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合集下载

阴极电泳设备培训讲义

阴极电泳设备培训讲义

阴极电泳设备培训讲义一、仪器概述阴极电泳设备是一种用于蛋白质分离和分析的仪器,主要由电泳槽、电源、试样槽、电极和电泳缓冲液等部分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下,不同电荷的蛋白质在凝胶中迁移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准备好所需的试样和电泳缓冲液。

2. 样品加载:将试样加载到电泳槽中的试样槽内。

3. 设置参数:根据试样的特性和分离要求,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电泳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4. 开始电泳:将电泳槽与电源连接,开启电源,开始电泳过程。

5. 完成电泳:根据实验需要,确定电泳时间,然后关闭电源,取出凝胶进行后续分析或染色等操作。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要求。

2.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试样,避免损坏试样槽和凝胶。

3. 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大家对阴极电泳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熟练地操作该设备,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阴极电泳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本文将继续介绍阴极电泳设备的操作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项重要技术。

四、应用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凝胶类型:根据待分离蛋白的大小、电荷和亲和性等特性,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或聚丙烯酰胺凝胶(2-DE)等。

2. 控制电场强度和时间:根据待分离蛋白的特性和分离要求,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以避免蛋白质过度迁移或分离不完全。

3. 精细样品制备:在进行阴极电泳前,应充分准备样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以获得准确的分离结果。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

• 灰分 •(%)
•凹陷•缩孔 •边缘遮盖力降低
• PH
•设备腐蚀•涂膜溶解•外观粗糙
•耐气孔性降低
• MEQ
•涂料稳定性降低
•(•meq/100gsolid•) •凝聚
• 电导率 •(μ•S/c•m)
• 溶剂量 •(%)
• 外观粗糙 •平滑性降低 • 膜厚降低 • 耐气孔性降低
第三章槽内涂料管理
•高的情况 •UF透过量降低 •带出量增大 •(回收率下降) • 两次流挂增加 • 外观粗糙 • 无光泽 • 段差 • 涂料稳定性降低 • 凝聚 • 设备腐蚀•·涂膜溶解 • 外观粗糙 • 耐气孔性降低 • 外观粗糙• 耐气孔性降低
•电泳涂料组成
•F-1 •F-2
• 颜料补给用涂料 • 为了保持涂料稳定,含有少量树脂。 • 通常NV=56%(灰色)、42%(黑色)
• 树脂补给用涂料 • 不含有颜料 • 通常NV大约36%
•F-1和F-2都含有溶剂 • 、水。
•配制槽液:将水、F-、F-1按规定比例进行混合
•添加剂E

• 添加剂Aຫໍສະໝຸດ •备注•NV表示 •
• 灰•(分%)
•颜料
•灰化残分/固体分•×100


※150℃×1H+600 ℃ ×1H
• PH
•氢离子 •-log[H+]
• 用PH计检测
• MEQ
•(meq/100gsolid)
• 电导率
•μS•/cm
•酸浓度 •电导度
•酸(毫克当量)/固体分×100
•用电导率计检测

