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浙江)第一部分浙江地理与历史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熟悉浙江历史沿革;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第二部分浙江文学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文学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

第三部分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民俗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doc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doc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第一章山西地理、历史、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山西古代建筑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一、祠庙与墓葬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课程简介课程号: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英文名称:周学时:2.0-2.0 学分:4.0预修要求:无内容简介:本课程的内容是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内容共分七大章节,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为分类标准,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地方导游基本概况,了解各地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民风民俗,景区景点等相关知识,来指导学生导游资格考试。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此门课程主要是导游地理的理论性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素质与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国各地区的基本概况,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实际能对一些现实问题做出比较深刻地分析,以便能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的导游人员。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

2.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主要针对导游人员对基础知识的操作和演练。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每周4学时,共14周。

主要内容:(一) 华北地区10学时1.北京市基本概况2学时2.天津市基本概况2学时3.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4.山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5.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二) 东北地区6学时1.辽宁省基本概况2学时2.吉林省基本概况2学时3.黑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三) 华东地区14学时1.上海市基本概况2学时2.江苏省基本概况2学时3.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4.福建省基本概况2学时5.江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6.山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7.安徽省基本概况2学时(四) 华中地区6学时1.河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2.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3.湖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五) 华南地区6学时1.广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2.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3.海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六) 西南地区10学时1.四川省基本概况2学时2.贵州省基本概况2学时3.云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4.重庆市基本概况2学时5.西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七) 西北地区10学时1.陕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2.甘肃省基本概况2学时3.青海省基本概况2学时4.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5.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概况》,旅游出版社,2017。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导游的定义和职责导游是旅游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负责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旅游服务。

导游需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知识,熟悉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向游客传递这些信息。

他们的职责包括组织游览行程、解说景点、照顾游客的安全和舒适等。

二、导游的素质要求1. 语言表达能力: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游客传递信息,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

2. 专业知识:导游需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知识,包括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解说。

3. 服务意识:导游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主动关心游客的需求,并及时解决问题,让游客有一个愉快的旅行体验。

4. 沟通能力:导游需要与游客、景点管理方、旅行社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5. 应变能力:导游需要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天气变化、交通堵塞等,保证游览行程的顺利进行。

三、导游的工作流程1. 接待游客:导游在接待游客时需要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介绍,并核对游客的身份信息。

2. 组织行程:导游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和行程安排,制定合理的行程安排,并告知游客相关信息。

3. 解说景点:导游需要在景点解说时,结合景点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向游客进行详细的解说,并回答游客的问题。

4. 照顾游客:导游需要照顾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如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帮助游客解决问题等。

5. 提供服务:导游需要向游客提供相关的服务,如协助购买纪念品、推荐特色美食等。

四、导游的职业道德1. 诚信:导游需要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不得向游客推销虚假产品。

2. 尊重游客:导游需要尊重游客的权益和个人隐私,不得侵犯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

3. 保护文物:导游需要保护景点的文物和环境,不得随意涂写或损坏景点。

4. 遵守规章制度:导游需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景点的参观规定、旅行社的工作规定等。

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武胜职业中专学校《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酒店服务专业 3年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导游基础知识,并能利用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或出谋献策。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理解导游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

3. 理解旅游业发展概述。

4. 掌握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

5. 掌握中国的风物特产。

(二)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中国发展简史。

2、掌握中国历史小常识。

教学内容:1.中国历史发展概述2.中国历史小常识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中国的地理、气候、水体及生物环境。

2、了解山地的概念和中国山地风景的类型及其特征。

3、了解中国的水域风景的分布及其特征。

4、了解中国的气象和生物风景的类型及其特征。

5、熟悉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6、熟悉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气候、水体及生物环境。

2、中国的山地风景。

3、中国的水域风景。

4、中国的气象和生物风景。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3、掌握部分少数民族的民俗及主要传统节目4、掌握全国性的传统节日教学内容:1、概述2、全国性的传统节日3、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4、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5、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第四章中国的四大宗教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大致现状。

