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反应热、焓变》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13:1.1.1 焓变 反应热

能 反应物H
量
放出
热量
ΔH<0 放热反应
生成物H
(2)吸热反应
学习 探究
指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
的总能量<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
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故ΔH>0, 即ΔH为+。
能 量
吸收 热量
生成物H
ΔH>0 吸热反应
反应物H
归纳总结
学习 探究
学习 探究
例题
1.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
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
所具有的焓之差)。
焓:指物质所
具有的能量称
为物质的焓。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学习 探究
(1)放热反应
指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
总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 故ΔH < 0,即ΔH为-。
课前 练习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
2H2O(g) ΔH=-534 kJ/mol,则 (1)该反应是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
的依据是 ΔH为负值
。
(2)当反应的热量变化为2 136 kJ时,参加反应的N2H4质 量是 128 g。
学习 探究
2.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 如下表:
学习 探究
键 H—H Br—Br I—I Cl—Cl H—Cl H—I H—Br 键能 436 193 151 247 431 299 396
(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热量__1_7_9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分别与足量的Cl2、Br2、I2 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A_____(填字母)。
课件15:1.1.1 焓变 反应热

解析:A、B、C均为放热反应,ΔH<0,说明它们的反应物 的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 而D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知识探究 1.微观角度——化学键的变化
若Q1>Q2,ΔH > 0,反应 吸收能量,为 吸热 反应; 若Q1<Q2,ΔH < 0,反应 放出 能量,为 放热 反应。
过关演练 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 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键、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
S(s)+3F2(g) SF6(g) 的反应热ΔH为( B ) A.-1 780 kJ/mol B.-1 220 kJ/mol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解析:A项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A错误;根据已知 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热化学方 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C正确, D错误。
2.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kJ/mol,H—N键键能为391 kJ/mol,根据: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B )
A.431 kJ/mol
B.945.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解析:设N≡N键的键能为x,结合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 成物键能总和,则ΔH=3×436 kJ/mol+x-6×391 kJ/mol=92.4 kJ/mol,所以x=-92.4 kJ/mol+6×391 kJ/mol-3×436 kJ/mol=945.6 kJ/mol。
探究点二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知识探究 1.微观角度——化学键的变化
若Q1>Q2,ΔH > 0,反应 吸收能量,为 吸热 反应; 若Q1<Q2,ΔH < 0,反应 放出 能量,为 放热 反应。
过关演练 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 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键、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
S(s)+3F2(g) SF6(g) 的反应热ΔH为( B ) A.-1 780 kJ/mol B.-1 220 kJ/mol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解析:A项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A错误;根据已知 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热化学方 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C正确, D错误。
2.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kJ/mol,H—N键键能为391 kJ/mol,根据: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B )
A.431 kJ/mol
B.945.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解析:设N≡N键的键能为x,结合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 成物键能总和,则ΔH=3×436 kJ/mol+x-6×391 kJ/mol=92.4 kJ/mol,所以x=-92.4 kJ/mol+6×391 kJ/mol-3×436 kJ/mol=945.6 kJ/mol。
反应热和焓变 ppt课件

ppt课件
6
所以:从微观角度,一个化学反应是放 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ppt课件
7
一、反应热 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 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Ⅲ: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Σ反与生成物分 子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Σ生的相对大小 △H= Σ反- Σ生
若: △H > 0 则为吸热反应 △H为“+” , Q<0 △H < 0 则为放热反应 △H为“-” , Q>0
键Ⅳ能:通: 破过坏实验1 直mo接l测共得价→键掌吸握中收和的热能的量测或定形成1 mol 共价键放出的ppt课能件 量 键能恒取正值16
吸热反应
ΔH>0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ppt课件
吸热
△H>0
反应物
反应过程
12
例题
例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2H2(g)+O2(g)=2H2O(l);△H=-571.6 KJ/mol
1.1.1焓变 反应热 课件(人教选修4)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 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答案】
(1)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代表反应热
代
表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热 <
(2)放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名师点睛】
(1)放热反应是体系反应后放
出能量而使体系的能量降低,ΔH<0;物质
什么?
提示:是的,原因是能量的变化与键能有关
系,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是不相等的。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二、焓变 1.焓变
反应热
(1)焓变
①概述: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________ 物理量 。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
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______ 焓值差即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课程标准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
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3.ΔH的计算方法 从不同角度解释反应热,其计算方式也不同,
故ΔH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
(1)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ΔH=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
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之和
课件2:1.1.1 焓变 反应热

