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路基础A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变量,根据KCL和KVL列方程求解电路的分析方法。
2. 若按某电压参考方向计算出U = -12 V,则表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_反____。
3. 电路某元件上U = -11 V,I = -2 A,且U 、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则其吸收的功率是__-22瓦____。
4.应用戴维南定理,可以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并联的电路等效代替一个先行有源二端网络的对外作用。
5.在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2V,8V,8.7V,则该管为PNP硅管。
6.P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7.已知某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为21V,当温度为25度时,该二极管加上一个反向电压U=6V,得到的I=2uA,若电压由6V增大到12V,则电流I约为2uA 。
8.电压比较电路常常工作在非线性区(开环状态)。
9.工作在饱和区的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在正向偏置。
二、电路分析基础(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下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і 1 = – 6 Aі 2 = – 2 Aі 3 = – 4 A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下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1S i =2A ,2S i =3A ,3S i =2A , 1R =10Ω,2R =5Ω,3R =20Ωі 1 = 3 A і 2 =2A і 3 =1A3.. 电路如下图2所示,试求: (1)a 、b 两点间的开路电压U OC (2)a 、b 两点间的戴维宁等效电阻R ab (3)画出a 、b 两点的戴维宁等效电路(4)在a 、b 两点上接一个1Ω的电阻,求1Ω电阻中的电流I答案:(1)-27V (2)9Ω (4)2.7A三、半导体器件基础(本题10分)在下图中,已知电源电压Us=12V , R=400Ω,R1=1k Ω,稳压二极管的z U =8V ,试求 ①稳压二极管中的电流z I ?②当R1改为2k Ω时,z I 将变为多少?R1解:①总的电流mA I 10400812=-=, 流过R1的电流mA k I 8181=Ω= 所以稳压二极管z I =10-8=2mA ② 流过R1的电流mA k I 4281=Ω=所以稳压二极管z I =10-4=6mA四、基本放大电路(本题15分)电路如下图所示,晶体管的β=60。
计算机电路基础1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一)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0分)1、P=IOW 吸收2、∪ba =-4.33、单向 0.54、(1100100)2 (28)io5、0.3V0.7V0.3V 6、无关7、R+S=18、输出9、∣¾阻态10、1.1RC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A2、B3、A 5、C6、A7、C 9、A 10、C 三、简答题(-)1、分析步骤:表示该门的输出变量的逻辑函数;(2)对每个门输出,列写逻辑函数的表达式;4、C 8、B(3)将每个门的输出端逻辑函数表达式,由前向后逐个迭代, 最后求出电路输出变量的逻辑表达式;(4)按最简输出变量表达式,列写真值表,对逻辑图所能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解释。
2、设计:3、设F为一个逻辑函数,如果将该逻辑函数表达式中的所有乘(•)换成(+),力口(+)换乘(•);。
换成1,1换成0;就可以得到新的逻辑函数F*表达式F=A∙F+C♦D对偶式:F*=(Λ+B)∙(C+D)四、计算、化简、分析、设计1、解: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则设:流入节点“a”的电流为“正”,则流出“a”电流为“负”于是有:i1+i5-i2-i3-i4-i6=O(KC1)即3A+i5-(-4A)-(-3A)-(-7A)-(-2A)=0i5=-15A2、将下列逻辑函数化简或最简与或表达式(1)F1(A,B,C,D)=∑m(0,1,2,3,14,15)=mo+m1+m2+m3+m14+m15=ABCD÷ABCD÷ABCD+ABCD+ABCD÷ΛBCD=AB+ABC(2)F2=AB+BC+BC+AB=AB+BC+(A÷A)BC+AB(C+C)=AB+AC+ABC+ABC÷ABC+ABC=(AB+ABC)+(BC+ABC)+(ABC+ABC)=AB+BC+AC3、丫二(瓦瓦)立+(00刀1+如瓦沙2+(人山”3,四选一数据选择器4、图7485(11)(A<B)。
计算机电路基础复习题_有答案版

一、简答题1. 电路如图所示,Ω=k R 1,测得V U D 5=,试问二极管VD 是否良好?解:内部PN 结或电极已开路,D 已损坏。
2. 电路如所示,分析判断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ab U ,设图中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
解:(a )断开VD ,U D =5+5=10V>0,VD 导通 ,ab 5V U =-;3. 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直流电源的端电压5V U =,测得1mA I =,若将直流电源的电压U 提高到10V ,试问这时的I 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2mA ?解: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当U 增大时,I 将大于2mA4. 请简述晶体管放大电路中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5.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信号源电压s u =15mV ,信号源电阻s R =1K Ω时,测得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为i u =10mV ,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
