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吸收练习题及答案教材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1 -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 - 7 -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 - 15 -第三章测验 ................................................................................................................... - 23 -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探究点题号大气的组成1、2、4、5、6、8、14、15、16大气的垂直分层3、7、9、10、11、12、13、17目要求)1.(综合思维)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答案 A解析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
2.(综合思维)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答案 C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3.(综合思维)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了()A.对流层大气的特征B.平流层大气的特征C.臭氧层大气的特征D.电离层大气的特征答案 D解析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存在着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故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了电离层大气的特征。
(完整word版)审计第三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审计>> 第三章同步练习题(答案及解析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1.A注册会计师担任某项审计业务的外勤负责人,如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法胜任,则应要求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
A.聘请相关专家B.改派其他注册会计师C.终止该项审计业务约定D.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是()。
(教材P33第1段) A.独立审计准则B.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C.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制度D.审计质量控制准则3.下列没有违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的是()。
A.注册会计师采用或有收费的方式向客户提供鉴证服务B.某项目经理6年对ABC公司审计,由于对ABC公司较熟悉,容易发现问题,故今年仍安排其负责该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C.注册会计师可以再聘请会计、审计专家协助其工作D.后任注册会计师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首先应当提请审计客户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4.注册会计师对其助理人员应当()。
(教材P37)A.进行监督和管理B.进行约束和指导C.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D.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能对其工作结果负责5.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下列陈述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教材P55)A.广告可能导致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B.广告可以提高本会计师事务所的知名度C.广告可能损害专业服务的精神D.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及能力无法由广告内容加以评估6.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同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提供()。
(教材P54) A.审计服务和纳税申报B.审计服务和代编会计报表C.审计服务和IT系统服务D.审计服务和法律服务7.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较为科学的是()。
(教材P52) A.按照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B.按照被审计单位同行业的平均水平C.按照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大小以及按照审计工作量D.按照每一专业人员适当的小时费用率或日费用率为基础计算业务收费8.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是()。
(完整版)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第三章

四、习题填空题1.证明细菌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方法有、、和等4种。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和等。
3.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是、、和。
4.肽聚糖单体是由和以糖苷键结合的,以及和 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水解。
5.G+细菌细胞壁上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和等几种。
6.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和。
7.脂多糖(LPS)是由3种成分组成的,即、、和。
8.在LPS的分子中,存在有3种独特糖,它们是、和。
9,用人为方法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未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因在实验室中发生缺壁突变的细菌称为,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定性缺壁细菌则称为。
10.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和。
11.在细胞质内贮藏有大量聚声一羟基丁酸(PHB)的细菌有、、和等。
12.在芽孢核心的外面有4层结构紧紧包裹着,它们是、、和。
13,在芽孢皮层中,存在着和 2种特有的与芽孢耐热性有关的物质,在芽孢核心中则存在另一种可防护DNA免受损伤的物质,称为。
14.芽孢的形成须经过7个阶段,它们、、、、、和。
15.芽孢萌发要经过、和 3个阶段。
16.在不同的细菌中存在着许多休眠体构造,如、、和等。
17,在细菌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糖被形式,即、、和14,。
18.细菌糖被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和等。
19,细菌的糖被可被用于、、和等实际工作中。
20.判断某细菌是否存在鞭毛,通常可采用、、和等方法。
