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共l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 )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
A.实用论 B.摹仿论C.表现论 D.体验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情感 B.观众C.文采 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B.蕴藉C.假设 D.模仿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C.再现型 D.创意型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英国 B.美国C.俄国 D.德国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随意性 B.指意性C.独创性 D.特殊性7.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A.因果逻辑. B.人物行动C.叙述视角 D.时间顺序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媒体宣传 B.商业炒作C.文学阅读 D.消费导引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f试卷号:24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A.特殊性B.指意性C.随意性D.独创性2.()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B.喜剧C.正剧D.悲喜剧3.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叙述场景D.具体形象4.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oA.媒体宣传B.商业炒作C.消费导引D.文学阅读5.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的活动。
A.历史化B.语境化C.逻辑化D.社会化6.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A.意志论B.摹仿论C.信息论D.反映论7.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o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8.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o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9.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象征型10.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 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解构主义B.形式主义C.新批评D.结构主义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1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博学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1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文学科论文写作》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13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文学科论文写作》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3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总体上看,学术研究有两大类,一类是开创性研究,一类是发展性研究。
2.按资料的自身性质及其同研究对象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始资料和研究资料。
3.文艺学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及文学史。
4.选择比较文学研究题目,要讲求问题或者说文学现象的可比性,而对文学现象的可比性,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亲缘关系;第二,类同关系;第三,交叉关系。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0分)5.选题主要应当依循哪些原则?答:为做到选题得当,课题的弃取必须要有标准和根据。
选题的原则,就是衡量课题、决定弃取的标准和根据。
课题有意义,作者有见解,是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选择课题,主要就应当考虑这两个方而的因素。
(一)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5分)课题有意义,是使论文有价值的一个前提。
就其直接意义而言,课题的客观意义包含两项内容:一是社会意义,二是学术意义。
就其本质而言,这两项内容又是统一的。
(1)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主要是指选题要着眼于社会的需要,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
从根本上说,国家建设的总目标、人类发展讷现实和未来需求,是各行各业作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学术研究也必须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而不能与此相背离。
无论是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还是解决某一方而的具体问题,也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只要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总目标的实现,能够服务于人类发展的需求,就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研究。
在同总目标、总需求相一致的前提下,立足于现实,选择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
当然,不同的学科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服务于社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直接指导人们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作用,因而选题也最容易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仁学
B.礼学
C.诗学
D.义学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就是例证。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文已尽而意有余
D.“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气味
B.品味
C.食味
D.滋味
5.“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
A. 地域的范围
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
C.诗歌的内涵
D.诗人的精神情怀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C.释 D.道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C.意象的 D.直觉的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文论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粱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放大”研究。
A. 司空图“韵味”说 B.庄子“言不尽意”说C.孔子“兴观群怨”说 D.严羽“妙悟”说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 禅B.儒C.释 D.道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C.唐 D.汉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 ),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A.强调美的教育性 B.突出美的形式性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 )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
A.正剧 B.喜剧C.悲剧 D.悲喜剧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声音。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鲁迅2.《孙子兵法》3.弗朗西斯·培根4.叙述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5.“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此句中“使”的意思?6.“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中“且”的意思?7.“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中“檄”的意思?8.“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中“叵测”的意思?9.“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三、默写(10分)10.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四、分析题(本题20分)11.试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独白的思想意义。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2023-2024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2023-2024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9)v>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2023-2024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主人公以弱国子民的心态,在赴死之前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之呼吁的是郁达夫的小说( )。
A.《薄奠》 B.《沉沦》 C.《春风沉醉的晚上》 D.《茫茫夜》 2.在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代表了“左翼”诗歌潮流在新时代里的新发展的是( )。
A.七月诗派 B.后期新月派 C.现代诗派 D.象征派 3.长篇小说《风萧萧》被列为 1943 年的“全国畅销书之首”,其作者是( )。
A.徐静 B.无名氏 C.张恨水 D.包天笑 4.丁玲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作不包括( )。
A.《三八节有感》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在医院中》 5。
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被称为( )。
A.《蚀》三部曲 B.《农村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6.下列不属于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是( )。
A.刘呐鸥 B.张资平 C.施蛰存 D.穆时英 7.在曹禺的话剧作品中,直接写封建大家庭曾府的内部矛盾和彻底衰败,并预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将灭亡的是( )。
A.《原野》 B.《北京人》 C.《日出》 D.《蜕变》 8.散文《故乡的野菜》《谈酒》的作者是( )。
A.周作人 B.汪曾祺 C.丰子恺 D.林语堂 9.发表诗论《诗的格律》,为新格律诗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徐志摩 B.陈梦家 C.饶孟侃 D.闻一多 10.塑造了水生嫂这一坚忍持重、深明大义的女性形象的是作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A.四义 B.四情
C.四学 D.四教
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
A.诗辨 B.诗体
C.诗法 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碗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C.唐。
D.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7.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
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A.表现 B.模仿
C.美 D.形状
8.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将“( )”、“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A.虚构性 B.形象性
C.画面性 D.符号性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l2分,共36分)
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
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2分。
共44分)
1.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f!il文,'b事”。
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Jit却不J..-舌D-iJD。
《Jr.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
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Z分,共20分)
1.B 2.A 3.A 4.D 5.A.6.C 7.C 8.A ’9.A l0.D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
其诗歌意境理论大体又可分为三大块:
(1)“思与境偕”说——诗境构成论,明确了诗歌意境是“思”与“境”偕亦即主客谐和j情景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美;
(2)“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说——诗境特征论,细致周全地探讨了诗歌意境所特有的“韵味”的方方面面;.(3)“二十四诗品”说——诗境风格论,在皎然等的诗歌意境风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诗境风格分出二十四种类型j每一种类型用·首四言诗来形象、扼要地描述其特征。
、 (每个要点4分)
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题材的通俗性。
(3分)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3分)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3分)第四、舞台的通俗性。
(3分) ,
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
(4分)第二,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
(4分)
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
(4分)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
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
先说“事”。
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
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
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
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
(每个要点8分,阐述6分。
)
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其对于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研究,潜意识的探讨,对于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拓宽和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中的“受动”作用和艺术的意义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浪漫主义批评或传记批评的发展。
后来在西方出现的“原型批评”、“神话批评”亦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其提出的“症候”论,可谓是在“反映”论和“表现”论之外的一种新见,开启了人们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新思路。
兴起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无木能说是将其推广和运用于对社会生活、历史运动的观照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12分)
另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偏颇、荒诞和乖谬之处也是明显可见的。
其将艺术创造一律看作是艺术家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