s si i i U R R R U •+= ∴Ω=-=K R U U U R s is ii2)(6.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请问图中的放大电路分别属于哪种接法的放大电路。
7. 当在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压源su =15mV ,信号源内阻s R =1K Ω时,测得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为iu =10mV ;放大电路输出端接LR =3K Ω的负载,测得输出电压为ou =1.5V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uA 和电流增益iA ,并分别用dB(分贝)表示。
dB A dB A u u 5.43lg 20)(==100)(=-==si s Lo i o i R U U R U I I A dB A dB A i i 40lg 20)(==8. 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各有什么特点。
线性区: 虚短;虚断非线性区:输出仅为高、低两种电平;虚断9. 设差分放大电路两输入信号为mV u i 401=,mV u i 202=,则差模电压id u 和共模电压ic u 为多少。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4. 求图P1.4电路中电流i1,i2,i3及电阻5Ω上吸收的功率。
6. 求右图电路中I,U.7. 在右图电路中以d点为参照点,求电位U B ,U C 和电压U cb .10. 在右图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并用功率平衡验证计算答案的正确性。
11.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右图中7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12. 用叠加定理求上图(第11题图)中电流I。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3. 在第三题中,在U CE=10.6v,I B=3μA工作点处估算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值。
4. 若已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最大允许功耗650 ,问: 1)当U CE=150时,其最大集电极电流I C=? 2) 当U CE=3.时,其最大集电极电流I C=?6.5.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 a) . (B +ˉD)(Aˉ+Cˉ)b). ˉD+ ˉBˉ+ACD+ˉBC3.将下面函数表示成最小函数之和的形式a). F(A,B,C,D)=D(ˉ+B)+ ˉDF=ˉD+BD+ˉD4.用卡诺图化简:a) F(A,B,C,D)=∑m(0,2,4,6)卡诺图如右得: F=b) F(A,B,C,D)= ∑m(0,1,4,5,12,13) 卡诺图如右得: F=5.用卡诺图化简具随意条件∑d的逻辑函数FF=ˉˉCˉ+AˉCˉ+ˉˉˉD+ˉBˉD+ˉBCD6.∑d=ˉˉCD+AˉCD+ABˉD+ABCD其卡诺图如右图,其中随意项用“Ф”表示则有 F+∑d=ˉC+ˉD第四章作业题参考答案4. 请写出下图中F1 ,F 2 , F 3 的逻辑表达式6. 请画出如F函数的逻辑图,假设输入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均可得,并注意每个函数的随意条件∑da) 用两个或非门实现b) 用三个或非门实现c) 用四个或非门实现第五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 求右图中的F1 ,F 2 , F 3 的逻辑表达式4. 利用两片3线-8线译码器和其宅门的组合实现4线-16线译码器6. 用两片八选一多路选择器和其宅门组成十六选一的多路选择器8. 利用四选一多路选择器实现函数Z=S1S0+S0 V+ˉˉ11.由表得:故其分路器的逻辑图如下第六章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七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用一个R0M 实现如下两个函数请画出该R0M的阵列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电路基础期末试题ABC三卷及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30 分)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2.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连,等效电阻是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连,等效电阻是Ω。
3.用电流表丈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丈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4.电路中随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5.电路中电位的参照点发生变化后,其余各点的电位。
6.在直流电路中,电感能够看作,电容能够看作。
7.我国工业沟通电采纳的标准频次是Hz。
8.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IP=IL。
9.电阻元件是能元件,电容元件是能元件。
10.正弦沟通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
11.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变为能量储存起来。
12.在正弦沟通电路中,电源的频次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13.正弦量的三因素是、和。
