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农牧文化的交融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ppt 农牧文化的交融课件

八年级历史ppt 农牧文化的交融课件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辽金
南宋
西夏 金 南宋
A
B
C
D
2、辩一辩:岳飞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3、连一连:

女真族 兴起于蒙古草原
西夏 党项族 兴起于今内蒙古、辽宁一带

契丹族 兴起于东北地区

蒙古族 兴起于西北地区
碰撞 融合
材料一: 金太宗(1123—1135年)在地方上有两套制度” 一套来管理女真和其他少数民族,另一套用汉制管理汉人。
材料二:放弃游牧经济的习俗,以发展农桑为本。
材料三:金人(女真族)最初招待客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 后来招待客人又配以中原的茶饮。
材料四:宋代北方先因契丹族势力强大,后因女真族兴起, 胡服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据《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 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以北皆然。"有些妇女的发 式效仿女真族,作束发垂头式样,称为"女真妆"。开始于 宫中,继而遍及四方。
减轻人民负担;留居辽境的
汉人从事农业生产;
在 融 合 中
辽、西夏文字的笔画、结构 更
与汉字相似;

文化: 游牧民族学习筑城、建房、
多 姿
定居、穿着打扮、饮茶之风, 多
互通婚姻;

1、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否单单是 由我们汉族所创造的呢?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2、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 进步、国家的富强,如何处理民族关 系?
生活方式是逐 水草迁徙的游牧、 狩猎。
党项族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
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 元昊。
女真骑兵
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 松花江、长白山一带。擅 骑射,畜牧业兴旺。1115 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建金, 他就是金太祖。

农牧文化的交融1

农牧文化的交融1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重点讲述了当时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同时也为后面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宋元时期并立政权及其更替情况。

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

了解岳飞,能说出他的突出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极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教学难点:农牧文化交融的影响。

教学方法阅读法: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观察、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法:从问题入手,搜集、分析、运用历史信息,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出自身观点,同学间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有关宋辽、宋夏、宋金关系的资料;与岳飞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先考考你们。

我们每天都坐在椅子上课,这椅子可是我们的大功臣呀!那么大家知道椅子的来历吗?生:是从胡人那里传进来的……师:对,椅子是古代西域少数民族适应游牧生活的产物。

西域民族经常迁徙,在草地上露宿时为了隔潮,就做了一些活动支架类的用具,平时合起来驮在牛背上,到了水草茂盛的地方宿营时,就打开这些支架,可坐可卧。

后来在汉朝皇帝的倡导下,使用椅子的风气盛行起来,经过能工巧匠的不断加工改造,发展成后来形形色色的椅子,成为不可缺少的家庭用具。

人们从席地而坐到普遍使用椅子,是文明的提升,也是民族间相互交流、学习的产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民族之间的交流、学习一直在持续。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教案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3456782019-08-17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3456782019-08-17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3456782019-08-17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上册《农牧文化的交融》最新精品PPT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上册《农牧文化的交融》最新精品PPT

三、农牧文化的交融
契 丹 文 字
观察图中契丹、西夏文字,看它们的字型结构与汉字 是否相似?找出其中有哪些汉字的笔画?这说明了什么? 辽、西夏文字的笔划、结构与汉字相似,这有力的说 明了农牧文化融合的程度。
在这样一个政权并立的时期, 农牧民族之间的融合除了在文字方 面,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结合所给资料从政治、经济、文 化、日常生活等方面思考。
想一想:
1、你能在这首词里面体会到哪些情感?
2、岳家军有没有像词中所期待的“收复旧山 河”?为什么?
南宋抗金
北方民众: 王彦领导的“八字军” 北方义军 岳飞及其岳家军 南方将领: 韩世忠、梁红玉夫妇 李纲、宗泽
元朝的建立
12世纪末,蒙古 高原上的一个部落首 领铁木真统一蒙古,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71 年忽必烈正 式定国号为元,次年 定都大都,他就是元 世祖。
契丹族 (辽)
党项族 (西夏)
游牧文化
女真族 (金)
蒙古族 (元)
农耕文化
汉族(宋)
二、农牧文化的碰撞
1、辽与北宋 澶渊之盟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 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 澶渊之盟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说明了什么?
北宋政府在有利的形势下签订的, 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
宋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
一、民族政权纷立
辽国-----契丹族 北宋-----汉 族
西夏-----党项族
金国-----女真族
南宋-----汉 族 蒙古(元)------蒙古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是一首宋朝时期的诗歌,它描写的是 哪一个政权下百姓的日常生活?

