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体育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体育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设计一堂优质的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案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3.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运动伤害。
三、教学内容1.田径类:短跑、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
2.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技能。
3.体操类:队列队形、基本体操、器械体操等。
4.游戏类:团队游戏、接力游戏、趣味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5分钟)目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活力,预防运动伤害。
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跑步、跳绳、拉伸等活动。
2.技能教学(20分钟)目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进行教学。
步骤:(1)教师示范: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3.团队游戏(15分钟)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趣味游戏等团队活动。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确保学生了解游戏规则,提高游戏安全性。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总结分享:让学生分享游戏心得,提高体育素养。
4.放松活动(5分钟)目的:缓解学生疲劳,提高身体恢复能力。
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舞蹈、瑜伽、拉伸等活动。
五、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运动技能的掌握、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

2024年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第四册,第六章“球类运动基础”,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能训练和团队配合练习。
详细内容涉及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技术要领,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篮球投篮技术的要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能的训练,团队合作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篮球架、口哨、计时器。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篮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篮球技能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篮球技能的实战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6. 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篮球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技能:运球、传球、投篮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篮球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篮球基本技能,进行一场篮球比赛。
2. 答案:比赛过程中的运球、传球、投篮技术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或校队,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篮球投篮技术的要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技能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团队配合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实践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方法调整,学生拓展活动。
一、篮球投篮技术的要领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1. 投篮技术要领:双脚站立,与肩同宽,膝盖微弯,身体保持平衡。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脉 搏 ,分辨 不 同 的运 动负 荷 ,使 学 生动 体 与动 脑相 结 合 ,在 锻炼 身 体 、掌握 技 能 的 同时 ,掌 握科 挥 ;再 如 ,在 一 节 单杠 课 中,教 上合作、 自主、探究减少 了。 师 针 对 前 次 课 中 出 现 的 问题 , ( )重视 教 学内容 资源 的 七 学 健身的方法。 ( ) 注 意 安 排 适 宜 的 运 动 利 用跨 栏 架 、低 单杠 来 改进 拉 压 合 理 利 用 与 开 发 三 杠 、腹 贴 杠技 术 ,利用 踏板 辅 助 丰 富 多 彩 的 教 学 内 容 是 吸 运动 负荷 的安排 是 体 育教 学 学 生 蹬 地 摆 腿 , 还 利 用 设 置 标 志 引 广 大 中 小 学 生 积 极 参 加 体 育 活 所 必 须面 对 的理 论和 实 践 问题 , 物 来 改 进 学 生 的 摆 腿 方 向 , 教 法 动 的 重要 因素 ,也 是体 育课 程 自
过 程 中 , 教 师 向 学 生 提 出 问题 : 匀 速跑 和变 速 跑 ,哪 种跑 更 适合 运 用 到 耐 久 跑 中 ? 让 学 生 带 着 问 题 去 练 习 ,并 引 导 学 生 自 己 测 量
发 ,讲 求 实 效 , 运 用 多 种 学 习 方
式
教 师 能 根 据 教 学 的 实 际 需 要 ,有 目的地 运用 自主学 习 、合
雪 嚣 _潮 睢詈 目Ei l
体 育 教 学 / 2 O , 0年 第 ¨ 期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S E A R P R P Cl L EOT
※会议综述 ※
第 四届全 国中小学
体 育教学舰 摩展示 活动综述
文/ 宋尽 贤
一
胡
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优秀体育课获奖名单一等奖执教者单位张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王振★北京市回民学校徐晓龙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中学张楠▲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徐晓龙▲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中学陈永健◆天津市第五十三中学郝海燕天津市河西区微山路中学胡英天津市塘沽实验中学李占斌▲天津市宁河县俵口中学孙德珍◆天津市津南实验小学李晓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张丽君◆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王赛◆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四中学安丽◆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薛刚◆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王娟◆山西省太原四十八中段丽云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中学校许进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郑•巴雅尔◆内蒙古自治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孙大光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北师大集宁附中李丽丽★辽宁省抚顺市实验小学张璇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王强★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王寿波▲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刘家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白刚◆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尹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轶博▲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姜志勇◆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李春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3中学于云龙黑龙江农垦哈分局庆阳农场学校关立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阳小学校陆一◆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王叶妹★上海市闵行区鹤北初级中学张俊★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顾剑君▲上海市福山外国语小学朱利荣▲上海市崇明县大新中学王骏▲上海市大同中学姚美★江苏省泗洪中学陆冬冬★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姜晓莺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季惠芬▲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梁爽▲江苏省南京市双闸中学程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徐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孙晓庆江苏省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陆兵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中学沈技峰◆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小学罗欢乐浙江省龙游中学邱锋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腾婕▲浙江省宁波市荷花庄小学张海霞▲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苑景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郭齐智安徽省阜阳市第十六中学刘新继安徽省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阮光清福建省宁德师范附属小学颜波元★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李加前福建省厦门市启悟中学杜爱建◆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刘经贵★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龚小平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金忠江西省景德镇市罗家学校孙茜山东省青岛市文登路小学杨冬丽★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世玲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马镇中心小学程玉双◆山东省济南市幼儿师范学校张楠★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小学常好超河南省郑州金水区实验小学耿爱英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张伟★河南省安阳市虹桥中学王颖▲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宋喜红◆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董超◆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杨威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黄芳★武汉市解放中学张薇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水厂路小学舒丽娟▲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第一小学蔡有平◆湖北省武汉市中北路中学沈玲湖北省武汉市板桥中学唐娟丽湖南省株洲市银海学校屈春华湖南省衡阳市第二中学李震宇★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裕湘小学胡萍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莞城实验小学刘剑元▲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罗远东◆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中学林艳★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小学黄丽群▲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申志坚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第一初级中学廖凤广西南宁市第一技术学校滕林广西南宁市逸夫小学李国栋◆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王彩惠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马振儒▲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吴艳红海南省文昌市第二小学施宇★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刘勇重庆市人民小学曾庆霞重庆市外语学校严忠文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小学杨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琉璃中心校何为四川省双流县华阳中学杜娟★四川省成都市双林小学黎波◆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高级中学顾虹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胡晓振★贵州省荔波县民族中学张艳贵州省都匀市第二中学黄万忠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