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项目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简介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生化全套检查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意义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8.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TG值L以上为增多;L以上为严重高TG 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生化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或其他生理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筛查疾病或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检查方法。
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人体内各种生化代谢物质的含量或活性,以及体内酶活性等生理变化。
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是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体内生理状态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常规项目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强弱,用于感染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和红细胞代谢情况,用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
3.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异常及凝血系统疾病的存在与方向,如出血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一些感染性疾病等。
二、肝功能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和ALT是评估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2.血清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高值常表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破坏。
3.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球蛋白是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状态。
三、肾功能项目1.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害。
2.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血脂项目1.血清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异常的指标,高值常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重要指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胆固醇”的作用,越高越好。
以上只是生化项目中少数举例,实际上生化项目有很多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1.血糖:血糖是评估糖代谢情况的常用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2.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排泄功能等情况,对于评估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用于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并评估肾透析的效果。
4.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中脂质的代谢情况,对于判断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5.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用于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6.微量元素指标:包括铁、锌、铜等。
这些指标能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对于评估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有帮助。
7.肿瘤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对于肿瘤的筛查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8.电解质指标:包括血清钠、钾、钙等。
这些指标能反映体液中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对于判断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有帮助。
9.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机体的免疫炎症状态,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对于诊断心肌梗死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需综合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生化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ppt课件

肝功( AST )
AST即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肝、 心细胞质内。检测方法:酶速率法。正常值: 45土20U/L。
临床意义:当肝脏严重受损时,此酶会释放 入血,引起酶的活性浓度增加,⑴用于急性 心梗死。⑵用于肝炎患者的观察。
8
肝功( ALP )
ALP即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 是肾,胎盘,小肠,骨。检测方法:酶速率 法。正常值:160土120 U/L。
肾脏功能检测的项目包括:CRE、BUN、 UA,TP。
12
肾功( CRE )
CRE即肌肝,肌肝是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当 肾脏受损是血中的肌肝就会升高。检测方法: 碱性苦味酸法。正常值:165土20 umol/L。
临床意义:⑴血液中升高时,表示肾脏受损。 ⑵进食会对结果有影响,⑶剧烈运动也会使 血液里的肌肝升高。
13
肾功( BUN )
BUN即尿素,血中BUN的浓度是反映肾脏功 能的一个指标,肝内生成的尿素进入血液循 环后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当肾脏受损时,血 中的尿素就会升高。检测方法:尿素酶法。 正常值:7.0土1.0mmol/L。
临床意义:⑴血液中升高时,表示肾脏受损。 ⑵尿路结石,肿瘤等也会引起尿素的升高.⑶蛋 白质分解亢进也会升高。⑷生理性升高,如高 蛋白饮食,妊娠期.
胆红素、胆酸、药物等的排泄功能,ⅲ解毒功能: 参与药物、毒物等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 ⅳ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 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肝功能检测的项目包括:TP,ALB,ALT,AST, GGT,ALP,BIT。
3
肝功(TP)
TP即总蛋白,是血浆含量最多,成分极为复 杂,功能广泛,肝脏合成的一类化合物,其中 主要含白蛋白,球蛋白。检测方法:双缩脲 比色法。正常值:100土10g/L。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匡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常见项目、检验流程、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1.1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
1.2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1.3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常见生化检验项目2.1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2.2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
