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传(上海模考题)

合集下载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闸北区①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

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②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节选自《越王勾践世家》)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范蠡事.越王勾践(2)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3)臣请从会稽之诛.(4)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18.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B.逐什一之利C.复约要父子耕畜 D.则致赀累巨万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君行令,臣行意。

(2)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20.第②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21.请概括选文中范蠡形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10字)。

(4分)答案:(五)(16分)17.(4分)(1)为……效力(2)逼近(3)(接受)惩罚(4)作标记)18.C(2分)19.(4分)(1)君王所依从的是律令,我所依从的是志趣。

(2)等待时机,专卖货物,谋求十分之一的利润。

20.(2分)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21.(4分)急流勇退或功成身退;经营有方或生财有道。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范蠡)同步练习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范蠡)同步练习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 范蠡 ) 同步练习《范蠡》课后练习1.为以下加粗旳字注音 .范蠡()会()稽鸱()夷藜藋()穷阎()2.以下句中加粗旳词语解说有误旳一项为哪一项()A.从会稽之诛从:服B.自谓鸱夷子皮鸱夷:牛皮口袋C.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府:府邸D.乘坚驱良逐狡兔良:好马3.以下句子不含通假字旳一项为哪一项()A.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B.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C.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D.汙邪满车4.以下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旳一项为哪一项()A.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何如B.庄生羞为儿子所卖C.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D.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5.以下句中加粗词语与现代意义同样旳一项为哪一项()A.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命令中国B.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D.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6.翻译以下句子 .⑴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令论杀朱公子,明天遂下赦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边旳文言文,达成后边旳题目.南人家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可以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别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有也 .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糯 . ”乃易其弊衣 .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 . 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 .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监禁而栲掠之,竟不知所素来 .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如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 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穷,逾年,不复应 .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 一夕,为浪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省7.对以下句子中加粗旳词语旳解说,不正确旳是()A.乃易其敝衣敝:破旧B.女觉遽反遽:赶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说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8.以下句子中加粗旳词旳意义和用法,同样旳一组是()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糯”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斧斤以时入山林D.一夕,为浪潮所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奇特之物”和“后母凌虐叶限”旳最适合旳一组是()A.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别人至,不复出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 ”母亦疑之B.膳其肉,味倍常鱼常令樵险汲深C.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D.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10.以下对原文旳理解和剖析,不正确旳一项为哪一项()A.叶限旳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旳,其实是她旳和善带来旳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旳无声旳抗争,也侧面反应出洞节旳吸引力 .C.叶限旳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旳不行抗拒,警告人们要远离险恶,不要得寸进尺. 11.将文中画线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监禁拷掠之,竟不知所素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答案1.略2.C3.C4.D5.D6.略7.D8.A9.D10. C11.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黄浦区:①申公,鲁人也。

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

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元王薨,郢①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

戊不好学,病申公。

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

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

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

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

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

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

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

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

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

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

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②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

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

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

②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 分)(1)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2)申公愧之()(3)复谢宾客()(4)以让上曰() 17.下面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1)此欲复为新垣平也(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B.(1)上问治乱之事(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C.(1)即以为太中大夫(2)安车以蒲裹轮D.(1)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2)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2020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

2020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

2020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一、文言文(40分)1.(16分)默写(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4),不耻下问……(《论语》)(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既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意味深长,传为千古佳句。

2.(12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①”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乙】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材料【甲】选自《》一文,【乙】的作者是(人名)。

(2)“行路难”在材料【甲】中的具体表现是:;在材料【乙】中的阐述是:。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矣”和“会”“直挂”都写出了对“信念”的坚持。

B.问句①是富僧疑惑的责问,②是诗人内心矛盾的自问。

C.“子何恃而往”充分表现了富僧对贫僧的怀疑和嘲讽。

D.甲文中的“南海”和乙诗中的“沧海”是指同一事物。

(4)上述材料阐述的道理很深刻,请写出两条:①②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之”。

寻②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③,闻者皆惮之。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17页word文档

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17页word文档

上海市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09届闵行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试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金陵史痴翁名忠,字廷直。

