宋江等梁山108将5、重要故事情节:1.姓名:豹子头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主要事件: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不卑不亢,勇而有谋,反面评价:懦弱隐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2.姓名:黑旋风李逵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正面评价:直爽、忠诚,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3.姓名:活阎王阮小七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反面评价:暂无4.姓名:智多星吴用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正面评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5.姓名:呼保义宋江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正面评价:为人仗义、善于用人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6.姓名:小李广花荣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7.姓名:浪子燕青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反面评价:暂无8.姓名:行者武松主要事迹: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反面评价:滥杀无辜 9.姓名:青面兽杨志主要事迹:遗失生辰纲、杨志卖刀正面评价: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反面评价:粗暴蛮横10.姓名:花和尚鲁智深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大闹野猪林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爱憎分明,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反面评价:无杨志卖刀杨志因失花石纲被太尉高俅赶出了殿帅府,他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
中国四大名著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简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中国四大名著简介,欢迎查阅。
中国四大名著简介一、《三国演义》罗贯中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写作的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罗贯中写作的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水浒传》(与施耐庵合著)、《三国演义》。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也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孙权、周瑜、曹操、吕布、吕蒙等。
二、《水浒传》施耐庵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
内容简介:《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有关知识大全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有关知识大全朝代作品主要人物简介著名故事" alt="四大名著作者详解朝代作品主要人物简介著名故事"src="/DownloadImg/2015/01/0 719/48839518_2"real_src="/DownloadImg/2015/ 01/0719/48839518_2"src_cetemp="/DownloadImg/20 15/01/0719/48839518_2">四大名著作者详解朝代主要人物一、四大名著别名、作者、年代1.《三国演义》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2.《水浒传》别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3.《西游记》别名:《西游释厄传》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明4.《红楼梦》别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大观琐录》《金玉缘》《情界铨》作者:前八十回由曹雪芹(约1715—约1763)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约1738—约1815 )所作清二、四大名著作者详解、作品主要人物【三国演义】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曹操【水浒传】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国小说家。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出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
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
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
四大名著知识点总结

四大名著知识点总结篇一: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许多深刻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对四大名著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 小说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拓展:-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
- 小说通过描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唯美的风格展现了丰富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个人的西天取经之路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奇幻多彩的世界,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知识点总结:-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个人的西天取经之路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奇幻多彩的世界。
- 小说通过描绘孙悟空的英勇无畏、猪八戒的贪吃愚笨、沙僧的憨厚老实,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 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表达了追求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拓展:- 小说通过描绘孙悟空的英勇无畏、猪八戒的贪吃愚笨、沙僧的憨厚老实,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 小说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表达了追求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大名著资料整理

明代四大奇书:金圣叹最早提出"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这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四大名著:后来,雪芹创作"红楼梦",顶替了"金瓶梅"的位置,就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合称为"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为"三国志演义"。
三国,指东汉末年的国、蜀国、吴国。
演义则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体裁,它由史话本开展而来,是根据史传,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剧烈动乱的时代,又是一个英雄辈出、"武勇智术、瑰伟动人〞的时代。