问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还是吸收是
以发生变化的物质本身为基础的,那么能量 的多少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用什么来量度呢?
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1
问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宏观上: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
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 量的相对大小。
能 量
生成 物
反应 物
图1
能 量
反应 物
图2
生成 物
微观上: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收 能量,新键形成会 放出 能量。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 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 热为△H=_+__1_3_1_.5_k__J_/m__o_l 。
键能与焓变的关系 ΔH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H = 679kJ/mol - 862kJ/mol = -183kJ/mol
化学键断裂时吸J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_-_9_2_K__J_/m__o_l,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_-_3_0_.7_K__J_/_m_o_l。
3.(2008·高考海南卷)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 +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 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P—O b kJ/mol、P= O c kJ/mol、O=O d kJ/mol。
化学人教版选修四1.1.1焓变 反应热课件 课件

ΔH 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
二者的相 应)且不与外界进行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的转化时的反应
互联系 热,即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反应热 Q 就是焓变 ΔH。
高中阶段二者通用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从化学键的角度(微观角度)看: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分子中 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 新组成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即化学反应的 反应热=(反应物所有键能之和)-(生成物所有键能之和)。 如图:
下图是一种“即热饭盒”的结构示 意图,这种饭盒携带方便,可随吃 随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常被用 于野外郊游。进餐时撤去底部的厚 纸板,几分钟后,由于在铁粉的催 化作用下,镁粉很容易跟水发生反 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Mg+2H2O====Mg(OH)2↓+H2↑,放 出大量的热,反应提供的热量使饭 菜变热,人们就可以进食了。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焓变、反应热
1.焓变、反应热 (1)焓(H):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之差。焓变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 的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①符号:用 ΔH 表示。 ②单位:常用 kJ/mol 或 kJ·mol-1。 ③表示方法:ΔH=H(生成物)-H(反应物)。 (3)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4)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摇冰摇热饮料是由某公司开发生产的独家专利产品,
该产品只需轻轻一摇就会在瞬间变冰或变热,操作简单快
捷。 这种摇冰、摇热饮料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有某
种物质,摇动混合后产生热效应引起的。 同学们,你估计摇冰、摇热饮料罐的夹层中各装了哪
课件17:1.1.1 焓变 反应热

2.在反应H2 (g)+ Cl2 (g)===2HCl(g)中,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Cl-Cl键能为243 kJ,H-Cl键能为431 kJ,判断该反应是( BC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放出183 kJ热量 D.放出179 kJ热量
3.已知键能: N≡N: 946 kJ/mol,
H-H :436 kJ/mol,
H-N :391kJ/mol
N2(g) + 3H2(g)
2NH3(g),
从理论上计算∆H为( C )
A.+1800 kJ/mol B. + 92 kJ/mol
C. – 92 kJ/mol
D. – 46 kJ/mol
4.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H2反应,当消
耗等物质的量的H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需要吸收热量呢?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 定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 从宏观的角度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图:
能 量
吸收 热量
生成物
能 反应物 量
放出 热量
反应物 图1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还说明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3.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H2
(g)+I2
(g) 2=0=0=℃ 2HI
101 kPa
(g)
ΔH = -14.9 kJ/mol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g、S 、l 、aq ) (3)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25oC、101kPa时可不写) (4)标明反应热ΔH(注意单位kJ/mol,和“+”、“-”) (5)检查化学计量数是否与ΔH的值配套
课件5:1.1.1 焓变 反应热