能诗,又能为新声乐府。

性豪爽不羁,不喜权贵人,有不合,辄引去;或径以言折之不顾。

遇所善则留连忘怀,无贵贱皆与款洽。

家有楼,近冶城,扁曰“卧痴”,下列图书敦彝,位置雅洁。

有酒肴,引客笑谈,呼卢其中,不醉不已。

然翁饮辄醉,醉则按拍歌新词,音吐清亮,旁若无人。

有姬何,名玉仙,号白云道人,聪慧解篆书,居常以文字相娱乐,甚适也。

有时出游,辄附舟而行,不告家人所往。

年逾八十,预命发引,己随而行,谓之“生殡”。

其达生玩世如此。

善作画,不拘家数,纵意作山水树石,清润纷错,天机浑成,大率以韵胜。

得其片纸者,皆藏彝以为宝。

余友盛仲交尝得翁遗诗,同金元玉诗为一帙,题曰《江南二隐》,惜未能板行耳。

([明]焦站《焦氏笔乘》)17.(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遇所善则留连忘怀( ) (2)引客笑谈( ) (3)大率以韵胜( ) 18.(2分)在下列加点的词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或径以言折之不顾B.居常以文字相娱乐C.大率以韵胜.D.皆藏弃以为宝19.(6分)把下列句子译咸现代汉语。

(1)遇所善则留连忘怀,无贵贱皆与款洽。

译文:(2)居常以文字相娱乐,甚适也。

译文:20.(3分)从文中看,史痴翁性格的“豪爽不羁”,主要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21.(2分)根据全文主旨,可以推断“天机浑成”一词的含义是。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X一26题。

(11分)①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

此天也,非人也。

②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人关。

秦遣章邯出兵击之。

秦虽无道,而其兵方强。

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

其不敌秦明矣。

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陵藉郡县,狃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攻也。

于是章邯一出而击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

2017-2023年上海市春季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人物传记)(含答案)

2017-2023年上海市春季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人物传记)(含答案)

2017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

(18分)①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

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

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

市啬夫求商①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

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②久之,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

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

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

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

武使从事廉②得其罪,圣惧,自免.。

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

武闻之,终不扬其恶。

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

圣自以子必死。

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

自是后,圣惭服。

③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

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

及为公卿,荐之朝廷。

此人显于世者,何侯③力也,世以此多.焉。

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注〕①啬夫求商:啬夫,官吏名,职掌收取赋税;求商,人名。

②廉:考察,查访。

③何侯:指何武。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2)世以此多.焉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圣惧,自免.A.赦免 B.逃脱 C.解职 D.谢罪(2)系.庐江A.扰乱 B.拘禁 C.归属 D.牵连18.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B.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C.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20.根据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的直接原因是()。

上海地区20172018高三语文一模二模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汇编

上海地区20172018高三语文一模二模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汇编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一)①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武帝末,巫蛊事①起,吉以故廷尉诏治巫蛊狱。

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

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

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

武帝疾,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②,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狱,吉闭门拒使者不内,曰:“皇曾孙在。

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

穰还,以闻,因劾奏吉。

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

”因赦天下,狱系者独赖吉得生。

后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尊立皇曾孙,是为宣帝。

吉为人深厚,不伐善。

上大贤之。

②后五岁,吉为丞相。

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③,奏行赏罚而已。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

”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选自《汉书·丙吉传》,有删改)【注】①巫蛊事:巫蛊是一种加害仇敌的巫术。

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事而怀疑卫太子刘据,后者被迫起后,后被镇压自杀。

②分条中都官:分别通知京师各官府。

③殿最:官吏政绩的考核等第。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吉以故廷尉诏治巫蛊狱.(2)吉闭门拒使者不内.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诏狱系者亡.轻重()A.死亡B.逃亡C.损失D.无论(2)吉为人深厚,不伐.善()A.进攻B.损害C.夸耀D.除去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吉以.故廷尉诏治巫蛊狱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B.民斗相.杀伤及时相.遣归C.恐有所.伤害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阅读答案与翻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阅读答案与翻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阅读答案与翻译范蠡①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蠡传
①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

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②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节选自《越王勾践世家》)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范蠡事.越王勾践(2)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
(3)臣请从会稽之诛.(4)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18.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B.逐什一之利
C.复约要父子耕畜 D.则致赀累巨万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君行令,臣行意。

(2)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20.第②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21.请概括选文中范蠡形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10字)。

(4分)
17(1)为……效力(2)逼近(3)(接受)惩罚(4)作标记)
18.C
19(1)君王所依从的是律令,我所依从的是志趣。

(2)等待时机,专卖货物,谋求十分之一的利润。

20.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21.急流勇退或功成身退;经营有方或生财有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