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一般都是银白色,少数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是黄色、铜是红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铝极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极好的抗腐蚀性能)Fe + O2 ---- Cu + O2 -------- Mg + O2------(2)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金属+ 酸盐+ H2Zn + HCl ----- Zn + H2SO4-----Mg + HCl----- Mg + H2SO4------Fe + HCl------- Fe + H2SO4 --------Al + HCl----- Al + H2SO4-----(3)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1 + 盐1 盐2 + 金属2如:Fe + CuSO4==== Cu + FeSO4(“湿法冶金”的原理)Cu + AgNO3------ Fe + CuCl2-----Mg + ZnCl2------- Al + CuSO4------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上述金属中,钾的活动性最强,金最弱。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一般不用钾、钙、钠三种金属;4.单质鉄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盐。
三.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
习提纲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复提纲,方便学生进行复。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要:
第一单元:酸、碱、盐
- 酸的性质及常见酸的命名
- 碱的性质及常见碱的命名
- 酸、碱的化学式和离子式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 盐的性质及常见盐的命名
-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第三单元:金属的活动性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规律
- 金属活动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征和区别
-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第五单元: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 空气的组成及氧气、氮气的性质
- 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六单元: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溶剂的概念
-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及计算法则
-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饱和溶液的性质
第七单元:酸、碱溶液的常见性质
- 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及pH值的计算方法
- 酸、碱溶液的中性化反应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量方法和实验方法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复提纲,希望能对学生的复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提纲化学知识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知识点提纲,帮助学生整理和回顾所学的内容。
第一部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的分类和性质1.1 金属元素1.2 非金属元素1.3 半金属元素1.4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性规律2. 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规则2.1 离子化合物2.2 分子化合物2.3 氧化物、酸、碱的命名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1 反应物和生成物1.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2. 化学反应的类型2.1 燃烧反应2.2 酸碱中和反应2.3 氧化还原反应3. 反应速率3.1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部分:氧气和空气1.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1 氧气的物理性质1.2 氧气的化学性质1.3 氧气的制备方法2. 空气的组成和结构2.1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2.2 空气的杂质和污染物第四部分:酸和碱1. 酸和碱的基本特征1.1 酸的性质和特点1.2 碱的性质和特点2. 酸碱中和反应2.1 酸碱中和的概念和原理2.2 酸碱指示剂和pH值3. 酸雨的成因和危害3.1 酸雨的原因和形成过程3.2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第五部分:金属和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2 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导性2. 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2.1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2 非金属的用途和重要性3.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3.1 金属腐蚀的原因和过程3.2 金属防腐的方法和措施第六部分: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能和能量转化1.1 化学能的概念和单位1.2 化学能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2. 燃烧和爆炸的能量变化2.1 燃烧和爆炸的能量释放2.2 火焰温度的计算和应用3. 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3.1 化学反应的放热和放热反应3.2 化学反应的吸热和吸热反应这些知识点提纲包含了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整理所学的知识。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

导语:进⼊复习阶段,我们就需要统筹复习过程,合理规划,安排复习时间。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1)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状态、密度、⽓味、熔点、沸点、硬度、⽔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8、原⼦: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粒⼦,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元素符号来表⽰物质组成的式⼦14、相对原⼦质量:以⼀种碳原⼦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的质量跟它⽐较所得的值某原⼦的相对原⼦质量=相对原⼦质量≈质⼦数 + 中⼦数 (因为原⼦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核)15、相对分⼦质量:化学式中各原⼦的相对原⼦质量的总和16、离⼦:带有电荷的原⼦或原⼦团注:在离⼦⾥,核电荷数 = 质⼦数 ≠ 核外电⼦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成⼀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种物质⽣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种单质和⼀种化合物起反应,⽣成另⼀种单质和另⼀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得很慢的,甚⾄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总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九班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试验平安1、(1)做有毒气体的试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留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汲取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试验时应留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试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洁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试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洁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快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分别的物质,应留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准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消失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最适合高考同学的书,淘宝搜寻《高考蝶变》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留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需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九年级下册化学内容提纲

九年级下册化学内容提纲中考化学怎么快速提高分数,有哪些技巧?这是许多人在问的问题,其实做好提纲就行了,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九年级下册化学内容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九年级下册化学内容提纲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响:CuSO4+Fe=FeSO4+Cu铁外表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响: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削减。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响: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削减。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响: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削减。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响: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响: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响: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响: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响: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响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响:Zn+2HCl=ZnCl2+H2↑有气泡产生,锌粒渐渐削减。
2、锌跟稀硫酸反响:Zn+H2SO4=ZnSO4+H2↑。
3、铁跟稀盐酸反响:Fe+2HCl=FeCl2+H2↑有气泡产生,铁渐渐削减。
4、铁跟稀硫酸反响:Fe+H2SO4=FeSO4+H2↑溶液变成浅绿色。
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1.元素的周期表1.1元素的原子结构1.1.1原子核的组成1.1.2原子的亏电子和格外电子1.2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和结构1.2.1门捷列夫的周期表1.2.2长期周期表1.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1.3.1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元素1.3.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1.3.3元素的电负性2.原子与离子的形成2.1原子的稳定结构2.1.1基本原子结构和壳层排布2.1.2原子键属性和核电相互作用2.2原子的共价键和离子键2.2.1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2.2.2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2.3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2.3.1同位素的定义和性质2.3.2同位素的应用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3.1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3.1.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3.1.2化学反应的分类3.1.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确定3.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3.2.1化学方程式的表示3.2.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3.2.3平衡方程式的应用4.氧化还原反应4.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分类4.1.1氧化和还原的定义4.1.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4.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4.2.1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4.2.2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4.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3.1电堆和电池的原理4.3.2金属腐蚀和防腐蚀5.酸碱中和反应5.1酸的定义和性质5.1.1酸的定义和酸的特征5.1.2强酸和弱酸的区别5.2碱的定义和性质5.2.1碱的定义和碱的特征5.2.2强碱和弱碱的区别5.3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5.3.1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5.3.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5.3.3pH值的概念和意义5.4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5.4.1酸碱滴定和滴定计算5.4.2金属与酸的反应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进行复习。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下册化学复习提纲
导语】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
搜集的初三下册化学复习提纲,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
物质的除杂方法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篇二】
1、化合价实质之歌
化合价实质要记准,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
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
二四六硫都齐啦。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
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
钾钠*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
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篇三】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