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861地质学基础A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地质学基础大纲及重点4

地质学基础大纲及重点4

地质学基础(Foundation of Geology)第十章矿床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矿床的有关概念及其成因分类一.有关矿床的概念1.矿产是指在岩石圈中赋存的、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物质资源。

按性质和用途可划分为四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地下水资源。

2.矿床与矿体矿床是指岩石圈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包含有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块段的综合地质体。

矿床中能被开采利用的块段,称为矿体。

按矿体的形状可分为等轴矿体、板状矿体、柱状矿体。

3.矿石和脉石矿体中可提取有用组分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集合体,称为矿石。

矿体中夹有的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称夹石。

矿石中目前不能被利用的矿物称脉石矿物。

夹石、脉石矿物和围岩碎块等统称为脉石。

4.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百分含量。

二.矿床的成因分类1.岩浆作用矿床岩浆矿床、伟晶矿床、热液矿床、火山矿床2.变质矿床接触热液变质矿床、气-液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3.外生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可燃料有机矿床第二节岩浆作用矿床1.岩浆成矿阶段富含硫化物、氧化物的岩浆岩,在高温时是完全混熔的。

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硫化物、氧化物与硅酸盐融体会发生分离(熔离),并因前者富含金属元素、密度较大而下沉,从而形成岩浆熔离矿床。

2.残余岩浆成矿阶段在岩浆结晶成岩作用的晚期阶段,一些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沿早期结晶成岩的岩石裂隙贯入,或顺围岩的裂隙贯入,由于温度和压力还较高(600-300℃),流体成分又多,有利于矿物结晶成大晶体,形成伟晶岩。

在此阶段形成的矿床称为伟晶岩矿床。

3.热液成矿阶段岩浆侵位至冷凝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以HO为主,并含有多种挥发分2和多种成矿元素的热水溶液,称为岩浆热液。

这种热液把深部的矿质以及分散在围岩中的成矿元素萃取出来,通过充填、交代方式使矿质沉淀而形成矿床。

4.火山作用成矿阶段残余岩浆、高温气体和热液在火山通道、破火山口附近的断裂带内可形成很有价值的矿床(斑岩型、交代-充填型、热液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的更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基础A》学术性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熟悉并基本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基本要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中的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强调地质学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如下:名词解释:约13%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简答题:约33%论述题:约34%三、主要考试内容1、研究对象与方法(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3) 地质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一般现状、发展趋势2、地球概述2.1 地球的基本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2.2 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2.3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1) 地球的密度和压力(2) 重力(3) 地磁(4) 地热3、地质作用3.1 地质作用的概念(1) 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2) 地质作用的类型3.2 内动力地质作用(1) 地壳运动(2) 地震(3) 岩浆作用(4) 变质作用3.3 外动力地质作用(1) 风化作用(2) 剥蚀作用(3) 搬运作用(4) 沉积作用4、地质年代4.1 化石(1) 化石的形成(2) 化石的类型(3) 标准化石与常见的化石4.2 地层(1) 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2)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4.3 地质年代(1) 相对地质年代(2) 绝对年代5、矿物5.1 矿物及晶体的概念(1) 矿物的概念(2) 晶体与非晶体5.2 矿物的化学成分(1) 矿物的化学成分(2) 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 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4) 矿物中的水5.3 矿物的形态(1) 矿物的单体形态(2)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5.4 矿物的物理性质(1) 矿物的光学性质(2) 矿物的力学性质(3) 矿物的其他性质5.5 主要矿物介绍(1) 矿物分类(2) 矿物命名(3) 主要矿物类型6、岩石6.1 岩浆岩(1) 岩浆与岩浆活动(2) 岩浆岩的成分(3)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4) 岩浆岩的产状(5) 岩浆岩的类型(6) 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6.2 沉积岩(1) 沉积岩的成分(2) 沉积岩的结构构造(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4) 碎屑岩类(5) 粘土岩(6) 碳酸盐岩6.3 变质岩(1)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2) 变质岩的成分(3)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4) 变质岩的类型7、地质构造7.1 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1) 岩层产状(2) 地层的接触关系7.2 褶皱构造(1) 褶皱和褶皱要素(2) 褶皱的形态(3) 褶皱的组合(4) 褶皱构造的成因分析7.3 断裂构造(1) 节理(2) 断层7.4 地质构造研究的方法与地学意义8、板块构造8.1 大陆漂移(1) 大陆漂移说概述(2) 大陆漂移说的证实8.2 海底扩张(1)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2) 海底扩张说的证实8.3 板块构造(1) 板块构造的概念(2) 板块边界类型(3) 板块的运动与大洋演化8.4 研究板块构造的地质意义9、地球的起源与演化9.1 大爆炸宇宙说(1) 大爆炸宇宙说及其证据9.2 太阳系与地球的起源(1) 太阳系的起源(2) 地球的起源9.3 地球的演化(1) 地球内热的演化(2) 地球层圈构造的形成(3) 生命的起源10、地球资源与地质灾害(1)地球资源和矿产概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2)地质灾害概念: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初试《地质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地质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地质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科目主要是为进一步学习地质学的各门分支学科打基础.因此,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及因果关系是考试重点。

