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经典 (2)
中考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摩尔概念
1. 摩尔的概念
2. 摩尔质量的计算
3. 摩尔体积的计算
二、物质的量与质量关系
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2. 质量分数
3. 气体电荷的计算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平衡常数
2. 压力和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3.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3. 氧化数和半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五、溶液及其计算
1. 溶解度的计算
2. 浓度的计算
3.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计算
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计算
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2.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3. 电导率和电导率浓度的计算
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动力学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反应速率的计算
3.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总之,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很多知识点和内容。
掌握化学计算的知识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化学计算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
【化学】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算. 4.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1)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加入稀盐酸 A 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 (3)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 B 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4)将 C 烧杯内溶液蒸发掉 11.6g 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 (6)工业上有 150t 此氢氧化钠废液,若将其变成氯化钠回收,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06
44
x
4.4g
106 = 44 x 4.4g
x =10.6 g m(溶液 A) =100g + 10.6 g – 4.4 g =106.2 g 答:溶液 A 的质量为 106.2 g。
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 Cu2O 和 Cu 的固体混合物 20g 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24.5%的稀硫酸 50g,恰好完全反 应。已知:Cu2O+H2SO4═ CuSO4+Cu+H2O.计算:
【解析】
【分析】
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
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24.5%×50g=12.25g;故填:12.25
(2)设原混合物中 Cu2O 的质量为 x,生成的铜的质量为 y。
关于化学计算的知识点——中考必考

关于化学计算的知识点—中考化学必考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类型(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①若已知物质的化学式,则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对应元素的原子个数乘积的总和。
②若已知化合物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A和原子个数n及其质量分数x%,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nA比上x%。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元素质量比和原子个数比①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其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②化合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当已知元素质量比,求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时,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的相对质量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所得的数值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上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100%。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若化合物中混有杂质,则:化合物的纯度(或质量分数)等于化合物的质量比上混合物的质量乘以100%。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上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合物的纯度。
2.根据化学式的解题思路(1)常见题型解题思路①化学式的基本计算由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②应用比例法确定化学式由于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和各元素的原子数目都有其固定的比例关系,根据这种比例关系可以确定其化学式。
③化学式的计算和实际应用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计算;样品纯度的计算;结合实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质所含必需元素、营养元素或有害元素的含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补充题型解题思路①与物质纯度有关的计算混合物中与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纯度有关的计算,主要是掌握有关样品的计算,此处的样品指的是主要成分为某一化合物并含有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有关样品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为:样品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a.公式中的样品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就是样品的纯度。
【化学】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化学】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 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 稀硫酸(即A 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答案】4.4 10% 7.1%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题中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继续加入稀硫酸至196g ,气体质量不会增加,因此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4.4g ;(2)因为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所以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
设加入的98g 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恰好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
23242422Na CO Na SO +H SO =++1069814244zxyH C gO O 4.4↑98x =44 4.4g解得x=9.8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100%=10%98g⨯ 142y=44 4.4g解得y=14.2g106z=44 4.4g解得z=10.6g(3)加入98g稀硫酸溶液时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g100%=7.1% 10.6g+95.8g+98g-4.4g⨯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2.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
某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掌握化学计算知识点对于学好化学课程和提高化学实验能力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计算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单位和换算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目,用摩尔(mol)表示。
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数含有的质量,用单位g/mol表示。
3.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数所占据的体积,常用单位是升/摩尔(L/mol)。
二、摩尔质量的计算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
2.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中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3. 组成物质的质量的计算:根据元素在化学式中的个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三、物质的计量关系1. 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2. 反应物的计量关系: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生量。
3.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四、气体的计算1. 气体的摩尔体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的V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2. 压强和摩尔体积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的P为气体的压强,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 气体的混合计算:根据气体的分压比例关系,可以计算气体的混合物体积。
五、溶液的计算1. 溶液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2. 溶液的摩尔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六、能量计算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以及反应热(或焓变)来计算。
2. 燃烧热的计算:燃烧热是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的能量和摩尔质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m=50t
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8.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现有50kg含ZnO81%的红锌矿,理论上可以制取硫酸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
(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24g39.0%490g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0g+20g-116g=24g,故填:24g;
(2)设生氧剂中KO2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
x=71g y=56g
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0%。
(3)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z
z=490g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490g。
5.为得到高纯度碳酸钙,实验室用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制取。现将150gCaCl2溶液分四次加入盛有100gNa2CO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见下表:
【答案】三18NaCl、Ca2Cl16.65%
【解析】
【分析】
根据第一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40g-134g=6g,第二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80g-168g=12g,第三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120g-202g=18g,第四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150g-232g=18g,分析可知即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则第四次加入氯化钙溶液过量;根据前三次都可以计算出氯化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溶液的浓度等概念,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的常见计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摩尔质量计算和溶液的浓度计算。