2.3 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三、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流程3.1 采集标本:根据医嘱要求采集相应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3.2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如离心、分装等。
3.3 仪器检测:将样本放入生化分析仪器中进行化学分析,得出相应的检验结果。
四、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解读4.1 结果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和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2 异常判断:对异常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4.3 结果报告: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指导临床决策。
五、生化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5.1 饮食禁忌: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遵守医生的饮食禁忌,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5.2 检验时间:有些生化检验项目需要在特定时间进行检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5.3 医嘱遵从: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患者生物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严格遵守检验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检验科微信公众号宣传资料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简介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胆红素与胆汁酸的代谢1,胆红素形成过多:胆红素在体内形成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结合能力,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积聚而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肝细胞对血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发生障碍,3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的压力增大,肝内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餐后2小时血胆汁酸检测可能较空腹状态检测对肝功能评估更为灵敏,在肝病早期,无黄疸的潜在性肝病进展期及肝实质细胞微小坏死等情况下常规肝功能实验尚未检出任何异常时,血清胆汁酸的测定确实具有诊断价值,可用来区别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TBA正常而胆红素增高可视为高胆红素血症,反之则视为胆汁淤积。
均增高则考虑胆汁淤积性黄疸。
餐后血清胆汁酸水平检测可作为回肠功能状况的一项指标,若餐后水平不增高,则表明有回肠病变或功能紊乱。
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包括CA(胆酸)和CDCA(鹅脱氧胆酸),病人血清胆汁酸浓度增高的特征取决于所患肝胆疾病的性质,在胆道梗阻时,病人血清中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A为主,CA/CDCA》1。
相反肝实质细胞病变时,以CDCA 为主,CD/CDCA《1。
因此血清中两者比值可作为胆道阻塞性病变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尿素氮和肌酐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可见尿素轻度增高(大于7mmol/L),肌酐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尿素中度增高(17.9-21.4),肌酐也中度增高,(0.442mmol/L) ,尿毒症时尿素大于21.4 mmol/L, 肌酐可达1.8mmol/L.为尿毒症诊断指标之一.指甲肌酐测定可了解3个月前血肌酐水平和肾功能状态.转氨酶及其同工酶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损害时,血清ALT水平可在临床症状(如黄症)出现之前就急剧增高,峰值可为20ULN,且ALT>AST.一般急性肝炎时血清ALT高低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且往往是肝炎恢复期最后降至正常的,是判断急性肝炎是否恢复的一个很好指标,假如能同时测定AST,并计算AST/ALT比值则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转归也特有价值,急性肝炎时比值<1,肝硬化时比值>2,肝癌时比值>3Y-谷氨酰转移酶GGT是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炎症,肝外梗阻时,GGT不仅阳性率高且增高明显,可达5-30ULN.肝实质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时一般只是中度增高(2-5ULN)有助于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若ALP增高而GGT正常可完全排除ALP的肝来源,若ALP和GGT均增加应先排除肝外引起GGT增加的原因,一旦排除则GGT增高即为肝病所致,GGT 还可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肿瘤患者有GGT的增高常说明有肝转移.还与乙醇的摄取量有关,饮酒时,由于乙醇对肝细胞线粒体的诱导致GGT活性增高,故对乙醇性中毒有相当价值生化项目临床意义新增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一)血清前白蛋白临床意义:1,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其评价功能是作为组织修补和运载蛋白,可结合大约标准是:PA200-400mg/L为正常,100-150轻度缺乏,50-100中度缺乏,小于50严重缺乏。
2,作为肝功能不全的指标。
清蛋白和转铁蛋白也可作为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的指标,但P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3,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创伤等任何急需合成蛋白质的情况下,血清PA均迅速下降,它是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二)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P)。
CRP由肝细胞所合成,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140KD。
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和术后,其浓度显著增高,在炎症进程开始后约6-12小时就可检测到。
在细菌感染时增高,病毒感染时不增高,所以可以用来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比白细胞更准确。
作为炎症指标比血沉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它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是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
CRP是非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结合临床病史监测疾病;如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染,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超敏CRP还可用作冠心病危险性预测指标(三)血清a-L-岩藻糖苷酶 (AFU) 健康成年人血清AFU年龄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1,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他良性肝占位性病变.一般认为:AFU的敏感性高于甲胎蛋白(AFP) ,特异性则差于AFP.AFU与AFP无明显相关,二者联合监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AFP阴性和小细胞肝癌症的诊断价值更大。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AFU亦增加,但一般仅轻度升高,且随疾病的治愈和好转而下降,PHC患者的血清AFU持续升高,幅度较大,有助于监别诊断。
