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测试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合集下载

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 乙烯

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 乙烯

C=C并不是C-C的简单叠加,在C=C中 有一个键十分稳定,其键能大小非常接近 于C-C,而另一个键键能小于但C-C,所 以这一个键不太稳定,易于发生断裂,使 C=C表现出比C-C更活泼的化学性质。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M=28 不 能用排空法收集) 。
一定条件
CH3CH3
CH2=CH2 + Cl2(g)
CH2CH2
Cl Cl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CH2=CH2 + HCl(g)
CH2=CH2 + H2O(g)
CH3CH2Cl
CH3CH2OH
制氯乙烷是用乙烷与Cl2或用乙烯与 HCl反应好?
自我探究——区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组成的 混合气体2.24L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 通过浓H2SO4,浓H2SO4质量增加4.05g, 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6.6g。 另取相同条件下的混合气体2.24L通入过 量的溴水,溴水质量增加1.05g。
求混合气体的组成以及体积分数、各 物质的结构简式 CH4 75% CH3CH=CH2 25%
3、加聚反应——(有机重要反应类型之三)
请把这些直 铝条串成链
3、加聚反应——(有机重要反应类型之三)
想想怎么聚?
n CH2-CH2
催化剂 T、P
n-CH2-CH2-
单体
[CH2-CH2] n
链节
聚合度
[CH2-CH2] n
乙烯利对多种作物都有促进成熟、早 熟增产等效果。例如,可促进香蕉、梨、 番茄、西瓜等早熟。乙烯利还可刺激橡 胶树、漆树等吐胶、泌液,增加产量。 乙烯利的化学名称为2 氯乙基膦(lì n) 酸。乙烯利在植物体内释放出乙烯的化 学方程式为:

高一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高一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41
(5)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B C.CH3CH2OH D.CH3CH2Br (6)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 物制乙烯,其副反应常伴有SO2产生, SO2 也能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 请回答: ①SO2、C2H4使溴水褪色的化学。 ②如何检验C2H4 中混入SO2 ?如何除去?检 验SO2除尽的方法是什么?

有C-C单键的性质----取代反应
有C=C双键的性质----加成反应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39
. . . . . . .. .
练习: (1)实验室制取C2H5Cl, 是采取C2H6与 Cl2取代反应好, 还是采用CH2=CH2 与HCl加成反应好? (2)CH4中混有C2H4, 欲除去C2H4得到 CH4, 最好依次通过哪一组试剂 C A.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 KMnO4酸性溶液、浓硫酸 C. Br2水、浓硫酸 D. 浓硫酸、KMnO4酸性溶液
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注意加成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6
C2H4+H2
H H H H+ H H
一定条件
H H
H H
C C
C C
C2H4+Cl2 H H H H+ Cl Cl
一定条件
H H
H H H H
C C
C C
Cl Cl
7
C2H4+HCl
H H H H+ H Cl
一定条件
H H
H H
28
C-C 1.54×10-10m
C=C 1.33×10-10m
29
二、苯
实验3-1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苯+溴水 溴水不褪色 苯分子中没 苯+酸性 KMnO4溶液 有碳碳双键 KMnO4溶液 不褪色

