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
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三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三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塑造孩子的人格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正直善良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的品质,因为这不仅关乎孩子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三观,从而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到自身正直善良,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
父母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只有父母自己做到了正直善良,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注重情感沟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是培养他们正直善良三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爱。
通过情感沟通,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人感受,从而更加善解人意、懂得关心他人。
三、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直善良三观的重要手段之一。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四、激发内在动力,培养自律能力正直善良不仅仅是外在行为表现,更体现在内在修养和自律能力上。
父母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他们明白正直善良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处的。
同时,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也至关重要,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坚守初衷。
五、营造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正直善良三观至关重要。
父母要营造家庭氛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家庭中树立积极向上、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氛围。
只有在这样一个和谐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正直善良三观的熏陶。
怎样培养诚实正直的孩子

怎样培养诚实正直的孩子诚实是种可贵的品质,而得体则是人际交往必须具备的礼貌。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正直,让孩子早一天拥有这样的品质,就能早一天让他获得收获,具体该怎样做?以下是我为你进整理的怎样培养诚实正直的孩子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诚实正直的孩子多倾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必须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
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
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强化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并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想像,如,用“我想……〞、“我希望……〞等等。
当孩子无意的撒谎给别人带来伤害时,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和熟悉自己这种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不要把"编故事",不讲实话的孩子都当成坏孩子。
孩子有时不讲实话并不是坏。
对即兴说,随便说谎(或编故事)的行为要善意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希望他以后认真说话,有进步时要表扬。
怎么培养诚实正直的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
只有孩子的行为和品行与社会公众利益、价值相符时,他的行为才干得到公众的认可,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发产生自尊感,如果孩子不具备一些合格品德,人生价值观扭曲,所做所为只能满足个人的利益和必须要。
危及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不仅得不到尊重,还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唾弃,不可能培养自尊感。
如果塑造了孩子合格的个性,让他从小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开朗,谦逊宽厚,勇敢果断,负有责任心,爱国爱民等合格品行,有利于将孩子的自尊心发展到集体荣誉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来,从而形成深厚的自尊感;孩子做错事受到处罚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在当今社会,家长们普遍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
这两种品质是塑造一个孩子成为有担当、有原则的人的重要基石。
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正直品质则是建立在诚实、正义和公平的基础上。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父母应该做到言传身教,言出必行。
只有父母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孩子才会从他们身上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建立积极奖惩机制在家庭教育中,建立积极奖惩机制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直品质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奖励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按时完成作业等责任行为,同时对于不诚实、推卸责任等不良行为进行适当惩罚,让孩子明白责任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培养责任感和正直品质的重要前提。
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敢于承担责任、坚守原则。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是责任感和正直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父母应该适时地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策,从而培养他们承担责任、坚持原则的能力。
5. 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错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父母在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错误时,应该注重引导而非指责,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带来的后果,并学会从中吸取教训,勇于承担责任并主动纠正错误。
6.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责任感和正直品质需要建立在同理心和善良品质的基础上。
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善良宽容的品格,从而使责任感和正直品质更加深入人心。
7. 培养孩子正确看待金钱与物质金钱与物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金钱与物质,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培养正直宽容友善的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培养正直宽容友善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培养正直宽容友善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重要任务。
品德素养的培养涉及到正直、宽容和友善等多个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直、宽容和友善的价值观。
一、培养孩子正直的价值观正直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孩子的正直价值观,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正直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遵守诺言、讲真话、不欺骗和不偷窃等,以身作则,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正直的品质。
2.教育善恶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区分善恶,并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例如,教导他们不要说谎、不要偷东西、不要欺负弱者等。
适当的道德故事和案例也可以帮助孩子深入理解正直的价值。
3.奖励和激励:当孩子表现出正直的行为时,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奖励和激励,让他们明白正直是值得奖励和称赞的行为。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及时纠正和指导孩子在不正直的行为上,以保持孩子的正直品质。
二、培养孩子宽容的价值观宽容是一个人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差异的精神状态。
宽容不仅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还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以下是培养孩子宽容的一些建议:1.尊重他人差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思想、宗教、文化等差异。
