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曾恕辉付超(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襄樊441104)摘要结合云南一座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介绍了中隔墙顶部防水和出口半明挖半暗挖段施工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办法,通过监控量测分析,取消两侧壁导坑。
关键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1 工程概况老苍坡3#隧道位于云南省元(江)磨(黑)高速公路K296+150~K296+360,全长210m,直线纵坡-3%。
地面横坡陡,为典型的山岭隧道,线路在此分离不开,因此设计为带中墙的整体式双跨连拱结构。
单跨净宽10 24m,净高7 2m。
单跨采用单心圆,边墙侧为曲线,中墙为直线,中墙厚2 5m。
隧道净宽22 98m,最大开挖跨度24 58m(见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①—中导洞;②—中隔墙;③—中导洞临时支护;④—正洞;⑤—正洞衬砌;⑥—仰拱;⑦—正洞初期支护;⑧—混凝土图1 隧道及中导洞断面(单位:cm)该隧道Ⅴ级(Ⅱ类)围岩110m,Ⅳ级(Ⅲ类)围岩100m,分别为侏罗系景星组、和平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碎石土,围岩节理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及孔隙水,雨季涌水量较大。
地表植被茂盛。
2 施工工序贯通中导洞→中隔墙混凝土灌筑→洞口管棚施工→正洞上台阶掘进及初期支护→中隔墙顶防排水处理→正洞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正洞边墙基座衬砌,封闭仰拱→正洞二次衬砌3 施工方法3 1 总体原则由于隧道围岩软弱,地质条件复杂,埋深浅,跨度大,在施工中严格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技术措施。
3 2 施工步骤(1)贯通中导洞为确保工期及施工安全,遵循“早进洞、少扰动、强支护”的方针,先进行洞口防排水处理,再在进出口各衬砌长5m护拱进洞,边仰坡尽量不扰动,这样做既保护环境又确保施工安全。
进洞口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先开挖中导洞上半断面进洞。
依据中隔墙设计尺寸,并考虑施工作业空间,开挖断面定为宽5 0m,高6 0m,拱部为R=2 5m的半圆弧;支护后断面宽4 6m,高5 8m(图1)。
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 1陈浩雄 , 杰. 殷 隧道施工【 1 M. 中国铁道出版
社 ,9 5 19 .
【】 丽. 隧道设 计与 施工【 】 国铁 道 2易萍 现代 M冲
出版 社 。9 7 19 .
一
7 6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定其施工必须分多个步骤进行。各个工序相 互影 响很大 ,就要求 双连拱 隧道 的施工 必 须 要有科 学合 理的施 工组 织设计 。
2双联拱 隧道开挖 及支护 施工方 法 本隧道 开挖施工采 用 中导 洞一 侧导坑 一 主 洞 开挖施工 方法 。隧道衬砌 设计 以新 奥法 原 理 为指导 , 采用复合 式衬砌 。Ⅱ 围岩采 用中 级 导洞 、 侧导坑 临时支 护形式开挖 施工 。
为准 。
连拱 隧道 施 工机 具设 备 同一 般 隧道 , 施 工前 做 好边 仰 坡 的临时 防 护及排 水 工作 , 洞 口地 表沉 降观察点 布设埋 置完 成并测 量初 始
喷 射混凝 土采 用湿 喷工 艺 。搅 拌混合料 采用强 制式 搅拌 机 , 拌 时间不 小于 2 搅 分钟 。 原 材 料 的称 量 误 差 为 : 泥 、 水 速凝 剂 ±%, 1 砂 石- %; - - 拌合好 的 混合料运 输时 间不得超 过 2 3 小 时 ; 合料 应随 拌随 用 ; 凝土喷 射机具 性 混 混 能 良好 , 送 连续 、 匀 , 性能 满 足喷射 输 均 技术
嗣囵
盈圈
U ̄I … o Z U U IL II . d u
公路双连拱 隧道施工 技术
何 慧 吴 婷
工 技 程术
(、 1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 江西 南昌 30 0 2 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 团有限公 司, 东 广州 5 03 ) 3 00 、 广 165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双连拱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
首先开挖中导洞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开挖右洞,贯通后再进行左洞施工。
两洞在开挖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成若干单元,分步开挖及时施作工字钢支撑、锚喷混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协同变形一承荷,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
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安全、稳定。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开挖及支护步骤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
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混凝土,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III类围岩中导开挖并灌注中墙混凝土,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全断面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W、V类围岩中导先行,正洞全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2、开挖及运输方法开挖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四轮翻斗车运碴,开挖ni、W、V类围岩用简易钻孔台车人工操纵7655型凿岩机钻孔爆破,ZL40B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运碴。