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苯

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苯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课标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3、认识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过程方法】1、查阅资料:利用煤的干馏生成的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情感态度】1、体验有机物与生产、生活的重要关系【课前预习】1、苯的分子结构的推导2、苯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资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煤的干馏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是将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为化学变化,也称煤的焦化。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将煤转变为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同时煤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是将C与H2O(g)反应,生成的CO与H2又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等气体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是将煤与H2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液体燃料;间接液化是先将煤转化为CO和H2,然后经过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如CH3OH、乙二醇、液态烃、汽油等【课内探究】一、苯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请探究: 利用燃烧法测得苯的化学式为C6H6,请根据烃类物质的特点以及C的价键原则确定苯分子的可能结构(不考虑C=C=C这种结构)CH≡C—CH2CH2—C≡CH CH≡C—C≡C—CH2CH3CH2=CH—CH=CH—C≡CH请思考: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些什么化学性质?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实验证明这些结构?有不饱和的双键或三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或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方案:加入溴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实验现象:颜色并不褪去实验结论:苯中无不饱和的双键或三键探究苯的结构会是吗?友情小贴士:实验证明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由苯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均只有一种,可知,苯上的六个H是等位的,相邻的两个H均是一样的,那你认为苯会是什么结构呢?凯库勒式:但是这种结构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苯的化学性质,只是在当时很了不起,所以至今都还在沿用苯的分子结构:强调: 苯分子并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温馨点击:若Ω≥4,则通常含有苯环苯分子并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依据:1. 苯环上的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均相等2.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反应而褪色3. 苯环上的邻二氯取代物结构只有一种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主要体现碳碳单键的性质(易取代,难加成)苯是平面形分子,其6个C与6个H在同一个平面上,且为正六元环(键角120°)。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课时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课时练习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1.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1种B.2种C.3种D.4种2.下列反应中能说明烯烃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A.燃烧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分解反应3.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所取代,可能得到的一元取代物有几种()A.3种B.4种C.5种D.6种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5.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不能作为这种判定的主要依据是() A.苯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6.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D.发生了加成反应7.苯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苯的分析中,合理的是()①常温下苯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②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有机溶剂③苯分子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④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⑤一定条件下,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8.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18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H2加成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9.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加成D.乙烯通入浓盐酸10.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的硝化反应是取代反应B.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78 g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 A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1.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B.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C.甲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D.溴苯中的溴(水)12.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与水互溶B.密度比水大C.能发生取代反应D.分子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二、非选择题13.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

