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6-3-1所示,主要原因是:A.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2.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C.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mL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20 mL3.现在只有量筒,要取出32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出体积为32 mL的酒精B.用量筒量出体积为40mL的酒精C.用量筒量出体积为50mL的酒D.用量筒量出体积为800 mL的酒精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5.小丽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并根据数据绘出了图象(如图6-3-2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20g ;1.0×103kg/m3B.60g ;0.8×103kg/m3C.60g ;1.0×103kg/m3D.20g ;0.8×103kg/m3二、填空题1.测量某物体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____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也可以用____来间接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A2. B3. C4. B5. D6. D7. C8. A9. D 10. C11. A 12. B 13. C 14. C 15. D16. B17. 30ml;2.3V18. 2.00;0.7×10319. 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右;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54.2;20;2.71×10320. 解:(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将弹簧和刻度尺固定,记下弹簧末端位置;②将小桶挂在弹簧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0,如图1所示;③桶中古盛满水,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1,如图2所示;④桶中盛满饮料,用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2,如图3所示;(2)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则===,===,解得:ρ饮料=ρ水;答:(1)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饮料=ρ水;(2)实验步骤如上述所示。

21. B、C、A、D、F、E;52;30;0.94;在相等的时间内,两根电阻丝放出的热量相等;控制变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大小22. 右;20;游码;1.05×103;往空烧杯内倒入水至标记线,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ρ水23. 右;2.4×103;右盘内放相同的烧杯,并用滴管在杯内加减水的质量;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ρ石==。

24. ④②③⑤①;;左;58.6;2.93×10325. 128;40;3.2×103;0.8;1.2×103;47:526. 右;62;20;3.1;测量出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2;【解析】1.解:A、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流很大,烧坏电流表,故A错误;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要用手直接拿,故B正确;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正确;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①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①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2.实验室有四种规格的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最小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的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A.500mL、10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mL、1mL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甲和乙,制成了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每隔10mL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100mL,乙杯最多能装水200mL,则()A.甲杯量程大,刻度均匀B.甲杯量程小,刻度不均匀C.乙杯量程小,刻度均匀D.乙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4.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是中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

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B.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左调C.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最低(高)处保持水平D.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5.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不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①脚印的深度①脚印的面积①积雪的厚度①冰的厚度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课外活动小组的王宇同学在练习用量杯测液体体积的实验时,在水龙头上向量杯放水(如下左图),已知水龙头匀速放水,右边四图中反映量杯中的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图是()A.B.C.D.7.有甲、乙、丙、丁四种量筒,它们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如表所示,现要准确量取55mL的水,最合适的量筒是()量筒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甲1000mL10mL乙100mL1mL丙50mL5mL丁10mL0.2mLA.甲B.乙C.丙D.丁8.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③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内煤油的体积V;③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①B、②或④C、③D、都不能省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两桶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A、500ml 10mlB、100ml 2mlC、250ml 5mlD、50ml 2ml4、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A.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B.质量减半,体积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减半,体积不变,密度减半D.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减半5、测定小石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体积;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将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⑤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④⑤①C.⑤①③②④D.③②⑤①④6、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加减砝码要用镊子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2.小明进行了如下图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长度为5.23cmB.物体A的重力是4.6N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cm3D.金属块的质量为25g3.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必须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会溢出D.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4.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局部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①ρ=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5.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拾到一块小矿石,查阅相关资料获知该矿石的密度为2.50g/cm3.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各自测得矿石的密度为ρ甲=2.48g/cm3、ρ乙=2.51g/cm3、ρ丙=2.47g/cm3 ,ρ丁=2.56g/cm3 ,那么以下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四位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该矿石的密度值为2.50g/cm3B.只有乙同学的测量是正确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最接近矿石密度的真实值C.只有丁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与矿石密度的真实值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四位同学测量的数据都是有效的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⑤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本节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会实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掌握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4.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态度。