鼓励他们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背景,培养对多元社会的宽容心态。
2.引导解决冲突:在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及时介入,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妥协和理解来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学会沟通和换位思考,培养他们宽容待人的品质。
3.鼓励分享和合作: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合作项目,鼓励他们与他人分享资源和经验。
通过与他人互动合作,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共享与宽容的重要性。
三、培养孩子友善的价值观友善是与他人建立正面关系的基础,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小学生诚信品质培养的几点做法

小学生诚信品质培养的几点做法正直诚实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象征,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更应该加强诚信品质的培养,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直诚实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质呢?以下是几点做法:一、注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学会坦诚、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父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做正确的事情,例如不说谎话、不偷东西、不欺负别人等。
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
二、教育环境的营造在校园里,学校和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懂得正直、坦诚和诚实的品质。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纪律规范,让学生明确知道学校对违纪行为的处罚措施。
其次,学校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并且教育他们“偷不得,吃亏”的道理。
三、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学生中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表现出正直、坦诚和诚实的品质,是培养诚信品质的关键。
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多种奖励方法,例如在班级中评选出诚信小模范,设立“诚信之星”加强对他们的表扬和奖励等等,来鼓励学生表现出正直、坦诚和诚实的品质。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普遍规律和重要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和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诚信品质的话题,并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和调查,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质需要建立长期的教育目标,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出一个正直、坦诚和诚实的环境,引导孩子从小树立一颗诚信的心,并且教育他们“做更好的人,做更好的未来”。
诚信教案:引导孩子树立正义诚信的品格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有道德,有品德的人,这不仅对于孩子本身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然而,诚信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但这并不是一种容易培养的品质。
怎么引导孩子树立正义诚信的品格呢?1.重视“说到做到”口才是重要的,但最为重要的是说了什么之后践行自己的承诺。
而家长和教育者就需要引导孩子树立“说到做到”的意识,告诉孩子承诺可不能随便说,必须在能够完成的前提下才能说出口。
同时,要给孩子一些小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培养孩子的承诺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孩子的自信心。
2.着重强调诚实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只有当孩子知道诚实是种多么重要的价值观时,才会对此付诸行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去惩罚孩子因说谎而受到的后果,而应该着重强调诚实的忠告,告诉孩子诚实才是一种最好的态度。
3.关注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可能意味着需要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劝说孩子摆脱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撒谎,作弊,逃避责任等等。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孩子的语言行为是否存在不正确的行为。
4.强调公正性正义是诚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孩子公正性很重要,需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有着相同的权利与义务。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人,尽可能地了解和尊重每个人。
5.给予孩子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家长和教育者必须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适当地奖励或惩罚。
如果一个孩子做到了承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必须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便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为了完成任务作弊,不该得到奖励,那么家长和老师都要根据事实给予孩子正确的惩罚。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帮助孩子树立正义诚信的品格的方法。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素质,更是一个团队的素质。
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走向阳光的明天。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有哪些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有哪些方法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公共义务,是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所以家长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方法一、培养孩子诚实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它既要求家长有长期坚持的耐心,与时俱进的细心,又深深扎根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点滴中,贯穿家庭生活和亲子成长的全过程。
家长应从小就要求孩子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还;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针对社会上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父母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必将受到惩罚的。
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总之,父母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塑造孩子的诚实之心。
二、为孩子做诚实的榜样父母要培养一个有责任心,以诚待人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则,做诚实的表率。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的诚实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
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兑现,应及时向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如父母言而无信,一而再,再而三,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这么做。
三、营造诚恳、互信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讲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
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
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同样会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要知道从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会更加懂得怎样去尊重、信任别人和怎样得到别人的信任。
可以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告诉孩子说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告诫孩子说谎或许能让你一时蒙混过关,但迟早也会让他人发现事情的真相,等真相大白之后,不仅会让你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还会失去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对你的信任,久而久之,别人就不愿意再跟你接近了。
努力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品格

