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湖北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湖北)一、考试目的此项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湖北地理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宗教名胜、历史遗址遗迹与古建筑、烹饪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和主要旅游线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增强考生对湖北省的旅游资源与文化基础性、知识性的了解,可以丰富导游讲解的内容与内涵,达到良好的讲解效果。
二、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型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两种题型。
单选(4项选1个)60题(每题0.5分),多选(5项选2-4个)70题(每题1分)。
第一章湖北地理环境与自然旅游资源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考查考生对湖北省地理环境,湖北省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体景观和生物景观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湖北自身地理环境的认知,更清晰地了解湖北的自然旅游资源,提高考生讲解的基础底蕴及与全国其他相似景点横向比较的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节湖北地理环境特征了解湖北气温、降水、气象灾害及河流、湖泊的现状。
熟悉湖北丘陵、平原的地貌具体分布情况;湖泊的成因和特点。
掌握湖北区位;地貌特征及海拔最高、最低的地理位置;湖北山地地貌的具体分布;湖北总体气候特征;湖北河流的总体情况;湖北湖泊的特点;省内最大的湖泊。
第二节湖北自然旅游资源选介了解湖北省内峡谷景观保康野花谷、野花谷、南河小三峡,石林景观巴东格子河石林,溶洞景观隐水洞、黄金洞、龙陵宫、钟祥黄仙洞、空山洞、武穴溶洞群、野人洞,湖泊景观陆水湖、木兰湖、红莲湖、洋澜湖、遗爱湖、观音湖磁湖、仙岛湖、汈汊湖、莫愁湖、漳河水库、洈水水库、徐家河水库,河溪景观泗溪、车溪、下牢溪、柴埠溪,漂流项目丹水漂流、九畹溪漂流、杨家溪漂流、野人谷漂流、鸳鸯溪漂流、灵龙峡漂流,温泉景观英山温泉、赤壁龙佑温泉、京山汤堰温泉、房县温泉、保康汤池峡温泉等景点的概况;湖北省内重要的植物、动物景观。
熟悉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和具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旅游资源;熟悉神农架、武当山、大别山、九宫山、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恩施大峡谷、神农架板壁岩、恩施梭布垭石林、腾龙洞、三游洞、东湖、洪湖、梁子湖、丹江口水库、长江、汉江、清江、神农溪漂流、清江闯滩、咸宁温泉、汤池温泉等自然旅游胜地的景观特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浙江)第一部分浙江地理与历史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熟悉浙江历史沿革;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第二部分浙江文学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文学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
第三部分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民俗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河南)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河南)第一章自然地理基础考试目的:本章主要检验考生对河南自然旅游资源的熟悉和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了解河南区位与区划、地形与地貌、气候、资源等地理常识。
要求考生掌握河南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熟悉河南的山岳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景观。
使考生通过本章学习对河南自然旅游资源状况具有较为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考试内容:1.掌握河南区位、行政区划等状况,掌握河南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熟悉河南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2.掌握河南地形与地貌的总体特征,熟悉河南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的基本状况,掌握豫北山地、豫西山地、豫南山地的主要山脉及其旅游资源构成。
3.了解河南水体景观的总体状况及其构成,熟悉河流景观、湖泊景观、泉水景观、瀑布景观概况及其代表景区。
4.了解河南的气候概况和气候要素,了解河南气象气候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价值,熟悉河南气象气候景观的类型。
5.熟悉河南生物景观的概况,掌握其主要景观。
第二章社会发展史略考试目的:本章主要检验考生对河南社会发展历史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了解河南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掌握河南社会发展的特点,掌握影响河南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线索和事件,熟悉河南一些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熟悉河南历史上一些知名人物及其对河南社会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使考生通过本章学习对河南会发展历史具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考试内容:1.了解河南社会发展沿革的基本情况,掌握河南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2.了解石器时代、问鼎中原、官渡之战、武周政治、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岳飞抗金、中原大战、花园口决堤与黄泛区、平原省始末。
3.熟悉三皇五帝、信陵君“窃符救赵”、鸿沟与大运河、开封府与包拯、于谦抚豫、京汉铁路与二七大罢工。
4.掌握豫州的来历、盘庚迁殷、孝文帝改革、玄奘取经、陈桥兵变、靖康之难、贾鲁河与朱仙镇兴衰、千里跃进大别山。
5.熟悉先秦诸子中老、庄及其道家思想,墨子及其墨家思想,申不害、韩非及其法家思想。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常洲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链接学制:三年制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占有学分:4学分一、课程定位《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2.1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doc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第一章山西地理、历史、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山西古代建筑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一、祠庙与墓葬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导游课程代码:开设时间:第3学期学时数:80一、课程概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导游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与气候,区划、人口与经济,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等基础知识,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和后续课程《模拟导游》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以及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采用“活动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整个课程包括行前说明会、沿途导游讲解、景区(景点)讲解、旅游产品促销、民俗体验五个课堂教学活动,80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程负责讲授知识、答疑解惑、指导活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导向、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开展行前说明会、沿途导游讲解、景区(景点)讲解、旅游产品促销等实践能力,能基本胜任导游员、景区(景点)讲解员、旅游产品促销员的岗位。
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气候、区划、人口、经济、交通、资源等概况;(2)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3)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概况;掌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景观,熟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地质公园名录》的中国项目景观;(4)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5)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二)能力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与气候、交通与资源、文化艺术等知识,分析、讲解当地旅游景点;(2)能够灵活运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产美食、民俗风情的知识,分析、讲解当地相关特色,开展旅游产品促销活动,推动民俗旅游体验活动。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例如,书中提到了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这些景 观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为导游提供了讲解的素材。
