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人群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0 )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e d i a s t o l i c a n d 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o f p a t i e n t s h a d d e c r e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 P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h y p e t r e n s i o n
h v p e r t e n s i v e a n d a n t i h y p e  ̄ e n s i v e e f ic f a c y . MET HODS 2 4 3 e a s e s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r e s e a r c h . F r o m J u l y 2 0 1 0 t o J u l y
展社区综合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高血 压 ;社 区综合 干预 ;效 果 评 价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6 8 X. 2 0 1 3 . 0 7 . 0 0 1 6 【 中 图分 类 号】R 5 4 4 . 1 ; R 1 9 3 【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5 6 8 X ( 2 0 1 3 ) 0 7 一 O 0 4 0 — 0 2
综合干预措施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进行适当的锻炼,老年人要注意运动缓慢 和松弛,如快走、慢跑、太极、骑车以及其他利用运动器材的有 氧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左右,每星期坚持 4 次左右,有助于减 轻体重,从而帮助需要药物控制血压的患者减少药物服用量, 逐渐使 血 压 恢 复 正 常 水 平。对 照 组: 采 取 常 规 的 高 血 压 干 预措施。
干预后
96. 7 ± 9. 3 96. 6 ± 9. 5
85. 4 ± 7. 82) 73. 1 ± 6. 71)
3. 37
4. 23
> 0. 05
0. 004
与干预前比较: 1) P < 0. 05; 与干预组比较: 2) P < 0. 05; 下表同
2. 2 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安全服药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 96. 29% ,明显 高于对 照 组 ( P < 0. 05 ) ; 干 预 组 的 安 全 服 药 情 况 优 良 率 为 96. 29%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 。见表 2。
表 1 综合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mmHg,x ± s,n =
干预后
对照组 157. 4 ± 12. 6 145. 3 ± 8. 52)
干预组 157. 9 ± 13. 0 134. 9 ± 12. 11)
t值
4. 12
3. 71
P值
> 0. 05
0. 012
舒张压
干预前
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 龄化的加快,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鉴于老年人的特 殊体质和病理生理特点,制定适当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①老年人常见动脉 粥样硬化,交感神经的稳定性差,自身调节功能失调。因此需
开封市社区高血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0 . 0 5) , 血压水平有所下降( P< 0 . 0 5 ) , 有过量饮食 、 吸烟 、 缺乏体力活动 、 不合理膳食等不 良行 为的患者 比例下降( P< 0 . 0 5 o 结论 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 , 对提高患者 的血压控制率是一
种 行 之 有效 的管理 模 式 。
【 关键 词 】 社 区;高血 压 病 ;综合 干预 ;效果评 价
[ 中图分 类Leabharlann 号 】 R 5 4 4 . 1 [ 文 献标 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4) O 4 — 8 1 — 0 3
Eval uat i on of i nt er vent i 0n me as ur es 0n hype r t ens i 0n i n c o mmu ni t i e s i n ka i f e ng
Z HA NG Y a o z H A0 T e n g l i f S U N Do n g Be n h a f
1 . He a hh S u p e r v i s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i n S h u n h e Hu i Di s t r i c t , Ka i f e n g 4 7 5 0 0 0 , C h i n a ; 2. C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o n t r o l a n d
f r o m 1 8 . 7 7 %t o 4 1 . 0 7 %( P< 0 . 0 5 ) , t h e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l e v e l s d e c r e a s e d ( 尸< 0 . 0 5 )a n d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u n h e a l t h y l i f e s t y l e s u c h a s o v e r e a t i n g , s mo k i n g , l a c k o f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 u n b a l a n c e d d i e t d e c r e a s e d ( P< 0 . 0 5 ) .
