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中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我国是牡丹的故乡,拥有着丰富的牡丹资源。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中,牡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色彩艳丽、花型繁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但是,尽管我国牡丹资源丰富,但其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评价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我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发现和保护珍稀牡丹品种,还可以为牡丹的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研究。

一、牡丹的品种分类及分布牡丹种类繁多,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其花型和花色的差异,可以将牡丹分为“正牡丹”、“重瓣牡丹”、“珍珠牡丹”和“木兰芍药”等多个系列。

而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也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牡丹品种,比如洛阳的“牡丹城”、济南的“五龙潭”等。

评价我国牡丹栽培品种的种质资源,首先需要对其品种进行分类和分布的调查研究,明确各地区的特色品种和其分布情况。

二、牡丹栽培品种的花型特征和色彩特征牡丹的花型特征主要包括花瓣的形状、层数、大小和排列,花的形态等。

而其色彩特征则包括花色的种类、颜色的饱和度、色调、斑纹和花蕊等。

通过对牡丹栽培品种的花型特征和色彩特征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各品种在花型和花色上的特点,为其栽培和利用提供指导。

三、牡丹的抗逆性和栽培性状除了花型和色彩特征外,牡丹的抗逆性和栽培性状也是评价其种质资源的重要指标。

比如抗病虫害能力、耐盐碱能力、耐干旱能力等都是影响牡丹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牡丹抗逆性和栽培性状的评价,可以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栽培的品种,提高牡丹的栽培效益。

四、牡丹栽培品种的药用和观赏价值评价牡丹在我国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尤其是牡丹花瓣,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用于中药配方中。

通过对牡丹栽培品种的药用和观赏价值进行评价,可以挖掘和利用牡丹的多种功能,为其在医药和园艺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称号,其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安徽等省区,栽培历史十分悠久。

牡丹花色艳丽,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用牡丹具有独特的油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牡丹籽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其中α一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的20%以上。

α一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并能转化为ω一3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和EPA均是儿童营养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大脑发育、儿童成长的重要物质,具有提神健脑、增强记忆、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因此,开发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凤丹”是主要油用牡丹栽培品种之一,下面从其生长习性、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等方面阐述其关键种植技术,为油用牡丹“凤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技术1油用牡丹“凤丹”生长习性栽培油用牡丹“凤丹”的关键是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选择地势较高且土质松软肥沃、排水性能优良的沙土地为最佳。

油用牡丹“凤丹”耐热性较好.耐寒性则相对较差,新土可以使其根部旺盛生长,种植时需向阳栽培,但又忌狂风烈日。

牡丹不宜连栽,连栽极易造成根部溃烂,还存在重茬死亡现象,需每年换地或者间隔一两年后重新栽种。

在种植油用牡丹“风丹”的过程中,最忌地势低洼水淹胁迫,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忌黏土、盐碱土,要提前挖好排水设施,确保大涝之年不积水。

土壤pH值在6-8为最佳,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对于过碱或过酸地区,需拌人少量的石灰粉或硫磺,以期达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目自勺[2]。

2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油用牡丹来说,栽培时需要选择排水性能良好且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也可将腐叶土、田同土和细河沙经过喷药消毒后混合使用。