• 溶剂量 •(%)
•将酸排到体系外这就是隔膜
系统。
•阳极槽
•+

电泳基础知识

电泳基础知识

电泳的基本原理
在一定pH条件下,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电荷 在一定pH条件下, pH条件下 种类和数量)、大小和形状, )、大小和形状 (种类和数量)、大小和形状,在一定时间内它 们在相同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 们在相同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各自集中到特定 的位置上而形成紧密的泳动带。 的位置上而形成紧密的泳动带。这就是带电粒子 可以用电泳技术进行分离、 可以用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和鉴定的基本原 理。 -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 交联试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 在有引发剂(如过硫酸铵) 在有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增 速剂( 速剂(如N,N,N’,N’-四甲基乙二 TEMED) 胺,TEMED)的情况下聚合而成 的。丙稀酰胺的聚合通常是由化 学催化或光化学过程完成的, 学催化或光化学过程完成的,常 用过硫酸铵、 用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核黄素 来引发这个过程, TEMED、 来引发这个过程,用TEMED、3二甲胺丙腈等作为聚合过程中的 增速剂。 增速剂。
若将带净电荷Q的粒子放入电场,则该粒子所受到的电荷引力为: 若将带净电荷Q的粒子放入电场,则该粒子所受到的电荷引力为: (1) F引=E Q 在溶液中,运动粒子与溶液之间存在阻力F 在溶液中,运动粒子与溶液之间存在阻力F阻 =6π V F阻=6πrηV (2) 2 当F引=F阻时 (3) 6π EQ= 6πrηV V
EQ V= 6πrη
(4)
由上式可以看出,粒子的移动速度(泳动速度V)与电场强度(E) 由上式可以看出,粒子的移动速度(泳动速度V)与电场强度(E) V)与电场强度 和粒子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而与粒子的半径(r) (Q)成正比 (r)及溶液的粘度 和粒子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而与粒子的半径(r)及溶液的粘度 DNA) (η)成反比。非球形分子(如线状DNA)在电泳过程中受到更大 )成反比。非球形分子(如线状DNA 的阻力,即粒子的泳动速度与粒子形状有关。 的阻力,即粒子的泳动速度与粒子形状有关。

电泳基础知识

电泳基础知识

6.2支持介质的分类 电泳的固体支持介质可以分为两类: (1)薄膜类: 薄膜类包括纸类,醋酸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 膜等. 这类支持介质化学惰性好,在电泳过程中产生的
固体支持物表面带正电荷,形成向正极移动的电渗流。电
渗流的大小受到Zeta电势,偶电层厚度和缓冲液粘度等因 素的影响,直观地看电渗流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pH值的增加而加大。
(6)相对迁移率(relative mobility):用mR表示蛋 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与示踪染料的迁移距离之比即为相对 迁移率,即 蛋白质的迁移距离(cm) mR = ————————————— 示踪染料的迁移距离(cm)
5.1按电泳方式分类 (1)端电极电泳:有垂直式和水平式两种方式,多用于蛋
白质电泳。
(2)搭桥电泳:为水平式,水平板状电泳槽形式多样,凝
胶和缓冲液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如用滤纸桥搭接,用缓
冲液制作的凝胶条或滤纸条搭接(图3-4),后两者即半
干技术,多用于免疫电泳、等电聚焦。
A
B
C
图4 水平板状电泳中凝胶与缓冲液的接触方式 A 滤纸桥 B 凝胶条 C 滤纸条
现象,如图。 A B
电渗流迁移速度(Vep)的表达式为: εξ 电渗流迁移速度Vep = ————— E 4πη 式中为电解常数,为支持物与表面平切面的Zeta电势
,为缓冲液粘度,E为电场强度。 通常情况下,电渗流总是由正极向负极移动,只有在特 殊情况下如分离碱性蛋白质的阴极电泳时溶液pH较低,
,与溶液的导电性K成反比。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高电
泳速度越快;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泳速度越慢。因此电
泳速度随着电位梯度或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而改变。
3电泳的分类 3.1按分离原理分类 (1)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ZEP):是在半固相或 胶状介质上加一个点或一薄层样品溶液,然后在介质上加 电场,带电颗粒在支持介质上或支持介质内迁移,在电泳 过程中,不同的离子成分在均一的缓冲液系统中分离成独 立的区带(图3-2a),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电泳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电泳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一、引言电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进行分离、纯化和分析。

在医学领域,电泳技术被用于疾病诊断、基因检测、药物研发等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操作步骤及应用,帮助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电泳技术。

二、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的迁移作用,实现样品中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在电泳过程中,样品中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迁移速度与分子的电荷量、大小和形状有关。

