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杏树坡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

杏树坡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

杏树坡双连拱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陕西明泰公司张东帅)一、工程概况杏树坡连拱隧道位于武都区枫相乡与文县中庙乡交界处大团鱼河右岸,左右线行车道中心线间距为12.81米。

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118+224~ZK118+564,全长340m(其中明洞进口端长4m,出口端长7m),纵坡为-2.33%;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YK118+383~YK118+748,全长365m(其中明洞进口端长10.2m,出口端长8m),纵坡为-2.281%;隧道最大埋深185m。

由于地形限制隧道位于反向曲线上,平曲线半径分别为右线R=632.81m、R=607.19m,左线R=620m(反向曲线);隧道洞身段工程地质:地层岩性表现为碧口群砂质板岩和变质砂岩,裂隙发育,多闭合或微张,岩体较完整。

二、施工依据1、杏树坡双连拱隧道施工设计图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三、工程数量四、施工布局及工期安排㈠施工布局本工程地处构造剥蚀中山区,山势陡峻,地形高差相对较大,隧道施工场地的选择范围较小,本着环保、保护林业的宗旨,尽可能的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极大可能地沿S206省道边进行场地布臵,适当加宽道路来满足车辆通行和施工需要。

施工场地的布臵遵循“以人为本,方便施工”的原则,把施工场地划分为施工区域和生活域区,确保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㈡隧道施工工期安排为保证施工工期、保质、保优完成杏树坡双连拱隧道的施工任务,结合连拱隧道的施工特点及现场实际,项目部特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作业队进行施工作业,负责完成杏树坡隧道的开挖、支护及衬砌等相关工程施工。

杏树坡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期具体安排如下:1、中导洞开挖及支护: 2009年11月8日~2010年5月30日2、中隔墙衬砌: 2010年6月5日~2010年8月5日3、中导洞临时支护及侧壁导坑支护、隧道左线开挖及支护:2010年7月8日~2010年11月15日4、隧道右线侧壁导坑开挖支护及主线开挖和支护:2010年8月15日~2010年12月20日5、隧道左线二次衬砌:2010年11月1日~2011年1月20日6、隧道左线路面及附属工程:2011年2月1日~2011年5月1日7、隧道右线二次衬砌: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20日8、隧道右线路面及附属工程:2011年2月15日~2011年5月1日五、施工方案及要点1、施工工序安排结合双连拱隧道的施工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浅埋暗挖隧道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YK7+68A YK7+824.789 ZK7+67C〜ZK7+810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XXXXX;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三月十五日第0页共29页1前言................................................................................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2.1 设计概况 (1)2.2 地质情况 (2)3总体施工筹划 (3)3.1总体施工方案 (3)3. 1.3总体施工顺序 (4)3.2施工组织管理 (5)3.2.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5)3.2.2现场技术决策领导小组 (5)3.3资源组织 (5)3.5工期安排 (8)3.5.1工期计划 (8)3.5.2主要进度指标 (8)4隧道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9.4.1全断面及帷幕注浆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9)4.2超前支护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3)4.3隧道开挖方案及主要措施 (15)4.4隧道止水注浆施工方法及措施 (18)5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监控量测 (19)5.1超前地质预报 (20)5.2地表沉降监测 (21)5.3地下水位监测 (21)5.4隧道洞内净空收敛监测 (21)5.5房屋沉降监测 (21)5.6房屋裂缝监测 (21)5.7控制标准 (21)6管线保护 (22)7环境保护措施 (22)7.1施工废水及污染物处理 (22)7.2抑制施工粉尘 (23)7.3降低施工噪音 (23)8应急抢险及救援措施 (23)8.1危险源辨识 (23)8.2隧道坍塌、涌水应急措施 (24)8.2.2应急抢险措施 (24)8.3建筑物控沉措施 (25)8.4管线损坏应急措施 (26)8.5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应急救援措施 (27)1前言1.1编制依据(1)厦门市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双连拱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

首先开挖中导洞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开挖右洞,贯通后再进行左洞施工。

两洞在开挖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成若干单元,分步开挖及时施作工字钢支撑、锚喷混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协同变形一承荷,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

