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密不可分。

本文将通过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通过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租赁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可观的利润。

尽管房地产市场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但整体而言,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稳定增长。

其次,我们可以分析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内在因素。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受制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其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当市场需求旺盛时,房地产开发公司能够通过高价销售房屋获得更高的利润。

其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竞争状况也决定了其盈利能力。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司需要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和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盈利增长。

最后,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会对公司的销售和开发策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然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状况。

宏观经济环境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

例如,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温和上涨,会刺激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进而促进上市公司的销售和盈利。

此外,市场竞争状况也会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竞争激烈会导致商品房价格下降,从而减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总体来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

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2.要解决的问题
资金结构的合理性;
如何避免业绩出现大幅度波动;
3.预期目标
盈利水平得到增加,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有活力和希望。
在施工技术上做出革新,这样可以建造出更加牢固和实用的建筑物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加大房地产行业创新和科技投入,树立龙头企业来让更多的企业前来学习。
5.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工作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五) 建立高效的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10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院(系)审批意见:
签章:
年月日
第一阶段:确定调查方向;
第二阶段: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数据和资料的汇集;
第四阶段:整理相关的技术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
6.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主要采用:
文献检索法
归纳演绎法
措施: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公司规模即公司的大小,工人的数量,机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厂房实际数量,每年实际能赚取的利润的多少,对其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二、课题综述(课题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目标,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等)
1.研究的内容
资本结构,公司的盈利模式,企业不同的盈利模式是代表企业拥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合理运用各种能够有效利用的资源为自己的企业获取利润。这是企业能够多年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所以一个企业的盈利根本是让企业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项目)□
论文类□
作品设计类□
其他□
1、选题简介、意义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一直备受关注。源源不断的获取更多的利润更大提升利润空间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下,如何才能让房地产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壮大是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提高盈利水平是公司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从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出发,找到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最后给出建议,让企业能够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开题报告】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相当的必要。

会计盈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他是企业决策者,投资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的依据,也是一个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盈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取得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等。

同时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组合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之间的契约,都是一种委托代理管理,但往往各个关系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采用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者有必要对盈余质量做出正确的分析。

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它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引擎的作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它对提振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而盈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对房地产行业盈余质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更进一步的了解盈余质量的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政府,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有利的判断依据,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提出一些影响房地产盈余质量的特殊因素,并将部分特殊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希望对于这个特殊的行业的发展政策意见上有所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会计盈余就开始了评价盈余质量的实务活动,但盈余质量的理论研究则是在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开始的。

财务分析收益质量法倡导者之一奥格洛弗(O’Glove)1987 年在他颇有影响的投资咨询报告《收益质量》(Quality of Earnings)中,将收益的持久性作为收益质量的主要问题。

自从1968 年,Ball和Brown[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上发表了“会计利润数字的经验性评价”一文,一场大的会计革命就此发生了。

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房地产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非常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监管的不断加强,房地产企业越来越注重经营业绩评价,以指导企业发展决策和管理。

因此,研究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目的和意义:1. 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好地评价自身的经营业绩,发现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经验和建议,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3. 为学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1. 财务指标评价。

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

2. 非财务指标评价。

非财务指标评价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

3.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评价企业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常用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收集房地产企业的相关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数据,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

四、预期结果和结论预期结果是系统地评价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从中总结出有关该行业的规律性和经验,为企业发展、行业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将分别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SWOT分析三个方面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近三年投资活动的资金流出与营业收入的 比率,反映公司的投资扩张能力。
创新能力
公司近三年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公司的创新能力。
CHAPTER 04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 价方法
主观权重法
定义
主观权重法是一种基于专家主观判断的权重确定方法,通过专家 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从而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行业分类
根据开发阶段和产品类型,房地产行业可分为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房地产管理、房地产服务等 。
行业政策与监管
政策背景
中国房地产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政 策环境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政 府通过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 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VS
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一直较为严 格,包括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质审查、对 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审批、对房地产交易的 税收和贷款政策的限制等。
意义
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其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选择;同时 也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使其更好地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收集和 分析,对其盈利能力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 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之间的差异,为投资者和管理者 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研究
案例背景
选取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近几年的盈 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分析
运用财务分析、杜邦分析等方法,对万科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详 细解读,挖掘其盈利能力的特点和问题。
案例结论
总结万科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 展望。
CHAPTER 06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房地产上市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控的加强,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水平整体较高。

根据《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数据,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常常数占据排行榜前列,其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庞大。

这得益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追捧,房地产上市企业也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

然而,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

首先,一些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负债率较高。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一些企业采取了高负债策略,通过大量借款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投资。

虽然这种策略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遇到经济波动或政策调控,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其次,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利润增速逐渐放缓。

近年来,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限购、限售政策导致房地产销售额减少,进一步减缓了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利润增长。

此外,严格的融资渠道限制也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项目受到限制,进一步影响了盈利能力的提高。

再次,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存在着盈利稳定性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较大,可能会导致企业在一些年份盈利大幅下降或亏损。

例如,当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时,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往往下滑,企业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因此,房地产上市企业需要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保持盈利稳定性。