农牧文化的交融_人教八上课件

农牧文化的交融_人教八上课件

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 雄,称为民族英雄。岳飞代表了 反抗女真贵族的南、北方人民, 而宋金战争是我国内部的民族间 的战争,不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 侵略的斗争。所以岳飞是抗金名 将,而不是民族英雄。
六、宋金议和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规定: 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 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 以南为南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 岁币。
• “精忠报国”与哪个历 史人物有关? • 岳飞为谁尽忠,报效的 又是哪个王朝?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 宋夏金→ 元
农牧文化的交融
五代十国、辽、宋、 夏、金、元
说一说: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及结果如何?
875年,黄巢、王仙芝起义,瓦解了 大唐帝国的统治
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 朝皇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 代十国时期。

碰撞 融合
契 丹 文 字
观察图中契丹、西夏文字,看它们的字型结 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找出其中有哪些汉字的 笔画?这说明了什么?
辽、西夏文字的笔划、结构 与汉字相似,这有力的说明 了农牧文化融合的程度。
小结
宋辽战和 宋夏战和
宋金 战和
元朝 统一
农牧 交融
农牧 交融
农牧 交融
有战争有和平,和平是主流。
辽国-----契丹族 北宋-----汉 族 西夏-----党项族 金国-----女真族 南宋-----汉 族 蒙古(元)------蒙古族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朝代:
前221年 280年
589年 1279年
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 宋太祖——赵匡胤 定都: 东京(开封)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新课标人教实验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农牧文化的交融》1课时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实验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农牧文化的交融》1课时优秀教案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第一课时——农牧文化的交融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介绍了五代十国后至元朝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更替的大致概况。

其中重点讲述了当时农牧民族之间的战与和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同时也为后面5课时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二、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难点——农牧文化交融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观察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法:搜集、分析、运用历史信息,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间相互交流、分享。

五、教学活动建议:导入新课: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说说在宋元之前,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和主要表现,以此导入宋元时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又一高峰;或者教师可以举一些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趣味性的例子导入。

澶渊之盟:1、通过地图,看宋辽政权的分布,简要介绍契丹族的情况,了解澶渊之盟的背景。

2、引入有关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兴趣。

3、组织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澶渊之盟的性质。

4、可以从澶渊之盟的作用说明宋辽之间的战与和也是民族交流、融合的途径之一。

宋夏、宋金关系:1、通过地图了解政权分布情况,简要补充党项、女真族的知识。

2、以岳飞的抗金事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但要注意中华民族的概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

北方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 方人民共同蔻开发;南方相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等。
二、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1.经济重心南移(具体表现) A、农业发展
(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 食,还采集果实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 蓄,大多很贫困。”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充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 ‘苏常(苏州、常州一带)熟,天下足’。”
(1)金的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 (2)北宋与金的关系 开始金和北宋联合夹击辽国,1125 年灭辽。后来金军又挥师南下,攻打北宋, 1127年金灭北宋。
一、农牧文化的交融
1、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2、北宋、辽、西夏政权的建立 3、北宋与辽的关系:澶渊之盟 4、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5、北宋与金的关系 6、南宋建立与金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金华五中《历史与社会》备课组
一、农牧文化的交融
1、五代十 国局面的出 现
一、农牧文化的交融
1、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2、北宋、辽、西夏政权的建立
辽:916年,耶律阿保 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 京,后改国号为辽 。 西夏:1038年,元 昊建立,定都兴庆。 北宋:960年,赵匡 胤建立,定都东京。
7、农牧文化的交融 8、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像
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元,定都大都
二、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1.经济重心南移
思考: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良好的环境包括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适宜的自然 地理条件、充足的劳动力、工具与技术的进步、水利 的兴修、交通的发展、为政者的重视与鼓励等。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何在?

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农牧文化交融》优质说课课件 人教版

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农牧文化交融》优质说课课件 人教版

《边户》 宋· 欧阳修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迄今井邑犹荒凉, 居民生资唯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 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 刘迎
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 另一方面盟约的签订保持了宋辽间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 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 融。
(提示:试从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
材料一:北宋、辽、西夏的货币
材料二:辽代陶瓷 技术继承了唐宋北 方陶瓷传统,并结 合契丹民族游牧特 点,创造出独具风 格的辽瓷。
材料三:女真的衣饰在北 宋都城一度成为时髦货。 女真的服饰还传到南宋京 城临安。
辽代镶金口白瓷盘
材料四:西夏仿照汉朝实行科 举制度;汉地流行的典章制度 也在金朝推行;忽必烈登上大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体现农牧 汗宝座,并取儒学经典《易经》 “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 文化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元”。
课程标准的解读
2-2-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
交流、交融的事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说 课 提 纲
教与学的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融合之缘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填一填
结合图4-64和图4-66《宋元时期各个民族政权》
所在区域 代表文化
北宋
中原和南方 农耕文化 的广大地区 辽 契丹 916—1125 耶律阿保机 内蒙古、辽宁 游牧文化 一带 西夏 党项 1038—1227 元 昊 宁夏地区 游牧文化 960—1127
女真 1115—1234 完颜阿骨打 南宋 汉 1127—1276 赵 构 元 蒙古 1271—1368 忽必烈 金 东北地区 南方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