简易钻孔台车是自行研制的能供20人同时钻孔的工作平台,钻架的高度、宽度可根据开挖面的不同加以调整,它固定于东风车底盘上,进出方便,不必拆卸,操作安全可靠。
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墙混凝土的影响,中墙混凝土厚度只有1.4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墙顶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有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办法是,111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小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见图。
W、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爆破设计见图。
偏压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偏压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岗子隧道位于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岗子隧道是一座双洞四车道高速公路连拱隧道,隧道全长327m ,位于右偏曲线R5500(125.69m )+直线(201.31m )的平面上,线路纵坡为0.3%。
隧道进/出口分别设置了8/16m 明洞,暗洞长度为303m 。
隧道所在区域位于燕山断隆的东段,基底构造线方向受东西-北东东向复式皱褶构造控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隧道区域地层主要为第四季全新统冲洪积(Q4al+pl )碎石土和白垩系(K )凝灰岩及元古界斜长岩。
隧道贯穿山体地形左高右低,山体倾斜角度约40°,对隧道产生了偏压。
进口段围岩较差,表层覆盖碎石土。
隧道区域的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岩体含水量少,属贫水区。
岗子隧道区域的围岩为花岗岩、局部夹凝灰岩。
二、结构设计形式(一)岗子隧道内轮廓设计隧道内轮廓采用单心圆,净空内半径5.86m ,界限净宽10.75m ,净高5m ;内轮廓高度7.10m 。
(二)衬砌结构设计隧道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初期支护由锚杆、喷射混凝土、网片、钢架联合组成,二衬及中隔墙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岗子隧道LS5b+围岩衬砌断面图见图1。
cm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图1 LS5b+围岩衬砌断面图(单位:cm )三、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一)施工方法的采用:结合隧道情况,本隧道采用中导洞施工法。
考虑本隧道承受左侧山体偏压,右侧主洞先进洞,其支护与中隔墙形成闭合环,可以最大限度的起到平衡山体侧压力的作用。
由于隧道进口端接岗子乡中桥,为了避免桥施工干扰,本隧道自出口单侧进洞,至进口贯通。
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中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紧封闭”十八字方针,加强围岩与支护动态的观察、监测,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以有效发挥支护体系整体支承作用;二衬原则上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成浇筑。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双连拱的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只要论述了双连拱隧道处于软弱地段的施工方法,根据各种不同围岩类别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积累经验,保证安全,提高施工进度。
关键词:软弱围岩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某隧道是一座上、下行合建的四车道联拱高速公路短隧道,长200m,隧道建筑限界净宅22m,净高5m,最大埋深45m。
隧道平面线型为曲线,曲线半径为r=300m(左偏),竖曲线半径r=3000m,路面超高横坡进口为双向坡2%,出口为单向坡5%;纵面线型为人字坡,进口纵坡i=+2.0%,出口纵坡12=一1.305%,变坡点拉号ak0+180。
隧道进、出口地层为残破积的硬塑砸粘土及强风化的粉砂岩、角砾岩,掘进较容易,但易出现滑动和坍塌。
隧道出口已经爆破取土,并没作防护,坡面极陡,入口为两小山合会处,坡面陡峭并面凹形。
隧道进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喇叭型削竹式洞门。
二、隧道支护设计某隧道是按新奥法理论进行围岩压力和支护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新奥法设计思路是最大限度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围岩的原始状态,把隧道围岩和各种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共同的承载体系,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隧道的支护形式也随之变化,共有3种支护形式。
三、洞口施工1.进口端洞口施工洞口工程施工时,在做好洞顶截水沟的开挖及施工后;自上而下开挖,挖至起拱线标高。
在开挖过程中,根据仰坡开挖总高度及挖掘机有效工作高度确定开挖台阶数量,准确按边桩开挖,以真正实现从上而下开挖;按设计刷坡,边刷坡边打锚杆、挂网及喷射混凝土防护,每次工作高度2m左右,避免搭架作业。
不论土层或软岩一次修刷出设计边坡。
2.出口端洞口施工出口端洞口由于受爆破取土影响,坡面陡峭并现凹形反坡,进洞20m埋深只有1.5m,施工时在洞顶截水沟挖通以后,使用挖掘机按自然坡直接刷坡并防护,严禁爆破开挖。
在松动地段用小导管代替锚杆注浆。
3.出口端洞口进洞准备由于受爆破取土影响,坡面陡峭并面凹形反坡,进洞20m长埋深只有1.5m,为了保证进洞安全。
