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话题作文写作指导ppt
高二政治文化与政治、经济PPT优秀课件

《变形金刚2》的投资达2亿美元,比第1 部整整多了5千万
社会的物质基础, 经济、技术实力。 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科幻大片《变形金刚》呢?
2,“变形金刚”全被球成“功金地刚搬迷上”大(银文幕化,消圆费了)谁的梦? 美国电影公司、汽车生产企业、 周边产品生产商……
归纳
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 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也引向深 入,开放的领域从管理经验到 快餐食品再到西方电影,特别 是好莱坞大片。
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 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 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
• 文化渗透、文化入侵、强权政治
• 反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 要形式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A、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
①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 日益重要。
文化生产力:生产文化产品和提高文化服务的一种 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
我国文化生产力有待提高
•
“文化赤字”令人忧
• 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 输出14种;2005年,对美国版权贸易逆差 有所减少,但仍然是4000:24
• 1999—2002年,俄罗斯285个艺术团到中 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艺术团 体只有30个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除了经济因素以外, 还有什么因素在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
以“文化”为话题作文导写 精品 PPT课件

行 书
王羲之手迹(兰亭序)
汉字的演变ຫໍສະໝຸດ 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都有重大影响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在创造灿烂的 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中
十 大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
铭记中华文化,让她也似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去
照亮人类灵魂的夜空!
走远了,我想回来
•
嬉戏于潮流的浪尖上,我看不见海底的
丰富,似乎有些遗忘;孤立在时尚的峰顶上,
我听不见山间的鸟鸣,似乎有些淡然,我是
否真的都忘却了。
•
直到有一天,只留有皮囊的自己,为
着虚空呻吟时,才发现自己早已不能像杰
克·伦敦那样“呐喊”,却只能在走出鲁迅
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 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 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 人千古不解之谜。
论点之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四大文明古国保留 到现在唯一没有中断的名族文化)博大 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在: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以“文化”为话题作文
州统测作文“拟题”
中国文化在崛起 文化输出,精彩世界 沟通的桥梁——文化 国家的“软实力”——文化 人类的财富——文化 一道靓丽的风景——文化互动 神奇的钥匙——文化互动 明智的选择——文化互动
让文化互动成为一种享受 带着东西文化上路 有文化才有远方 文化互动的魅力 文化互动的力量 让文化互动成为一种美 和谐社会源于文化互动 有一种智慧叫敬畏文化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在当代社会中,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被认为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还能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而经济发展则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使得文化建设的成果能够得以体现和传承。
首先,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而文化建设,则是培养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加大对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同时,文化建设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文明的市场环境。
而这些要素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依靠文化建设来实现。
通过推动全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文化建设还可以强调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提高人民的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品牌和声誉支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的品牌和声誉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而文化建设,则是构建国家品牌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展示国家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虽然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但也需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一方面,经济发展不能放松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否则将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和价值观的混乱。
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也不能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人民的需求和精神文化的满足。
高二必修三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PPT

列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
从国内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 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 化 政 治
化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但一些奉行
B
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
喜羊羊变成“肥”羊羊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
化
经
济
B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化
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经 济
文
出。
化 化
➢名词解释
文化 产业
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以盈利为目的),如影视业、旅游业等。它一般是 与文化事业相对的概念。
➢社会生活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 高二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3张PPT)
经济 政治
决定
文化
I.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II.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III.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高 二 必 修 三 1.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 共 33 张PPT)
➢拓展:社会生产方式
“吃野生动物是 人类的陋习。”
疫情因 “我”而起
高 二 必 修 三 1.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 共 33 张PPT)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高 二 必 修 三 1.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 共 33 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物质文明 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