有关三国的故事,早在三国后期就开场流传,隋唐时代传播益盛,到宋代更是喧腾众口、深入民间。
元代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活",为"三国演义"的创作奠定了根底。
罗贯中在吸取前代丰富遗产的根底上加工、再创作,写出了这部"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长篇小说。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人。
他由元入明,是著名的通俗小说家。
有关罗贯中生平的史料极少,据传他"有志图王〞,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多才多艺,但主要成就是在小说方面。
除"三国演义"外,他还写过"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
相传他还参与过"水浒传"的写作。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描写的是、蜀、吴三国的兴亡史。
四大名著知识点整理

四大名著知识点整理一、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二、主要内容。
1.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
2. 书中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如奸诈多疑的曹操、仁德宽厚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勇双全的关羽、勇猛莽撞的张飞、气量狭小的周瑜等。
三、重要情节。
1.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 三顾茅庐: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诸葛亮外出闲游,第三次才得相见。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于是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3.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
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双方在赤壁对峙。
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命他诈降曹军,曹军船舰相连,被大火烧尽,曹操大败而逃。
这一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四、人物形象分析。
1. 曹操。
-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 他生性多疑,例如“曹操杀吕伯奢全家”的情节,他误杀好人后还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2. 诸葛亮。
- 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他足智多谋,在赤壁之战中,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都展现了他的智谋。
- 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死后,他仍然辅佐刘禅,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就是很好的证明。
3. 关羽。
- 忠勇的代表,他对刘备忠心不二,曹操对他厚待有加,但他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刘备。
- 武艺高强,在白马坡斩颜良,威震华夏。
同时他也重义气,华容道义释曹操。
一、作者及朝代。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二、主要内容。
1. 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资料汇编《三国演义》之人物介绍刘备,字玄德,涿郡人,中山靖王的后裔。
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有远大的志向。
他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他虽然以织席贩鞋为业,但胸怀大志。
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虽屡受挫折,但坚忍不拔。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采纳了军师诸葛亮的建议,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他联合孙权,大破曹兵,占领荆州。
后又夺取益州和汉中。
公园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蜀,次年,在彝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死在白帝城。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知人善任的明君形象,是“仁”的化身。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谯县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大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献帝于许都。
从此开始”挟天子,令诸侯”,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
先后削平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十三年,曹操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大败于赤壁。
曹操在世时,被封为魏王。
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尊为武帝。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诈又胸有大志的奸雄形象,是“奸”的化身。
孙权,字仲谋,吴郡人。
“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一副混血儿模样。
他十九岁继承其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年少有为。
当时的曹操和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都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彝陵之战后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人。
隐居隆中,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刘禅即位后,被封为武乡侯。
六出祁山伐魏,病死于五丈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又是“智”的化身。
关羽,字云长。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
他忠诚仁义,建安五年,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暂居曹操帐下,极受优待,被封为“汉寿亭侯”,但他毫不为之心动,后来打听到刘备的消息,过五关,斩六将,重归于刘备帐下。
后来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死后屡屡显灵,被人们尊为“伏魔大帝”和“关圣帝君”,在《三国演义》中,他是“忠义”的化身。
张飞,字翼德。
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睡时睁眼。
他性格耿直,勇猛善战,但性情暴躁鲁莽,而且酗酒如命。
由于急于为关羽报仇,而鞭打部下,被部将暗杀。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勇”的化身。
