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2.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 5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 50分。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第 I卷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描述的过程涉及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风吹草动B.钻木取火C.釜底抽薪D.水滴石穿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B.Ba(OH)2C.NH3D.Cl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不易被腐蚀D.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铁,钢铁作原电池的负极4.对于 50 mL 1 mol•L-1硫酸与铁片的反应,下列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改用 100 mL 2mol•L-1盐酸C.改用 98%的浓硫酸D.再加入等质量的铁片5.下列液体 pH>7的是A.蔗糖溶液B.人体血液C.胃液D.橙汁6.下列描述的变化与可逆反应无关的是A.1 mol N2和 6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N2的转化率为 78%B.把 PCl5加入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中 PCl5、PCl3、Cl2共存C.把装有 NO2和 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冰水中,最终气体颜色变浅D.2 molH2在 1 molO2中燃烧生成 2 molH2O,2 molH2O电解生成 2 molH2和 1 mol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能够设计成原电池C.反应 CaCO3(s)= CaO(s)+CO2(g)的△S<0,△H>0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化学试卷第 1页共 8页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 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 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图 1所示。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基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C。

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的含义相同D。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任何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

下列有关“有效碰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活化能较低的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较大B。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可能是无效碰撞D.对于气体之间的反应,升温、加压、加催化剂均可增大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能量为主②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③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可以利用气体的体积、体系的压强、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来测定反应速率④一定温度下,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长时间观察,小晶体会长大,有的晶体上的棱角会消失,但晶体的总质量不变⑤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⑥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发生和过程的速率⑦离子反应的速率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的扩散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A.②③④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①②③④⑤4.下列关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B.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444。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C.①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2.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②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③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④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⑤溶液中的离子数目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强.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3.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反应是()A.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B.灼热的碳与CO2反应C.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D.铝片与稀盐酸反应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5.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逐渐减小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1mol/L盐酸和0.1mol/L醋酸分别与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B.0.1mol/L盐酸和0.1mol/L硫酸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C.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末分别与0.1mol/L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D.铝和铁分别与0.1mol/L硫酸的反应速率相同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8.常温下,将浓度为0.1mol﹒L﹣1HCOOH的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 a(HCOOH)C.D.9.可逆反应aA(s)+bB(g) 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 b > c+d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0.25℃时,水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硫酸,平衡向逆向移动,c(H+)降低B.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2CO3固体,平衡向逆向移动,c(H+)降低D.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K W不变11.为了鉴别两瓶未贴标签的等体积的PH=2的醋酸溶液和PH=2的盐酸溶液,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Zn粒看起始速率的快慢B.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C.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D.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用蒸馏水分别稀释100倍,再用pH试纸测pH值12.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mol/L醋酸溶液pH=3;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⑧pH=a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pH=a+1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A.②⑥⑦⑧B.③④⑥⑦ C.③④⑥⑧ D.①②1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14.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HIn,可做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In(红色)⇌H++In﹣(黄色),对上述平衡解释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加入盐酸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溶液显红色C.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D.加入NaHSO4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15.室温下,把1mL 0.1mol•L﹣1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最接近于()A.1.0×10﹣4mol•L﹣1B.1.0×10﹣8mol•L﹣1C.1.0×10﹣11mol•L﹣1D.1.0×10﹣10mol•L﹣1 16.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17.(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aCO3(s)═CaO(s)+CO2(g)△H=+177.7kJ/mol②C(s)+H2O(g)═CO(g)+H2(g)△H=﹣131.3kJ/mol③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114.6kJ/mol④C(s)+O2(g)═CO2(g)△H=﹣393.5kJ/mol⑤2CO(g)+O2(g)═2CO2(g)△H=﹣564kJ/mol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l)△H=﹣57.3kJ/mol⑦CH4(g)+2O2(g)═CO2(g)+2H2O(g)△H=﹣517.6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不正确的理由是.(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与O2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填序号,下同);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18.(12分)(1)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_________。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南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与足量铜片反应时,先生成红棕色气体,后生成无色气体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C.炭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D.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漂白性增强参考答案:B略2. 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OB.Na+、HCOC. HCO3-、COD.Na+、OH-参考答案:B在NaOH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如下反应:NaOH+CO2====NaHCO3。