1.2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2张PPT)

A(1)(2)(3)
B(2)(3)(4) C(1)(2)(4)
D(1)(3)(4)
A
5、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 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这 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是先进的还是落 后的 C、文化的力量就是综合国力 D、文化都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思考四: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从《变形金刚》中,我们看到浓重的美国政治色 彩:如崇尚暴力“美学”,武力解决问题;树立美国 军队、军人的正面形象;承担拯救文明的重任,“美 国大兵”的外星版。
影片中美国政治色彩浓重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交融 的表现:
外景地,还派遣正规部队、主战坦克 战斗机群甚至一艘航母参加拍摄。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雄厚的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技术实力;美国政府的支持……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 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 注意: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完全 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①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不同 先进、健康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 阻碍社会发展 ②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
B
A(1)(3)(4) D(2)(3)(4) B(2)(3) C(3)(4)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有何作用 2、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二政治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共14张PPT)教育课件

课 中 月23日单天1.12亿的票房,也创下了内地电影的单日票房新 高。《变形金刚3》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票房也全线飘红。
2 出示学标 材料二:“变形金刚”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全球“金
3
自主习标
刚迷”的梦,圆了美国电影公司、汽车生产企业、周边产品 生产商等的梦。
4 研讨学标 材料三: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
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
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课前 1 课前习标
课中 2 出示学标 3 自主习标 4 研讨学标 5 拓展达标
课后 6 课后达标
如果一对白人夫妇把他们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给
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大,那么小孩一定是说汉语 并习惯用筷子吃饭的。这说明( ) A.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B.文化是人的一种本能。 C.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是由他所生活的家庭决定 的。 D.文化现象本身是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的。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课前 1 课前习标
课中 2 出示学标 3 自主习标 4 研讨学标 5 拓展达标
课后 6 课后达标
4、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 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
A.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D.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课前 1 课前习标
课中 2 出示学标 3 自主习标 4 研讨学标 5 拓展达标
课后 6 课后达标
2021届高考语文备考——文化交流与发展作文讲评 课件(20张PPT)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再次到中国来!
亲爱的各国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文佳。作为本次文化之旅的东道主国家的一
员,首先请允许我对大家的到来再一次表示欢迎。非常高兴能通过这次活 动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化的对话。在游学结束之际, 我谨代表我们小组谈谈我们在这一场对话中的感受与收获。
明确表明自身身份,适当强调受众身份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文化发展需要交流。我们小组的 一位成员,来自非洲的西塞说,和中国的同龄人一起打篮球,练武术,喝可 乐,品中餐……给了他非常好的体验。而我也对西塞口中的,非洲大陆上的手 鼓、木雕、手抓饭感到非常好奇和向往。一趟游学活动,让我们结下了深厚 的情谊,让我们了解到彼此不同的文化,并对之产生憧憬与热情,而这最终 会转化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动力。我相信,这就是本次活动的的要义,它 让我们明白,文化因交流而发展。
1、为何要强调非洲?与文化交流发展有何联系? 2、西塞的体验与文化交流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体验文化——文化交流可 促进友谊,促进相互沟通和理解,为日后进一步交流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文化的互鉴
分析后综合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 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1、为何要强调欧洲?与文化交流发展有何联系? 2、敦煌中的多种文化影子指什么? 3、不同文化为何能在敦煌得到汇集交融? ——兼容并包,吸收共生 4、文化的兼容并包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给文化交流发展带来什么启 示? ——①世界各地通过文化交流,催生更多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政治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重要性)
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地位作用) ⑵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形势) ⑶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 略任务,增强____,提高____。(意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7. 《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电视片走 红全国。电视片中的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 十分重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 作用。这说明 ( C )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材料二:各国都在热衷于推销本国的文化,我们的 国家领导人也频频露面。
中国文化年在法开幕
中国文化年在美开幕
俄罗斯文化年在中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文化与经济 、政治P PT优秀 课件1
思考:
1.美国为什么能“导演”《变形金刚》 系列十多年的传奇生涯? 2.《变形金刚》系列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 圆了谁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财富总量的相当比重,仅华尔街就有四分之三的财富掌握在
犹太人手里。有希伯来文在,在犹太教的教义在,有犹太的社区
文化在,犹太人就能在世界上顽强生存。反面的例子文化也有,
匈奴、鲜卑族也曾经很强大,但由于没有强大的文化都消亡了。
埃及法老文化也没了,现在的埃及是另一人种。古希腊、罗马都
是如此。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无科技,无以强国;无文化,足
•
点评:本文结构严整又不失灵活,观点鲜明又不失辩证。入
题自然失意蕴深远;选材恰切,开合有度;结尾有力,令人振奋。
作者行文之冷静,思维之缜密,着实令人佩服!
