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它的地方叫故乡》阅读练习
《土地的誓言》课外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土地的誓言》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旧土宁新路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
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
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
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
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
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旧土,你不动它,它恍若永远在水中,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
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
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的意思

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的意思文章一:《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咱老百姓心里啊,故乡就是那个让咱觉得特别亲切、特别自在的地儿。
哪怕有些东西天天在眼前晃悠,咱都没当回事儿,可那就是故乡的味道。
就说咱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吧,打小就在那儿。
春天开花的时候,满树白花花的,也没觉得多稀罕。
夏天呢,大伙就在树下乘凉唠嗑,习以为常了都。
可一旦出了村,心里头想的就是这棵老槐树。
还有村里的那条小河,水清清的,小时候天天在里头捉鱼摸虾。
长大了,觉得这有啥呀。
等去了大城市,见着那钢筋水泥,才明白故乡的小河有多珍贵。
咱对故乡的好多东西都熟视无睹,可真离开了,才知道那都是宝。
因为那有咱的根,有咱的回忆,那就是咱的故乡。
文章二:《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朋友,你知道啥是故乡不?对我来说呀,故乡就是那个我一直待着,好多东西都看惯了,不觉得稀奇的地方。
比如说,我家边上的那个小山坡。
小时候,天天往上跑,摘果子,捉迷藏。
长大了,觉得这坡也没啥特别的。
可后来出门打工,累了的时候,心里想的全是那小山坡。
还有老家的那些老街坊。
天天见面打招呼,没觉得多亲。
可到了外地,遇到难处,就想起他们的好来了。
故乡就是这样,好多东西咱都熟视无睹。
可真要没了,那心里空落落的,因为那是家,是永远的依靠。
文章三:《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咱来讲讲故乡哈。
故乡是啥?就是有好多咱都不稀罕看一眼的东西的地方。
就像我老家的那片稻田,一年到头,绿了黄,黄了绿。
小时候跟着大人干活,觉得烦死了。
可如今在城里,看到超市里的大米,就想起老家那片稻田,风吹过来,稻穗摇晃的样子。
还有村里的那口老井,水凉凉的,甜甜的。
天天打水,也没觉得多好。
等去了别的地方,喝着自来水,才知道老井的水有多好喝。
这就是故乡,好多东西就在眼前,咱不珍惜。
等离开了,才知道珍贵。
文章四:《熟视无睹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说起故乡,我可有好多话想说。
在故乡啊,有好多东西我们都习惯了,根本不放在眼里。
比如我家门前的那条小路,我走了无数遍,破破烂烂的,也没觉得咋样。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含答案《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21题(一)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舒翼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
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
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
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
回忆性散文类文阅读训练

月考类文阅读训练(乡情类)班级:姓名:得分:(2017年莱芜中考真题)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21题(14分)(一)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舒翼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
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
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
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
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及解析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的下策王举芳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
当本班最后一个学生走进教室后,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焱。
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出了教室。
当她回到教室时,有些惊讶。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手机。
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低头族’,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公室里,好不好?”同学们极不情愿地交出了手机。
“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在做什么呢?”王老师看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着头,不知在嘀咕什么。
“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
”王桐站起来说。
学校不允许住校生随便出校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班的QQ群了吗?”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
“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
”此言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
5元钱的红包刚投放到QQ群里,就被一抢而光。
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
是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十几部。
“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精神牢笼’。
”说着,王老师拿着没收上来的手机,走出了教室。
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幸亏在QQ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实的名字。
奇怪的是,以后每天都有人在QQ群里发红包,都用网名,不知是谁发的,王桐不敢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钓鱼执法”。
“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被没收吗?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真诱人,可惜我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评估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评估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桂花好像dǒng de( )节令,仲秋一到便花香四溢,让人chén jìn( )其中。
每到这时,妈妈就会fēn fù( )我们,把飘落的桂花jiǎn shí( )起来。
桂花可以做成gāo bǐng( ),可以做成huāchá( ),它虽然不如lán huā( )名贵,但花朵jīng qiǎo( )玲珑,别有一番风姿。
2.在括号里填入读音为“mù”的字,组成词语。
(2分)羡( ) ( )色( )布( )地3.选择题。
(填序号)(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镜匣.(xiá) 垂蔓.(màn)B.榨.油(zhà) 嗜.好(shì)C.铿锵.(qiāng) 长喙.(yuán)D.眼睑.(jiǎn) 箩.筐(luó)(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3分)①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②这家店的饺子素以皮薄馅大著称。
( )③姨妈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素菜。
( )(3)下列对于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桂花开放时真是香飘十里。
(夸张)B.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比喻、设问)C.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比喻)D.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拟人)(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朗读《落花生》一文时,父亲的话要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
C.《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咏物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D.《珍珠鸟》一文中多次出现“小家伙”,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他们怏怏(yàng)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shān)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B.它依傍一株枯槐(huái)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suì)西一串伶仃(líng dīng)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
C.惊涛澎湃(péng pài),掀起万丈狂澜(lán);浊(zhuó)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在那田垄(ló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hào)头上有我的手印。
2.对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B.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尽管许多流行读物装扮成经典,但它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②事故的教训需要汲取,引发事故的原因需要。
③行动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果实无法收获。
A.试图探索也许都B.试图探求既然也C.企图探究也许都D.企图探寻既然也二、填空题5.给下面语段中画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阅读练习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
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
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
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
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
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
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
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
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
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
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
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2017年0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15、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4分)
16、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4分)
①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②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17、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4分)
答案:
(一)(共14分)
14、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15、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16、①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②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油
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17、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