21.G-细菌的鞭毛是由基体以及和 3部分构成,在基体上着生、、和 4个与鞭毛旋转有关的环。
22.在G-细菌鞭毛的基体附近,存在着与鞭毛运动有关的两种蛋白,一种称,位于,功能为;另一种称,位于,功能为。
23.借周生鞭毛进行运动的细菌有和等,借端生鞭毛运动的细菌有和等,而借侧生鞭毛运动的细菌则有等。
24.以下各类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分别是:酵母菌为,低等真菌为,高等真菌为,藻类为。
25.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鞭毛称,其构造由,和3部分组成。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afbc55727a5e9846a61a4.png)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第三章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六.补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A.欠供应单位料款B.所有者投资C.银行存款D.未分配利润2.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A.会计科目B.账户C.会计科目和账户D.会计科目或账户3.会计科目是()A.会计报表的名称B.会计账户的名称C.会计账簿的名称D.会计要素的名称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A.一个B.两个C.两个或更多D.全部5.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A.只能在借方B.只能在账户的一方C.只能在贷方D.可能在借方和贷方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A.总是相等的B.总是不等的C.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7.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A.增减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C.单式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8.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主要为了()A.便于登记账簿B.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C.提高会计工作效率D.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9.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11.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短期借款D.制造费用12.本月共购入材料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3 500元,退回200元,月末结存为2 000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A.300元B.700元C.500元D.900元13.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经济业务的内容C.静态会计方程式D.动态会计方程式14.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A.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C.企业会计准则决定D.每个账户的基本性质决定15.某单位会计员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在一起讨论账户借贷双方登记的内容,其正确者是()A.小赵说:借方反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减少,收入增加。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后章节练习题第3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习题1. 在413.15K 时,纯C 6H 5Cl 和C 6H 5Br 的蒸气压分别为125.238kPa 和66.104kPa 。
假定两液体组成理想液体,若有一混合液,在413.15K 、101.325kPa 下沸腾,试求该溶液的组成,以及在此情况下,液面上蒸气的组成。
2. 液体A 与液体B 形成理想溶液。
在343.15K 时,1mol A 和2mol B 所成溶液的蒸气压为50.663kPa ,若在溶液中再加入3mol A ,则溶液的蒸气压增加到70.928kpa ,试求:(1)和。
*A p *B p (2)对第一种溶液,气相中A 、B 的摩尔分数各位若干?3. 若气体的状态方程为m (1)pV p RT β−=,求其逸度的表示式。
4. 液体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
现有一含有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的蒸气相,放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恒温下将蒸气慢慢压缩。
已知和分别为*A p *B p 0.4p θ×和1.2p θ×,计算:(a) 当液体开始凝聚出来时的蒸气总压。
(b) 该溶液在正常沸点b T 时的组成。
5. 在288.2K 、p θ时,某酒窖中存有10.0 m 3的酒,其中含乙醇96%(质量分数)。
今欲加水调制为含乙醇56%的酒,问(1)应加多少体积的水?(2)能得到多少立方米的含醇56%的酒已知该条件下水的密度999.1 kg.m -3,水和乙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 乙醇的质量分数V H2O,m / (10-6 m 3.mol -1)V 乙醇,m / (10-6 m 3.mol -1)96%14.61 58.01 56%17.11 56.586. K 2SO 4在水溶液中的偏摩尔体积V 2,m 在298K 为V 2,m /m 3=3.228×10-5+1.821×10-5m 1/2/(mol·kg -1)1/2+2.2×10-8 m /(mol·kg -1)。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常用光源LD是以受激辐射为基础发相干(激)光,LED以自发辐射为基础发非相干(荧)光。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
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源(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振荡器必须包括增益介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
LD的P-I特性具有阈值特性,其阈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其增大至原来的 1.5 倍时,LD寿命告终。
在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中,工作电流小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荧光区,工作电流大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激光。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PIN管本质上是外加反向(或负)偏压的PN结。
常用的导体光电检测器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激吸收(光电效应)过程实现光电转换。
无源器件主要有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波长转换器、光开关等。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介入损耗)、回波损耗、互换性、插拔寿命、重复性、稳定性等。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等。