佳作好题
• 为了忘却的纪念 •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文化? • 守住文化的根 • 没有鲁迅的日子 • 别拿文化不当干粮 • 谁把国粹丢了? • 印度与莎士比亚 • 文化的月亮之上
以亡种”。
文化建设的作用
•
最近世界银行行长沃尔森在世界银行理事会上很客观地称赞
中国经济的发展,他看到那么多贫困人口得以脱贫,认为只要是
领导集体坚强而能干,人类很多地方的脱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看不到深层的东西。实际上中
央在决策过程和操作方法上渗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在思维方式
• 以“鲁迅回乡”为构思,以上面的文字作文章的 结尾,打破时空界限,写一篇想象作文.
5%,电视剧出口额近1亿美元。尤其令人关注的是,韩国影
视产品已经登陆欧洲和北美市场,并确保占有一席之地。
韩国影视业的飞速发展,是韩国确立“文化立国”战略取 得的丰硕成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韩国本土文化在日美以 及中国香港、台湾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几乎被淹没。当时,美国 “大片”等外国产品在韩国影视市场上几乎占60%的份额。
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法国服装博览会上,中国女子身着从秦 朝到清朝的漂亮服饰,赢得了世界美誉。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对中华文化赞不绝口时,难以言表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而 我的弟弟第一次知道中国有这样伟大的文化,激动不已,第一次 将他钟爱的日本动画片驱逐出境,手捧着《上下五千年》为中华 文化叫好!
人类自从有了文化便拥有了灵魂。铭记文化,让我们点亮了 思想;铭记中华,让她辉映历史的长河;铭记中华文化,让她也 似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去照亮人类灵魂的夜空!
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也是现今依然存在的惟一文明大国,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已经遭 到了不同程度的毁灭和遗失,出现了文化的断层,我们现今的所 谓“现代人”已经没有了主流文化和精神支柱。作为亚洲四小龙 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 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 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 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
—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看来,我们确实到了该反思民族文化的时候了。我
们中华民族,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从延续至今的汉字到
世代流传的古诗,从先民歌唱的《诗经》到近现代革命
者谱写的诗章,从太阴历的制订到“神六”遨游太空,
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化文化
丰厚的底蕴。既然我们知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
• “北京要成为华盛顿,100年就足够了;而华盛顿要 成为北京,1000年也办不到.”
•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文化 不当财富!”
• 奇思妙想
• …… •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先
生喃喃自语.一个孤独的背影徘徊在繁华的大街 上,有人虽然觉得似曾相识,却不曾停下他们匆匆 的步伐.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我国一群访问韩国汉城的人看到“大宇”、“三星”的巍峨, 不禁由衷赞叹。陪访的东道主竟发出长长的喟叹:“我们没有鲁 迅啊!”消息传来,国内有人说:“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鲁迅, 而是没有‘大宇’,没有‘三星’,鲁迅是不能当饭吃的。”
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却为何要用
“1314529”来表达感情?我们自古到至今就写着方块
字,却为何要在文章中频频写出那与方块字极不协调的
英文字母呢?
•
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铭记我们民 族文化的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因为泱泱大中华,上下五 千年,其历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千百年来, 不知汇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毕昇、陆游、 成吉思汗、毛泽东……数不胜数,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 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文化史,我们应该庆幸,先人 们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系:因果条件,先后顺序,主次轻重,相互作用
1.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仓廪实而知礼节.”苟无恒产,则无恒心.””是故明君制民之 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先生有一句名言:“没有生活上的面 包,那里来精神上的水仙花?”
