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工业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未来的趋势
大力发展
适当降低比例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 类铁工业
机械工业
汽车工业
化学工业
主要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主要工业区
南部 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 业产区。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主要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是美国新兴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 工业区,其中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 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三大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材料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 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 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来的趋势
美国一方面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出口 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一些耗用大量劳动力和 自然资源的产品则从世界各国进口。例如,美国出 口一架大型飞机,可以换回上亿件衬衣。
南部 工业区
美国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东北部 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南部 工业区
资源
运输条件 主要部门
煤、铁
邻近大西洋和 机械 电子 五大湖 钢铁 化学
有色金 属
邻近太平洋
电子 信息 生物技术
石油
邻近墨西哥湾
石油加工 航天航空
美国的科学技术

工业布局及工业地域类型(51张ppt)

工业布局及工业地域类型(51张ppt)
分别考查“工业分散” 和“工业集聚”的好处
课堂活动: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 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 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 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 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 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 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二、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世界工业迅速发展,技术工艺不断提升,工业布局日趋优化。 主要表现在: (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域条件,以优势工业部门为主导,许多地方建成了现 代化综合工业基地。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业布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如北半球中纬度形成了一系列加工制造业 地带。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使得一些新型工业的布局相 对分散。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 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工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亚 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世界主要工业区

世界主要工业区

52°N)来定位。
6°E
10°E
52°N
50°N
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足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 中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世界主要工业区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
1、分布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英国和法国的东部和北部、 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北部。 考点中常以(0°E,50°N)定位。
2、区位优势条件:
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外贸易 发达。近年来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日本的原料进口
俄罗斯
加拿大
木材
中国 棉花
石油
西亚
煤炭
各国
石油
小麦 煤炭
铜矿
美国
欧洲 各国
非洲 各国
机械 铜矿
东南亚
Japan
羊毛
石油 铁矿
煤炭
煤炭
木材 澳大利亚
拉美 各国
各国
日本的商品输出
俄罗斯
钢铁
加拿大
汽车
中国钢铁
电器
西亚 汽车.钢铁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的三湾一海:大阪湾、东京湾、 伊势湾、濑户内海。呈东西向的条带状,通 常以(130°—140°E,30°—35°N)定位。

世界主要工业区

世界主要工业区

“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高等院校密布(人才集中、科技发达)。 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4)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 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5)灵敏的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6)军事订货(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 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以上因素中,除军事订货外,其他因素基本 上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共同因素。
4.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工业区有( C ) A.美国的五大湖-宾夕法尼亚地区 B.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地区 C.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地区 D.日本的本州东北部地区和四国岛南部 6.下列工业部门中,北美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是 ( D )
A.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和造船工业
B.纺织工业、航天航空和汽车制造 C.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和精密仪表 D.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和微电子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高技术工业 高
高 快
传统工业 低
低 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位置----印度南部,( 77°E , 12°N) 世界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美国:硅谷; 生产计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印度:班加罗尔(“亚洲硅谷”); 日本:硅岛(九州岛)、“筑波”科学城; 中国: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德国:慕尼黑。
(一)选择题
1.决定新兴工业布局的最主要条件是( C )
A.新的原料、燃料基地 B.洁净化美的环境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全球制造 业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 的世界工业地带
世界工业地带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 主要有:
北美工业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东欧工业地带—— 资源型重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1、工业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
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 2、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 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 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网,交通便利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新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 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1、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 开放区各城镇。 2、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 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方向:利用特区的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以出 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6、解决:西电东送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特点
运输、能源和原材料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区位选择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价格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影响力也相 对下降。
技术集聚程度、人才、信息、环境、交通 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力加强。
特点:

世界主要工业区

世界主要工业区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二、新工业区
1、概念和特征
特 点
(一)概述
(1)时间新: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2)地区新:
(3)企业规模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分布 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 国苏格兰地区等。 3、代表性工业: 高技术工业、传统轻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石初期 来自法国的 洛林铁矿, 后期来自瑞 典,鲁尔区 离其都较近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一、便捷的水陆交通; 二、有充沛的水源;
三、丰富的煤炭资源;
四、离铁矿区较近; 五、雄厚的科技力量; 六、广阔的市场。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 材料,回答: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该区内发展 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 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为核心的 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 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 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 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 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 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 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 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 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 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 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和 工业废墟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 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 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 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效。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以上因素中,除军事订货外,其他因素基本上是高技
(二)、“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1、位置及地位 位置----印度南部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生产计 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2、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政府政策的支持 (2)、技术力量雄厚
(3)、信息通达性好 (4)、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一、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一般是在丰富
发展基
的煤、铁资源基础 础
上,以纺织、煤炭、
工业
钢铁、机械、化工 部门
等传统工业为主, 生产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规模
轴心,逐渐发展起 工业
分布
来的工业地域。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 区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 化工为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 化产品
1.时间新。多自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 开始形成。
2.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 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 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二)、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1.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比较项目 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分散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大批廉价 劳动力
20世纪70 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 幅度涨价
发达的 银行信 贷体系
意大利 经济高 度开放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莱茵河畔
.
24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1济.调结构整的工多元业化结和产构业(转产型业升级)
.
25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人数厂(万房) 变成攀岩基地
140

第二产业
尔 120 区
三 100 大
第三产业
产 80

就 业
26.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人 40
口 的
20
第一产业


埃森游乐园 矿渣上整的洁绿的地小公镇园29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1.调德整国工经业济结部构人与士布局表,示保,证经各过行多业年平的衡努发力展,
鲁2化.尔发区展目新前型已工从业“和煤第钢三中产心业”,逐促步进变经成济了结一构个多煤样
钢3.等拓传展统交产通业,与完信善息交、通生网物技术等“新经济”产 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结5.构消调除整污取染得,了美明化显环的境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
辽宁鞍山钢铁厂
.
1
大连造船厂旧照
.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 新兴工业迅猛发展,东北老工业基 地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地位不断下降
.
3
东北老工业基地
思考: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其今后该何去何从?
.
4
今天我们西天取经去!
.
5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授课人:黄名祥
.
6
.
7
.
.
15
(一)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区由一个或数个较强大的工业联合. 企业为骨干组成的工业群所在地区。2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
3
.
4
.
5
.
6
.
7
中国日本工业区
区位条件:多优良港湾; 海洋运输便利;较高 的科技水平;劳动力 丰富。
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
18
.
19
谢 谢!
.
20
.
11
2.不利影响
德国老工业区的污染
.
12
.
13
不利影响
1.工业生产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 生资源,如铁矿石、煤、石油等。对这些 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 难。 2.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排 放出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
14
污染物必须保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
15
(3)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资源,改革工艺和提 高技术,尽量发展一些无污染或污染比较 少的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收段治理工业污 染,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
16
小结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1.分布特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交通便利的地域。 2.四大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近代文明的表现;创造了巨大财富,改
• 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 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 工业部门:钢铁、汽车、 造船、石油化工、电子、 纺织等。
.基地
.
10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1.有利影响
(1)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工业的发展是近代 文明的表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 (3)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地影 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工业“三废”)
.
17
3.治理工业污染的措施: (1)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用
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排污符合标准。 (3)提高技术,尽量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
3.具体措施
(1)全面规划,合利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a.污染大气:设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带; 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b.污染水源: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污水排放口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C.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
农田和居民区。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
用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处理后排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