北方地区冬季相对寒冷,露地栽培的牡丹需通过根茎处埋土或稻草包裹进行防寒,不可对新栽种的牡丹进行施肥,待其逐渐复壮后才能进行施肥。

油用牡丹“凤丹”播种育苗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播种育苗技术

果皮呈 熟香 蕉皮 黄 色时 , 就 可 以将 瞢 荚 果采 收 。采 收
后堆放 于室 内, 厚 度在 2 0 c m左 右 。每隔 2 ~3 d翻动
4 播 种
4 . 1 播种时间
1 次, 半个 月果 荚 基 本 开 裂 , 种 子 自行 脱 落 , 余 下 不 能
脱落 , 可人 工 剥 出 。获取 种 子 后 可 直 接 下 种 , 亦可 自 然 阴干 , 遮 光保存 , 备播 。切 记 : 不 可 阳光下 曝晒 。
性 能好 的沙壤 土为 宜 , 忌选 择 粘重 、 盐碱 、 低 洼 及 重 茬 的地 块 。p H值 6 . 5 ~8 . 0为 宜 。 施复 合 肥 5 0 k g / 6 6 7 m。 , 同 时施 入 杀 虫 剂 ( 辛 硫 磷) 1 0  ̄1 5 k g / 6 6 7 m2 , 杀 菌剂 ( 土菌 灵 ) 4 ~5 k g , 采 用 大 型机械 提前 深翻 , 深度 3 0  ̄4 0 c m, 翻 后耙 平 、 耙实 , 打畦备播 。
9 月 初 即可 播种 。不 经 沙 藏催 芽 的种 子 , 最迟 1 O 月 中旬 以前 播种 , 过晚 , 种 子第 一 年 不 萌 发 。因此 , 种 子需要 经 过 沙 藏 催 芽 处 理 。经 过上 述 处 理 过 的种 子
2 苗 圃地 选 择 及 整 地
选择地势高燥 , 土层深厚 、 肥沃 , 排灌 方便, 透气
播种 后 , 还 需 覆 盖地 膜 , 以便 提 高地 温, 加 速 种 子 萌芽 。Βιβλιοθήκη 4 . 2 播 种 方 法
播种 时土壤 要有 充足 的墒 情 ( 田间含 水量 7 0 以 上) , 墒情较 差 , 要灌 溉 后再 播 种 。可 采 用撒 播 和条 播

''''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成仿云;钟原;于玲;鲜宏利;杨亚平;王拉歧;晏健钧;彭丽平;徐兴兴【摘要】为了制定合理适用的油用‘凤丹’牡丹播种苗分级标准,本研究在陕西、安徽、山东、山西等‘凤丹’主产区,对1~3年生播种苗生长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可作为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种苗进行分级,再利用聚类中心±标准差法确定每个等级的临界值。

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与根粗可作为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可把‘凤丹’牡丹合格播种苗划分为三个等级。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07)007【总页数】9页(P506-513)【关键词】‘凤丹’牡丹;播种苗;分级标准;K-均值聚类分析【作者】成仿云;钟原;于玲;鲜宏利;杨亚平;王拉歧;晏健钧;彭丽平;徐兴兴【作者单位】[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2]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3]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长治;;[4]陕西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5]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西安;;[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为了制定合理适用的油用‘凤丹’牡丹播种苗分级标准,本研究在陕西、安徽、山东、山西等‘凤丹’主产区,对1~3年生播种苗生长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可作为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种苗进行分级,再利用聚类中心±标准差法确定每个等级的临界值。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凤丹是一种高产优质油用牡丹品种。

其油脂含量高,油质优良,被广泛用于食用油、医用油和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是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油用牡丹“凤丹”品种,品种选对是高产的前提。

二、土壤整地油用牡丹栽培以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为宜。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在整地前应先将田地进行深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力。

并消毒土壤,预防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三、育苗管理在温室中进行油用牡丹“凤丹”的育苗工作。

播种控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先进行种子浸泡处理,保持种子表面湿润,增强发芽率。

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细河沙,保持湿润。

发芽后,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补光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苗期约为50-60天。

四、定植管理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将苗床的油用牡丹苗移植到大田中进行定植。

定植前应先进行田块整地,摊翻,改良土质。

栽植时要注意间距和深度控制,保持苗木的生长势。

移栽后,要进行浇水,促进生根生长。

五、施肥管理油用牡丹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建议在定植前施入基肥。

基肥使用含氮磷钾元素均衡的复合肥,或者在施入常规基肥的同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在生长季中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追肥时可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根据实际情况施用。

六、病虫害防治油用牡丹“凤丹”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刺盘孢菌病等。

要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时可以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喷洒,严禁滥用农药。