具体体现在对地球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联系和区别的掌握程度,对地球结构的划分,地质构造的分类和特征、地球基础知识以及促使物质组成、构造等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满分为150分,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内容结构为各部分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

(四)试卷题型结构本科目试卷题型主要包括:概念题、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识图题、综合题等。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地球物质组成(约占25%)主要包括矿物和元素丰度等基本概念,矿物鉴定特征、分类;三大岩类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分类以及彼此联系和区别。

(二)地球结构、构造(约占30%)包括地球圈层的划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识别方法和手段.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质年代(约占10%)主要包括与地质年代相关的基本慨念、地质年代确定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分类、区别和联系。

(四)地质作用(约占25%)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分类;地质作用对矿物、岩石和演化的影响;地质作用对地质构造和演化特征的影响等。

(五)其他地质作用(约占10%)了解和掌握河流、地下水、海洋、风、湖沼等的地质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特征等内容.四、考试用具说明考试使用黑色笔作答,考试时需要携带计算器、量角器、直尺、笔、橡皮等.。

地质学基础复习提纲

地质学基础复习提纲

1.什么是地质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课本P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研究内容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1)野外调查——基本工作方法(2)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3)历史比较法——基本思维方法(重点)3.什么是均变论和灾变论及其代表人物,什么是以今证古(并举例说明)和历史比较法?(P4)均变论:各种缓慢的不为人知的地质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就可产生惊人的结果,称为均变论。

代表人物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

灾变论(或剧变论):灾难-毁灭-再创造,自然界按照这种过程,生物界不断形成新属种,如此反复,变化不已。

代表人物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

以今证古:根据目前的地质过程和方式来推断过去的地质过程和方式。

目前在海洋中沉积的泥沙中夹杂着螺蚌壳,假如在高山层中发现了海生螺蚌壳化石就可以判断这座高山所在曾经是一片海洋。

历史比较法:在采用以今证古原理的同时,也注意到地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以及在地球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用历史的、辩证的、综合的思想为指导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

4.地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其中重力、温度、密度和压力如何随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P16)密度、重力、磁场、温度、压力、弹塑性重力重力在地表的变化: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重力在地球内部的变化:从地表到地下 2900km 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随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有波动。

在核幔界面上,重力值达到极大(约1069伽),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平衡,重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变小为零。

温度(地热)外热层(变温层):地球的表层,平均厚度约15米,随外界温度而有日变化和年变化,地温是向下降低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3地球物理学基础_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3地球物理学基础_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物理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简述题和论述题二、考试大纲1.地球动力学考试内容:板块构造的基本模型、板块的边界类型、板块构造的基本单元、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幔对流的理论、对流发生的条件、地球内部热量的传输方式、地球内部温度、密度、波速的分布特征,地幔对流存在的证据。