血清AFU活性与转移性肝癌患者原病灶是否在消化道,PHC患者肿瘤转移与否及分化程度无关.血清AFU还可作为PHC术后监测,追踪观察的较理想指标,其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且早于临床表现1-2个月,故可作为PHC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2,血清AFU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自然分娩后或人工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后降至正常水平.3,有人认为AFU与CA125对于卵巢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本一致,尚待更多研究证实.B2-微球蛋白(B2-m)是一种分子量仅此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但肿瘤细胞合成它的能力非常强,由于它的分子量小,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但约99.9%在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血清B2-M能较好地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流量降低时,血清B2-M升高与GFR呈直线负相关,并且较血肌酐浓度增高更早,更显著,肾移植成功后血清B2-M很快下降,甚至比血肌酐浓度下降更早,当发生排异反应时,由于肾功能下降及排异引起的淋巴细胞增多而使合成增加,血清B2-M常升高,且往往较血肌酐升高更明显.但恶性肿瘤及各种炎症时生成明显增多,可导致血和尿升高载脂蛋白a(Lp(a)主要转运脂质到末梢细胞,不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也阻碍血管内凝血块溶解,是公认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实际碳酸氢盐的含量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柯兴综合征和服用碱性药物过多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性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和服酸性药物过多等.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由于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O2减低,肾小管代偿性碳酸氢盐排出增多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a-HBD)红细胞内外液中某些物质的浓度物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外比值Na+ 16 140 0.11Cl- 52 104 0.5UA 0.19 0.35 0.54Urea 2.3 2.8 0.82Cr 0.16 0.1 1.6TC 3.59 5.02 0.72Glu 4.1 5.0 0.82P3+ 0.81 1.03 0.79Mg2+ 5.5 2.2 2.4HCO3- 19 26 0.73K+ 100 4.4 22.7ALT 160 24 6.7AST 988 25 40ACP 200 3 67LDH 58000 360 160Ca2+ 0.5 5.0 0.1血糖对于血细胞比积正常的个体,其空腹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葡萄糖浓度大约低12%-15%。
D-二聚体 DD检测是诊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良好指标,在血栓形成中的灵敏度达90%-95%,虽特异性仅为30%-40%,但阴性预测值可达95%以上,即DD检测如阴性,则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胆碱酯酶(ChE)血清减少主要见于肝病和有机磷中毒,增加主要见于肾病综合综. 新生儿活性约为健康成人50%.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时,血清中活性明显降低,并与临床症状一致.由于CHE在肝脏合成后立即释放到血浆中,故是评价肝细胞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慢性肝病,如肝炎(病毒性肝炎和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CHE活性降低.淀粉酶(AMY)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3小时AMY开始增高,(也有延至12小时后增高者)多在12-24小时达峰值,2-5天下降至正常.如持续性增高达数周,常提示胰腺炎有反复,或有并发症发生. 而尿AMY约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AMY更有价值.进一步测定AMY同工酶,发现在腮腺骨骼肌,输卵管,子宫,胃和肺内并无P-AMY,只含S-AMY,而胰腺和睾丸内无S-AMY,只含P-AMY.因此,上述组织损伤时血清中必然有不同的同工酶水平增高.急性胰腺炎,服用吗啡可显著增高(>5ULN),胰腺癌,肾衰竭,十二指肠溃疡,肠穿孔,急性胆囊炎,尿毒症,糖尿病,异位妊娠等可中度增高(3-5ULN)临床上检测AMY用于胰腺炎诊断时, 应注意AMY增高幅度与病情不成比例,如原AMY已增高却发生与症状不相应的降低时,常为凶险的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兆,AMY水平正常也不能排除完全急性胰腺炎.凝血酶原时间(PT) 是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外源凝血因子是否异常,是筛检止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之一 (一),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PTR超过参考值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1),先天性FⅡ,Ⅴ,Ⅶ,Ⅹ减低及纤维蛋白原缺乏(Fg<500mg/l)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PT对FⅦ,Ⅹ缺乏的灵敏度比对FⅠ,Ⅱ缺乏要高,但对肝素的灵敏度不如APTT试验. (二)PT缩短(1)先天性FⅤ增多(2)DIC早期(高凝状态)(3)口服避孕药,其他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1,APTT延长结果超过正常对照十秒以上即为延长.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可检出FⅧ活性低于是15%血友病甲. 对FⅧ超过30%和血友病携带者灵敏度欠佳.在中轻度FⅧ,Ⅸ,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延长也可见于血友病乙,FⅪ,Ⅻ缺乏症,血中抗凝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华法林或肝素水平增高,FⅠ,Ⅱ,Ⅴ,Ⅹ缺乏.但灵敏度略差,以及其他疾病如肝病,DIC,大量输入库血等2,APTT缩短见于DIC早期,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酶时间测定(TT) 超过正常三秒为延长.主要用于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原异常,以及是否发生纤溶,存在抗凝物的情况.延长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FDP增高(DIC),血中存在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 TT 对肝素,水蛭素非常敏感.但TT测定不能区别继发性纤溶(如DIC)和原发性纤溶症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Fg1,增高: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最主要的血浆蛋白,在组织坏死和炎症时,它是一种急性时相血浆蛋白,在24小时内可增高数倍,妊娠和使用雌激素时,它可增高. Fg水平超过参考值上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增高还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2,减低: 见于肝脏功能受损的疾病如肝硬化,DIC,药物如雄激素,鱼油,纤溶酶原激活,同化类固醇,高浓度肝素,纤维蛋白聚合抑制剂,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无Fg血症(极少见)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 男性小于50岁0-15mm/h女性0-20mm/h 男性大于50 0-20 女性0-30 男性大于85岁 0-30 女性0-42 儿童0-10肌红蛋白它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指标,在AMI后1-2小时在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即迅速增加,6-9小时达到高峰,比CK-MB的释放早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