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安全、稳定。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开挖及支护步骤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

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混凝土,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III类围岩中导开挖并灌注中墙混凝土,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全断面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W、V类围岩中导先行,正洞全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2、开挖及运输方法开挖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四轮翻斗车运碴,开挖ni、W、V类围岩用简易钻孔台车人工操纵7655型凿岩机钻孔爆破,ZL40B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运碴。

简易钻孔台车是自行研制的能供20人同时钻孔的工作平台,钻架的高度、宽度可根据开挖面的不同加以调整,它固定于东风车底盘上,进出方便,不必拆卸,操作安全可靠。

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墙混凝土的影响,中墙混凝土厚度只有1.4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墙顶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有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办法是,111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小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见图。

W、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爆破设计见图。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浅埋暗挖隧道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YK7+685~YK7+824.789、ZK7+670~ZK7+810)编制:审核:批准:XXXXXX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三月十五日目录1前言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地质情况 (2)3总体施工筹划 (4)3.1总体施工方案 (4)3.1.3总体施工顺序 (6)3.2施工组织管理 (7)3.2.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7)3.2.2现场技术决策领导小组 (7)3.3资源组织 (7)3.5工期安排 (10)3.5.1工期计划 (10)3.5.2主要进度指标 (10)4隧道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1)4.1全断面及帷幕注浆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1)4.2超前支护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15)4.3隧道开挖方案及主要措施 (17)4.4隧道止水注浆施工方法及措施 (20)5 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监控量测 (21)5.1超前地质预报 (22)5.2地表沉降监测 (23)5.3地下水位监测 (23)5.4隧道洞内净空收敛监测 (23)5.5房屋沉降监测 (23)5.6房屋裂缝监测 (23)5.7控制标准 (23)6 管线保护 (24)7 环境保护措施 (24)7.1施工废水及污染物处理 (24)7.2抑制施工粉尘 (25)7.3降低施工噪音 (25)8应急抢险及救援措施 (25)8.1危险源辨识 (25)8.2隧道坍塌、涌水应急措施 (26)8.2.2应急抢险措施 (26)8.3建筑物控沉措施 (27)8.4管线损坏应急措施 (28)8.5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应急救援措施 (29)1前言1.1编制依据(1)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仙岳路~演武大桥段)工程第JC3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2)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莲前至梧村山隧道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迳古潭(二)隧道设计为双线四车道双连拱隧道,隧道净宽(10.25+1.8+10.25)m,内轮廓采用单心圆,半径R=5.71m,建筑限界高度 5.0m。

迳古潭(二)隧道起点桩号K73+157,终点桩号K73+620,全长463m。

衬砌结构设计为: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支护,二次衬砌采用钢筋砼、素砼衬砌,双跨连拱隧道中隔墙采用钢筋砼,洞口段采用大管棚预支护,洞内视地层、地质条件采用小管棚、超前锚杆等预加固措施。

迳古潭(二)隧道Ⅰ类偏压衬砌长88米,覆盖层厚度平均30米;Ⅰ类复合式衬砌长235米,覆盖层厚度平均75米,Ⅱ类复合式衬砌长60米,覆盖层厚度平均50米;Ⅲ类复合式衬砌长85米,覆盖层厚度平均92米。

主要工程数量:洞身开挖 114984.04 m3C25喷射砼 4417.83 m3C25衬砌防水砼 17190.77 m3C25回填砼 9983.18 m3C25砼仰拱 4578.9m3C10仰拱回填砼 7506.4 m3Ф22锚杆 507747.82kgI16工字钢 700265.9kgII级钢筋 1179715.75kgI级钢筋 240063.6kgФ108导管 328762.0kgФ42导管 227895.0kg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 5233.35 m37.5#浆砌片石 35645.36 m3C15预制块砼 1011 m3锚杆 239789.5kgI级钢筋 68310kg二、隧道施工方案:隧道开挖,自隧道进、出口两端同时相向掘进,Ⅰ、Ⅱ类围岩采用人工手持风镐配合风动凿岩机钻爆开挖;Ⅲ类围岩采用风动凿岩机、隧道钻眼台车进行钻爆施工,光面爆破。

