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
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绪论概括:
第一点:历史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是美国黑人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黑人在美国长期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

二十世纪初,随着的兴起和黑人社群的觉醒,黑人文学开始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表达他们的声音和经历。

同时,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也探索了种族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问题等多个主题,深入探讨了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和存在。

因此,了解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点:重要作家与作品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涌现出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如兰格斯顿·休斯、托尼·莫里森、理查德·赖特等。

这些作家
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了黑人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兰格斯顿·休斯的诗歌作品《黑色樱桃》和《美国初唐诗选》以及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亲爱的》和《宝贝》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的黑人文学创作。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的力量,向读者传递了黑人的独特视角和体验,同时也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代表了黑人社群的声音和诉求,也成为了探讨种族问题的重要桥梁。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作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人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意义。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第一章重点问题1.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ν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3.《变形记》的内容、艺术特点ν4.《饥饿艺术家》、《地洞》的内容ν5.《城堡》的朦胧性所代来的多解性6.卡夫卡小说的特征ν7.对卡夫卡的主要评价ν8.为什么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的奠基第二章重点问题1.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ν2.意识流的三层含义3.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ν4.对意识流小说定义的争论ν5.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6.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我弥留之际》等)、创作特点(评价)ν7.《喧哗与骚动》的内容、班吉叙事的意义8.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简况9.《尤利西斯》的内容、在结构上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对《尤利西斯》的评价第三章重点问题1.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萨特主要作品的内容ν3..“处境剧”(“处境小说”)的含义ν4.《恶心》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5.加缪主要作品的内容ν6.《局外人》、《鼠疫》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ν7.零度写作的含义第四章重点问题1.新小说的革命性、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2.娜塔丽•萨洛特的主要作品,“潜对话”的内涵3.米歇尔•布托尔的主要作品4.克洛德•西蒙的主要作品5. 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嫉妒》的内容、题目的双关含义、艺术特点第五章重点问题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2.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争论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4.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5.《百年孤独》的内容、孤独主题6.《百年孤独》的所反映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特点7.《百年孤独》的叙事特点。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一、20世纪西方文坛的特点1、流派纷呈。

虽然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含后现代主义写作。

一般的文学史把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主义称为后现代主义)两大板块(前者是传统的,后者是反传统的),但在每一板块中也有不同的类型,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这一块。

“流派纷呈”说的主要就是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现代主义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文学在时间上是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等。

20世纪是一个科学辉煌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学辉煌的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走向和流转嬗变的轨迹,大体勾勒了20世纪100年西方文学的动向和走势。

两大文学主流的演变趋势,又大体规定了21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格局。

流派纷呈体现了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二十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基本上是以再现(包括对已然的再现和对应然的展现——前者属现实主义,后者属浪漫主义)为主。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2、以现代主义文学为主潮3、复杂、晦涩、难懂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调二、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以欧洲为中心的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也是20世纪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现的,与西方文艺传统截然不同的各种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现代主义文学在内。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之所以激烈反传统,原因恰在于文学的生命植根于创新。

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现代哲学的兴起,则为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弱肉强食剧烈竞争的社会焦虑和普遍的绝望则构成了现代主义的社会土壤。

因而,现代主义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危机的文学,是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必然产物。

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周围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无援;在艺术手段上是采用荒诞的情节和非现实的图景及人物,并用时序跳跃,时空颠倒,语言隐晦等方法,来强化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以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1. 反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客观真实和逻辑思维。

•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追求真实的描写和现实的题材。

2.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关注社会底层的贫困、剥削和不公正。

•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腐败、偏见和不平等。

•强调作品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3. 内心思想的探索•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探索人类的欲望、情感和道德困境。

•认为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矛盾和多维的。

4. 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拒绝把人物理想化,将普通人和社会边缘人物作为主人公。

•反对传统的英雄形象,强调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日常困扰。

5.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陈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个体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机械化、物化和异化。

6. 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着力于细致入微的客观描写,追求写实感。

•采用直接、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

7. 反对社会中的虚伪•控诉社会中虚假、伪善的道德和价值观。

•关注个人对抗社会的斗争。

8. 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撇弃夸张和浮华的修辞,强调精确的描写和真实的细节。

•追求与现实相符合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上列举的是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反对浪漫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内心思想的探索、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反对社会中的虚伪以及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