为了提高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房地产上市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避免过度借贷和高杠杆运营,以减少财务风险。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追求盈利能力的提升。

然而,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更不知道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因此,本次选题选择了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内容,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关盈利能力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因素;2.探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3.运用相关财务工具来分析及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运用企业财务数据及相关财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探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研究内容1.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销售收入、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净利润率等。

其中,销售收入是企业盈利的基础,毛利率则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而运营利润率则是体现企业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净利润率则是反映企业最终获得的利润。

2.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市场需求、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经营能力等因素。

市场需求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而成本控制则是保障毛利率的重要手段。

而财务管理能力则可以体现出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抗风险能力,经营能力也可以决定出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3.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法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创新经营模式等。

降低成本是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需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价格虽不是每个行业都适用,但在供需关系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销售收入;而创新经营模式则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运用相关财务工具进行分析及评估企业盈利能力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可以更快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工具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比较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水平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历程以及趋势变化;垂直分析则可以深入了解企业不同财务科目间的关系;比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差异性,而财务比率分析则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近年来,盈利能力分析作为企业财务核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帮助企业洞悉市场,深入了解业务的盈利情况,从而改进经营策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针对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进行详细讲解,并列举三个案例深入探讨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

一、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简述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企业在金融上的财务状况,从而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所处的财务状况。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可以通过多种财务分析指标对企业运营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例如营收、净利润、利润率等指标。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企业与同行业、同规模企业在财务指标表现,以及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获得相对准确和全面的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案例1.小米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智能硬件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营的公司,其财务数据公布的情况下,值得我们关注其盈利能力分析。

2018年,小米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752亿元,同比增长52.6%;净利润为83.12亿元,同比增长59.5%;同时,销售毛利率也增长了1.7%。

可以看出小米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其高增长率也显示了公司企业经营策略的成功,同时也是市场对小米公司业务的认可。

2.京东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京东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平台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公司之一。

盈利能力对于电商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京东公司亦不例外。

2018年,京东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4627.1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为22.97亿元,同比下降74.7%。

虽然营收仍然具有较高的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幅度非常大,说明企业经营策略出现了创新不足与竞争压力等诸多问题。

3.华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华为作为一个多元化领域的企业,在维护主业基础的同时,也应该要侧重开拓新兴领域,在这方面表现的如何呢?2018年,华为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增长146.7%;同时,其销售毛利率为36.3%,同比增长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地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越加成熟,开始把目光深入到上市公司的各项能力情况上,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尤为关注。

近年来,对于投资者来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敏感且颇有争议的行业,因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许多投资者和学者也选用各种方法,建立各种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如何能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指标,真实的评价和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有助于保障投资人的所有者权益,有利于保障企业职工的劳动者权益,有利于债权人衡量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有利于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有助于帮助了解本行业市场发展是否正常。

本文将通过杜邦财务评价模型对我国在上证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客观反映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情况,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增强盈利能力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

我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在国外从20世纪初开始就有学者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了。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911)建立了许多成本计量指标并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根据成本计量标准量与实际发生量的比较结果,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这是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绩效。

Peter.M.Drucher(1950)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企业绩效评价的八项指标,指出利润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却不是唯一的目标。

从此人开始思考企业盈利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盈利数量上O'Glove(1978)发表了一份投资报告《收益质量》,详细提出了收益构成的分析方法,提出盈利质量必须得到重视。

至此盈利质量正式得到关注。

在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大多学者开始探索用其他各项指标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Melnnes(1971)对美国30家跨国公司的财务绩效分析系统进行评价,发现最常用的的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量运用了绩效模型,建立企业盈利能力评价体系。

最早的评价模型是由Alexander Wall(1928)创造的。

他运用沃尔评分法,选定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然后用线性关系将其结合起来,建立模型,再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综合财务状况作出评价。

而Stern Stewart 公司(1993)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并予以量化,提出了EV A(Economic Value-Added)评价方法,通过EV A评价方法所反映出来的企业业绩直接体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杜邦公司设计了自己的财务评价体系—杜邦分析法,它以股东权益收益率为核心,通过财务指标的层层分解,解释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财务指标对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影响;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全面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这些评价体系模型使企业自己和公众投资者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质量和更深层的内涵。

但以上的财务分析模型都只是从财务层面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分析,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仅仅从财务方面对企业的绩效分析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合理的。

因此诸多学者开始研究战略模型,利用财务方法和非财务方法从财务层次和非财务层次来全面研讨企业的整体能力。

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1990)提出一个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业绩金字塔模型。

业绩金字塔强调了组织战略重要性,反映了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和行动计划自下而上逐级质询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

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2001)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来选择绩效考核的指标,提出了一整套财务评价标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从财务,内部经营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层面对公司战略管理的绩效进行财务与非财务进行综合评价。

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公司绩效考核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公司战略管理的工具。

国外学者也很早就开始注意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相关的实证分析。

20世纪50年代,Modigliani和Miller(1968)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结论: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