巩固练习1
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 能发生
随堂练习2
⑴ 1gH2O(l)变成水蒸气需要升温还是降温? ⑵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⑶1g 液态H2O 和1g 气态H2O 所具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哪个大?
影响焓因素: 物质本身性质 和状态
随堂练习3
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巩固练习4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4.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
H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H
H
+
+
Cl
Cl
H Cl 431 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正确的是 ( A)D A.2个H原子的能量高于1个H2的能量 B.2个H原子的能量低于1个H2的能量 C. H原子比H2分子稳定 D.H2分子比H原子稳定
3、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D ) ①硝酸铵溶于水②物质的燃烧③苛性钠溶于水 ④生石灰放入水中 ⑤醋酸的电离 A.仅①⑤ B.仅②③ C.仅②④ D.②③④
焓减少—放热(反应)—表示为“- ”或 ΔH<0
2、反应热 ⑴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⑵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恒压下: 焓变 = 反应热 常用焓变表示反应热: 符号:△H 单位: 常用kJ/mol或kJ·mol-1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 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活化分子
活
E1 化
能
E2
E0
反应物
反应热
又称作为“焓变” 生成物 E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和焓变 ①焓(H): 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
决定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g > l> s 温度:T↑→H↑ 压强:P↑→H↑
6、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键能 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
431kJ,判断该反应是( BD)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H`=-92kJ/mol×1/3 = -30.67kJ/mol
小 结 一、焓变 反应热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ΔH<0 ,ΔH为“-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ΔH>0,ΔH为“ +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量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思考:I和II哪个是放热反应,哪个是吸热反应? 用焓如何表示反应过程?
释放给 环境
能量来 自环境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应类型: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 水、碱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缓 慢氧化。
宏观:ΔH 反应热的计算:
=
H生成物-H反应物
微观:ΔH = E吸收-E放出
课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C.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2、已知:H + H ═ H2;△H=-436KJ/mol,则下列叙
(2)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应类型:
大多数分解反应; C、H2、CO作还原剂的反应 (其燃烧例外);碳和水蒸气、 C和CO2的反 应;铵盐与碱的反应 【Ba(OH)2.8H2O+NH4Cl】; 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
反应热为: -30.67kJ/mol
。
(提示1: 3H2(g)+N2(g)=2NH3(g))
△H=436×3+946×1-391×6=-92kJ/mol (提示2: H2(g)+1/3N2(g)=2/3NH3(g))
4、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5、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通过此图大家还能发现反应热 ∆H有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发现:其实
∆H=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反应本质(微观)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 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即:ΔH = E断键吸收-E成键放出 (微观)
反应物
生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而 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反之,对于吸热 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 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因此规定:
放热反应:ΔH为“- ”,ΔH<0
吸热反应:ΔH为“ + ”,ΔH>0
(上述反应的反应热:ΔH=-184.6 kJ/mol)
观察对比:
能
能
量 反应物
•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 3、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问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 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3.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知识回顾】:
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
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有------
能量变化
热能(通常) 电能 光能
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对象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 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反应体系,而把除它 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根据反应体系在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还是吸收的能量,用热 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时,将反应 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旧知识巩固
化学反应的本质zxxk:
从物质的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化学键的角度: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知识回顾
1.内能: 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种能量称为内能。
2.键能:破坏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②焓变(△H):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 过程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为反应 的焓变。
③ 计算表达式: 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注: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 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 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焓增加—吸热(反应)—表示为 “ + ”或 ΔH>0
⑶意义:
①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前 后的热量变化
②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表现为吸热反 应或者放热反应
⑷测量:量热计测量 【测量条件:恒压下,一般为敞口容器中】 注: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 直接测得 例如: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探究:
大多数分解反应; C、H2、CO作还原剂的反应(其燃烧例 外);铵盐与碱的反应 【Ba(OH)2.8H2O+NH4Cl】
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 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 没有关系呢?
有
第一章
ks5u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 的能量转化形式;
吸热反应: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放热反应: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 是放热反应?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水、 碱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思考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 些是吸热反应?