3、了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教义和供奉对象。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重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重庆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重庆)总体要求: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考生对两方面的重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一是重庆基础市情,包括重庆地理概貌、区域发展现状和历史文化底蕴等;二是重庆旅游业概况,包括重庆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历程和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等。

第一章重庆地理概貌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重庆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口构成、行政区划等基本市情的掌握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和水系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土壤、生物、矿产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禀赋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城市定位、城市形象和城市标志的熟悉程度。

考试内容:掌握重庆的地理位置与相邻省份;掌握重庆名称的历史沿革;掌握重庆当前行政区划构成;掌握重庆城乡人口构成特征和民族构成特征;了解重庆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了解重庆气候条件的主要特点;了解重庆域内主要河流的名称;了解重庆土壤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了解重庆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了解重庆主要植被类型、珍稀植物种类及其发现地;了解重庆主要珍稀动物种类;了解重庆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及其产地;熟悉关于重庆城市地位的表述;熟悉重庆城市形象(山城、雾都、桥都和温泉之都)来历及内涵;熟悉重庆市树、市花和城市标志来历及内涵;第二章重庆区域发展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重庆产业经济发展概况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概况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城乡发展格局和立体交通网络的熟悉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五大功能分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熟悉重庆栽培农作物的主要种类;熟悉重庆特色栽培农作物及其主产地;熟悉重庆特色饲养动物和药用植物的名称及其主产地;了解“十二五”期间重庆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熟悉开创重庆工业发展先河的标志;了解重庆工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内容;熟悉重庆工业“6+1”工业门类及其发展概况。

了解重庆会展业发展特征;了解重庆金融业发展特征;了解重庆物流业发展定位和布局特征;了解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了解重庆教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了解重庆文化事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了解重庆“十一五”期间文艺创作的代表性成果;了解重庆体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掌握重庆城市发展定位;熟悉重庆城镇化水平和发展目标;熟悉重庆区域空间格局和城镇体系;了解重庆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体系的基本情况;掌握“渝新欧”铁路的起始点城市;掌握重庆市域航空(机场)格局;掌握重庆五大功能分区的名称、空间范围和发展定位;第三章重庆旅游发展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重庆旅游业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旅游业发展态势的了解程度;检查考生对重庆旅游业发展目标的了解程度。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本课程建议授课时长共72课时。

第一章中国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历史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3.了解中国主要国号的来由;了解帝王的各种称号;掌握天干地支;计时方法;掌握阴阳、五行、八卦、生肖;了解古代官制。

4.了解我国每个阶段的重要文学作品。

5.了解我国的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

(二)课时分配4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四节。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一、远古时代二、夏商周时期三、秦朝大一统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六、隋唐时期七、宋元时期八、明清时期九、近代中国第二节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一、名号二、天文历法三、古代官制四、科举考试五、阴阳五行第三节中国的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二、对联三、几部重要的典籍第四节中国的古代艺术一、书法二、绘画艺术三、戏曲四、中国古代石窟第二章中国自然景观(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几大名山,掌握相关知识。

2.掌握我国重要江河的情况,了解湖泊的成因和分类,了解著名瀑布。

3.掌握我国古树名木的品名和特点,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

4.了解气候气象景观的特点。

(二)课时分配6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五节。

第一节地文景观一、山地景观二、岩溶地貌三、火山景观四、黄土景观五、风沙景观六、风景名山一、江河景观二、湖泊景观三、泉四、瀑布五、海洋与海滨景观第三节生物景观一、植物景观二、动物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景观一、云雾景观二、烟雨景观三、冰雪景观四、雾凇雨凇景观五、日出日落景观六、佛光与蜃景第五节中国的世界遗产一、世界遗产名录的由来与管理机构二、中国的世界遗产老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前两章实训课程,共4课时。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

2.了解我国著名宫殿和坛庙。

3.了解我国帝王陵寝的封土形制,了解名人墓葬和崖墓、悬棺墓的相关知识。

4.掌握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掌握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了解著名园林的简介。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甘肃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甘肃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甘肃) 第一章甘肃概况1.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对甘肃概况的掌握程度,主要包括甘肃的自然概况、人文概况和旅游资源,检测的重点是考生对甘肃具体人文概况和旅游资源的熟悉程度。