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成效的分析

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成效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开展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成效。
方法:收集本社区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43例、42例,各自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措施,对比两组血压情况的变化及不同。
结果:治疗前后的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可取得显著性成效,控制和维持血压稳定,可在社区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成效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主要指的是以血压升高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会造成脑、肾、心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致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增加其家庭和社会负担[1]。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临床医生在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治时,往往只是监测血压,开具降压药,极少询问患者自身情况,所以整体的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社区全科医生可以与高血压患者进行最早、最广泛性、最多的接触,通过社区医师的健康指导,可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综合预防和治疗效果[2]。
本文收集本社区收治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现展开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社区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全部符合WHO有关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参照红蓝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43例、42例。
对照组:23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3-71岁范围内,均值则为(56.2±4.5)岁;其中15例为I级高血压,18例为II级高血压,10例为III级高血压;实验组:24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4-72岁范围内,均值则为(57.3±4.6)岁;其中14例为I级高血压,17例为II级高血压,11例为III级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病综合干预疗效评价

33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 I L TR TM NT中外医疗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 I CAL TREATM ENT 临床医学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占60%[1],因此对可控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
本文对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60~89岁,平均(68.46±7.30)岁;病程5~37年,平均(18.28±6.72)年;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其中Ⅰ级33例,Ⅱ级39例,Ⅲ级8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和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1.2方法单纯治疗组给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严密监测血压,并根据个人血压波动情况,调节降压药物的用药时间和剂量。
综合干预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全方位有关高血压病防治的指导,特别是加强非药物性干预。
具体方法为:(1)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和低盐食物为宜;(2)戒烟限酒:建议病人不吸烟,限制过量饮酒,将平均每日饮酒量限制在30m L 以下;(3)适量运动: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掌握好运动量,可进行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甚至慢跑、游泳等全身性的锻炼,运动后应感到轻松及食欲和睡眠良好为宜;(4)心理调适: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其行为,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说明疾病过程,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疗程为2个月。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1 . 社 区 十预 采 取 下列 十预 措 施 , 照 组 仪 按 常 规 治疗 。 .2 2 对
高血
线调查 对全礼区 5 以上人群进行高血 的诊 5岁
断: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高血 防治指南(0 5年) 20 血 水平 的
定 义和分类将 瀹疗结果判定为达标和未达标 两个 类别。达标血
依 从 性
十预前例 )
5 4) 4(3
十预屙例( %)
7 5) 2(7
P
< .5 00
1 . 一 般 状 况 凋 查 .】 2
遵医服药 … 一~ 一一 3 ( ) 一一 … 一 — 2~ 4 7
—_ 万 百
通过 问卷调查 了解高血 病患者的健康状 、 血 水平 、 血
1 疗 效评 价标 准 . 3
本辖 区 人 户 调 查 的 高血 病 患 者 和 门诊 就 诊 的 高 血 病 患 者 16例 , 断 均 符 2 1 2 诊 0) 巾 囝 高 血 防 治 指 南 I 高 血 5年 ! I 的 诊 断 标 准 , 除继 发 或 恶 性 高 血 及 严 重 心 、 、 排 肝 肾功 能 哀 竭 者 。 其巾男 6 0例 , 6 女 6例 ; 年龄 5 ~ 2岁 ; 59 病程 5 4 ~ 0年 ; 巾 I级 其 高 血 5 6例 , Ⅱ级 4 6例 ,l 2 l级 4例 。 随 机 分 为 十 预 组 和 对 照 l 组 , 组 在 性 别 、 龄 、 程 、 情 、 药 情 等 面 均 无 著 性 两 年 病 病 服
1 统 计 S S 1. 什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测 数 据 采 】x: . 4 P S 30软 观 H _ 检验 。
2 结果
21 十预 绀 十预 后 相 关 知 识 遵 医 服 药 、 疗 依从 性 、 制 牢 的 . 渝 控
以社区为平台对居民高血压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在 医患关系 的形成过程 中, 医务人员 处 于相对 主动地位 , 医务人员 的态 度、 行 为对关 系的建立 、 发展 起着决 定性作 用 : ①首先应有一个健康 的生活方式 , 培养 良 好 的个人情操 , 避免不 良情绪对工作 的影 响。在接待受种者 及家长 时 , 好 “ 做 引路 人” 的角色 , 他人 所 急 , 心 、 致 、 急 耐 细 热 情周到地做好宣传教育 、 知、 告 解释工作 , 真诚对待 尊重每 一位受 种者 。② 基本 的
方法 : ) 方法 : 健康 教育 资料 ( 干预 1 ①
人户发放 : 一设计 、 统 印制 了约 2 0份 的 0 高血压病 专题 系列健康 教育 资料 , 并制定 好按季度 人户发放 以及 随访评估 的计 划。
5 0 0 广 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南棉 30 1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影 响 医 患 关 系 的 因 素
留观流程及场所 , 在人员配置上也要合理
安排 , 避免不必要 的混乱 , 而减少 医患 从
摩擦 。
流动儿童的计划 免疫 问题 一直是 困
扰计划免疫工作 的难 点和薄弱环节 , 医 而
患间关系融洽 与否是影 响预 防接种 工作 是否能顺利进行 的一 个重要 因素 。要 在拥有 良好 的接 种 环境 , 完善 的 接种 设
进: 由全科团 队 自行组 织开展 专题 讲座 、
展 出橱 窗 和 展 板 , 不定 期开 展健 康 干 预 活
效 的方 法是社 区防治… 。 采用 随机群抽方 法 , 对南宁市北湖南
棉 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 心 望 州 北 二 里 社 区 3 5
动 。( 干预措施 : 健康 教育 : 导患 者 2 ) ① 指
社区综合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案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于 2 1 0 0年 6月 ~ 0 1 6月 在 社 区 中选 取 5 21 年 0例 高 血 压 患 者 建 档 后 , 机 分 为 干 预组 和 对 照 组 各 2 随 5例 。 对 干 预 组 进 行 建 立 个 人 档 案 、 展 健 康 讲 座 、 家 咨 询 等 多种 形 式 的高 血 压 教 育 及 指 导 饮 食 习 惯 , 动 行 为 的 社 区综 合 干 开 专 运 预 . 照 组 未 采 取 干 预 措施 , 期 1 ,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血 压 、 器 官 的 损 害 情 况 进 行 效 果 评 定 。 结 果 经 过 社 区 的健 康 教 对 为 年 再 靶 育 . 预组 在 血 压 稳 定 控 制及 器 官 的 损 害 上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取 社 区 干 预 方 法 的高 血 压 患 者 的 血 压 控 制 效 果 优 于 非 干 预 干 采 组 (< . ) 结 论 对 高 血 压 患 者 采 用 社 区 的综 合 干 预 , 利 于 患 者 建 立 良好 的 生 活 方 式 , 高 服 药 依 从 率 , 好 的 稳 定 控 PO 5。 0 有 提 更