七、采收和处理油用牡丹“凤丹”的采收时期一般在花期结束后的一个月左右,约在7月中旬至8月初。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摘取完好的花果,并尽量避免果实破损。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果实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果实脱水和果实榨油。

脱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腐烂。

果实榨油时要选用合适的榨油机械,进行榨油加工。

总结: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整地、育苗管理、定植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处理等方面。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油用牡丹“凤丹”是一种高产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其油脂含量高、产量稳定而备受农户青睐。

为了提高油用牡丹“凤丹”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改进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土壤选择、种植时间、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介绍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油用牡丹“凤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较为适宜的土壤为壤土、砂壤土和砂质壤土。

需避免在粘土和含盐碱土地种植,以免影响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土壤pH值宜在6.5-7.5之间,这样可有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

在土壤选择上,还要避免连作问题,每年至少旋耕一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植时间油用牡丹“凤丹”适合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宜选在气温较暖和,一般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

而秋季播种则应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样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在寒冷地区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时间,以避开严寒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三、施肥在进行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可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方法,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又可供给作物养分。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基础施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随后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追肥,使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四、控制病虫害在种植油用牡丹“凤丹”的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的侵袭。

在生长期间,要定期巡视作物,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可选择生物防治方法,使用天敌、益生菌等对抗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保证安全环保。

五、管理措施在作物生长期间,要进行良好的管理工作,及时除草、松土、定植等。

以保证作物的生长环境。

如果在旱季生长,还要适时进行浇灌工作,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凤丹皮GAP规范化种植研究

凤丹皮GAP规范化种植研究
安徽省地道药材凤丹GAP规 范种植示范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进展情况汇报)
安徽省地道药材凤丹GAP规范种植示范基地 项目执行情况汇报材料
一.项目进展
(一)对凤丹皮生物学特性、物种鉴定进行了调研
1. 生物学特性观察:为了探明凤丹生物学特性和物种 基源,项目组成员在牡丹花初开、盛开、座果和果熟 期间,多次深入南陵和铜陵凤丹产区,采集样品,进 行观察与分析,并带土移栽于安徽中医学院和安徽中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园,进行定点观察研究。通过 调研证实,在南陵与铜陵牡丹栽培区域中,98%以上 为单瓣白花品种,1%-2%为单瓣粉红色或红色花品种; 从叶片观察,种群中有大叶与小叶之分;雌蕊心皮数, 有4、5、6、7、8枚之别,但绝大多数为4~5枚。
二、申报专利和制定标准
(一) 申报专利
凤丹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与其它中药材不同,按传 统栽培方法,播种育苗需要2年,移栽后至少需要 2~3年,才能获取实验材料,否则无法进行对比实 验,鉴于这种情况,本项目需要增加1年的研究时 间,因此,尚未申报专利,但根据研究,将可能取 得的专利有以下几方面:
1.符合凤丹规范化种植的各类SOP规程。
(五)凤丹活性成分和指标性成分积累动态研究
此研究材料主要取自于南陵丫山镇龙山村(砂 壤土)和铜陵与南陵交界处的铁山村(金砂 土)。具体方法是分别选取6~12月份,挑选 同一生长地、同一种土质、同一生长年限(移 栽后3年、4年、5年、6年、7年)与植株大小 基本相同的 50 株牡丹,按传统加工方法获取 试验材料,进行干物质积累和丹皮酚含量的测 定。该工作由安徽中医学院承担,实验结果正 在分析中。
为加快研究进度,在快繁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进行了牡丹药用器官工厂化生产的研 究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分 别 采 用 2 , 4-D 和 NAA均能诱导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且不 同的培养基配方,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色 泽、致密程度和产量等均有很大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添加细胞分裂素的 研究,发现添加BA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致密 程度。有关其药用成分的含量,最佳配方 及其技术路线,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种微肥喷施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四种微肥喷施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四种微肥喷施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油用牡丹是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近年来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关于油用牡丹的栽培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探索了铁、钼、硼、锌四种不同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于‘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和籽油品质三个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合理、高产的油用牡丹栽培以及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铁肥试验结果表明:叶施铁肥能有效的改变‘凤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Pn以0.8%浓度处理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6.11%,增大了光合产物的积累。