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0 引言双连拱隧道由于缩短了隧道线距,有效地节省了投资,在当今隧道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施工技术与分段隧道相比,工序更加复杂、易受围岩扰动,施工难度大,如何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施工质量是当前双连拱隧道施工的难点。
1 双连拱隧道的优点(1)与其他隧道结构相比,双连拱隧道避免了洞内桥隧或路隧分幅问题,简化了接线,提高了公路、桥梁、隧道的线形通畅度,使高速公路的线形更加规范。
(2)双连拱隧道能够满足上下行车分离的要求,在平面线路和洞内位置上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双连拱隧道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受地形限制的地区采用这种隧道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占用空间。
(3)采用连拱隧道形式,可以减少洞口边坡的挖掘,对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破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减少拆迁,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工程概况某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全长5.4km,其中双连拱隧道长176m,洞宽21.7m,全断面面积236.4m2,隧道施工中,根据连拱隧道的工程特点,再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3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1 施工流程本工程的施工流程为:首先进行地质勘查,准备施工场地和机械设备,开挖中导洞并进行支护,随后进行中隔墙施工,开挖左右两侧导洞并支护,导洞施工完成后,开挖主洞并支护,最后进行防排水施工以及二次衬砌浇筑。
3.2 施工准备(1)本工程隧道施工前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把握地质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如有需要,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帷幕注浆加固。
(2)施工场地处理后,应将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准备齐全并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免在施工中发生设备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
(3)在本工程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工程观察点,密切观察本工程隧道洞口表面是否有沉降现象,对隧道进行检查,如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处理,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暂缓施工。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回填材料:采用洞内喷射混凝土回填 回填方法:采用机械回填和人工回填相结合的方式 回填要求: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回填注意事项:回填前需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渗漏现象
开挖顺序: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遵循“早进晚出”原则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 支护措施: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护,确保安全 排水措施: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
开挖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 先外后内”的原则,避免扰动围 岩。
开挖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隧道净空尺寸。
开挖坡度:应根据地质情况 确定,确保边坡稳定。
开挖排水:应设置临时排水 设施,避免积水浸泡围岩。
添加项标题
支护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添加项标题
临时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设置临时支护,防止围岩变形。
监控量测:对隧道围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形情况,为支护措施提供依据。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险情时能够迅速采 取措施。
衬砌施工前检查: 对隧道围岩进行全 面检查,确保围岩 稳定,无安全隐患
防水层连接:将防水层接头处进行 密封处理,确保接头处不渗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水层铺设:在隧道内壁铺设防水 层,确保铺设平整、无气泡、无破 损
防水层质量检测:对防水层进行质 量检测,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设计要 求
开挖深度:应控制在设计要 求的范围内,避免超挖。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为主, 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进行。
衬砌施工过程监控: 采用先进的监控设备, 实时监测衬砌施工过 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 化,确保施工安全
双连拱隧道施工具体施工方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具体施工方案XX双连拱隧道V级围岩、IV3级围岩浅埋段施工方案详见“连拱隧道三导洞法施工作业程序图”,IV级(除IV3级浅埋外)围岩段施工方案详见“连拱隧道中导洞法台阶分部开挖施工作业程序图”,中导洞法开挖与三导洞法开挖的区别在于不需要施工侧导洞,中隔墙施工完毕后直接施工主洞。