14.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同样、同样以及相位互差电动势电源。
15.表征正弦沟通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沟通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表征正弦沟通电开端地点时的量称为它的。
16.在电路中把非电能变换成电能的设施称为。
把电能变换成非电能的设施则称为。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17.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18.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半载流子,电子是少量载流子。
()19.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0.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来源因。
所以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21.中线不一样意断开,所以不可以安装保险丝和开关。
()22.互感器既可用于沟通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
()23.晶体管能够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24.因为正弦量能够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 分)25.电位和电压同样之处是()A.定义同样 B.方向一致 C.单位同样 D.都与参照点相关26.两个阻值同样的电阻器串连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A.4:1 B.1:4 C.1:2 D.2:127.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A.两点的电位高 B.两点间的电位差大C.两点的电位必定为正 D.两点的电位必定为负2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A.与电路构造相关,与元件性质没关B.与电路构造相关,与元件性质也相关C.与电路构造没关,与元件性质相关D.与电路构造没关,与元件性质也没关29.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连后接入220V沟通电源,其亮度状况是()A.100W灯泡最亮 B.25W灯泡最亮C.两只灯泡同样亮 D.不确立30.已知在R、L串连的正弦沟通电路中,总电压U=30V,L上的电压UL =18V,则R上的电压UR =()A.12V B. 24V C. 48V D. 4831.三相对称电路是指()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D.以上都是32.在丈量电压时,电压表应()在负载两头。
计算机电路基础-电路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将电源提供的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是()。
A、电源B、负载C、电阻D、电容正确答案: B2、下列选项只提供电能,不消耗能量的设备是()。
A、电源B、负载C、开关D、电感正确答案: A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安培B、瓦特C、毫安D、微安正确答案: A4、下列选项中()是电压辅助单位。
A、电源B、安培C、毫伏D、伏特正确答案: C5、对外提供恒定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
A、电压源B、瓦特C、电流源D、电池正确答案: A6、二端网络等效是对外等效,对内()等效。
A、不B、也C、可能正确答案: A7、有三个电阻,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若将它们串联起来,则其等效电阻 () 。
A、小于10ΩB、在10~20Ω之间C、在20~30Ω之间D、大于30Ω正确答案: D8、两定值电阻R1、R2,已知R1>R2。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总电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正确答案: C9、把一个“1.5V/2A”的小灯泡接到3V的电源上,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分压电阻,则分压电阻的大小为( )。
A、 1ΩB、0.75ΩC、3Ω正确答案: B10、下列属于绝缘材料的是( )A、绝缘导线B、电磁线C、电力线D、橡胶制品正确答案: D二、填空题(共10题,25分)1、将电源提供的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叫()。
正确答案:负载2、电压的单位是()。
正确答案:V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正确答案:A4、电流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正确答案:方向5、欧姆定律揭示了电阻元件上的()和()的约束关系。
正确答案:电压电流6、把5个10Ω的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
计算机电路基础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3-1 解:解题过程详见图所示。利用前面学过的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与换原理,先将图 2.13 电路等效为图 2.14(a)所示电路,即将并联的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合并电流源如 图 2.14(b)所示;再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图 2.14(c)所示;最后合并串联电压源,成为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2.14(d)所示.