“智绝”诸葛亮的经典故事:隆中决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取西川;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义绝”关羽的经典故事: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奸绝”曹操的经典故事诈病离间叔父;曹操献刀;残杀吕伯奢;曹操哭典韦;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梦中杀人;曹操割须弃袍;横槊赋诗;祢衡击鼓骂曹刘备的经典故事:豪杰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三顾草庐;携民渡江;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三国演义》之曹操经典故事诈病离间叔父(第一回)曹操幼时,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其父曹嵩。
嵩责操。
操忽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
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许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献刀(第四回)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
一日,曹操藏宝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逃得无影无踪了。
残杀吕伯奢(第四回)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赶忙出逃。
董卓严令捉拿,情况紧急。
后来被县令陈宫抓获,陈宫觉得曹操为皇帝而行刺,忠义令人钦佩,于是放了曹操,并随他逃亡。
后来两人逃到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让他们先坐,自己进去准备酒菜招待他们,过了很久才出来说,家中没有好酒,让我到别的村子去买一壶,于是就匆匆骑驴出门了。
两人坐了很久,忽然听到里面传来磨刀的声音。
曹操觉得可疑,就走近偷听。
只听到两个人商量说:“绑起来杀了,怎样?”曹操一听,告诉陈宫:“如果不先下手,一定会被抓去。
”于是两人拔剑将吕伯奢一家八口人全部杀死。
后来发现厨房里一只猪绑着正要宰杀,才知道误杀好人。
两人急忙上马逃走。
路上正好遇到吕伯奢买了酒菜回来。
吕伯奢忙问何故离去,曹操不敢停下,拍马往前赶。
走了几步,忽然拔剑转回来,指着别处问吕伯奢道:“这个来的是谁?”吕伯奢回头看时,曹操一剑将他砍死。
陈宫很疑惑,曹操说吕伯奢回去发现了,一定不肯干休,如果叫人来追,一定会遭殃。
陈宫说知道误会还杀了他,不算仁义,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哭典韦(第十六回)张绣投降曹操后,一日曹操喝醉了,就命令军士将张绣的叔叔张济之妻强抢过来,张绣知道后十分气愤,就同谋士贾诩商议偷袭曹操营寨。
因为畏惧身边的卫士典韦,不能轻易靠近,就和偏将胡车儿商议。
那胡车儿能背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是个异人。
他献计让张绣请典韦喝酒,将他罐醉,他乘机偷取了典韦的兵器。
当晚二更,张绣命人在军中放火,曹操军中大乱,急忙叫唤典韦。
典韦醉梦中听到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来,却找不到双。
这时门前无数军马,各挺长枪,蜂拥上来。
典韦急擎步兵腰刀在手,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
对方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芦苇排列。
典韦身上没穿铠甲,上下被刺几十枪,仍然死战。
刀砍得都是缺口,典韦扔下刀,双手提着两个人挥舞,又打死八九人。
敌兵不敢靠近,就远远地用箭射,箭如骤雨。
典韦仍死死守住曹操的寨门。
可惜寨后的敌兵已经拥进来,典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
死了很久,还没有人敢从前门进来。
靠着典韦挡住寨门,曹操得以从寨后上马逃奔。
后来又靠着于禁杀散投降又反叛的青州兵,终于逃脱。
后来重赏于禁,又哭着祭奠典韦,十分悲痛,众人都感叹万分。
煮酒论英雄曹操许田打围后,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
此后刘备奉皇上诏令,暗中与国舅董承密谋诛杀曹操。
为防曹操谋害,他私下常到后园浇菜,装作没有志气的样子。
一天,曹操忽然派人来请刘备,刘备满腹狐疑地去见曹操。
只见曹操笑着说:“在家做得好大事”,刘备一听吓得面如土色。
原来曹操是说他在后园种菜的事,刘备这才放下心来。
他们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曹操突然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刘备问,那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两支力量争夺中原的关键性战役。
袁绍是东汉末年显赫的大世族豪强,门生故吏遍部天下,据有冀、青、幽、并四州,占据河北。
曹操占据兖州、豫州,控制河南,“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自持兵多粮足骄傲轻敌,不听从谋臣田丰提出的“内修农战,外结英雄,拖垮曹操”的建议,执意与曹操决战,以直捣许昌,劫夺汉帝。
建安五年,两军对垒于许昌背面的官渡,袁绍有精兵10万,战马万匹,曹操不过三四万人。
袁绍主力依沙堆为屯,东西数10里,欲一举打跨曹军。
曹军先是坚壁不出,后从谋士荀攸之议,以声东击西之计,斩袁军大将颜良、文丑。
随之双方对峙了数月。
袁绍多次坐失良机,内部分裂。
曹操则审视度势,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果断捕捉战机。
建安五年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泄漏袁军囤积粮草于乌巢的密秘。
曹操亲自率领精骑5000,打袁军旗号,夜袭乌巢,杀死守将淳于琼,大败援军,烧毁万余车军粮。
袁部军心涣散,大将张郃、高览投降,士卒溃逃。
曹操乘胜追击,袁绍携其长子袁谭带200余骑逃回黄河以北。
是役,曹操以少胜多,消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梦中杀人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
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
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情相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逃跑中曹操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后来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去,却扎在树上,这时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又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
曹操这才逃脱。
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
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演义》之诸葛亮经典故事草船借箭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
鲁肃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
第三天,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请他替自己准备二十条船,每只船上扎满草人。
四更时分,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
五更时分,诸葛亮下令船只向曹营进发。
诸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
由于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
军士们高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
"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
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空城计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
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
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靠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
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