根据分子的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三、电泳技术的分类1. 凝胶电泳:以凝胶为电泳介质,根据分子的分子量、形状和电荷进行分离。

常见的凝胶电泳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等。

2. 毛细管电泳:以毛细管为电泳通道,利用高压电场对样品进行分离。

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3. 无胶电泳:以液体为电泳介质,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

无胶电泳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快速检测。

四、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生物样品进行处理,使其适应电泳条件。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有蛋白质提取、核酸提取等。

2. 凝胶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浓度,制备凝胶板。

凝胶制备过程中需注意凝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上样: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孔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4. 电泳:接通电源,使样品在电场作用下迁移。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电压、电流等参数,以保证电泳过程的顺利进行。

5. 染色与观察: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染色,使分离后的分子可视化。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蛋白质染色、核酸染色等。

染色后,可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电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疾病诊断:电泳技术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异常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电泳基础知识

电泳基础知识

Paint
Permeate
Ultrafilters
Bag Filters
Bag Filters
Paint
18
第二章 电泳涂装设备
塗料側
濾液
塗料側
19
第二章 电泳涂装设备
• UF水洗系统
原液(电泳槽液) 半透膜
半透膜施加的压力 水,离子,低分子物质 涂料离子
UF滤液 滤液
浓缩液
往滤液槽或UF水洗槽 往滤液槽或 (返回电泳槽)
F-1和F-2都含有溶剂 、水。
配制槽液:将水、F-、F-1按规定比例进行混合 按规定比例进行混合
添加剂E 添加剂E 添加剂A 添加剂A 混合溶剂,用来调整膜厚 用来调整膜厚。 醋酸水溶液, ,用来调整MEQ和阳极电导率。
根据槽液检测数据,补给添加剂 补给添加剂A和E。
7
第一章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电泳涂装结构学(1)
什么是电泳涂装? 将被涂物浸泡在带电荷涂料粒子的液体中 被涂物与对极之间通过直接电流,被涂物表面就会析出涂料粒子的涂装法 被涂物表面就会析出涂料粒子的涂装法。 涂料粒子带负电荷叫阴离子电泳,带正电荷叫阳离子电泳 带正电荷叫阳离子电泳。
2
第一章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1-2 电泳涂装特点(1) 电泳涂装特点(
④ 混合(溶剂、固化剂
纯水 环氧树脂 改性剂 溶剂 交联剂 添加剂
稀释 乳化锅 ④乳化 乳化 除油 ⑤除油
储存 储罐 ⑥储存
包装
1吨TANK或200L桶
⑦过滤 ⑧包装
过 滤
制造工程
过滤
过滤
27
P F F P
typeoven 典型烘炉 2nd 3rd
循环 4th recycle 1st Waste 废弃水 废弃水 water

电泳培训计划内容

电泳培训计划内容

电泳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电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要想有效地应用电泳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和操作技能。

因此,本电泳培训计划旨在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的电泳实验培训方案,帮助他们掌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培训内容1. 电泳技术基础知识(1)电泳原理:介绍电泳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包括DNA/RNA蛋白质电泳的原理以及电泳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电泳仪器设备:介绍电泳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电泳槽、电源、电泳槽冷却系统、电泳柜等,并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2. 样品制备和加载(1)样品制备:介绍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浓缩方法。

(2)样品加载:详细介绍样品在准备电泳样品时的操作技巧,包括样品混合、加荧光标记、样品乳化、制备电泳样品板。

3. 准备电泳缓冲液(1)缓冲液的选择:介绍在不同类型的电泳实验中所需的缓冲液种类、配制方法和作用机制。

(2)缓冲液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电泳实验中常见的缓冲液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pH 值不足、i瓜体问题、管风机问题等。

4. 电泳分离操作(1)电泳条件设定:介绍电泳条件设定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包括电压、电流、时间、温度等参数的合理选择和调节。