地球不同圈层的物质组成、地球内部的相变面、相变面对于确定地球内部温度的意义、固态相变在热对流中的作用。

外核对流的动力来源。

地球化学成份的确定方法。

全球地表热流的分布特征、地球在形成时间的热能来源以及现今的热能来源。

放射性元素在不同岩石中含量的差别。

2.地球的形状、密度及重力场考试内容:地球重力、大地水准面与地球形状、正常重力场与重力异常、地壳均衡与重力均衡异常和潮汐作用与固体潮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包括地球重力场、地球的重力位、地球重力变化、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基本形状——标准椭球面、垂线偏差与高程异常、正常重力场、重力测量基本原理、各种校正与重力异常、岩石密度、地壳均衡概念、均衡异常、重力异常正演、潮汐作用、起潮力、重力固体潮、重力场与地球内部结构等问题。

3.地球的磁场考试内容:地磁场的构成及分类与时空特征及其起源、地磁场的长期与短期变化、地磁活动性、地磁场的建模与模型、古地磁学、岩石磁学、磁法勘探、地磁场观测仪器及测量方法与技术、地磁测量数据的整理与处理、地磁学应用领域等。

重点包括地磁学基本概念与方程(如磁标势、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化强度、磁矩、磁化率、磁导率、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磁偶极子场、磁异常等)、地磁要素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地球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自激发电机假说、地磁场的短期变化、三大类岩石磁性特征、岩石圈磁场与岩石磁性及岩石圈磁性结构、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与数据采集及处理和解释、岩石剩余磁性及其成因、古地磁学研究内容及方法、地磁极的漂移与倒转等问题。

《普通地质学(816)》考试大纲

《普通地质学(816)》考试大纲

《普通地质学(816)》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普通地质学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在系统掌握普通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识别各类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地质构造等地质现象。

本课程要求考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在此基础上理解和分析,将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试中体现既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对地质问题地质现象综合分析能力的原则。

二、考试内容1.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1)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2)地质学研究对象、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研究内容;(3)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2.地球的一般特征(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基本参数(3)地球的圈层构造及表面特征(4)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3.矿物(1)矿物的概念(2)矿物的晶体结构(3)矿物的物理性质和手标本鉴定特征(4)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矿物及其用途4.岩浆作用与火成岩(1)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2)喷出作用与喷出岩(3)侵入作用与侵入岩(4)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5)火成岩的主要类型和野外识别(6)火成岩的成因5.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2)沉积岩的特征(3)沉积岩的类型及常见沉积岩特征6.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变质作用概述(2)原岩在变质作用中的变化方式(3)变质岩的类型及代表岩石特征(4)岩石的演变7.地质年代(1)相对年代的确定(2)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3)地质年代表(4)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爆发与灭绝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2)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3)地层的接触关系(4)构造期与构造事件9.板块构造和地震(1)大陆漂移(2)海底扩张(3)地震基础知识及地震带(4)板块构造10.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风化作用的产物11.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河流概述(2)河流的侵蚀作用(3)河流的搬运作用(4)河流的沉积作用(5)河流的去均夷化作用(6)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准平原12.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1)地下水的概念(2)地下水的类型(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4)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13.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1)海洋概述(2)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海底沉积物(4)海水的进退14.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1)湖泊概述(2)湖泊地质作用(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15.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1)冰川概述(2)冰川的类型(3)冰川的地质作用(4)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5)冰川作用的原因16. 风的地质作用及荒漠特征(1)风的地质作用(2)荒漠概述(3)黄土17. 块体运动和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概述(2)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3)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4)其他地质灾害及其防治18.行星地质概述(1)太阳系及其起源(2)类地行星(3)类木行星及其卫星19.地球的形成与生物演化(1)地球的天文时期(2)太古宙-元古宙的地球(3)显生宙的地球20.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1)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2)城市兴衰与地质环境(3)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4)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5)人为地质作用三、参考书目1. 《普通地质学》(第三版),舒良树主编,地质出版社,2010.092. 《普通地质学》(第二版),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1995.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4 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4 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地球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发展,约15%
地球圈层系统和动力地质作用等,约85%
(二)题型比例
术语解释约30%
论述题约70%
二、其他
普通地质学
绪论
考试内容
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营力动力系统,内营力动力系统)。

一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
考试内容
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概念、大气环流(季风概念、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
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速随深度变化
总体特征;莫霍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外核);圈层特征(上/
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

