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案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课件)—2024学年浙教版(广西、宁波)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01 02
帮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03
二、课堂导入
提出:“计算机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样强大的呢?”
三、讲授新课
1.提出:人类早期的计算工具是怎样的?
人类早期的计算机 工具
堆石头 打结 算盘
三、讲授新课
2. 思考:同学们,阅读书本内容,请你来说一说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五、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 请绘制一个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时间轴,标注出每个重要阶段的时间、特点和代表性的计算机型号。 2. 选择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小短文,介绍该阶段的技术突破和对社会 的影响。 3. 假设你生活在计算机尚未发明的时代,请描述一下你对未来计算工具的想象,字数不少于 200 字。 4. 查阅资料,了解目前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某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 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报告。 5. 采访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经历和感受,整理成一篇访谈记录。 6. 想象未来 50 年后计算机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以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JI SUAN JI DE FA ZHAN LI CHENG
授课教师:xxx
学校:xxx
目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讲授新课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一、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阶段的 主要特点和代表性技术。
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大、能 耗高、运算速度慢。
计算机各个阶段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1.2 计算机的分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3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让学生学会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开机自检过程。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以及它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打开和关闭程序、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元素和操作方式。
2.3 常用操作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除了Windows之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操作系统,如Linux、macOS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以及它的基本功能,如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种类和常用软件。
3.2 Microsoft Word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排版。
让学生了解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如保存、打开、打印等。
3.3 文字处理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如输入法使用、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
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文档,如日记、作文等。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以及它的基本功能,如数据输入、编辑、计算等。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种类和常用软件。
4.2 Microsoft Excel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计算。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教案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第2课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第4课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5课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第6课走进计算机第7课个性化桌面第8课各种各样的汉字输入法第9课轻松一刻第10课计算机中的资源管理第11课给文件找个合适的家第12课让文件“变脸”第13课找到我的文件第14课清理我的文件夹第15课为文件“减肥”第16课整理我的文件第17课计算机也会生病第18课了解计算机的性能第1课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3.能说出身边常见的信息技术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难点: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第2课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2.了解计算机的常见分类(依规模、速度和功能来分)3.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及家庭应用4.了解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基本应用难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比较抽象)第3课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3.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并能指认主要部件 4.了解计算机的常用接口及其作用 5.了解信息存储单位并掌握其换算关系。
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五大部件) 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信息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前准备:投影机;软盘、光盘、硬盘、内存条(存储器)各一。
一、 教学方法:演示法、举例法。
二、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诞生在美国(ENIAC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发展方向: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二)、计算机组成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相缺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辅一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相不 运算器成可 CPU :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控制器系统软件 软件: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应用软件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特点: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 下自动工作。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它都有哪些应用?
师:(板书)《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二、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师:课件出示课本几幅关于计算机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
生:结合课文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演示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四、家庭作业: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3.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演示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练习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
3. 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
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讲解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教案(总)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机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 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3. 了解计算机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0-19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0-1960年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0-1970年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0年代至今)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架构二进制与逻辑运算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实例展示:教师展示一些计算机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如ENIAC、UNIVAC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计算机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机软件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 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3. 了解计算机在未来软件发展方面的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早期计算机软件(1940-1960年代)操作系统的发展(1960-1980年代)应用软件的繁荣(1980年代至今)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 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娱乐休闲软件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基本分类和功能。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12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如:天文、地质、气象、航天等涉及的大量计算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排序、存储、计算等操作
