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20、秋水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
畅通无阻的水流是这样大,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有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学识少、伯夷的道义不值得看重的人,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
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2一、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由于山北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他们运土石,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到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hù),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
(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玩。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
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九上文言文翻译第三单元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复习?”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对子路说:“仲由,教给你一个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孔子说:“他聪明好学,不因为地位低而感到羞耻去请教别人,所以被称为‘文’。
”孔子说:“别人的行为,无论好坏,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曾子说:“君子通过交流学问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助自己的仁德。
”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孔子说:“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一种技艺。
”孔子说:“君子的品德就像风,小人的品德就像草。
风吹在草上,草必定会倒。
9年级文言文课文翻译

9年级文言文课文翻译9年级文言文课文翻译导语:对于文言文课文,同学们可以挑战自我,尝试进行翻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9年级文言文课文翻译,供各位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公输》(墨子)翻译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
”公输盘不高兴。
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
”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
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
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
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
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
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
楚国有云楚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
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个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
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
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鱼我所欲也孟子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拥有的话,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追求道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因此我不苟且偷生;死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更令我厌恶的,所以有的灾祸,我也并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避开祸患的手段,有哪一桩不能采用呢?这样做就可以生存,却有人不采用它;照此就可以避祸,却有人不采纳它。
因此,可知人们所追求的有胜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
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本性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它就能活命,不吃它就会死亡。
但如果吆喝着施舍,路过的饥民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面对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高官厚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自己所结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原本的本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
(一)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二)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三)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
(四)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
(五)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
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之道。
‛(六)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
孔子说:‚先行动,有关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七)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
小人与此相反。
‛
(八)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
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
(九)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
(十)(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欣赏曾点说的啊!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其他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作千里马。
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喂马的人却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
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来,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掉鱼,而得到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再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事情,然而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存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使用呢?(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
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
然而,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踹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仪就打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吗?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打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秋水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
畅通无阻的水流都是这样大,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这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学识少、伯夷的道义不值得看重的人,开始我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
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
捕蛇者说
永州的郊外有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的斑纹,它碰到过的草木全得枯死,(若)咬了人,就没有医治的方法。
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却可以治好麻风、手脚麻痹、脖子肿和癞疮等恶性病症;还可以消除烂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准许)他们用蛇抵应缴的租税。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专享这种好处有三代了。
我向他打听,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上,我爹死在捕蛇上,我接着干这件差事十二年了,险些送命也有也有好几次了。
‛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我打算告诉主管的人,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姓蒋的(一听)更觉得悲苦,眼泪汪汪地说:‚你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可(你不知道,)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
要是我过去不干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
从我家三代定居在这个村子,算起来,到现在六十年了。
(这些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
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也全交出去了,(大家)哭着喊着,四处逃亡,又饥又渴,常常跌倒在地,(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吸着有毒的瘴气,死者遍野,尸骨成堆。
从前跟我爷爷住在一块儿的,如今十家中连一家也没有了;跟我爹住在一起的,十家中没剩下两三家,跟我一块儿住了十二年的,如今也不到四五家了。
(那些人家)不是死光就是逃荒去了。
可我靠着捕蛇独自活了下来。
凶暴的官吏一到我们村子来,就到处乱闯乱嚷,吓得人们哭天叫地的,甚至连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这才安心地睡下。
我小心喂养它,到规定的时候把它交上去。
回来后,心满意足地吃我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
其实呢,我一年里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却能高高兴兴地过,哪里像我的邻居们天天都这么难熬呢!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听了这些话,我更加悲痛。
孔子说:‚横征暴敛比老虎还要凶狠啊。
‛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
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
唉,谁能想到赋税的祸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所以,我为此事写了这篇‚说‛,期待着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了解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