隧道出碴采用机械化无轨运输;湿喷砼;衬砌采用自制整体式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施工,左右线隧道对称浇筑,砼运输车运输,泵送砼。

隧道施工方案见“图5-1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图”。

具体施工方案为:1、隧道开挖:采用三导洞先中墙后边跨的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双连供隧道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双连供隧道施工方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本合同段设双向四车道双连拱隧道3座,共长为602m。

隧道限界净宽均为0.75m检修道+0.5m左侧向宽度+2×3.75m行车道+1.0m右侧向宽度+1.0m检修道,限界净高均为:行车道净高5.0m,检修道净高2.5m,横坡为2%。

玉台隧道、月山一号隧道洞门形式均为斜切式,月山二号隧道洞门形式为绩溪端采用削竹式、黄山端采用端墙式,设计车速均为100km/h。

玉台隧道:进口桩号为:K15+740、出口桩号为K16+083,明洞段长为18m、洞身围岩为Ⅴ级加强段长325m(衬砌结构为:φ50×5mm 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长4.5m+φ25mm中空注浆锚杆,间距75×100cm,长4.0m+φ8钢筋网,间距20×20cm+I20a工字钢,间距75cm+C25早强喷射砼25cm+15cm预留变形量+1.2mmPVC防水板+350g/㎡土工布+ C25钢筋砼二次衬砌50cm),路面为复合路面,照明采用高压钠灯,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月山一号隧道:进口桩号为:K17+025、出口桩号为K17+124,明洞段长为21m、洞身围岩为Ⅴ级加强段长78m(衬砌结构为:φ50×5mm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长4.5m+φ25mm中空注浆锚杆,间距75×100cm,长4.0m+φ8钢筋网,间距20×20cm+I20a工字钢,间距75cm+C25早强喷射砼25cm+15cm预留变形量+1.2mmPVC防水板+350g/㎡土工布+ C25钢筋砼二次衬砌50cm),路面为复合路面,照明采用高压钠灯,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月山二号隧道:进口桩号为:K17+200、出口桩号为K17+360,明洞段长为29m、洞身围岩为Ⅴ级偏压段长25m,Ⅴ级加强段长106m(衬砌结构为:φ50×5mm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长4.5m+φ25mm中空注浆锚杆,间距75×100cm,长4.0m+φ8钢筋网,间距20×20cm+I20a工字钢,间距75cm+C25早强喷射砼25cm+15cm预留变形量+1.2mmPVC防水板+350g/㎡土工布+ C25钢筋砼二次衬砌50cm),路面为复合路面,照明采用高压钠灯,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第一节、施工方案设计说明1、编制依据(1)、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汉中至略阳(陕甘界)公路H-C3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管理处招标文件及施工技术交底;(3)、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资料及我标段的各类资源;(4)、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要求编制。

2、编制范围新建十天高速陕西境汉中至略阳公路工程H-C31标内**隧道围岩支护形式分类:K433+040~~K433+050 明洞K433+050~~K433+080 加强段S洞K433+080~~K433+155 SIV-2K433+155~~K433+185 加强段S洞K433+185~~K433+190 明洞3、编制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 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汉中至略阳(陕甘界)公路H-C3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锚杆喷射混凝土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第二节、工程概况**隧道为双连拱隧道,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短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净宽为2×11.75米,净高为5.2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隧道起讫桩号为ZK433+040~190,全长150m。

隧道进出口端均位于圆曲线段上,隧道纵面线形为+3.3%的单向坡。

两阶段施工设计地质纵断面图显示,隧址区分布的地层为强分化和中风化片岩,灰绿色片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坍塌;洞室埋藏较浅,易出现地表下沉。

洞室开挖后逢强降雨时,地表水体易沿上部裂隙下渗,形成点状、线状流水。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53页文档资料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53页文档资料

xxx隧道主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1.1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行业标准、有关规范、规定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T-20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8-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C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61.1.2 三桥经沙文至扎佐一级公路兼城市干道工程隧道土建工程施工图(招标用图)。