《计算机电路基础》
第 1 页 共 3 页
二. 分析图 2-1 所示的电路图,已知 R0=60Ω,R1=10Ω,R2=22Ω,R3=30Ω,R4=4Ω,
求电路中的 Rab、I、I1、Uda、Ube、Pda?(共 12 分) 。
b R0 e R1 R3 d
22V I
I1
c
R2 a R4
2-1 解: Rade=22+10=32Ω Race=4+30=34Ω
A B
&
F
1-8 10.电路在任一时刻的输出仅仅与该时刻电路的输入有关,而与该时刻之前电 路的状态无关,这样的数字逻辑电路称为( B ) 。 A.基本放大电路 B.组合逻辑电路 C.时序逻辑电路 D.波形变换电路 11. ( C )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A.全加器 B.译码器 C.触发器 D.OC 门 12. ( B )是用来累计和寄存输入脉个数的时序逻辑器件。 A.控制器 B.计数器 C.加法器 D.寄存器
RB C1 RC Ucc C2 RL
uI
5-1 解:参考课本 80 页例 6.1 所示
uO
《计算机电路基础》
第 5 页 共 3 页
RC RB
uo
12V
uI
5V/1KHz
6-1 解: (1)当 uI=0 时, iB 0 iC 0 uO U c ic RC 12V 0V 12V
计算机电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习 题 一1-1 图(a )中,a 、b 两点间电压 u ab = R i -U S图(b )中,a 、b 两点间电压 u ab = -R i -U S1-2 U = 8 V ; I = -1.5 A ; P = U I = 8×(-1.5)= -12 W <0 ,未知元件实际发出12 W 的功率。
1-3 5 A 电流源:U = 8 +3I 1 = -10 V , P = 5U = 5×(-10)= -50 W ,发出50 W 功率;1A 电流源(上):U = -12 +4 I 2 = -24 V , P = 1×U = -24 W ,发出24 W 功率;3 A 电流源:U = -12 +4 I 2 + 2 I 3 +10 = -22V , P = 3U = 3×(-22 )= -66 W ,发出66 W 功率; 1A 电流源(下):U = -(-22 )+ 8 + 3 I 1 = 12 V , P = 1×U = 12 W ,吸收12 W 功率; 2 A 电流源:U = 2 I 3 + 10 = 2 V , P = 2U = 2×2= 4 W ,吸收4 W 功率。
1-4 I 1 = -9 A ; I 2 = 4 A ; I 3 = 5 A ; I 4 = 6 A ; I 5 = -11 A ; I 6 = -2 A1-5 I = 1.6 A ; U ab = 17.4 V ; U cb = 13.4 V1-6 I 1 = -2 A ;I 2 = 4 A ; I 3 = -6 A ; I S = 6 A ; U = 14 V1-7 U ab = -0.5 V1-8 V a = 1.5 V ; V b = 1.5 V ; V c = 0.5 V ; V d = -3.5 V1-9 V a = -36 V ; V b = -2 V ; U ac = -28 V1-10 a 、b 两点间电压即电压表读数为 4 + 2 I = 4 + 2×(-0.5)= 3 V1-11 电压源电压U S = 14 V ,等效电阻R i = 5Ω1-12 I = 1 A1-13 (1)R = 6Ω; (2)U s 2 = 9 V1-14 U S1 = 40 V1-15 结点电压V 1 = 12 V ; V 2 = 6 V ;各支路电流I 1 = 4 A ; I 2 = -1 A ; I 3 = 1 A ; I 4 = 2 A1-16 结点电压V 1 = 37.5 V ;各支路电流I 1 =1.25 A ; I 2 =0.75 A ; I 3 =2.5 A1-17 (a ) U oc = 8 V ; R 0 = 6Ω; I sc = (4/3)A(b )U oc = 6 V ; R 0 = 10Ω; I sc = 0.6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040038《计算机电路基础》 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充题:(每格1分,共30分)
1. 已知u=3Sin(314t+30°) V ,则其频率 50HZ
、有效值、相位 314t+30° 、
初相位 30° 、角频率 314rad/s 、周期 0.02秒 。
2. 杂质半导体可分为 P 型半导体 、 N 型半导体 ,它们主要靠 空穴 、 电子 导电。
3.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或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 特性。
4.
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 、B 、C 的电位为4V 、3.3V 、8V ,
该三极管发射极是 B 、基极是 A 、集电极是 C ,它的基体材料是 硅 ,它的型号是 NPN 。
5.