具体施工方案为:隧道开挖①中导洞先贯通:根据隧道整体式双跨连拱设计断面和洞所具备的施工条件,在隧道出连拱部位进行中导洞开挖并使其贯通,中导洞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中导洞开挖V级围岩临时支护参数:4)22砂浆锚杆长2m、4)8钢筋网20*20cm、每60cm—116型钢拱架、喷射20cm厚C25混凝土。
IV级围岩临时支护参数622砂浆锚杆长2m、68钢筋网25*25cm、每75cm- 116型钢拱架、喷射20cs厚C25混凝土。
超前支护均用4.Im长642小导管,每3米一环。
②中隔墙浇筑:中隔墙衬砌钢筋用现场绑扎,自制整体式液压钢模台车整体衬砌,按每两天一循环,每循环12m施作。
台车就位后,利用中导洞钢架支护,对衬砌台车稳定性定位加固后,进行浇筑施工。
中导洞贯通后,自隧道进向出方向进行中隔墙浇注。
③侧导洞施工:侧导洞断面形式采用弧型,在洞超前长管棚施工完毕后,首先进行隧道左侧导洞开挖施工,左侧导洞开挖进尺超过30m后,进行隧道右侧导洞开挖施工;侧导洞开挖采用全断面法施工,V级围岩和IV3级围岩地段每循环开挖进尺均按一钢架间距进行,IV级(除IV3级浅埋外)围岩地段每循环开挖进尺均按两棉钢架间距进行;侧导洞开挖内侧壁临时支护与中导洞临时支护相同,侧导洞钢拱架支护注意与主洞边墙钢拱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部位。
④主洞施工:XX隧道首先进行隧道左侧主洞开挖,隧道左侧主洞开挖进尺超过30m后,再进行隧道右侧主洞施工隧道主洞用台阶法施工方案,在左侧隧道主洞开挖前,对中导洞右侧进行单侧加横向支撑,确保中隔墙不被破环隧道主洞V级围岩和IV3级围岩地段用上台阶留核心土分部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按一钢架间距进行;IV级(除W3级浅埋外)围岩地段用上下台阶开挖方案,上台阶预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进尺按两钢架间距进行;每循环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引言
隧道是一种人工地下通道,可以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矿井等领域。
隧道
施工技术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结构形式,本文将介绍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
双连拱隧道的基本原理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由两个弧形拱构成的结构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两个
拱顶,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拱顶主要承受隧道地表和车辆荷载的压力,通过拱脚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地基上,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地下开挖方法
地下开挖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采用的地下开挖方法有爆破法、隧道掘进机法和手开法等。
其中,爆破法是传统的开挖方法,需要先进行爆破设计,然后使用爆破装置将硐室内的岩石炸碎。
隧道掘进机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可以保证快速完成开挖工作。
手开法适用于小型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手工工具逐步开挖隧道。
支护与衬砌方法
在进行地下开挖时,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保持隧道的稳定性。
双连拱隧道的支
护方法包括喷射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锚喷等。
喷射混凝土衬砌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可以在地下开挖时迅速喷射混凝土来固定土壤和岩石。
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适用于较大跨度的隧道,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锚喷以钢筋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支撑形式,通过在隧道边坡和拱顶设置锚杆来增加隧道的抗滑稳定性。
排水与通风方法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与通风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与稳定。
排水方
法包括地下水的抽排和排水沟的设置等。
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来实现气流循环,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等设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通风效果。
双连拱隧道施工实施过程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预期规划: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施工方法、施工时间和投资预算等。
2.启动准备:组织施工队伍,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
3.地下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开挖,采取相应的支护与衬砌方法。
4.排水与通风:进行排水和通风设施的安装与调试。
5.结构施工:进行双连拱结构的施工,包括拱洞支撑、衬砌和混凝土浇
筑等。
6.完工验收:对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符合要求。
7.竣工交付:完成施工任务并交付使用,做好相关文件的归档和整理。
结论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可以确保双连拱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支护与衬砌、排水与通风等方法,并按照施工实施过程进行有序的施工。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双连拱隧道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