2.考试内容(1)自然概况:位置、气候、地貌、河流、资源。

(2)人文概况: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宗教、历史文化、(3)旅游资源:古文化遗址、古文物、石窟艺术、长城遗址、边关古城遗迹、名刹古寺及名塔古钟和其他古建筑、风景区、革命纪念地、黄河、丝绸之路。

(4)甘肃虽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但因其与西方交通的便利,所以从远古至唐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一直处在全国的主流之中,甚至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甘肃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各种文明的交汇之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最为典型和具有突出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先秦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五凉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和饮食文化。

(5)20个丝绸之路黄金段大景区。

第二章甘肃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兰州1.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甘肃省会兰州的自然概况、人文概况、经济、交通通讯、科技教育、商业、旅游、美食和旅游景点的掌握程度,考察的重点是考生对兰州的自然概况、人文概况和旅游景点的熟悉程度。

2.考试内容(1)自然概况:位置、气候、地貌、资源。

(2)人文概况:名称由来、历史文化。

(3)经济: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4)交通通讯:铁路、公路、航空。

(5)科技教育: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开发区。

(6)商业:茶马互市、物流中心(7)美食:牛肉面、兰州“五子”。

(8)旅游景点: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中山桥、八路军办事处、吐鲁沟、兴隆山、青城古镇、什川古梨园。

第三章精品丝路线1.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从甘肃东部门户区天水、平凉经定西到兰州西行依次经过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敦煌的这条以丝路胜迹、大漠风光和民俗风情为观光的传统旅游线路的掌握程度,考察的重点是考生对这条线路上的珍贵文化胜迹(例如古道、长城、雄关、佛寺、石窟、城堡等等)、地质公园、大漠景区的熟悉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和地位
《辽宁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核心课。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课程任务
《辽宁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讲授辽宁基本省情、辽宁历史、主要旅游区(点)、民族民俗文化、地方特产、传统风味及有关景观文化等导游员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和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与辽宁的旅游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是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的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和基本情况,掌握辽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掌握辽宁导游工作相关的历史、民俗、地理、建筑、宗教、饮食、特产等基础知识,掌握辽宁省的主要旅游线路和景区概况知识。

2、能力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具备逻辑分析、自主学习延伸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使学生理解旅游基础知识对专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旅游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辽宁基本省情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辽宁省自然面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行政区划和各省辖市概况。

【教学内容】
1、自然面貌
掌握辽宁省的区位特点、地势地貌分布特征;熟悉辽宁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掌握辽宁省水系特征及辽河、鸭绿江等河流的基本面貌;熟悉辽宁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熟悉辽宁省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辽宁工业特征和布局特点;二解辽宁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辽宁经济贸易的发展条件和交通运输、贸易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3、旅游业
了解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掌握辽宁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成就;熟悉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举措。

4、主要城市及其特征
熟悉辽宁省行政区划概况;掌握各城市的位置、资源条件、主要经济特征和旅游资源及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面貌。

第二章辽宁历史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辽宁历史,掌握辽宁旅游中的历史常识,并且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或常识的能力。

学生应将本章内容同省内各旅游区(点)的学习结合起来,把握辽宁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教学内容】
1、辽宁历史概述
熟悉辽宁省名的由来和大致演变过程;了解辽宁省历史的基本发展面貌。

2、旅游历史常识
熟悉辽宁地域内历代政权的名称;熟悉在辽宁省地域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时间及其历史地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在辽宁地域内出土的珍贵历史文物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熟悉对辽宁历史所涉及的重要人物的历史评价;掌握沈阳、辽阳等主要历史名城的起源和名称的由来,了解其发展演变过程。

第三章主要旅游区(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旅游区(点)基本知识和辽宁省旅游资源的总体面貌及其区域特色;掌握辽宁省各种旅游区(点)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等知识的了解程度。

要特别注意对那些国家级的或在旅游者中有重要影响的旅游区(点)的分布、形成和旅游特色等知识的把握。

【教学内容】
1、旅游区(点)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