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旅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人生就像一次超级有趣的旅行。
就拿学习骑自行车来说吧。
一开始,我总是摔倒,心里特别难受,都想放弃啦。
可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慢慢地,我能骑一小段路了,再后来,我可以骑着车到处跑啦!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害怕困难,这就是一种自我修行。
还有我们的考试,如果没考好,不能只是哭鼻子哦。
要看看自己哪里错了,认真改正,下次争取考个好成绩。
这也是在让自己变得更棒,是在修行呢。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能让我们学到东西,让自己一点点变好,这就是人生的修行之旅呀。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
比如说,我特别害怕黑,晚上都不敢自己一个人去厕所。
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勇敢,慢慢地,我敢在黑的地方走啦。
这是不是我变勇敢的修行呢?
再想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有时候会吵架,会不开心。
可后来我们互相道歉,又和好如初,还学会了互相包容。
这也是一种修行呀。
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的事情有好多好多。
每次我们克服一个困难,学会一个道理,都是在这场人生旅程中向前走了一步。
所以呀,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这场修行的旅程中快乐成长吧!。
工作感言人生感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职场中已度过了数个春秋。
回首这段旅程,心中既有疲惫与压力,也有喜悦与成长。
在此,我想以这篇工作感言,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
一、工作,是一种修行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谋生的手段,是生活的保障。
然而,在我看来,工作更是一种修行,一种磨砺自己、提升自我的过程。
记得刚踏入职场时,我对工作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工作中,我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来自工作的压力,也有来自同事的竞争。
在这些困境中,我逐渐明白了工作的真谛。
首先,工作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对客户负责。
这种责任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承担责任。
其次,工作让我学会了坚持与毅力。
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正是这种坚持,让我在职场中不断成长。
最后,工作让我学会了感恩与付出。
在工作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薪资和荣誉,更有同事的帮助和领导的关爱。
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付出回报社会。
二、人生,是一场旅行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这场旅行中的过客。
在这场旅行中,我们经历风雨,感受阳光,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我看来,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和超越自我。
正如古人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超越自我。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我们要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人生也需要学会适应和调整。
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感悟人生,收获成长在这段职场旅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明白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生是一场旅行-工作是一种修行》

人生是一场旅行工作是一种修行阅读陈春花教授一篇文章后的回甘,与大家分享:“我觉得人应该去好好安排自己,对喜欢的人,我们就说一些心里话,不能只提要求。
我觉得人应该是这样来对待自己: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旅行,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修行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人生是修行,我觉得不要这样认为,人生是修行太苦,修行一定是很苦。
怎么修炼自己呢?工作就是修行的场所,不要把人生变成修行的场所,我觉得人生应该是旅行。
想一下你去旅行的时候,一定是很快乐的,那才应该是人生。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风景,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美好,这就叫人生。
修行会得到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让你的心比较安静,人心安静是比较重要的,人心安静的时候,人会长的比较好看,因为人的面貌是由心定的,所以相由心生。
第二个修行得到的好处是你会发现你在为自己做事,你不是在为别人做,修行都是内求,就是你在为自己做。
第三个修行得到的好处快速进入状态,有效率。
这个好处就是我一直重复的话,有人问六祖什么是禅,六祖回答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这就是禅定。
也就是说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你会很快的就去做,你不会有太多的纠结,所以人们总是会问我,你怎么可以处理那么多的事情,我说没关系啊,你就一小时干一件事情,一小时干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一天干八件事情,如果你一天去做八件事情你一定做不到。
但是你每一小时做一件事情,一天做八件事情你肯定做的到。
只是需要你必须保证那一小时只做这一件事情,这就叫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只有禅定的人才做的到,你的转换速度要非常的快。
其实禅修并不需要跑到深山老林,也不需要什么都不吃,不需要苦思冥想,其实工作就是修行的场所。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讲,你可以知道工作有多大好处了,更重要的是人会更健康。
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和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作文你们想过人生是什么吗?对我来说,人生就像一场超级大冒险,也是一场不断自我修行的旅程。
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
我特别努力地准备,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房间里画画。
我想着一定要画出最棒的作品,拿个大奖回来。
可是,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却名落孙山。
“哎呀,怎么会这样”我心里难过极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眼泪止不住地流。
妈妈走进来,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宝贝,一次失败不算什么,这是你成长的机会呀。
”我抬起头,看着妈妈,心里还是有点儿失落。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妈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
“哼,我才不会被这点困难打倒呢”我对自己说。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绘画技巧,参加各种绘画课程。
有时候,画得不好,我也会生气地把画纸揉成一团,“哎呀,怎么这么难”。