自动控制 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教学(CAI) 人工智能(AI)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 机器人 (Robert)
初
算筹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计数
的
和计算的工具,一般是由十几
厘米长的竹签制成,用它摆成
计
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数。
算
到了唐朝已经有了至今仍在
工
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盘。
珠算是我国人民独特的创造。
具
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
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机
5
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
加法器
Charles Babbage
1642 Blaise Pascal 1822 差分机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在世界上日益普及,个人电 脑正逐步由办公设备变为电子消费品。人们要求电 脑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性能之外,还要有时尚的外观、 轻便小巧、便于操作等特点,如平板电脑、手持电 脑等。今后个人电脑在电脑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 越大,使用也将会越来越方便。
3
计算机概述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 先存储的程序,自动、 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 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 化智能电子装置。
4
2.计算机发展史
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因为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用
手指头计算固然方便,但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于是人们用结绳
记事来延长记忆能力。
最
到了春秋时到就出现了算筹。
晶体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案

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史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2、通过比较,了解几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3、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搜索并获取合适的网络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2、计算机发展经过四代。
学情分析: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学生在小学中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有所了解,而本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
因此课的教学尽量考虑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问题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能够进行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
1、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用电脑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电脑呢?生:可以上网浏览网页;可以看电影;可以玩游戏……师: 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进电脑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好电脑知识,好吗?二、初步探索。
信息技术的应用:1、展示一些电脑在各方面应用的图片(银行系统图片,科学实验室图片,机器人图片,人和电脑下围棋的图片等),请学生描绘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问题: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小组讨论)请4-5个学生回答。
师评价归类:军事、工业、科研、农业、商业、交通、教育、医学等等。
总结: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学习深入师: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电脑技术也越来越趋向成熟,那么有没有人知道,电脑是怎么产生的,它以前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1、布置任务1:请学生结合书本,思考两个问题:(1)最早的计算机工具是什么时候诞生的?(2)第一台真正的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上网通过百度搜索查找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产生的历史和它的图片资料(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在百度搜索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史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2、通过比较,了解几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3、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搜索并获取合适的网络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计算机发展简史。
2、计算机发展经过四代。
学情分析:
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学生在小学中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有所了解,而本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
因此课的教学尽量考虑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能够进行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用电脑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电脑呢?
生:可以上网浏览网页;可以看电影;可以玩游戏……
师: 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进电脑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好电脑知识,好吗?
二、初步探索。
信息技术的应用:
1、展示一些电脑在各方面应用的图片(银行系统图片,科学实验室图片,机器人图片,人和电脑下围棋的图片等),请学生描绘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问题: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小组讨论)
请4-5个学生回答。
师评价归类:军事、工业、科研、农业、商业、交通、教育、医学等等。
总结: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学习深入
师: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电脑技术也越来越趋向成熟,那么有没有人知道,电脑是怎么产生的,它以前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
1、布置任务1:请学生结合书本,思考两个问题:
(1)最早的计算机工具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2)第一台真正的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上网通过百度搜索查找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产生的历史和它的图片资料(教师
可以先演示一下在百度搜索的方法)。
请学生展示回答。
2、教师直接展示幻灯片讲述:
(1)依次展示堆石头、打结、刻记号-算盘-帕斯卡乘法机-查尔斯·爸贝奇的差分机、分析机-ENIAC数字计算机的图片。
分别代表着计算工具发展的三个阶段:手工计算-机械计算-数字计算。
(2)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一些数据:
1946年2月14日诞生于美国。
重达30吨,占地面积170平米(如果我们的一间教室占地面积有60平米的话,大家想象一下3间教室大的ENIAC是多么的庞大)。
每秒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3、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性能和外观上都改善了很多,习惯上人们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据就是每一代计算机所采用的核心部件。
布置任务2:上网通过百度搜索查找每一代的计算机各核心部件的图片资料,并利用word的表格工具做成一个文档,做为作业上交至教师机。
(可以两人一组,小组合作)。
4、抽取某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并请该学生回答:你认为以后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描绘一下。
教师总结: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我们无法想象未来的计算机样子,但从目前的发展看计算机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学习小结
描述一下今天的计算机?(从体积、速度、性能、外观等方面。
)
和以前的计算机相比,它的优点在哪里?你认为它有什么缺点吗?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很多同学也完成了作业,为以后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把信息技术这门课学好学精。
作业布置:课后思考、讨论: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五、板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含义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