(2)电泳分离效果评定:介绍电泳分离效果的评定方法,包括凝胶染色、成像分析和结果解读。

5. 电泳实验操作技巧(1)电泳样品处理技巧:介绍电泳实验中样品的处理技巧,包括取样、稀释、冻存、运输等操作。

(2)电泳仪器操作技巧:介绍电泳仪器的操作技巧,包括电极装配、稳定电压、调整电流、温度控制等操作。

6. 电泳实验数据分析(1)电泳实验数据的获取:介绍电泳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成像记录、数据导出、结果统计等操作。

(2)电泳实验数据的分析:介绍电泳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峰值识别、泳线识别、峰宽测量、分子量测量、电荷测量等操作。

电泳培训计划怎么写

电泳培训计划怎么写

电泳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培训目标1. 掌握电泳原理和技术操作要点;2. 能够熟练进行蛋白质电泳、DNA电泳等实验;3. 增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二、培训内容1. 电泳原理解析1.1 电泳的基本原理1.2 电泳设备和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 不同类型电泳的原理及应用2. 电泳实验操作2.1 样品的准备和处理2.2 凝胶的制备和浇注2.3 电泳条件的选择和设置2.4 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3.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3.1 电泳图的解读和分析3.2 数据的统计和绘图3.3 结果的判读和结论的提炼4. 实验室安全和质控4.1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4.2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3 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5. 实战操作演练5.1 对蛋白质电泳、DNA电泳等常见实验进行现场操作演示5.2 实操训练,让学员每人都有机会亲自操作、实验、巩固所学技能三、培训对象1. 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博士后、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2. 实验室技术人员:包括实验员、技术员、工程师等。

四、培训形式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电泳原理和技术的系统讲解;2. 实验操作:组织现场真实的实验操作演练,让学员们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3. 互动交流:培训过程中设置提问环节和讨论环节,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培训流程1. 培训前期准备1.1 制定培训大纲和教材1.2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1.3 邀请专业讲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2. 培训进行阶段2.1 第一天:电泳原理讲解和操作要点讲解2.2 第二天:电泳实验操作演示和学员实操训练2.3 第三天: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讲解和学员讨论交流2.4 第四天:实验室安全规范和质控措施讲解及培训总结3. 培训结束和总结3.1 发放培训证书3.2 收集学员反馈意见3.3 形成培训总结报告六、培训师资力量1. 主讲老师:具有丰富的电泳实验教学和科研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电泳原理和技术;2. 助教老师:熟悉电泳实验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学员们进行实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电泳涂装结构学(4)~烘烤~
OH
HO
树脂
+
RO N CO H
C NH OR O
封闭异氰酸酯(BI)
加热
BI通过加热解封,和 OH发生反应。
O N CO H
CN O OH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电泳涂装设备
• 隔膜系统

电泳时,酸不断地从涂料中释
放、积蓄而导致酸浓度上升。
-log[H+]
用PH计检测
酸(毫克当量)/固体分×100
用电导率计检测
溶剂量/涂料量×100
备注
NV表示 ASH表示
COND表示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 槽内涂料管理(3)参数管理
第三章 槽内涂料管理
管理项目
加热残分 (%)
提高的方法
补给涂料 补给 F-1 F-2
管理方法 下降的方法
补给纯水 减少补给量
电泳涂料树脂结构
胺化
R N 非水溶性
R
环氧树脂
(非水溶液)
通过酸中和而带电(变成水溶性)
电泳涂料粒子结构图
酸-
酸-
酸- +
+
酸-
+
酸-
+
++
酸-
+ 酸+ 酸+
酸-
酸-
树脂
酸- 酸-
酸- + + +
酸-