在民俗风情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和美食 文化。这些内容不仅让读者了解地方的文化特色,还为导游提供了丰富的讲解 素材,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例如,书中提到了许多当地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出租车、高铁 等,这些信息不仅让读者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也为导游提供了方便的参考。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当地的住宿和餐饮场所,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不仅为导游提供了丰 富的知识储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旅游体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景观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书中提到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故事,如诸葛亮、岳飞、郑成功等,这些故 事不仅让读者了解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和成就,也为导游提供了讲解的素材。
在地理景观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地方的地理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这些内容不仅让读者了解地方的地理环境,还为导游提供了丰富的讲解素 材,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精彩摘录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一本全面介绍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书籍,涵盖了历史、 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这本书不仅为导游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也 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旅游体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本书的精彩 摘录。
在历史文化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地方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重要历 史事件。这些内容不仅让读者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还为导游提供了丰富 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的讲解。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目录与正文内容紧密相连,每个章节的标题和序号都 与正文中的内容相对应。这种设计使得读者可以通过目录快速了解正文内容, 同时也方便了读者查找和阅读。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内容摘要
作为一名导游,只有全面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提高游客的 旅游体验。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处理突发状况、如何与游客沟通等, 这些都是导游人员必备的技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这本书内容全面、实用,适合所有有志于成为导游的人员阅读。阅读本书 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社、中国旅游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一本为准备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考生而 编写的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方导游的基础知识,包括景点介绍、导游技巧和游客安全等方 面的内容。下面是从中提炼的一些精彩摘录,以供考生们参考和借鉴。 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方面,本书首先介绍了导游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 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导游员在接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 项,包括提前了解客源地、设计合理行程、做好接待工作等内容。 在景点介绍方面,本书选取了全国各地的著名景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考生可以了解到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图 表,帮助考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个景点的实际情况。
特色分析:本书的目录具有以下特色:以地区为单位进行分类,使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各地导游 知识;每个章节的内容详实、全面,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书中还配以大量图片和表格,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地景点和民俗风情,更有利于考生的理解和记忆。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这本书的目录充分体现了全面、系统、实用的 特点,不仅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导游基础知识,还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利用这本书的目录,系统地掌握每个地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同 时结合实践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达到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课程号: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英文名称:
周学时:2.0-2.0 学分:4.0
预修要求: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的内容是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内容共分七大章节,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为分类标准,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地方导游基本概况,了解各地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民风民俗,景区景点等相关知识,来指导学生导游资格考试。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此门课程主要是导游地理的理论性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素质与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国各地区的基本概况,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实际能对一些现实问题做出比较深刻地分析,以便能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的导游人员。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
2.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主要针对导游人员对基础知识的操作和演练。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4学时,共14周。
主要内容:
(一) 华北地区10学时
1.北京市基本概况2学时
2.天津市基本概况2学时
3.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
4.山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
5.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
(二) 东北地区6学时
1.辽宁省基本概况2学时
2.吉林省基本概况2学时
3.黑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
(三) 华东地区14学时
1.上海市基本概况2学时
2.江苏省基本概况2学时
3.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
4.福建省基本概况2学时
5.江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
6.山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
7.安徽省基本概况2学时
(四) 华中地区6学时
1.河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
2.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
3.湖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
(五) 华南地区6学时
1.广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
2.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
3.海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
(六) 西南地区10学时
1.四川省基本概况2学时
2.贵州省基本概况2学时
3.云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
4.重庆市基本概况2学时
5.西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
(七) 西北地区10学时
1.陕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
2.甘肃省基本概况2学时
3.青海省基本概况2学时
4.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
5.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
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概况》,旅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