1.1.3施工现场勘查获得的资料。

1.1.4目前施工状况及图纸到位情况。

1.1.5我单位近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2.1根据工程各项要求及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特点,合埋调配资源,有序安排施工总进度,不断优化施工进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1.2.2采取有效施工措施加强质量、安全监控、加强工序过程的控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但提高施工工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和效益。

1.2.3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分段、分工序、平行施工、流水作业均衡施工方法,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二、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xxx隧道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大山村境内,本隧道为六车道双连拱短隧道。

2.2技术标准隧道轴线走向大致为南北向,根据招标图,隧道起讫桩K31+900~K32+178,全长278m,其中V级围岩(加)91米,V级围岩67米,Ⅳ级围岩85米,明洞35米。

隧道平面设计为直线,纵面线形为i=+3.58%的单向坡,隧道最大的埋深为65.6m。

设计行车速度60KM/h,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4.25m,净高5m。

2.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隧址区围岩为寒武系上中娄山关群,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岩层产状:N30°~35°E/SE∠10°~20°,洞轴线走向呈夹角为15°.岩质较硬,岩体节理、裂隙、层理发育,结构面间距0.2m~0.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隧道概况南安Ⅰ号隧道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马坑乡南安村,起讫桩号为K71+760.00~K71+956.00,全长196m,为整体式连拱隧道,曲线短隧道。

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m,进出口设计标高分别为94.878m和98.404m,隧道最大埋深50.4m。

隧道平面线型为直线接圆曲线,曲线半径为R=2700m(左偏),曲线处不设超高,路面横坡为2%。

隧道线路纵坡为+1.78%,由安庆端向景德镇端上坡。

隧道洞内结构概况详见表3-1《南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南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表3-1隧道形式里程桩号长度(m)围岩级别及长度(m)明洞ⅤIV III整体式连拱隧道 K71+760~K71+956 196 20 29 121 26所占比例(%) 10.2 14.8 61.7 13.3衬砌内轮廓设计衬砌结构类型Ⅴ级加强Ⅳ级加强Ⅲ级明洞一般内轮廓形式:单心圆内轮廓半径:5.45m净高:7.14m净宽:10.61m 初期支护主洞:Ф50超前注浆小导管;Ф25中空注浆锚杆;Ф8钢筋网;I20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砼25cm中导坑:Ф50超前注浆小导管;Ф22早强砂浆锚杆;Ф8钢筋网;I16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砼20cm侧导坑:Ф22早强砂浆锚杆;Ф8钢筋网;I16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砼20cm主洞:Ф42超前注浆小导管;Ф25中空注浆锚杆;Ф8钢筋网;I16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砼22cm中导坑:Ф22超前砂浆锚杆;Ф22早强砂浆锚杆;Ф8钢筋网;I14工字钢拱架;喷C25早强砼16cm主洞:Ф22早强砂浆锚杆;Ф6钢筋网;喷C25早强砼15cm中导坑:Ф22早强砂浆锚杆;Ф6钢筋网;I喷C25早强砼10cm二次衬砌C25钢筋砼50cm厚(设仰拱)C25钢筋砼50cm厚(设仰拱)C25钢筋砼50cm厚C25钢筋砼70cm厚(设仰拱)(二)地形、地貌隧址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隧道穿越段地面标高在80~153m之间,地形最大切割深度约70m,地形上表现为山顶坡度较缓,山坡较陡,地形坡度20~35°,山体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较好,多生长灌木、竹林。

尧渡河在隧道北东侧流过,距隧道400~800m,安庆端洞口临近尧渡河。

(三)工程地质隧道区总体围岩较好,无区域断裂通过,但隧址区浅部即洞口附近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裂结构,岩体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成洞条件差。

隧道进出口洞口浅埋段围岩类别为Ⅴ、Ⅳ级,洞身多为弱风化变质粉砂岩,围岩类别为III 级,占隧道全长的61.7%。

(四)水文地质本隧道地下水主要为表层残坡积土中的空隙水及基岩风化带内的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水量大小受裂隙发育程度及季节变化影响,水位埋深及含水量动态变化明显。

二、工程特点及主要对策1、本隧道为整体式连拱隧道,最大开挖宽度达二十余米,施工难度大,施工方法上采用三导坑先墙后拱法,中导坑先行,再分别进行右线隧道主洞和左线隧道主洞的开挖。