+ 酸-
酸-
+ 酸- +

酸-

酸-

颜料 + 酸-
酸-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 电泳涂装结构学(2)
H+
将酸排到体系外这就是隔膜系
酸-
统。
阳极槽
OH-H+ OHH+-
阳极液槽
阳极液槽纯水 通过电导度控 制补给
纯水
只能通过酸根离子、带 负电的杂离子。 具有除出杂离子的作用。
隔膜(阴性膜)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 UF水洗系统
原液(电泳槽液)
第二章 电泳涂装设备
半透膜
半透膜施加的压力 水、离子、低分子物质
1 确认最终的纯水量以及水质 2 调整空气吹干机(或实施)
5.吊具流挂物或输送链的掉落物
(颗粒、缩孔原因)
6.因化成淤渣粘着而造成的外观粗糙、无光泽 7. 杂离子被带入电泳槽
8. 细菌混入工业水或纯水(夏季) 粘附在车体上。
1 定期清扫
1 确认化成出槽喷淋(水平部)
1确认最终纯水量以及水质(喷淋、车体流挂水) 1 确认自来水、纯水过滤器的堵塞状况 2 确认、清扫纯水槽管道等
• 槽内涂料管理(2)电泳涂料参数
第三章 槽内涂料管理
管理项目
加热残分 (%)
检测对象
涂料固体分
计算方式
固体分/涂料量×100 ※105℃×3H
灰分(%)
PH
MEQ
(meq/100gsolid)
电导率
μS /cm
溶剂量 (%)
颜料 氢离子 酸浓度 电导度 溶剂量
灰化残分/固体分 ×100 ※150℃×1H+600 ℃ ×1H
Cond
膜厚 外观 耐缩孔 耐气孔 泳透率
是重要项目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四章 异常与处理
异常
1.因脱脂、化成变干形成的污垢
前处理区
处理
1.确认防止干燥用的喷淋状态
2.化成处理大理石花纹 3.从吊具上滴落的污水而造成的污垢 4.车体水干燥花纹而造成的污垢
1.调整表面流 2.使用钢板(确认批号是否变化) 1.调整吊具用的空气吹干机(方向、量) 2. 确认最终纯水量以及水质
阳离子电泳涂料电泳原理
+
树脂、颜料
酸-
H+
酸-
H+
O2 +
H+
OH-
+
H + 酸H + 酸--
OH- H + OHH-+
第一章 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槽液通电后,带正电的涂料粒 子向负极、带负电的酸根离子 向正极移动。
H2
同时发生水电解反应。
涂料粒子和酸根离子各自到达 正负极后,涂料粒子失去电荷 成为不溶物,析出到被涂物上。
(极液溢流、ED槽液面升高) 2. 确认裸电极是否劣化或通电不良 3.极液电导率计不良
主要是定期测量隔膜电流比率,掌握各电极的电流值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四章 异常与处理
异常
1.电流密度高部位的Zn气孔。
2. 槽液温度不稳定 3. UF透过量降低
ED区
(3)
处理
1.确认通电控制方法(投产时) 2. 确认电源波动率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1-2 电泳涂装特点(1)
经济性
优点 涂装工艺自动化 涂料回收率高 涂装效率高
膜厚均匀,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槽液管理容易
缺点 投资成本高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 一章 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1-2 电泳涂装的特征(2)
操作性
优点
涂装条件容易控制和管理 膜厚均匀
处理
1.吊具和托盘的干涉 2. 定期清扫 ※ 特别要注意载移部分容易堆积
2.因残留水形成水痕(特别是水平部)
1. 确认吊具用空气吹干机 2.确认车体用空气吹干机 3. 确认因结露形成水的滴落位置 * 进入ED炉之前,原则上被涂物不能有水
· 排出UF滤液
添加剂A 1kg 提高MEQ=0.6 (醋酸中和的情况下)
添加添加剂E
· 排除UF滤液
15kg × 1罐 0.15 %提高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 槽内涂料管理(4)参数和异常
管理项目崁栚
加热残分 (%)
和异常关连
低的情况 涂料稳定性降低 外观粗糙 泳透性降低
灰分 (%)
凹陷 缩孔 边缘遮盖力降低
3. 来自输送链、托盘的掉落物(缩孔) 4.灰分的剧烈变化(包含N V) 5. 酸浓度MEQ急剧变化
1. 确认出槽喷雾状态 2.排气扇状态
空气流动状态。 1.定期清扫完全除去掉落物 。 2 确认吊具和托盘的干涉。 1. 调整补给装置(罐内的污垢)
调整F-1、F-2的补给比率。 1. 极液回流管道堵塞或隔膜破损
限程开关、计时器的并用。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四章 异常与处理
异常
1. 回收率降低
2. 来自输送链托盘的掉落物
3.因喷淋室的污染、腐蚀产生颗粒
回收水洗区(2)
处理
1. 确保、确认UF滤液透过量 2.以上喷淋量、时间(切断时间) 3.在各区设定上、下。 1.定期清扫 2. 对托盘的喷淋(压力、量) 3. 吊具和托盘的干涉 1.通过定期清扫除去
处理
1.确认喷淋压力、量、方向。 2.金属过滤器及精密过滤器的压差
回收区是ED工序颗粒主要产生地方 另外也是影响涂料带出量的地方,是最需要 留意的重要地方。
因喷淋状态而形成的碳酸铅以及涂料的凝聚 引起UF透过量降低。
置换率低的生产线,因为溶剂飞散增加,需要增加 溶剂添加量。
根据以上结果,回收喷淋应该根据被涂物,控制在最小限度 根据喷嘴种类,方向来决定个数。
涂料离子
UF滤液
往滤液槽或UF水洗槽
浓缩液
(返回电泳槽)
只有水、离子、低分子物质(溶剂等)可以通过半透膜 (UF膜) ,透过液叫UF滤液。 用UF滤液清洗车体,进行涂料回收。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三章 槽内涂料管理
• 槽内涂料管理(1) 涂料、涂膜组成概念图
槽内涂料 颜料