即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a+和HCO。

3. 反应5min达到平衡时,X减小n mol·L-1,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n mol·L-1·min-1。

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反应中各物质的系数比a:b:c:d可能为1:3:2:2C.增大X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和Y的转化率都增大D.增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都不能改变该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状态参考答案:B略4.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D.Y可以是葡萄糖参考答案:C略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石墨,s) = 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增大参考答案:A略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2H++Cl-+ClO-B.含有大量N03-的溶液中,可以同时大量存在H+、Fe2+、Cl-、SO2-4C.常温下在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I 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证明常温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溶解度D.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ol C20H42的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2 N A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人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B.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只增加N2的物质的量,平衡后N2百分含量增大C.在铁件上镀铜时,铁和电源负极相连,铜和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D.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l2 溶液中,分别通人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参考答案:B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B.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 溶液混合:Mg2++3OH﹣+H+=Mg(OH)↓+H2O2C.铅蓄电池充电时的阴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D.以金属银为阳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2Cl﹣+2H2O H2+Cl2+2OH﹣参考答案:A【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氢氧化铁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实现沉淀转化;B.等物质的量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后首先发生中和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钡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C.铅蓄电池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发生还原反应;D.银做阳极为活性电极,电极参与放电.【解答】解:A.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离子方程式::3Mg(OH)+2Fe3+═2Fe(OH)3+3Mg2+,故A正确;2B.等物质的量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后首先发生中和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钡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离子方程式:Mg2++4OH﹣+2H+=Mg(OH)↓+2H2O,故B错误;2C.铅蓄电池充电时的阴极电极方法式:PbSO4+2e﹣=Pb+SO42﹣,故C错误;D.以金属银为阳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离子方程式:2Ag+2H2O H2↑+2AgOH↓,故D错误;故选:A.9. 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Fe(NO3)x中的x为2B.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C.反应中每还原0.4mol氧化剂,就有1.2mol电子转移D.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参考答案:C略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l的溶液中:Mg2+、Na+、AlO2-、SO42-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H+、Na+、Fe3+、Cl—C.c(OH—)/c(H+) =1012的溶液中:SO32-、NH4+、NO3-、K+D.含有大量MnO4-的溶液中:Ca2+、K+、Cl-、I-参考答案:B略11. 流动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1页共16 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B。

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兩等环境问题D。

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 .3.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 F﹣F H﹣F H﹣ClH﹣I E(kJ•mol﹣1)436157568432298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 (g)△H=+436 kJ•mol﹣1第2页共16 页D.H2(g)+F2(g)=2HF(g )△H=﹣25 kJ•mol﹣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为100分,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三章、第四章结束。