通过模型对光响应曲线和CO<sub>2</sub>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适宜浓度的铁肥能够显著增大‘凤丹’潜在光合能力Pn<sub>max</sub>值和A<sub>max</sub>值,最大值分别可达12.98和33.51μmol·m<sup>-2</sup>·s<sup>-1</sup>,同时对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初始羧化效率(ACE)、光饱和点(LSP)和CO<sub>2</sub>饱和点(CSP)影响显著,适宜浓度施用使其能够适应更宽广的光照强度和CO<sub>2</sub>浓度范围。

施铁叶片叶绿素含量(Chl)有显著改变,0.8%浓度Chla+b值增加显著达2.70mg g<sup>-1</sup>。

不同浓度铁肥处理通过影响农艺性状,进而影响‘凤丹’产量,籽粒产量0.8%浓度处理增重最明显,较对照组提高16.80%。

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施用适宜浓度的铁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凤丹’籽油的营养价值。

所有结果均以0.8%浓度硫酸亚铁施用效果最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成仿云, 钟原, 于玲, 鲜宏利, 杨亚平, 王拉歧, 晏健钧, 彭丽平, 徐兴兴. ‘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研究[J]. 农业科学, 2017, 7(7): 506-513. DOI: 10.12677/hjas.2017.77066
由于反映种苗质量的各指标间密切相关,其中有些指标的信息往往相互重叠,因而研究确定既能反
DOI: 10.12677/hjas.2017.77066
508
农业科学
成仿云 等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1~3 years old Paeonia ostii ‘Fengdan’ seedlings indexes 表 1. ‘凤丹’牡丹 1~3 年生播种苗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Studies on the Standard of Seedling Classification in ‘Feng Dan’ Tree Peony (Paeonia ostii)
Fangyun Cheng1*, Yuan Zhong1, Ling Yu1, Hongli Xian2, Yaping Yang3, Laqi Wang4, Jianjun Yan5, Liping Peng1, Xingxing Xu1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7, 7(7), 506-51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journal/hjas https:///10.12677/hjas.2017.77066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2)表明,前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在 1~3 年生播种苗中分别达到 94.305%、 90.268%、91.267%,说明它们基本包含了全部的指标信息,且第 1 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最高。第 1 主成 分的系数大小,在 1 年生苗的在依次为鲜重、根粗、地径、侧根数、苗高、主根长,在 2 年生苗依次为 地径、当年生枝粗、根粗、鲜重、苗高、侧根数、当年生枝长、主根长、枝条数,在 3 年生苗中依次为 鲜重、当年生枝粗、地径、根粗、侧根数、当年生枝长、苗高、主根长、枝条数。
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于 2014 年 8 月下旬~9 月上旬,当‘凤丹’牡丹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进行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 从不同产地苗圃选定不同苗龄的播种苗样方,每个苗圃平均划分 60 个样方,每样方随机抽取 1 株,共计 60 株,分别测定苗高、地径、枝条数、当年生枝长、当年生枝粗、主根长、根粗、侧根数、根鲜重等指 标。苗高、当年生枝长、根长使用钢卷尺测量(精度 0.1 cm);地径、当年生枝粗、根粗用游标卡尺测量(精 度 0.01 cm);鲜重是将种苗自根茎交接处断开,洗净晾干后测定。
种苗
指标
苗高 (cm)
地径 (mm)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地点
在陕西、安徽、山东与山西省等‘凤丹’牡丹主产区,选取陕西省杨凌市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基地(陕西杨凌)、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瓜坡镇黄家村与孔村(陕西渭南)、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张村镇杜沟
DOI: 10.12677/hjas.2017.77066
507
农业科学
成仿云 等
Keywords
‘Feng Dan’ Tree Peony (Paeonia ostii), Seedlings,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凤丹’牡丹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成仿云1*,钟 原1,于 玲1,鲜宏利2,杨亚平3,王拉歧4,晏健钧5,彭丽平1,徐兴兴1
关键词