资本处于优势的,其文化也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
• 你对此有何感想? 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审题立意误区:
要换位思考; 拥有珍惜,懂得知足; 不要妄自菲薄,不可崇洋媚外; 不要沉湎在过去的辉煌中; 要取长补短.
历史不可遗忘; 不要追求金钱而泯灭道德良知; 不要因物质条件而丢失精神品质
“大宇”、“三 星经”济发展(物质文明)
鲁迅 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为实施这 一战略,韩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政府新文化政策”、“文化产 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推进计划”、“文化产业振兴 基本法”等十几部法律法规,并于2001年成立了“韩国文 化产业振兴院”。
•
铭记文化
•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人变得浮躁,浅薄,庸 俗。如今,不是有句话说现代人“穷得只有钱了”吗? 细细想来,此话真可谓一针见血。 且看这样一种社会怪象: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 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 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知道 “景冈山”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 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时尚的便趋之若鹜,而对民族文 化却越来越淡忘。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 族文化,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 诚然,恰当地追求时尚本没有什么不妥,这毕竟顺 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先人们所创造的伟大文化, 是万不可忘记的。一个遗忘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却了源头 的溪流,如同没有了根本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 怕的。
里包含了很多中华文化,这些外国人无法看到的。
•
近二十年来,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就引起世人瞩目,海外
学术界首先从历史文化背景方面去审视这一经济“奇迹”并重新
分解儒家文化的组成要素,研究其中哪些因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社会功能。较早从正面解释儒家伦理对东亚经济奇迹的贡献的是
赫尔曼康恩(Herman Kahn)。这位“大过渡理论”的创立人
• 头尾亮点
•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 朵水仙花.”
• “一直有一个梦想,当中国幸福地沐浴在所有国家 羡慕和挑剔的目光中时,我听到他们内心的嘀咕: 该死的,那家伙总得缺点什么吧……”
• “昨晚,我做了一个噩梦:一群韩国人到中国访问, 看到中国‘大宇’ 、 ‘三星’的巍峨,而中国人 却在长长喟叹:‘我们没有鲁迅啊!为他们的文化没有灭亡。一旦文化灭
亡,这个民族也会随之灭亡。人可以创造物质,也可以将其毁掉,
“9·11”就是一例。只有文化,特别是底层文化所涉及的人与人
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等关系,是任何武器
都摧不毁的。只要有人在,那些物质的东西完全可以复兴,以色
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作用于经济.) • 3.文化产业本身就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身边的韩国
•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夫子那 里去寻找智慧。”
•
这是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汇集在巴黎时共同对孔子
学说给予的高度评价。今天,孔子及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
的典型标志,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巨人之首,儒学则以其独
•
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
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
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
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
津;就在我们嘲笑别人学习雷锋时,雷锋却成了西点军
人学习的榜样;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
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
特的东方内蕴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推崇和研究。
•
如今,孔子和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影响力似乎要远远大于中国。
如果说儒教也算是一种宗教的话,那么儒教几乎可以说是韩国的
“国教”。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儒家思想
在韩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
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
列就是典型的例子。犹太人于公元前10年建立以色列国,到公元
159年以色列被灭,犹太人在1800年间没有祖国,在历史上遭到
了德国、法国、波兰多次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对犹太
人的大屠杀只不过是最后一次。1947年联合国决定同意以色列
复国,两三年之内回去了两三百万人,以色列现在的人口是800
万,占全世界犹太人的三分之一。犹太人的人数虽少,却掌握了
认为东亚社会所共有的儒家伦理是工作勤奋、敬业乐群、和睦人
际关系、尊敬长辈、强调配合协调与合作,而不是突出个人或个
人利益,等等。他认为这种文化更加适于经济增长
我的野蛮女友
“文化立国”见成效
•
近10年来,韩国影视业异军突起,风靡国际市场,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