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2 2 2
硝基苯: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 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是制 造染料的重要原料。
苯 的 硝 化 实 验 装 置 图
苯的硝化实验,应注意: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2、配制混合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浓 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3、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要冷却到50~ 60℃以下,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 因为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 硝酸也会分解。 4、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计的水银球必 须插入水浴中。
二、苯
1、物理性质 来自于煤的
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易挥
发(熔点5.5℃,沸点80.1℃)。
2、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常作有机溶剂。
思考: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 。同温 同压下,苯的密度是乙炔(C2H2)
式被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现仍被使用。
但苯分子中并没有交替存在的单、双键。
4、苯分子的结构
(1)分子式 C 6H 6 最简式
CH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经过实验发现: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经过实验发现: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Cl
Cl Cl
Cl
(3)结构简式
4、分子空间构型
苯 的 球 棍 模 型
苯的比例模型
4、分子空间构型
平面正六边形,键角120°,12个原子共面。 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等效,6个氢原子等效。
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
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小结:苯的组成及结构
1.苯的组成:C6H6
2.苯的结构特点: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的一种独特的键。 分子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上;键角120°。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测试题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D.汽油的产量2.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H2 B.H2O C.KMnO4 D.Br23.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4.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乙烯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③④5.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75% B.50% C.30% D.25%6.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混合D.乙烯通入浓盐酸8.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只有甲烷点燃前需要验纯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9.实验测得乙烯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A.25% B.27.5% C.72.4% D.75.0%10.相同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4 C.C3H6 D.C2H211.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如果燃烧前后容器内(温度高于1000C)压强保持不变,该烃可能是A.C2H6 B.C2H4 C.C3H8 D.C3H612.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溴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氯水 B.己烯 C.二氧化硫 D.碘化钾溶液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苯环的碳碳键键长都相等B.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是1200C.苯分子中C=C比C—C键长短,键能大D.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14.下列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之比44:9的是A.乙烷 B.乙烯 C.丙烷 D.苯16.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A.乙烯 B.二氧化硫 C.丁烯D.丙烷17.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18.四氯乙烯(Cl2C=CCl2)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达标练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达标练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2.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仅使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和四氯化碳B.乙烯和丙烯C.乙烷和乙烯D.苯和酒精3.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是()A.甲烷B.乙烷C.乙烯l44.能说明苯分子中的苯环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5.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书写结构简式时,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不可省略B.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质量,后者大C.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乙烯的电子式为D.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通过足量的溴水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D.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7.物质A 的分子式为C 12H 12,结构简式为,已知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测A 的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 A .9种 B .10种 C .11种D .12种8.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 .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 .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 .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9.关于苯分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和3个碳碳单键B .苯分子为正六边形,每个氢原子垂直于碳原子所在的平面C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 .苯分子中没有共价单键10.有机物乙苯()CH 2CH 3的一溴代物的结构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D .8种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电子式为H ··C ··H ··C ··H ··H B .乙烯的球棍模型为C .乙烯分子是空间平面结构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12.如图是酷似奥林匹克旗中五环的一种有机物,被称为奥林匹克烃。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测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伴有黑烟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2.从台湾向大陆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3.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 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有四氯乙烷)( )A.取代,4 mol Cl2B.加成,2 mol Cl2C.加成、取代,2 mol Cl2D.加成、取代,3 mol Cl24.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2Br—CH2—CH2BrB.CH3—CBr2—CH3C.CH3—CH2—CHBr2D.CH3—CHBr—CH2Br5.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具有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与提高能量的效用,利于增强机体的耐力与改善心脏功能,可用于癌症的防治,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关于角鲨烯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③角鲨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④角鲨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2H4 B.C3H8C.SO27.下列烯烃和HBr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2CH2B.CH3CH CHCH3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B.CH2CHCH2CH3+HCl――→催化剂△C.C H3CH CH2+H2O――→催化剂加热、加压D.CH4+Cl2――→光照A.CH2===CHCH2CH(CH3)CH===CH2B.CH3CH===CH—CH===C(CH3)2C.CH3CH===CHC(CH3)===CHCH3D.CH3CH===CHCH===CHC(CH3)210.将29.5 g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 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 )A.21% B.25%C.30% D.35%11.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12.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13.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醇C.丙烯 D.苯14.如下图是两种烃的球棍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属于同系物B.二者都属于芳香烃C.A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B可发生加成反应1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乙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苯16.已知甲苯()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有六种,则甲苯苯环上的三氯取代物有( )A.4种 B.5种C.3种 D.6种17.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 )A.CH3CH3和Cl2 B.CH2CH2和HClC.CH2CH2和Cl2 D.CH3CH3和HCl18.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溴苯 B.苯和汽油C.溴和四氯化碳 D.硝基苯和水19.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5H20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比为5∶2D.此物质不属于芳香烃2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是指靛蓝,它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B.它的化学式是C14H10N2O2C.它可以与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它不属于烃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21.(6分)某烃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测试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班别: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为B .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 .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D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可能的化学式为C 2HCl 3B .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通过加成反应得到C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D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B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C .1 mol 乙烯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与0.5 mol 乙烷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相同D .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乙烯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 .乙烯与氯气混合D .乙烯通入浓盐酸5.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 .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 2的量相同6.既能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 .通入足量溴水中B .在空气中燃烧C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7.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与HCl 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CH 4+Cl 2――→光CH 3Cl +HCl B .CH 2===CH 2+Cl 2―→CH 2ClCH 2ClC .2H 2+O 2=====点燃2H 2O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9.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 .CH 3CH 3B .CH 3CHCl 2C .CH 3CH 2OHD .CH 3CH 2Br10.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1.使1 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12.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制取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乙烷与氯化氢混合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13.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乙烷则不能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D.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14.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需消耗1 mol溴单质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Cl2 2.5 molB.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C.实验室中可用酸性的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D.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16.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C.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D.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17.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用冰冷却,苯可凝成白色晶体B.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化学性质上不同于乙烯C.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苯是一种易挥发、无毒的液态物质18.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苯能燃烧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浓硝酸②溴水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④酸性KMnO4溶液⑤氧气A.①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20.下列物质用苯作原料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制取的是A.己烷B.环己烷C.溴苯D.硝基苯21.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2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 ℃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可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2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2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苯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25.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①SO2②CH3CH2CH===CH2③④CH3CH3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26.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乙烯可以燃烧C.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苯可以燃烧27.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全部正确二、非选题28.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④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H4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填装置字母)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30.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SO2,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以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装置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从石油和煤中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A>B”“A<B”或“A=B”)。

32.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