‘凤丹’牡丹,播种苗,分级标准,K-均值聚类分析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村(陕西商洛)、安徽省铜陵市瑞璞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安徽铜陵)、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李 阁子村山(安徽亳州)、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小留村(山东小留)、山东省菏泽市盛华牡丹园(山东盛华) 与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牡丹基地(山西长治)等共 9 个苗圃,对 1~3 年生播种苗进行抽样调查,其中 1 年生种苗在上述 9 个苗圃全部调查,2 年生与 3 年生种苗在除山西长治与山东小留以外的 7 个苗圃调查。
Received: Oct. 9th, 2017; accepted: Oct. 20th, 2017; published: Oct. 27th, 2017
Abstract
In order to set up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Feng Dan’ seedlings, this study surveyed 1~3 years old seedlings in their main producing areas, including Shaanxi, Anhui, Shandong and Shanxi province, etc. The elements in seedling classification were select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ain factor analysis.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seedlings. The critical values of each class were determined by K-means cluster center ± standard dev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ling height, ground diameter and root diameter were applied in seedling classification. The qualified ‘Feng Dan’ seedlings were ranked into 3 classes.
采用 SPSS18.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凤丹’播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
相关分析结果(表 1)表明,鲜重为‘凤丹’播种苗各种性状指标相关的中心,能综合地反映种苗质量。 各项指标与鲜重相关的紧密程度,在 1 年生种苗中依次为根粗、地径、侧根数、苗高与主根长,且极显 著相关;在 2 年生种苗中依次为地径、根粗、侧根数、当年生枝粗、苗高、当年生枝长、主根长与枝条 数,除枝条数以外的各相关性均极显著;在 3 年生种苗中依次为当年生枝粗、根粗、地径、侧根数、当 年生枝长、苗高、主根长与枝条数,除枝条数不显著、主根长显著外,其余的相关性均极显著。另外, 各苗龄播种苗的侧根数与根粗相关性较强,说明二者反映的根部信息重复;而 2、3 年生苗的当年生枝长 与苗高、当年生枝粗与地径极显著相关,说明它们所反映的信息重复。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凤丹’播种苗分级指标;将所有分级指标的 原始数据标准化后,采用 K-均值聚类分析[7] [8] [9] [10],按类间距离大小依次划分种苗质量等级类别, 采用聚类中心 ± 标准差法确定临界值,即以各级种苗的聚类中心减去该级种苗标准差作为该级种苗分级 标准的下限值,最后按照最低定级原则制定分级标准,即任一指标若达不到该等级播种苗标准时则降为 下一级。
1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Ornamental Plants Germplasm Innovation & Molecular Breed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loriculture, 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2Shaanxi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Xi’an Shaanxi 3Shanxi Luan Zhihua A & F Co. Ltd., Changzhi Shaanxi 4Shaanxi Yangling Jinshan Agriculture Co. Ltd., Xianyang Shaanxi 5Shaanxi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Xi’an Shaanxi
各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苗高(cm)即茎长,指从播种苗顶芽到地面(土痕处)的枝条长度;地径(mm), 指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枝条数,指地上部分活体枝的数量;当年生枝长,指当年生新枝的顶端到基 部的距离;当年生枝粗,指当年生新枝基部(芽鳞痕)以上 1 cm 处的直径;根长指主根长,自主根上部侧 根产生部位至根端的距离;根粗(mm)指主根粗,是主根最粗处的直径,一般在侧根即将产生部位;侧根 数,指除主根外,粗度大于 0.2 cm 侧根数量;鲜重是鲜活的植物采集后技术推广总站,陕西 西安 3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长治 4陕西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咸阳 5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9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