通过这些内容,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各种问题,探索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和批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概念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 它有各种理解和阐发。现在学术界比较一 致的看法是,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信 息社会)的产物,是对二战后欧美文化现象 的总体描述。它是多元的、探索的。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代表就是解构 主义思想家:①米歇尔·福柯,著有《疯狂与非理性》 (1961)、《词与物》(1966)《性史》(1976一 1984)、《权力/知识》(1980)。②雅克·德里达, 著有《写作和差异》(1961)《语言和现象》(1962) 《哲学的边缘》(1972)等。③尤尔根·哈伯马斯 (1929一 ,德国),著有《知识与人类旨趣》 (1968)、《文化与批判》(1973)等。④托马斯·库 恩(1922一199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有 《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 (1977)等等。
• 20世纪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一个大众 文化兴盛的时代,这是20世纪与以前不同 的又一突出特征。以传统的、通俗易懂的 方法为创作手段的影视作品取代了传统的 严肃文艺、高雅的新型文艺。
第一节 综述
• 二、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文学 •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三四十
年代瓦解后,欧美哲学进人新的发展阶段。19世 纪后半朝,唯科学主义思潮(孔德、斯宾塞等人的 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 志论)直接影响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演变。20世纪 欧美哲学论坛,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竞相角逐, 又互相浸透。互相影响。而哲学思想的繁荣与革 命,是导致20世纪欧美文学和批评繁荣与革命的 决定性因素。
第一节 综述
• 三、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剖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首先,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展现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

它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阶级分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困境。

作家们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和追求公正的斗争,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呼吁社会改革和不断寻求社会公平正义。

例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揭示了工业革命对贫困儿童的残酷影响,引发了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关注与改革。

其次,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人类面对现实世界的挣扎与反抗。

作家们以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希望和追求。

他们关注人类本性的罪恶和渴望,描绘了个体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矛盾。

例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梅尔索维特,展现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他面对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苦闷,最终走向了消极的结局。

此外,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还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探讨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家们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虚伪、冷漠和隔阂,呈现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助。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与情感。

例如,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追求无法实现的爱情,最终陷入了现实世界的无奈和离散。

综上所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生动全面地描绘了人类在现实面前的挣扎和矛盾,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上编第一章:1900—1939年欧美文学概论[识记]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1、由意大利诗人托马佐.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20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为发端。

2、其成就主要在于诗歌。

如意大利马里内蒂、法国阿波利奈尔及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主张是摈弃一切现在的文明成果,竭力创造“属于未来”的全新艺术。

4、由于主张流于偏激,且诗句艰深无规则等原因于20年代末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1、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该流派成立。

2、追求“超越现实”,主张写梦,展现自我内在的真实,向内在世界探秘,叙述“梦幻的人生”。

3、代表作家有阿拉贡(《巴黎的土包子》)、艾吕雅等。

4、在法国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世纪中叶扩展至各大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1、盛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唯美主义理论)长诗《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英国艾略特《荒原》,爱尔兰叶芝,俄国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2、仍旧坚持“审美至上”“象征最佳”的准则,追求用可感形式去体现理念、思想,用象征和意象去暗示生活哲理。

而且继续唯美主义诗歌的某些传统。

表现主义:1、流行于20世纪初,本是德国一种绘画派别,后来影响到文学创作。

2、该流派着重主观表现,强调表现主观的真实,而不意于再现客观的细节真实。

3、常用夸张、怪诞的手法突显主观的感情,达到极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有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保是首创者。

诗歌方面有德国诗人海姆、贝恩等。

“意识流”:1、“意识流”一词来源于心理学,20年代被借用于文学创作理论。

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2。

该流派作家致力于挖掘人物世界,让意识充分地自由流动出来因而淡化了情节、环境,时空倒置,结构松懈。

3、代表作家和代表作有法国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喧嚣与骚动》,英国伍尔芙。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汇总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汇总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20世纪时代风貌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文学现象纷纭复杂。

20世纪的历史特点,决定了文学具有独特的性质。

一、两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西方文学带来了“原子弹冲击波”。

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向垄断,它们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人类历史上两次空前的大劫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拉开序幕,8月4日全面开战,持续4年零3个月,席卷38个国家,波及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15亿人。

战争期间,俄国于1917年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苏联退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1日爆发,战争持续了六年零一天,1945年9月2日结束。

二次大战中,全世界军、民伤亡约在9千万以上,各参战国直接军费开支达11170亿美元(一万一千一百七十亿美元),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4万亿美元。

两次大战的惨烈经历,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从文艺复兴以来三、四百年内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等价值体系和观念,造成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冲击,引起了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的巨大变化。

现代主义文学适应普遍的毁灭感、失落感和苦闷、彷徨、迷惘的社会心态,得到长足的民展。

它们是新一代文人追求艺术创新的产物,也是战争期间咎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世界人们表达特定心态的重要渠道。

例如意识流小说结构上、思维上的支离破碎,与两次大战带给世界的破碎感,象征主义的模糊意象表达与作者们无法看清生活真相、无法把握生活的心态,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同时,现实主义文学适应时代的变化,以新的面貌、新的角度,描写和反映了动荡的时代和人们的生活。

二、20世纪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争取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给文学带来新的声音和新的形象。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20世纪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改革目标的文学作品。

这一类文学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世界文学中的新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学生:陈向荣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
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