2、隧道进、出口施工场地狭窄,只能根据实际地形布置,且进口有桥梁构造物,施工干扰大。

隧道进口施工场地较出口易布置,施工中拟以进口为主攻方向单向掘进,必要时在中隔墙完工后主洞双向掘进。

3、该隧道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交通很不便利,便道需跨河建桥、切山挖土,转弯较急、纵坡较大。

三、总体施工方案(一)、概述根据该隧道开挖断面大小、地质情况、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确定隧道总体施工方案为:安排我单位一个隧道专业队承担本隧道工程施工任务。

以中导坑为主攻方向,确保中导坑先贯通,两侧导坑为辅助施工方向,中导坑贯通后,由中导坑中部向两洞口方向同时修筑中隔墙,待中隔墙砼达到设计强度及中隔墙顶部及侧边回填密实后,再进行隧道主洞施工。

施工程序见《隧道施工顺序示意图》。

中隔墙砼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整体模筑,中导洞和侧导洞Ⅴ、Ⅳ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装载机出渣。

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装载机装渣,5t自卸车拉运。

Ⅴ、Ⅳ级围岩段采用喷、锚、网结合工字钢架支护;Ⅲ级围岩段采用喷、锚、网支护。

中导洞Ⅴ级围岩段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Ⅳ级围岩段采用砂浆锚杆超前支护。

主洞Ⅴ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在上台阶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进尺1m,先施做超前φ50注浆小导管,然后锚、网、喷及工字钢架初期支护,掘进至Ⅳ级围岩起始桩号再进行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

Ⅳ级围岩段采用上下二台阶开挖方案,每循环开挖进尺 1.2m,先施做超前φ42注浆小导管,然后锚、网、喷及工字钢架加强支护,,掘进至Ⅲ级围岩起始桩号再进行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

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锚、网、喷支护,每循环开挖进尺2.5m。

Ⅴ级围岩段以人工风镐开挖为主、微振爆破开挖为辅,Ⅳ、Ⅲ级围岩段采用自制钻孔台车配YT-28风动凿岩机钻眼、人工装药爆破。

隧道钻爆开挖采用微振爆破技术,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的施工原则。

隧道出碴主洞采用反铲挖掘机扒碴,ZLC50侧卸式装载机装碴、15t自卸车运输。

初期支护采用人工钻眼、锚网及钢架施作,湿喷机喷砼。

防水板采用无射钉铺设工艺,采用自制的防水板台车悬吊法铺设防水板。

仰拱及填充采用自制仰拱防干扰平台浇筑。

主洞当隧道衬砌位置距掌子面的距离及监控量测数据符合要求时,及早进行二次衬砌施工,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整体模筑。

两侧洞室的衬砌大致对称进行,以防止隧道洞室偏压造成隧道二次衬砌拱脚开裂。

砼由洞外拌和站拌和,砼输送泵泵送浇筑。

隧道内侧壁导坑支撑在铺设防水层、绑扎钢筋时,拆一段施工一段,以策安全。

施工通风由于隧道短,采用自然通风。

(二)不同部位、不同围岩类别段施工1、洞口及明洞工程洞口土石方及明洞路堑开挖前,先清除边、仰坡上的浮土、危石,做好边、仰坡的截排水天沟,将地表水、边仰坡积水引离洞口,以防冲刷造成边、仰坡失稳,确保施工安全。

土石方先外后内自上而下开挖,土方和强风化岩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石方采用浅孔台阶钻爆法开挖。

边仰坡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防护。

明洞在隧道主洞进洞后施工,浇筑仰拱、边墙基础及中隔墙砼后,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整体浇筑。

明洞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进行处理。

当明洞衬砌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按图纸要求做好外贴式防水层及排水设施,然后进行回填。

明洞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cm,两侧对称回填至设计标高,并做好洞顶粘土隔水层及截排水设施。

2.中导洞(中隔墙)施工Ⅴ、Ⅳ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上断面超前3~5m,作为钻孔喷锚作业平台;开挖前先施作小导管或砂浆锚杆超前支护;Ⅴ级围岩以人工风镐开挖为主,Ⅳ级围岩以松动爆破开挖为主,视围岩稳定情况,每循环进尺Ⅴ级围岩1m、Ⅳ级围岩1.2m;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及钢拱架联合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