二、选择题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器件主要有:( D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C 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分布反馈激光器;D 光源、光检测器、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有:( B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C.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D. PIN光电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光源的作用是:( B )A 产生输入光波信号;B 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即实现电-光转换;C 产生输入光功率;D 光波对电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载荷信息在光纤中传输。
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光:( A )A 是荧光而不是激光;B 是激光而不是荧光;C 是自然光而不是激光;D 是相干光而不是荧光。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1-3.2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3.1-3.2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牛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牛B. 3牛C. 6牛D. 12牛2.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 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有( )①用力揉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改变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5.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B.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侧速仪102 mC. 汽车的速度是34 m/sD. 汽车的速度是30.9 m/s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B. 第6s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C. 0s~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 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 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D. 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8.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小球悬挂于匀速上升的电梯中,小球稳定后,剪断悬线,则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②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而下落③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后下落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9.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 s内,小明跑得更快C. 8 s内,小明的速度是5 m/sD. 8 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0.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 竖直下落B. 斜向东下落C. 斜向西下落D. 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11.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C. 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D. 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1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⑤力的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 ⑥②④B. ②④⑥C. ②③⑥D. ①③⑤13.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静止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为t2,则()A. t1=t2B. t1>t2C. t1<t2D. 由船速和水速决定14.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题P1071题解:(1)已知CO 2在水中溶解度0.878m 3(标米)/ m 3即0.0392kmol/ m 3。
CO 2在水中溶解符合亨利定律:p A *=Ex A对CO 2:p A *=0.1013MPa ;00071.06.55/0392.018/10000392.00392.0==+=A x 代入上式:亨利系数E= p A */x A =0.1013/0.00071=142.68MPa 溶解度系数13389.068.142181000.--⋅⋅=⨯==Pa m kmol E Ms H ρ 相平衡常数m=E/p=142.68/0.1013=1408.5(2) 因为 p A *=Ex A故此条件下CO 2平衡浓度x A = p A */ E=(0.1013x30%)/142.68=0.0002 而体系浓度为:0.66kg/m 3即x A =(0.66/44)/( 0.66/44+1000/18)=0.00027体系不能进行吸收过程。
2题解:已知环氧乙烷—水体系 E=453.82kPa ;p A *=101.3x0.738%=0.748 kPa 平衡浓度x A = p A */ E=0.748/453.82=0.0016518/100m +=m x A 解得m=0.0092mol ;(或)=0.404g3题解:氨—水体系已知可依据双膜理论得:N A =k y A(y-y i ) (1)N A =k x A(x i -x) (2)y *=mx (3)由H=640.7kmol ·m -3·MPa -1 得MPa H Ms E 0867.07.640181000.=⨯==ρ m=E/p=0.0867/0.1=0.867令N A =k x A(y i /m-y/m) (4)(1) 与(4)联立得N A =(xy k m +k 11) A (y-y *) 令x y k m +k 11=K y则K y =12mol 268.0165.057.3125.5867.00.2811--⋅⋅=+=+s m 液膜阻力/总阻力=0.165/(0.165+3.57)=4.42%;气膜阻力/总阻力=3.57/(0.165+3.57)=95.58%4题解依题意: 1364.012.0112.01111=-=-=y y Y 3121045.5)96.01(1364.0)1(-⨯=-⨯=-=ϕY Y混合气体流量=360m 3(标准)/h=360/(3600x22.4)=0.00446kmol/s惰性气体流量=0.00446x(1-12%)kmol/s=0.00393kmol/s02=X由H=11.45kmol ·m -3·MPa -1得MPa H Ms E 852.445.11181000.