要点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分度值 2 ml);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图(1)图(2)(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要点诠释: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4.考查方向【例】(2023·武威)小王买了一种果汁,他想在实验室中测量出这种果汁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4)用天平测烧杯和杯内剩余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果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5)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6)小王发现上述第(3)步操作时,有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你觉得测得的果汁密度将会__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含详细答案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含详细答案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V1,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V2,则小刚测量的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V2﹣V1B.小于V2﹣V1C.大于V2﹣V1D.无法判断2.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

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量筒、烧杯、刻度尺B.烧杯小木块刻度尺C.天平、烧杯、刻度尺D.天平、量筒、烧杯3.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时为12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为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9mL B.大于9mL C.等于9mL D.无法判断4.如图是标有380mL小瓶装的农夫山泉,小滨想测量其实际装有的水量,则向实验室老师借用量筒最合适的是()A.380mL的量筒B.500mL的量筒C.1000mL的量筒D.250mL的量筒5.某同学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6.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A.③④B.①④C.①②D.①③7.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哪组仪器更为合适()A.1000mL的量筒和滴管B.500mL的量筒和滴管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mL的量筒和滴管8.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9.如图,实验室需要测量一矿石的密度,按从图A到图D的顺序进行实验,这样操作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10.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使用托盘天平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D.用体温计去测量沸水的温度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在调节天平时,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解析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1.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2.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3.为了测量花生油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烧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记下花生油的体积;②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③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花生油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④②①③⑤C. ④②③⑤①D. ④①②③⑤4.芳菲四月,春满沂河!临沂青河实验学校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沂河水。

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③④①5.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②③④①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⑥6.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甲图可读出烧杯的质量,乙图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丙图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下列选项中计算结论错误的是()A. 空杯的质量m=35gB. 酱油的质量m=80gC. 酱油的体积V=40cm3D. 酱油的密度ρ=1.125×103kg/m3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8.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A. B. C. D.9.小丁同学利用天平和瓶子(含盖子)测量酱油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梳理:
1.量筒的使用
方法: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和.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若俯视,则读数,若仰视,则读数.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工具:和__ __.
实验原理:.
测量过程:利用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测出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习题:
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
1.为了方便测出120 mL水的体积,下列量筒中比较适合的一个是( )
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5 mL
C.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2 mL
D.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
2.在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读数方法应如(填“甲”“乙”或“丙”),水的体积为.
知识点2测量液体的密度
3.(长沙中考)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 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g/cm3.
4.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5.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g,依据公式ρ=,液体的密度为g/c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的密度
6.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辟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 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甲乙
(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 _;
②__ 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g/cm3.
7.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 )
A.m
V1 B.m
V1+V2
C.m
V3-V2D.
m
V3-V2-V1
8.(毕节中考)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
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_ _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填
“>”“=”或“<”)ρ1.
甲乙
9.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a b c
甲乙
(1)如图甲是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
(2)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金属块的密度是.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甲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 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 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 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小误差,你的操作是__ .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1.量筒的使用
方 法: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__最大测量值__和__分度值__.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__相平__.若俯视,则读数__偏大__,若仰视,则读数__偏小__.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工具:__天平__和__量筒__.
实验原理:__ρ=m V
__. 测量过程:利用__天平__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__量筒__测出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公式 __ρ=m V __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习题:
1.C
2. __乙__ __42__
3.(1) __右__ .
(2) __69.6__ .
(3) __1.1__ .
4.A
5. __21.20__ __m V __, __1.06__ . 6.(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__64.0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水要能浸没穿天石__;②__穿天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_3.2__g/cm 3.
7.C
8. _78.4__g __7.84×103__ __>__
9.(1)如图甲是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acb __(填字母).
(2)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__71.4__g__.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 mL 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20____cm 3__,金属块的密度是__3.57×103__kg/m 3__.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__零刻线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 ,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62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28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1.09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小误差,你的操作是__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后,再测量空烧杯的质量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