p  ̄ n i e p t n s t e d v lp n fi tr e t n sr t ge o o e e sv பைடு நூலகம் i t, h e e o me to e v n i t e isf rc mmu i n h sa l h n fa s in e i tr e t n p o e n o a n t a d t e e tb i me t ce c n e n i r— y s o v o
Z NG Ja g n HE in a g
T e p o l o p tl fW e Yu n , i h a 6 2 5 C i a h e peh s i i a ao SC u n 4 3 0, h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9-29T09:22:14.3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牟慧琴[导读] 对基层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措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基层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
牟慧琴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299)【摘要】:目的:对基层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措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基层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
方法:将8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现状,对干预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管理,评价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
结果:综合干预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0.5%,服药依从率分别为5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和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为141.54±12.41mmHg,舒张压86.45±9.20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63.82±13.24mmHg,舒张压96.32±11.02mmHg,综合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血压病;基层人群;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据卫生部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9%,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
高血压病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有肥胖和超重、嗜盐饮食、嗜酒,抽烟、长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
目前国内外针对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本研究对88例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旨在探索一种适用于基层医院及社区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8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诊断标准,并可配合完成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
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39~65岁,平均(54.6)岁。
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予以规范的药物治疗及定期门诊随访。
综合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下综合性干预措施。
(1)健康教育:定期举办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指导,并通过高血压防治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宣传册子宣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知识。
(2)心理干预:每月以电话形式进行健康咨询,了解患者的病情,培养其良好的适应能力与自控能力,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3)饮食干预:限制食盐摄人,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戒烟限酒,多参加适宜的运动和锻炼。
(4)服药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指导其正确选择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并及时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及剂量。
1.3诊断与评估: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的,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对被检人群的高危评估包括肥胖(BMI≥28kg /m2 )和超重(BMI24—27.9 kg /m2 )、嗜盐饮食(食盐摄入量大于6克,甚至可达十几克)、嗜酒,抽烟、长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
为了控制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对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早发现早干预,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号召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共同努力。
1.4干预效果评定:干预7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率及服药依从率比较:综合干预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0.5%,服药依从率分别为5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和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比较:综合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为141.54±12.41mmHg,舒张压86.45±9.20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6
3.82±13.24mmHg,舒张压96.32±11.02mmHg,综合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但不良生活方式引起了高血压的发生,这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病程长,发展慢,不但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2]。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就是其中一项。
目前中国高血压有“三大”特点:即“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
在全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单纯依靠医院的力量已远远不足。
高血压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与高盐饮食、肥胖、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掌握高血压知识,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及保持心理平衡可有效提高基层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效果,避免和减少各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性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明显改善,同时血压也显著降低,说明基层人群高血压控制的综合性干预模式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是有效的。
总之,在基层推广和普及规范化的高血压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改善血压控制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丽勃.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87-288.
[2] 李桂秋.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