差动放大器对共模输入信号 没有(或无) 放大作用。
6. R 、L 、C 并联 谐振时,总阻抗最大,电压最大。
7. 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实现加、减、 比例(或积分、微分) 运算。
8. 若一个实际电压源的开路电压为U o =10V ,其短路电流I s =30A ,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10V ;内阻为 1/3 欧姆 。
9.
换路定律指出:动态电路在换路瞬间,电容元件的 电压 不能跃变,电感元件的 电流 不能跃变。
用公式表示为 u c(0+)=u c(0-) 和 i L(0+)=i L(0-) ,但流过电容v 的电流和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可以跃变的。
10.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组态是: 电压串联负反馈 、 电压并联负反馈 、 电流串联负反
馈 、 电流并联负反馈 。
11. 电压有效值U 和电流有效值I 的乘积称为 视在 功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D 3.B 4.A 5.B 6.C 7.B 8.B 9.B 10.D
三、解:
①静态工作点
)
2(3750
3.2210
5.2105.2//,35.125.2212
12分 mA R U U I I k R R R V E R R R E U e
BE
B EQ CQ B B B
C B B B C B ≈=
-=
≈Ω
=+⨯=
==⨯=+⋅=
)
1(75.6)75.02(315)()
1(20分分 V R R I U U A I I C E CQ CEQ CEQ CQ
BQ =+-=+-≈==
μβ
②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
(3)
)
③电压放大倍数be
L
r R Au
'
β-
=,其中:Ω
≈+=k r be 6.13
26*
151300,
Ω===K K K R R R L C L 86.05.1//2//'
所以81
6
.186
.0150'
-=⨯-
=-
=be
L
r R Au β ……(4分)
输入电阻Ω===K K K r R r be b i 889.06.1//2// ……(2分) 输出电阻Ω==K R r C O 2……(2分)
四、波形图:
(上半波3分,下半波3分)
五、解:
U AB =Us*R3/(R1+R3)-Us*R4/(R2+R4)=12*2/3-12*2/6=8-4=4V …………(2分)
Ro=R1//R3+R4//R2=1//2+4//2=2Ω (2)
)
六、解: 用叠加原理
(1) Us 单独作用时:
I R2’=-Us/(R 1+R 2)…………(3分) (2)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R2’’=Is*(R 1/(R 1+R 2)) …………(3分)
(3) 所以I R2=I R2’+I R2’’=(Is*R 1-Us)/(R 1+R 2) ……(2分)
七、解:
U 01=(1+R3/R1)*Ui1=(1+200/200)*0.1=0.2V …………(3分)
U 0=Ui2*R7/(R5+R7)*(1+R6/R4)-U01*(R6/R4) …………(2分) =0.5*50/(100+50)*(1+100/50)-0.2*100/50 =0.5-0.4= 0.1V …………(3分)
…………(2分)
八、解:用三要素法
根据换路定则:Uc(0+)=Uc(0-)=0…………(1分)
i1(0+)= Us/(R3//R2+R1)=30/(5//10+10)=2.25(mA)………(1分)
i2(0+)=2.25*R3/(R3+R2)=2.25*5/15=0.75(mA)…………(1分)
i1(∞)= i2(∞)=Us/(R1+R2)=30/(10+10)=1.5(mA)…………(1分)
τ=(R1//R2+R3)*C=(10//10+5)*103*5 *10-6=0.05S…(2分)
i1(t)= i1(∞)+( i1(0+)- i1(∞))*e- t /τ=1.5+(2.25-1.5) *e—20t
=1.5+0.75*e—20 t(mA)…………(2分)
i2(t)= i2(∞)+( i2(0+)- i2(∞))*e- t /τ=1.5+(0.75-1.5) *e—20t
=1.5-0.75*e—20 t(mA)…………(2分)
九、解:
①Z1:电压电流同相,所以该元件是纯电阻;…………(1分)
Z2:电压超前电流90°,所以该元件是纯电感;…………(1分)
Z3:电流超前电压90°,所以该元件是纯电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