但是,我很快就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开始。
还有一次,我和好朋友一起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一位老奶奶打扫房间。
一进老奶奶的家,哇,到处都乱糟糟的。
我有点儿不情愿地说:“这要打扫到什么时候呀”。
可是,当我看到老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子软了。
我和好朋友开始认真地打扫起来,擦窗户、扫地、整理衣物。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到房间变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老奶奶开心地拉着我们的手说谢谢,那一刻,我心里甜滋滋的。
在学校里,我也会遇到各种挑战。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难,我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完成;有时候和同学们闹矛盾,心里会很生气。
但是,每一次我都会告诉自己:“这是我的修行,我要加油”。
我觉得人生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有时候会遇到狂风暴雨,有时候会看到美丽的彩虹。
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进。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场人生的修行之旅一定会超级精彩。
你们觉得呢?。
一场旅行一场修行美文

一场旅行一场修行美文曾经有人说过,旅行是一种修行。
当我们身处熙熙攘攘的城市,忙碌于琐事之中时,或许我们需要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旅行,就是我们找回自我的一种方式。
旅行,给予我们放松的机会。
当我们踏上陌生的土地,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时,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得到了放松。
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工作和生活的烦忧,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这种放松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
旅行,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
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每个景点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当我们走进这些地方,亲身感受和体验它们时,我们不仅仅是在玩耍,更是在学习。
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种学习让我们更加开阔和包容,更加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人。
旅行,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
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迷路、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应对,锻炼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在旅途中,我们也会结识各种各样的人,跟他们交流和沟通,学会与人相处。
这种成长让我们更加坚强和自信,更加独立和自立。
旅行,给予我们反思的机会。
当我们远离喧嚣回归平静时,我们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价值。
我们会反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思考自己的选择和目标。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我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
这种反思让我们更加清晰和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加坚定和执着自己的信念。
一场旅行,可以是一种修行。
它让我们放松、学习、成长和反思。
它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生活,重新思考人生。
无论是短途旅行还是长途旅行,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让我们拿起行囊,踏上旅途,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吧!。
《人生是一场修行 都市身心灵修行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4
信任是关系 的基础
06
一辈子有一 个半朋友
05
当你孤单你 会想起谁
当吃饭喝酒都变成 “局”
守候内心的“瓦尔 登湖”
我们可以不那么 “多刺”
第五章 选择让自己快乐的驿站
把“阴天”变成“艳 阳天”
另起一行,你就是 “第一”
慢慢走,享受那个过 程
要赶路,也要流连风 景
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 谐
选择让自己快乐的驿 站
多给自己一些掌声
大脑“增重”,心灵 “瘦身”
第六章 财富之路必定漫长而艰 辛
01
财富观要与 人生观同步
02
钱是挣出来 的,更是攒 出来的
03
别让自己穷 得只剩钱
04
钱是工具, 仅此而已
06
先用“体力” 赚钱
05
名利这东西 不过是浮云
做财富路上的行动派
强大的内心才能驾驭 真正的财富
用命换钱显然是不等 价交换
05
第四章 当你孤单你会 想起谁
06
第五章 选择让自己快 乐的驿站
目录
07 第六章 财富之路必定 漫长而艰辛
09
第八章 年少的梦是朵 永不凋零的花
08
第七章 机会总是青睐 有准备的人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即是修心。人生时时可悟道,生活处处有修行。修行,是一门关于心的功课,那是 一个使我们的心境越来越清澈的过程。修好这颗心,学会坚韧,学会包容,懂得慈悲,懂得博爱,进化成更好的 人。修行,请从本书开始!
尽力而为,已经很好
第八章 年少的梦是朵永不凋零 的花
01
相信你 “能”,你 就“能”
02
没了目标, 人跟毛毛虫 有什么区别
03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五篇】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五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讨论的文体之一。
简洁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受。
以下是我整理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工作是一种修行,这是日本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观点。
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只要每天努力工作,培育崇高的人格,美妙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在这个大家都厌倦了上班的时代,在四周人都为工作焦虑的时代,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万病的良药,是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良药。
他的这种工作观着实让我鄙视。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时间。
假设人活到80岁,65岁退休,若从高校讨论生毕业始终工作到退休,至少要工作39年,几乎是人一生时间的一半。
对于工作这一行为,许多人只是简洁地将工作视为累积财宝的途径,忽视了工作本身可能带来的乐趣。
如若一半生命都花费在机械式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花在埋怨不满上,那这个人必定会失去很多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这本书里,最先介绍的是工作态度,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起点,更可以深化理解为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不喜爱自己在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中所从事的工作的人,一开头就失去了胜利的盼望。