一、质量计算1. 质量百分比计算质量百分比是指某种元素在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计算方法为:质量百分比 = (某种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2. 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可以推导出其化学式。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各元素的质量,例如质量百分比为50%的元素质量为50g;- 计算元素的物质的量,通过元素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例如50g 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0g/摩尔质量;- 确定元素的摩尔比例,以最小的物质的量除以最小物质的量为1,得出其他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例;- 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推导出化学式。
二、物质的量计算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2. 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的计算中,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体积 / 摩尔体积三、摩尔质量计算1. 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为g/mol。
2. 计算方法要计算摩尔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查找元素的原子质量表,获取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为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四、溶液的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2. 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质量百分比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 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以上是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化学计算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以及化学物质的摩尔计算等内容。
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为实验设计和数据解释提供依据。
1.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是指利用数学方法,根据各种化学原理和规律进行化学问题的计算。
它是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2. 化学计算的基本单位在化学计算中,最基本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质量单位,另一种是体积单位。
在质量单位中,常用的单位有克、毫克、克和千克。
其中,1克=1000毫克、1千克=1000克。
在体积单位中,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其中,1升=1000毫升。
3. 物质的摩尔计算摩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它代表物质的量。
摩尔的定义是具有6.022×10^23个单位物质的数量,这个数量通常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将物质的质量和分子数之间进行转换。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n=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 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往往需要进行平衡计算,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
平衡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应该符合反应方程式。
在进行平衡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然后,根据已知的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比进行计算,以确定其他物质的摩尔量。
5. 化学反应的计算量化学反应的计算量包括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
这些计算量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和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2)根据已知的物质的摩尔量,使用平衡计算方法确定其他物质的摩尔量。
(3)根据摩尔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物质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经典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盛有12g 贝壳的烧 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请你计 算:(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2)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答案】83.3% 10.9%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1)第一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12g-30.9g=1.1g ,第二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20g+12g-49.5g=2.2g ,第四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80g+12g-87.6g=4.4g ,第五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 ,则第四次碳酸钙已反应完全。
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3222CaCO +2 HCl =CaCl +CO +H O1004412g x4.4g↑⨯ 10044=12g x 4.4g⨯x 83.3%≈(2)设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z3222CaCO +2 HCl =CaCl +CO +H O 10011144zy4.4g↑11144100==y 4.4g z y=11.1gz=10g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00%10.9%100g+12g-10g⨯≈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
【点睛】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2.将25.6 g NaCl 和MgCl 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 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求:(1)上表中m 的值为多少。
_____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1)第一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 ,第四次实验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 沉淀,所以第三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也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 ,所以m 的数值为5.8+2.9=8.7;(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2MgC +=+l 2NaOH Mg OH 29558117NaC x yl11.6g↓95x=5811.6gx=19 g5811.6g=117yy=23.4 g则原混合物中NaCl质量为25.6 g-19 g=6.6 g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623.425.612640411.6g gg g g g+++⨯-×100%=10%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品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答案】10 g 2.9 g 14.6%【解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3) 、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NaCl包括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Cl的质量,而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
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2)、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111 100 117x 10g y111100117=10x g y=解得,x=11.1g y=11.7g(3) 、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11.7100g gg×100%=14.6%答:(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3)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4.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请依据相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必要的过程)(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______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5.8 71.25% 70g【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2.9g沉淀,故X=5.8(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混合物中的氯化镁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8.7g沉淀,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y,MgCl2 + 2NaOH==Mg(OH)2↓+ 2NaCl95 58y 8.7g95 58=8.7yg,解得y=14.25g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4.2520gg×100%= 71.25%(3)设25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为w,MgCl2 + 2NaOH==Mg(OH)2↓+ 2NaCl80 58w 2.9g 8058=2.9wg,解得w=4g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5gg×100%=16%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设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16%的溶液时,需要加水的质量是z,则80g×30%=(80g+z)×16%,解得z=70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程度,取12.8g已生锈的铁护栏(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加入到12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1)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信息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
(5)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_____(填字母)。
A玻璃棒 B烧杯 C 50mL量筒 D托盘天平 E 100mL量筒 F胶头滴管【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56x=20.4g12.5% 2:3 ABCEF【解析】【详解】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由于生成0.4g氢气,设铁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22Fe+2HCl=FeCl+H56732x(115g-15g)y0.4g56x=20.4g则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2.8g-11.2g12.8g ×100%=12.5%73(115g-15g)y =20.4gy =14.6%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 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120g 14.6%36.5% =48g ,水的质量为120g ﹣48g =72g ,则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72:48=3:2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玻璃棒、烧杯以及50mL 的量筒(量取盐酸)和100mL 的量筒(量取水)以及胶头滴管。
故选:ABCEF 。
6.某炼铝工厂想测定铝土矿中A12O 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且不含铝元素),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反应的物质质量关系如坐标图所示:(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步实验铝土矿中参加反应的A12O 3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铝土矿样品中A12O 3的含量_____;(4)坐标图中B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6)用1700t 此铝土矿冶炼得到540t 的铝,则在冶炼中,铝土矿的利用率是_____。
【答案】Al 2O 3+6HCl=2AlCl 3+3H 2O102x =21921.9(或21921.9=102x) 80% AlCl 3、HCl 10%【解析】 【详解】(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Al 2O 3+6HCl=2AlCl 3+3H 2O ;故填:Al 2O 3+6HCl=2AlCl 3+3H 2O(2)设第一步实验铝土矿中参加反应的Al 2O 3质量为x ;第一步参加反应的HCl 的质量为300g 7.3%=21.9g ⨯2332102219x 2Al O +6HCl =21.AlCl +g3H 9O102x =21921.9;x=10.2g ;故填:102x =21921.9(或21921.9=102x) (3)根据图可知此时氧化铝完全反应,所以铝土矿样品中铝土矿样品中A12O 3的含量为:10.2g100%=80%12.75g⨯;故填:80% (4)坐标图中B 点盐酸有剩余,所以所示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铝和剩余的盐酸,对应的化学式是:AlCl 3、HCl ;故填:AlCl 3、HCl(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的氯化铝的质量为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