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14 Na:23 K:39 Cl:35.5Cu:64 Fe:56 Ca:40 Mg:24 Ag:108 Ba:137 I:127第Ⅰ卷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72分)1.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大的是A. HClB. NaHSO4C. CH3COOHD. Na2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S-的水解方程式为:HS-+ H2O H3O++S2-B.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C. 将pH =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 100℃时,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 mol·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4.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4 mol·L-1的醋酸和20 mL 4 mol·L-1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B.灯光变暗C.灯光变亮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5.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④NH4Cl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生成氢气⑧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⑨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A. ①④⑦B. ②⑤⑧C. ③⑥⑨D. 全部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l-、Na+、SO42-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 -、NO3-、S2-、SO32-③水电离的c(H+)=10-12mo1·L-1的溶液中:Cl-、HCO3-、 NO3-、NH4+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 NH4+、 Cl-、K+、SO42-⑤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_、NO3-、Na+、SO42-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①②④7.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A.0.1 mol•L-1 NH3•H2O溶液的pH小于13B.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小于7C.向0.1 mol•L-1 NH3•H2O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B.稀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为强酸D.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小9.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体积分别为V1、V2、V3,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是A.V1=V2= V3 B.V1=V2﹤V3 C.V1<V2 = V3 D.V1=V2﹥V310.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相等的两溶液中:c(CH3COO—)=c(Cl—)B. 分别中和pH相等、体积相等的两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金属镁反应,反应速率相同D.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H3COO—)=c(Cl—)11.观察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接电流表,该装置为原电池B.a、b接直流电源,该装置为电解池C.a、b接直流电源,铁可能不易被腐蚀D.a、b接电流表或接直流电源,铁都可能是负极12.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C.常见的氨基酸为无色结晶,能形成内盐,所以熔点较高
D.鸡蛋清的溶液中硫酸钠和硫酸铜固体,都会析出白色沉淀且原理相同
2.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丙酮(CH3COCH3)和丙醛的是
A.李比希燃烧法 B.钠融法 C.质谱法 D.1H—NMR谱
3.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B.CH4的球棍模型:
姓名,年级:
时间:
2018—2019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C.7.8 g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0。6 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8.下列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A.乙二醇和丙三醇B. 和
C.CH2=CH2和 C4H8D.CH4和C4H10
9.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即“原子经济性”。下列反应能体现原子经济性的是
B.②装置实验室乙醇制乙烯
C.③装置用于实验室制酚醛树脂
D.④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21.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
A.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 ―O― ―CH3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3.C
【解析】

惠南中学秋季期中考试卷

惠南中学秋季期中考试卷

惠南中学年秋季期中考试卷高二化学(理科)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下述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的是【】.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限制使用电动车2.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铝粉与氧化铁反应.钠与水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晶体与()晶体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反应热是的燃烧热.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相同.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 ·-·-.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下列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升高温度.加入过量的氧气.增加压强.增加木炭的量6.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气体和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 ()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容器内、、同时存在.容器内、、的浓度相等.单位时间消耗同时生成.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 Δ=·-②()()() Δ=·-③()()() Δ=·-④()()() Δ=·-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Δ-·,Δ-·,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石墨)(、金刚石) Δ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总能量大.原电池的总反应式是,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盐桥中的—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电解稀制、时铜做阳极.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含有锌离子.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含有锌离子.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含有锌离子13.用铂电极(惰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和的是【】A.溶液.溶液.溶液.溶液.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等金属的阳极泥.右图是电解溶液的装置,其中、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是阳极.电解过程中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过程中极质量减少.阳极与阴极上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某学生欲完成++↑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反应+→(△<)分两步进行:①+→(△>),②→(△<),下列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右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电极是正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在反应时被氧化.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 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池工作时,锌作负极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池工作时,—向正极移动.外电路中每通过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负极反应式:—﹣—═— —.每转移电子,理论上生成 —.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将不断增大 .在一定条件下,和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 () () ();△ —由和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 . . ..和的混合液中(-)= ,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通电一 段时间,两极上均产生(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混合液中的浓度是【 】. . . .惠南中学年秋季期中考试卷高二化学(理科)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第一学期生物试卷温馨提示:试卷共8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白毛与鼠的黑毛B.毛桃与甜桃C.鸡的光腿与长腿D. 山羊的有角与无角2.下列基因型表示的个体,属于纯合子的是A.aaX B X bB.AAbbDdD.EEee3.下列性状的遗传现象,属于完全显性的是A.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B.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子一代都为半透明金鱼C.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D.多对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的夫妇,所生孩子都是AB型4.从细胞水平看,下列能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的是A.人、大猩猩等人猿超科动物的骨骼基本相同B.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组成C.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5.科研人员利用辐射方法将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中,以便及早淘汰雌蚕,获得更多的雄蚕,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此种育种方法属于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6.下列人类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A.苯丙酮尿症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C.特纳氏综合征D.遗传性神经性耳聋7.显性基因(如果蝇的红眼基因W)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白眼基因w),而隐性基因(w)也可突变为显性基因(W),上述现象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A.可逆性B.普遍性C.有害性D.稀有性8.达尔文认为________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A.可遗传变异B.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D.适应9.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aa个体20只,Aa个体50只,AA个体30只,则基因a的频率为A.30%B.35%C.40%D.45%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优生优育措施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B.遗传咨询C.产前诊断D.晚婚晚育11.一个双链均含32P的DNA分子在不含32P的溶液中复制3次后,含32P的子代DNA分子数是A.1B.2C.4D.812.正常情况下,人类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44+XXB.44+XYC.22+XD.22+Y13.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自交B.观察C.测交D.杂交1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C.雌、雄配子相互分离D.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15.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不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生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B.青少年患遗传病的风险很大C.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D.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年龄增加快速上升16.等位基因一般位于A.DNA的两条链上B.姐妹染色单体上C.非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17.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生了一个O型的孩子。