多数人找工作都会选择自己喜爱的,但是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任何喜爱的工作,每天做可能都会变枯燥。
另外,像我这种职场新人,在基本没接触职场,只有一点实习阅历的基础上,对一份工作的推断力量是不够的。
许多时候觉得是喜爱的工作,但真正了解后可能会很绝望。
有些人不喜爱自己的工作,始终跳槽,但就如电影《东邪西毒》中这么一句:"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我很想告知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觉没什么特殊。
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人生一场修行

人生一场修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向前,各自修行。
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人生,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
一段路上,朗朗的笑声;一段路上,委屈的泪水;一段路上,懵懂的坚持;一段路上,茫然的取舍;一段路上,成功的自信;一段路上,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它必将令你忆起智慧,生命的丰盈在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
鼎护深耕行业十余年来,总结了汽车行业运营经验,再加上上千家门店成功规律的借鉴,在技术、服务、产品上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服务标准流程,可做到创业者全部技术标准化运营,省去创业者在初期遇到的各种技术学习的问题,还帮助创业者解决店面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完美的人生。
谁不想拿得起,放得下,把人生走得愉愉快快,把生活过得轻轻松松。
拿得起,就要抗得住,放得下就需看得开,这,既是能力,也是智慧,谁不愿,谁不想。
只是,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之人,能有多少,不然,为何有,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痛。
我们不求,拿得起放得下,只求,看开、看淡,就已经很好、很美。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
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人生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
打跨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是一场旅行工作是一种修行》
阅读陈春花教授一篇文章后的回甘,与大家分享:
“我觉得人应该去好好安排自己,对喜欢的人,我们就说一些心里话,不能只提要求。
我觉得人应该是这样来对待自己: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旅行,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修行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人生是修行,我觉得不要这样认为,人生是修行太苦,修行一定是很苦。
怎么修炼自己呢?工作就是修行的场所,不要把人生变成修行的场所,我觉得人生应该是旅行。
想一下你去旅行的时候,一定是很快乐的,那才应该是人生。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风景,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美好,这就叫人生。
修行会得到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让你的心比较安静,人心安静是比较重要的,人心安静的时候,人会长的比较好看,因为人的面貌是由心定的,所以相由心生。
第二个修行得到的好处是你会发现你在为自己做事,你不是在为别人做,修行都是内求,就是你在为自己做。
第三个修行得到的好处快速进入状态,有效率。
这个好处就是我一直重复的话,有人问六祖什么是禅,六祖回答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这就是禅定。
也就是说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你会很快的就去做,你不会有太多的纠结,所以人们总是会问我,你怎么可以处理那么多的事情,我说没关系啊,你就一小时干一件事情,一小时干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一天干八件事情,如果你一天去做八件事情你一定做不到。
但是你每一小时做一件事情,一天做八件事情你肯定做的到。
只是需要你必须保证那一小时只做这一件事情,这就叫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只有禅定的人才做的到,你的转换速度要非常的快。
其实禅修并不需要跑到深山老林,也不需要什么都不吃,不需要苦思冥想,其实工作就是修行的场所。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讲,你可以知道工作有多大好处了,更重要的是人会更健康。
工作为什么是修行的场所呢,因为工作要的一些东西跟修行一模一样。
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给大家听。
1、工作就是要持续完善,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努力认真地去做事。
释迦牟尼开示说“精进”是达到开悟的办法之一,联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持续改善,这不就是“精进”嘛。
比如说这次来做报告的同事,一个月后你又来做报告,要问自己这次报告比前一次报告进步在哪里,进步一点点也行,“持续改善”就
是“精进”。
工作之所以成为我们修行的场所,第一点就是因为工作要求持续改善,如果你能这样要求自己,你就已经在开始禅修了。
2、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欲望,磨炼心性、培养人格。
在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目标。
我为什么对预算这么紧张,就是因为预算就是目标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管理目标就是管欲望,所以承诺目标实现,是一种修炼。
工作当中我们必须合规,如果一定要打破流程,打破我们讲的制度的时候,其实你就是没管理好你的欲望,所以合规、遵守流程,又能够去实现目标,这本身就是修行,而能够在工作中接受挑战,接受变化,调整自己,战胜欲望,超越自己,就达成修行的目的。
3、工作品质就是人格完善的表现。
在修行当中,非常在意人格的完善,修行就是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
在人格完善当中,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有品质的去做工作。
你做的工作每次都有品质输出,都有价值的贡献,你的人格就很高尚。
人格是什么?在我看来,人格就是你品质的厚度。
在工作中,如果你把每做的一个工作,都有价值、有品质的贡献出来,你的人格一定是很高尚。
所以,我才说工作就是修行。
如果你这么去想,你会觉得工作真的很好,你发现你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会对完善自己非常好。
所以人们总是问我,为什么你可以在研究和实践中跳来跳去,做了这个又做回那个,我说就是因为我在尝试不同的修炼的场所。
你这样理解工作就会很好,你也不会觉得太累,你遇到难题你就知道,这是修行对你的要求,对你的挑战,你超过它你就会成功。
人生是旅行
我想说的另外一句话,就是人生是旅行。
我们要用旅行的态度来对待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也就是说,你看到我们身边的同事时,你应该去欣赏他,你看到我们所做的事情时,你也应该欣赏。
旅行的心态就是欣赏,你有没有发现,去旅行的人都比较开心,回到家的人都比较痛苦,来到工作场所的人会更加痛恨,就是因为在工作这个地方有约束、要修行,所以确实很难;回到家里有责任,所以会比较辛苦;只有旅行时是短期的享受。
这三个不同的境界,你的心态会跟着不同:享受的境界、责任的境界、还有约束的境界,你会发现三个要求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比较建议,把整个人生都按照享受的角度去看,哪怕困难也是享受,就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