树脂



添中

加和
剂酸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 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 电泳涂装结构学(3)
电沉积现象
随着被涂物涂膜析出,涂膜电
阻也随之增大,膜厚增加速度
及电流值随之下降。
电流
电泳涂膜最先在被涂物电位最 高的表面生成,随着外板涂膜 电阻的上升,涂料粒子即在没 有生成涂膜的内板析出。
膜厚 湿膜电阻
通电时间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缺点
必须注意高电流 含重金属(Pb,Sn等)
无重金属化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1 -3电泳涂料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主要形成涂膜。
树脂 带正电,移向被涂物并析出。
电 固化剂泳 颜料涂料 溶剂和树脂进行固化交联,赋予涂膜性能·物理性能
胺改性环氧树脂等
封闭异氰酸酯(BI)
和树脂一起形成涂膜,赋予防锈、着色、耐候、涂膜物理性质
泳透性高、内板防锈好
缺点
被涂物必须导电
更换涂料、颜色困难
不会发生漏涂、流痕等不良现象 必须注意杂离子、油等混入
电泳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 电泳涂料基础知识
·1-2 电泳涂装的特征(3)
优点
由于是水性涂料,几乎没有 安全 火灾危害的危险。
环境
环境负荷小 (因涂料回收率高,排放少·
溶剂挥发少、大气污染小
PH
设备腐蚀 涂膜溶解 外观粗糙
耐气孔性降低
MEQ
涂料稳定性降低
(meq/100gsolid ) 凝聚
电导率 (μS/cm)
溶剂量 (%)
外观粗糙 平滑性降低 膜厚降低 耐气孔性降低
第三章槽内涂料管理
高的情况 UF透过量降低 带出量增大 (回收率下降) 两次流挂增加 外观粗糙 无光泽 段差 涂料稳定性降低 凝聚 设备腐蚀 ·涂膜溶解 外观粗糙 耐气孔性降低 外观粗糙 耐气孔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