努力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品格孩子的品格教育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正直善良的品格是一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基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地培养孩子的正直善良品格。
本文将就如何努力培养孩子正直善良品格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树立榜样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培养孩子正直善良品格的基础。
作为父母,我们要不但要口头上鼓励孩子做好事,更要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看。
只有我们自己成为孩子良好品格的榜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拥有这样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是努力培养孩子正直善良品格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或是实际生活案例来引导孩子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培养孩子正直善良品格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家务或是志愿者活动来让孩子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并通过及时的鼓励和赞赏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只有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责任,他们才会培养出正直善良的品格。
四、教导孩子待人真诚真诚待人是正直善良品格的表现之一。
我们要教导孩子待人真诚,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在孩子撒谎或是做了错误的事情时,我们要及时沟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并通过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寻找改进方法等来引导他们真诚待人。
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正直善良的品格。
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参加慈善义演、环保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通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会意识到善良的重要性,从而在行为上更加积极地践行正直善良的品格。
六、注重言传身教除了以上的措施,我们还应该注重言传身教。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观看一些关于正直善良的电影或是读一些有关励志故事的书籍,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用温暖和善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真挚和友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
的人
作者:赵永芳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丹麻
内容摘要:
教师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所以要多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并给予及时的点评、指导;(比如,经过寒假,我们班有个学习中间的同学,分外积极学习,经过写周记,我了解,他在假期里经常背书。
所以,我对他及时的表扬,他的兴趣更大。
)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及时地形成认识;发现错误,及时指导,可以让学生减少损失,使合格的学生,少走弯路。
用最普通、最严格的方法教导自己,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
关键词:
了解、鼓励、强化
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教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首先要总热爱学生做起。
那些最需要关心的学困生,本生有着光辉的品质,那就是对集体、对老师的一颗热爱的心,他们的心灵并不“丑”,我抓住这一点,让他们的心里,也有老师的种子。
爱劳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点。
也许勾心斗角是手段,勤劳为生是他们的本能,我总会被这种本吸引。
于是,我和她之间,形成了默契和信任。
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特点。
开课伊始,我就像他们爱我一样的爱着他们,用什么方法增进了解呢?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我看到他们的业余生活平淡,就带领他们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去玩耍。
一方面丰富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增加对生活的体验。
他们帮我拾地衣,展示“打车轮”,就是从侧身翻跟头的意思。
我发现男同学、女同学都会“打车轮”,我很佩服,因为,我小时候,不会做这些高难度的游戏。
他们很活泼呢?有的时候,也很尴尬。
当我看天还要下雨时,我说:“走啦!”可是,兴致正浓的他们,不顾我的喊叫,冒着还要下雨的危险,到后山
去了,丢下我和极个别担心我的女生,径自走了,我不得不在较大的灌木丛下躲雨,一边召集“人马”。
最后,我认识到了他们很单纯,另一方面,他们也“野”。
不管怎么样,我们彼此算是”熟悉“了。
对症下药,正面引导。
针对他们很善良的特点,我给予表扬,会玩这一点,也及时表扬。
针对“野”的特点,我告诉他们还得改改,玩的时候要玩,可学的时候就要学。
让他们写这篇关于登山的作文,他们写得头头是道。
思考和语言关系密切,而且,对生活的指导,有是有决定性的意义的,所以,对与错,经常思考了之后,也就很快明确。
我想起了一个同学的建议,把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讲出来,让同学们评价,对提高生活的兴趣有促进作用。
再后来,是变成了年日记,了解学生的新动向,长期坚持,接受新的东西快了,是非观念也进一步形成了。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尤为重要,它包含了生活的能力。
确立有错就改的勇气。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有些同学,总爱优先,非常任性,表现突出。
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做到尊重他的个性,让他多表现。
我只认为:他没有什么大的缺点,只是太有个性了。
他们只是想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个性没有好和坏,只有引导方法合不合适。
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等待。
因为,生活需要的是长期的爱心。
我教导他们,做事要慢慢来,检查一定要到位,不偷懒,一定有错就改;不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要认真的对待;逐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教学中,我又加大力度去教导。
下面就是我结合语文教学,进行的探究。
课文为《为人民服务》,死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游手好闲,一种是辛勤耕耘。
前者,虽轰轰烈烈,但轻于鸿毛,后者,虽平淡,却重于泰山。
然后讲述,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雷锋也是共产党员当中的一员,雷锋是一个尊敬老人,帮助他人的人。
怎样看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他们受到启发,懂得了做人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原来,学习使人由愚昧到明智。
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我以前,总是为自己着想,打扫卫生,不拿扫帚,进行劳动,不拿好的铁锹,同学们不喜欢我,我总觉得那是小事,现在想想,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以后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寻找自己和父母长辈之间的差距,听他们对的话,尽量改正自己的不足。
有了这样的思想,同学肯定非常积极,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之后,生活节奏加快,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多鼓励他们。
我总是教导他说:“在老师心里,你们一直是个优秀的集体,我从来没有让你和别的班级比。
在老师眼里,你们是一个可爱的、绝无仅有的班级。
”还比如:你们的地扫得很干净。
你们打扮得真漂亮!你们真聪明!那么干净的办公室、河跟学校离得那么近,我真舍不得离开它。
你们的花园真美,我多想多多的看它几眼。
发现美的人,能创造美。
他们的信心更大了,幸亏我能从正面鼓励他们。
这种喜悦,是无比激动的,一方面来自学生,一方面来自自己。
教学会自我保护,做事情,注重安全。
明白父母的教导,边学边进步,时刻牢记,为自己的目标去进行奋斗,和目标无关的,尽可以不必去做。
加强对自己的严格管理,做事雷厉风行,“今日事,今日毕”。
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目标,树立起信心。
如发现有一技之长,就去及时培养,不让爱好与自己失之交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帮学生学会感恩。
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件变化,体验社会的进步。
开学初发书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到学生的满足。
以感恩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他们落实到了妈妈做的一顿饭,爸爸循循善诱的一次教导,老师默默的陪伴和同学耐心的讲解,国家发免费的营养餐等等,使他们赞叹生活的美好,更坚信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好兵”。
良好的思想品行,能得到家人的支持,相信生活的人,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热爱“自己”的人,别人也会热爱他。
俗语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