二地球的物质组成
考试内容
矿物(元素和丰度,矿物肉眼识别特征)
岩石:三大岩石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代表性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变质岩;沉积作用和沉积岩;三大岩石之间的循环)
三地质年代
考试内容。

《地质综合》考试大纲

《地质综合》考试大纲

《地质综合》考试大纲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专业代码:0818、0709专业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地质学(一级学科)考试科目代码:827 考试科目名称:地质综合(一)考试内容试题以《地球科学概论》为基础、以《专门水文地质学》和《勘探地球物理学》为专业核心,着重考查考生对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内容包括:基础内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的结构,水圈的组成,地面流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分类,水圈的循环;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各圈层的主要物理状态,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异同。

二、矿物和岩石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及其异同,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成因分类,三大岩类的常见岩石。

三、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地质年代的概念,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地质作用的类型,表层地质作用与内部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四、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风化作用的三种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的联系和区别。

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岩溶地形,冰川刨蚀作用的特点,主要冰蚀地形,风蚀地形,海蚀作用与海蚀地形。

五、搬运、沉积、成岩作用搬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机械搬运作用的分选、磨园和沉积分异。

河流、海洋、地下水、冰川、风等地质营力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特点。

成岩作用的概念,沉积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沉积岩的分类。

六、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岩浆和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的SiO2的分类。

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地形;侵入作用概念,侵入岩的产状分类。

七、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概念,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方式和变质作用类型。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八、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的概念,地层接触关系,岩层产状要素。

褶皱要素及其分类,节理和断层的异同,断层要素,断层分类,野外识别地质构造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学信息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861地质学基础A)
一、考试总体要求
熟悉并基本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基本要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中的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强调地质学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如下:
名词解释:约13%
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
简答题:约33%
论述题:约34%
三、主要考试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3)地质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一般现状、发展趋势
2、地球概述
2.1地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2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3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2)重力
(3)地磁
(4)地热
3、地质作用
3.1地质作用的概念
(1)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
(2)地质作用的类型
3.2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
(2)地震
(3)岩浆作用
(4)变质作用
3.3外动力地质作用
(2)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4、地质年代
4.1化石
(1)化石的形成
(2)化石的类型
(3)标准化石与常见的化石
4.2地层
(1)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
(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4.3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
(2)绝对年代
5、矿物
5.1矿物及晶体的概念
(1)矿物的概念
(2)晶体与非晶体
5.2矿物的化学成分
(1)矿物的化学成分
(2)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
(4)矿物中的水
5.3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
(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5.4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
(2)矿物的力学性质
(3)矿物的其他性质
5.5主要矿物介绍
(1)矿物分类
(2)矿物命名
(3)主要矿物类型
6、岩石
6.1岩浆岩
(1)岩浆与岩浆活动
(2)岩浆岩的成分
(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4)岩浆岩的产状
(5)岩浆岩的类型
(6)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
6.2沉积岩
(1)沉积岩的成分
(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4)碎屑岩类
(5)粘土岩
(6)碳酸盐岩
6.3变质岩
(1)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2)变质岩的成分
(3)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4)变质岩的类型
7、地质构造
7.1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
(1)岩层产状
(2)地层的接触关系
7.2褶皱构造
(1)褶皱和褶皱要素
(2)褶皱的形态
(3)褶皱的组合
(4)褶皱构造的成因分析
7.3断裂构造
(1)节理
(2)断层
7.4地质构造研究的方法与地学意义
8、板块构造
8.1大陆漂移
(1)大陆漂移说概述
(2)大陆漂移说的证实
8.2海底扩张
(1)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2)海底扩张说的证实
8.3板块构造
(1)板块构造的概念
(2)板块边界类型
(3)板块的运动与大洋演化
8.4研究板块构造的地质意义
9、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9.1大爆炸宇宙说
(1)大爆炸宇宙说及其证据
9.2太阳系与地球的起源
(1)太阳系的起源
(2)地球的起源
9.3地球的演化
(1)地球内热的演化
(2)地球层圈构造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
10、地球资源与地质灾害
(1)地球资源和矿产概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2)地质灾害概念: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