该夫妇再生一个O型孩子的概率为A.1/2B.1/4C.1/6D.1/818.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A.—核糖—磷酸基团—核糖—B.氢键C.—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磷酸基团—D.—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19.下列四个标号中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①B.②C.③D.④20.下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

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的是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21.真核细胞的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依次存在于上。

A.DNA和信使RNAB.信使RNA和DNAC.转运RNA和DNAD.信使RNA和DNA2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理论上推测子代噬菌体中的放射性情况是A.25%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B.25%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C.50%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D.50%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23.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则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24.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碱基、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5.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4,则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为A.0.4B.2.5C.1.0D.0.626.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造血干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中A.两者都能进行①B.前者可进行①②③,后者只进行②和③C.两者都只进行①、②D.前者只进行①和②,后者可进行①②③27.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让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A.1/2B.2/3C.4/9D.5/928.当父亲患某遗传病时,无论母亲是否患病,他们的女儿一定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A.Y染色体遗传B.X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9.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豌豆异花传粉的特性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D.孟德尔根据测交结果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30.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B.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产生抗药性突变C.环境是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1.下列关于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系谱分析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B.羊膜腔穿刺技术是产前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C.通过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可认定该胎儿有遗传病D.妊娠早期避免放射线照射可降低胎儿的致畸率32.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3.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中基因R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表示信息传递或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①~③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①和②的碱基种类不同B.过程a需要DNA聚合酶参与C.多个核糖体串在②上,增大了③合成的效率D.基因R表达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34.狗的毛色中褐色(B)对黑色(b)显性;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含有B、b基因的狗均表现为白色,i不影响B、b的表达。

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白色个体和杂合褐色个体之比为A. 2 :1B. 3 :1C. 4 :1D. 6 :135.从某社区随机抽取男女各200人,调查中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8人,患者6人,男性患者12人,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A.7%B.5.25%C.10.5%D.8%36.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雌雄配子的结合B.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C.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和受精作用D.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并组合,所得到的组合类型是杂合子的概率为3/437.两种高等动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下,其中3个来自同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是38.某昆虫的a基因是抗药性基因,研究人员从农场的某昆虫群体中随机捕捉100只,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为16、48、36。

在使用农药杀虫的若干年后,再从该农场中随机捕捉100只该昆虫,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为64、20、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a和Aa相互交配的后代出现AA、Aa和aa三种基因型,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A基因频率从60%降至26%,不能说明昆虫发生了进化C.抗药性昆虫数量逐渐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三种基因型频率均发生了变化,说明选择直接作用于昆虫的基因型39.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种红色牵牛花和纯种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红色=3:1B.红色:粉红色=1:1C.红色:粉红色:白色=9:6: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4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该实验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S型菌的子代只有S型菌41.用15N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含2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8条和16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A.第二B.第三C.第四D.第五4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l:1:3:5。

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有4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 T: G: C=1:1:4:4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排列方式最多共有4200种D.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需48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3.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B.乙→丙过程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不一定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4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