A. 2Q1 + Q2 >4Q3 B. 2Q1 + Q2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我们认识了反应热,那么怎样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2)Δ 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
ΔH = E吸收-E放出
微观
【例】:
例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 — 放出能量
= 679kJ/mol = 862 kJ/mol
H = 679kJ/mol - 862kJ/mol = -183kJ/mol
3、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D ) ①硝酸铵溶于水②物质的燃烧③苛性钠溶于水 ④生石灰放入水中 ⑤醋酸的电离 A.仅①⑤ B.仅②③ C.仅②④ D.②③④
焓减少—放热(反应)—表示为“- ”或 ΔH<0
2、反应热 ⑴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⑵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恒压下: 焓变 = 反应热 常用焓变表示反应热: 符号:△H 单位: 常用kJ/mol或kJ·mol-1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 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活化分子
活
E1 化
能
E2
E0
反应物
反应热
又称作为“焓变” 生成物 E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和焓变 ①焓(H): 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
决定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g > l> s 温度:T↑→H↑ 压强:P↑→H↑
6、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键能 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
431kJ,判断该反应是( BD)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H`=-92kJ/mol×1/3 = -30.67kJ/mol
小 结 一、焓变 反应热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ΔH<0 ,ΔH为“-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ΔH>0,ΔH为“ +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量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思考:I和II哪个是放热反应,哪个是吸热反应? 用焓如何表示反应过程?
释放给 环境
能量来 自环境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应类型: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 水、碱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缓 慢氧化。
宏观:ΔH 反应热的计算:
=
H生成物-H反应物
微观:ΔH = E吸收-E放出
课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C.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2、已知:H + H ═ H2;△H=-436KJ/mol,则下列叙
(2)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应类型:
大多数分解反应; C、H2、CO作还原剂的反应 (其燃烧例外);碳和水蒸气、 C和CO2的反 应;铵盐与碱的反应 【Ba(OH)2.8H2O+NH4Cl】; 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
反应热为: -30.67kJ/mol
。
(提示1: 3H2(g)+N2(g)=2NH3(g))
△H=436×3+946×1-391×6=-92kJ/mol (提示2: H2(g)+1/3N2(g)=2/3NH3(g))
4、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5、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通过此图大家还能发现反应热 ∆H有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发现:其实
∆H=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反应本质(微观)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 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即:ΔH = E断键吸收-E成键放出 (微观)
反应物
生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而 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反之,对于吸热 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 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因此规定:
放热反应:ΔH为“- ”,ΔH<0
吸热反应:ΔH为“ + ”,ΔH>0
(上述反应的反应热:ΔH=-184.6 kJ/mol)
观察对比:
能
能
量 反应物
•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 3、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问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 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3.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知识回顾】:
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
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有------
能量变化
热能(通常) 电能 光能
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对象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 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反应体系,而把除它 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根据反应体系在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还是吸收的能量,用热 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时,将反应 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旧知识巩固
化学反应的本质zxxk:
从物质的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化学键的角度: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知识回顾
1.内能: 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种能量称为内能。
2.键能:破坏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②焓变(△H):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 过程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为反应 的焓变。
③ 计算表达式: 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注: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 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 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焓增加—吸热(反应)—表示为 “ + ”或 ΔH>0
⑶意义:
①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前 后的热量变化
②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表现为吸热反 应或者放热反应
⑷测量:量热计测量 【测量条件:恒压下,一般为敞口容器中】 注: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 直接测得 例如: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探究:
大多数分解反应; C、H2、CO作还原剂的反应(其燃烧例 外);铵盐与碱的反应 【Ba(OH)2.8H2O+NH4Cl】
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 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 没有关系呢?
有
第一章
ks5u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 的能量转化形式;
吸热反应: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放热反应: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 是放热反应?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水、 碱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思考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 些是吸热反应?
A. 2Q1 + Q2 >4Q3 B. 2Q1 + Q2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我们认识了反应热,那么怎样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
宏观
(2)Δ 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
ΔH = E吸收-E放出
微观
【例】:
例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 — 放出能量
= 679kJ/mol = 862 kJ/mol
H = 679kJ/mol - 862kJ/mol = -183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