=⨯==ρ m=E/p=4.852/0.1013=47.9最小液气比469.471364.000545.01364.02121=-=--=X mY Y Y V L M 适宜液气比000545.01364.05.14612121--=--=⨯=X X X Y Y V L 由此解得塔底水溶液浓度X 1=0.0019实际水用量L=69x0.00393kmol/s=0.271kmol/s5题解 丙酮-空气体系依题意: 064.006.0106.01111=-=-=y y Y 3121028.1)98.01(064.0)1(-⨯=-⨯=-=ϕY Y02=X0234.01=X混合气体流量=1400m 3(标准)/h=1400/(3600x22.4)=0.0174kmol/s惰性气体流量=0.0174x(1-6%)kmol/s=0.01632kmol/s液气比68.200234.000128.0064.02121=--=--=X X Y Y V LL=2.68x0.01632kmol/s=0.0437kmol/s气液平衡关系Y *=mX 即Y *=1.68X则0393.00234.068.111=⨯==*mX Y022==*mX Y平均推动力()()()()0079.000128.00393.0064.0ln 000128.00393.0064.0ln 22112211=----=-----=∆****Y Y Y Y Y Y Y Y Y m 气相传质单元数94.700795.000128.0064.021=-=∆-=m OG Y Y Y N 6题解:三乙醇胺水溶液—H 2S 体系03.01=Y312103)9.01(03.0)1(-⨯=-⨯=-=ϕY Y气液平衡关系Y *=mX 即Y *=2X02=X013.01=X则026.0013.0211=⨯==*mX Y022==*mX Y惰性气体流量=40kmol/h=0.011kmol/s空塔气速v=0.34m/s ;K Y a=0.036 kmol ·m -3·s -1混合气体可按标气处理V 混=(0.011 x 22.4)/(1-0.03/(1+0.03))=0.2538m 3/s(1)塔径:m v V D 975.034.014.32538.044=⨯⨯==π (2) 平均推动力 ()()()()00347.0003.0026.003.0ln 0003.0026.003.0ln 22112211=----=-----=∆****Y Y Y Y Y Y Y Y Y m气相传质单元数78.700347.0003.003.021=-=∆-=m OG Y Y Y N 填料层高等m S K V H Y 19.378.741.078.7975.0785.0036.0011.078.7a 2=⨯=⨯⨯⨯=⨯=7题解:混合气--水体系依题意: 0417.004.0104.01111=-=-=y y Y 4121034.8)98.01(0417.0)1(-⨯=-⨯=-=ϕY Y02=X混合气体流量=0.04 kmol ·m -2·s -1惰性气体流量=0.04(1-4%)s=0.0384 kmol ·m -2·s -1气液平衡关系y *=0.8x 也即Y *=mX ;Y *=0.8X02=X022==*mX Y 液气比2.10384.0046.00000834.00417.012121==--=--=X X X Y Y V L 解得034.01=X则0272.0034.08.011=⨯==*mX Y平均推动力()()()()0048.0000834.00272.00417.0ln 0000834.00272.00417.0ln 22112211=----=-----=∆****Y Y Y Y Y Y Y Y Y m 气相传质单元数51.80048.0000834.00417.021=-=∆-=m OG Y Y Y N 填料层高等m S K V H Y 6.451.8071.00384.051.8a =⨯=⨯= 对比11m 预设填料层高度,该塔可以满足要求。
例题1某常压吸收系统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 *=2X ,入塔混合气中吸收质含量为6%,吸收剂为清水,要求吸收率达到90%,水的用量为18001-⋅h kg ,逆流操作。
(1)计算最小液气比;(2)如果操作线与平衡曲线平行,传质单元高度G h =0.5m ,试计算吸收塔底所得溶液浓度1X 、惰气流率和填料层高度H 。
解:依题意: 064.006.0106.01111=-=-=y y Y 312104.6)9.01(064.0)1(-⨯=-⨯=-=ϕY Y02=X水的用量为L=1800kg •h -1,即100kmol •h -1,(1) 最小液气比8.12064.00064.0064.02121=-=--=X mY Y Y V L M(2)操作线与平衡曲线平行,即 液气比200064.0064.012121=--=--=X X X Y Y V L解得吸收塔底所得溶液浓度X 1=0.0288惰气流率V=50 kmol •h -10576.00288.0211=⨯==*mX Y022==*mX Y但由于操作线与平衡曲线平行,故推动力塔底和塔顶一致即32211104.6-**⨯=-=-Y Y Y Y故填料层高度H = h G x n G=m Y Y Y ∆-⨯215.0 =0.5 x 9=4.5m例题2在操作压力为1.0537×105 Pa (表压)填料吸收塔中,以清水为吸收剂分离丙酮比摩尔组成为1%的丙酮—空气混合气体,气相摩尔流量为0.0242s m kmol ⋅⋅-2,水的摩尔流量为0.065s m kmol ⋅⋅-2,要求吸收率为95%,试求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丙酮水溶液的亨利系数为1.77×105Pa ,当时当地大气压为1.01325×105 Pa ) 解:依题意: 01.01=Y412105)95.01(01.0)1(-⨯=-⨯=-=ϕY Y02=X水的摩尔流量为L=0.065s m kmol ⋅⋅-2惰性气体摩尔流量为V=0.0242x1100100+=0.024s m kmol ⋅⋅-2 液气比00005.001.012121--=--=X X X Y Y V L 解得吸收塔底所得溶液浓度X 1=0.0035总p E m ==5510)0537.101325.1(1077.1⨯+⨯=0.856 003.00035.0856.011=⨯==*mX Y022==*mX Y()()()()00245.00005.0003.001.0ln 00005.0003.001.0ln 22112211=----=-----=∆****Y Y Y Y Y Y Y Y Y m 86.300245.00005.001.021=-=∆-=m G Y Y Y n 例题3用清水在常压和20℃下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
混合气中氨的分压为1.5kPa ,惰气的质量流率为14.0-⋅s kg ,水用量是最小用量的1.5倍,吸收率为98%。
平衡关系为X Y 76.0=。
气相体积吸收系数a K Y 为1310.0--⋅⋅s mkmol 。
吸收塔内径800mm ,试求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
空气的相对分子量取29。
解:0148.03.1015.11==y ()()00003.0%981015.01015.00148.010148.01212111==-=-==-=-=X Y Y y y Y η (2分)由X Y 76.0= 得:0197.076.0015.076.0*11===Y X (2分) 由2121*X X Y Y V L M --= 及 2121X X Y Y V L --= 得: 0131.05.10197.05.1*5.1*112121====--=X X X X X X VL V LM (2分) 00167.00003.0005.0ln 0003.0005.0ln 0003.000003.0*005.001.0015.0*076.0*01.00131.076.076.0*21212221112211=-=∆∆∆-∆=∆=-=-=∆=-=-=∆===⨯==Y Y Y Y Y Y Y Y Y Y Y X Y X Y m8.800167.00003.0005.021=-=∆-=m G Y Y Y n (2分) 1014.0294.0-⋅===s kmol M q V m m d a K V A a K V h G y G 2745.08.014.310.04014.0422=⨯⨯⨯=⨯=⋅=πm h n H G G 4.22745.08.8≈⨯=⋅= (2分)例题4空气和氨的混合气体,在直径为0.8m 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其中的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