Bain(1956)认为不同产业在集中度上的差异影响企业间的盈利能力水平。

Smirlock M. (1985) 认为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相互影响,以2700家美国银行为研究对象,得出市场占有率与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Collins and Kothari(1989)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公司成长性的变量,验证公司成长性同盈利反应系数(ERc)存在正相关关系。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研究和本次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依据。

国内研究:我国对企业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晚,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当时国家开始推行企业经济核算制,企业也在内部开展了班组经济核算,这可以说是我国绩效评价的萌芽。

从此开始,以统计和财政部门为主,全国性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财政部出台了《企业财务通则》(1992)其中规定: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由8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接着我国又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1999)中确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议价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共24项组成。

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考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就评价结果与薪酬和晋升挂钩。

除了国家政府,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热潮。

陈孝新(2001)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

该评价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六大指标体系: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股本扩张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

不少机构与各大学校联合也研发了一些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清华大学与《中国证券报》(2001)合推出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排序体系。

通过实证分析给出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排名及分类情况。

同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与财经网站“证券之星”(2001)合作开发了“若山一证星风向标”的上市公司综合财务质量测评系统,对我国上市公司按行业及综合分别给出了评价排名。

张晓明(2003)提出以超额利润增长率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设计了全面评价企业的四方面内容,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与发展能力。

每一个评价内容由若干个指标构成。

这四个方面的经营成果最后体现在“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上。

饶翠华和郑亚光(2006)提出以企业价值为出发点,将BSC 与EVA 有机结合的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

我国对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研究是也是硕果累累的,但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研究形成了多个视角,尚需形成一个更为系统的理论框架。

我国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比较多。

刘平,张红(2006)根据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选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9个主要财务指标,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存货净额增长,累计折旧额的增加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累计折旧额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存货净额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利润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负债率上升和存货额的上涨是造成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重要原因。

柯崴(2008)研究了38家沪市房地产上市公司,得出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盈利关联性强,应确定最优的资产负债比率,控制扩张速度,调整发展方式,实行合理的负债经营,才能避免财务风险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

钟翠娇(2008)根据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以证券业集中度指标作为盈利能力的解释变量,得出我国证券市场集中度与资产利润率正相关,规模变量和盈利能力负相关较显著。

张晓阳和赵选民(2009)根据沪深交易所3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3年的财务数据,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规模、公司风险、公司治理结构、营运效率和成长性多个方面入手,选取可能影响盈利能力的多个指标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较慢的总资产周转率抑制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北京市统计局(2008)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经济类型、隶属关系和企业规模三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都有影响并根据统计结果提供相关建议。

3.参考文献[1]Alexander Wall.Ratio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M].New York:Harper Press,1928.[2]Collies,D.W. and S. P. Kothari.An Analysis of The Inter Temporal and Cross一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89(07).[3]F.W.Taylor.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M].New York:Harper andBrothers,1911.[4]Jackson Martindell.The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Management:A Study of the Business Practices of Wellmanaged Companies[M].New York:Harper,1950.[5]J.M.Mclnnes.Financial Control Systems for Multinational Operation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1(11).[6]Kaplan,R.S.and Norton,D.P.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Part1 [J].Accounting Horizons ,2001(15).[7]O'Glove T.L.Quality of Earnings [M].New York:The Free Pree,1978.[8]Smirlock ,M.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J].Jou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5.11.[9]Tully, S.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J] Fortune ,1993(9).[10]Williamson Robert W.Evidence on the Selective Reporting of Financial Ratios[J].Accounting Review,2002(1).[11][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海淀区商业企业盈利能力分析[EB/OL].http://www.bjstats.gov.cn/sjzx/qyjj/200810/t20081029_127243.htm,2008.10.29.[13]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1999(8).[14]陈孝新.主成份分析在股票市场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2(3).[15]郝喜存.万利超市增强盈利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16]柯崴.资产负债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大连学报,2008(05).[17]刘平,张红.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房地产,2006(3).[18]刘倩.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主成分析法[J].生产力研究,2010(6).[19]彭海颖,叶继英.财务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0]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2).[21]吴立范.政府主导作用与房地产商社会责任[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22]徐州市地税局.借鉴绩效评价理论探讨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EB/OL].http://www.jsds.gov.cn/art/2009/2/14/art_308_1523.html,2009.02.14.[23]薛德余,高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24]姚翠华,郑亚光.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1).[25]张晓明,何莹.略探企业“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方法[J].财会月刊,2003(B2).[26]张鸣.公司财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赵选民,赵晓阳.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因素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8).[28]赵玉霞,周桂芳.房地产财务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9]钟翠娇.我国证券业集中度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预期章节安排1 房地产概述1.1 房地产相关概念1.2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1.3 沪市房地产上市公司概况2 盈利能力概述2.1 盈利能力内涵2.2 盈利能力的评价方法2.3 评价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2.4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3 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盈利能力分析3.1 样本的选取3.2 净资产收益率3.3 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3.3.1 权益乘数3.3.2 总资产收益率3.4 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3.4.1 销售净利率3.4.2 总资产周转率3.5 结论4 建议及局限性4.1 建议4.2 研究局限性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本项目是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公司盈利能力进行研究分析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