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爆破开挖,采用锚、网、喷初期支护,初期支护视围岩稳定情况适时施作,每循环进尺2.5m。

中导洞Ⅴ级围岩段每天施工两循环,循环作业时间见下表:Ⅴ级围岩中导洞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1m)项目测量放样超前支护开挖出碴架立钢架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平均3.5 3.0 1.5 3.5 12考虑施工干扰,每天平均进尺1.5m中导洞Ⅳ级围岩段每天施工两循环,循环作业时间见下表:Ⅳ级围岩中导洞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1.5m)项目测量放样超前支护钻眼爆破通风出渣架立钢架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平均2.0 2.0 0.5 3.0 1.5 2.5 12考虑施工干扰,每天平均进尺2.5m中导洞Ⅲ级围岩每天施工两循环,月掘进安排90m,循环作业时间见下表:Ⅲ级围岩中导洞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2.5m)项目测量放样钻眼爆破通风出渣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4.0 0.5 4.0 3.0 12每天平均进尺5.0m,考虑施工干扰,月进尺90m。

中隔墙在中导洞贯通后自中部向进出口方向交错浇筑砼。

中隔墙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液压模板台车衬砌,按每两天一循环,每循环9m施作。

台车就位后,利用中导洞钢架支护,对衬砌台车稳定性定位加固后,进行砼浇筑。

中隔墙砼完成后,在中隔墙顶部回填与墙身同标号砼,与导洞洞顶顶紧,回填密实。

砼浇筑前,预埋中隔墙排水管。

3.侧导洞施工为防止侧导洞初期支护暴露时间过长,缩短导洞开挖和衬砌之间的间隔时间,侧导洞在中隔墙贯通后开始施工,首先进行右导洞开挖施工,右导洞开挖进尺到达Ⅴ级围岩结束桩号后,进行左导洞的开挖施工。

其开挖与支护方法同中导洞。

4.主洞施工主洞待中隔墙砼达到设计强度且顶部回填密实后施工,先施工右洞,待右洞掘进超过30m 后再施工左洞。

Ⅴ级围岩段采用上台阶留核心土法开挖,上断面超前20~30m,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洞口段以人工风镐开挖为主,每循环进尺0.75m,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及工字钢架联合支护。

每天施工两循环,循环时间见下表:主洞Ⅴ级围岩段上断面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0.75m)项目测量放样超前支护开挖出碴架立钢架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平均3.5 3.0 1.5 3.5 12每天平均进尺1.5mⅣ级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采用中空注浆锚杆超前支护,以爆破开挖为主,每循环进尺1.2m,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及工字钢架联合支护。

每天施工两循环,循环时间见下表:主洞Ⅳ级围岩段上断面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1.2m)项目测量放样超前支护钻眼爆破通风出渣架立钢架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平均2.0 2.5 0.5 2.5 1.5 2.5 12每天平均进尺2.4m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每循环进尺2.0m,采用锚、网、喷支护,每天施工两循环,月掘进安排90m,循环时间见下表:主洞Ⅲ级围岩段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2.0m)项目测量放样钻眼爆破通风出渣锚网喷砼合计时间(h) 0.5 4.0 0.5 4.0 3.0 12每天平均进尺4.0m,考虑施工干扰,月进尺90m。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工艺(一)、测量贯通复测:隧道开工前按设计院给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将两个洞口的控制点进行贯通复测,证明可靠。

洞外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每个洞口设置3个平面控制点,设于能相互通视、稳固不动、不被干扰、便于引测进洞处。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设于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处;两点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洞内控制测量:采用以下两种导线:①施工导线:在开挖面向前推进时,用以进行放样来指导开挖的导线,其边长为10~50m。

②基本导线:当掘进100m左右时,为了检查隧道的方向是否与设计相符,选择一部分施工导线,敷设精度较高的基本导线。

测量仪器:托普康GTS720、GTS311全站仪、WILDT2型电子经纬仪、C32Ⅱ型水准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