小学郭燕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城小学张朝梅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实验中学王玉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扎西次仁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千亚妮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东关小学张峰◆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刘英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李鑫◆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刘兴平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二中学薛卫东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吕明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二中学马福龙青海省德令哈市第六中学包文才青海省西宁市晓泉小学赵建斌宁夏石嘴山市第十六小学杨超宁夏吴忠市郭家桥中心学校梁泽霞◆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马凯新疆昌吉州回民中学姚罗霄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宜郁栋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小学藻小鹿◆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郝永忠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中学小学部二等奖执教者单位王娟朝阳区下三条中心小学金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徐蕊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张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李毓良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周辛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璐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郑玮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袁秀华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柳艳军天津市蓟县山头岭镇初级中学常金宝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张希娜天津市塘沽一中姜涛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韩会军河北省石家庄市西三庄小学方铭洋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张丽娜河北省唐山市第一高级中学鲁雅红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禄磊河北省保定定州市大流小学杨凯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中学许丹娜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王志强山西省长治市城区长子门小学王晋勇山西省太原市进山中学韩帅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新晓双语实验小学高宝金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冶西中学刘玲山西省长治市实验小学米玉坤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十六中李东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一中翟雅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七中学张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中崔阿丽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明德小学张春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闫继东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营子中学郝青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薛金迪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白塔小学王乃灵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青年小学王洋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中学白洋辽宁省营口市第三高级中学王岩洪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杨宇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六药小学郑全国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李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左鑫睿长春市二实验中学潘忠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赵庚鑫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学院刘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6中学孙秀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重五中王烨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30中学姜海涛黑龙江农垦总局宝全岭分局局直中学骆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小学校李树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李文峰上海市嘉定区封浜小学周保春上海市南汇区六灶小学谷小兵上海市青浦区白鹤中学谈茵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徐政红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金红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纪夕新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朱晓山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王桂芳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李华荣江苏省江都市丁沟镇中学陈跃江苏省南通市沿河桥小学侍中华江苏省盐城树人外国语实验学校潘雪峰江苏省南通中学李丽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戚永朝江苏省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沈惠琴江苏省南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汤运燕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小学陈冬梅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乐海山浙江省舟山南海实验学校潘伟玲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中徐珊珊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李杰尔浙江省湖州市龙泉小学董明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中心小学杨金霞浙江省普陀中学詹辉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小吕力安徽省淮南市实验中学刘义红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刘山◆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陈海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六中学涂进安徽省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陈军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叶瑞华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魏俊伟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叶衍峻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谢慧敏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张建安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范玉红江西省丰城中学黎祥华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周信香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九中学马庆源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梁金莉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穆国强山东省济南市机场小学任明霞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十中学赵彦峰山东省曲阜市教师培训中心王永发河南省郑州市回民中学徐虹颜河南省许昌市第八中学程海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李涛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刘会军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中郜文杰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恩村三街小学牛芳岩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谭本福河南省洛阳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苏海艳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叶智海湖北省武汉市新州区阳逻高级中学周书静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舒仁甫湖北省武汉英格实验中学吴艳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周俊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徐军平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林永红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中学毕耕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小学罗辉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卫门口小学扶芙蓉湖南省株洲市第三中学谭清雄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谢敏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小学左庆湖南省长沙市博才金峰小学彭曦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小学贺丽娜广东省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叶李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东城中学邹德志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麦恩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第四中学王雄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欧少荣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市桥沙墟一小林浩东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蒙洁钰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中心小学蒙运松广西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王青莲广西贺州市中学吴婷广西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郑继芳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第一初中黄琳茜广西桂林市旅游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郑春银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白海波海南省三亚市第七小学吴清仕海南省澄迈县瑞溪中学颜剑海南省陵水中学李莉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谭红利重庆市田家炳中学何琳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何富强重庆市巴蜀中学向宏钊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程兵重庆市永川中学石红四川省成都市猛嘴湾双语学校杨桃四川省简阳中学尹容四川省遂宁高升实验小学校吴继敏四川省宜宾翠屏棠湖外国语学校周敏四川省双流县实验学校王颖四川省成都市玉林小学张志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实验三小田茂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张秋萍贵州省玉屏县大龙小学孙秀丽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六中学吴晓东贵州省遵义市高坪中学尹如云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热海完小冯晓庆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周传英云南省文山州第一初级中学周邦伦云南省昆明市长城中学王芳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七中学普文红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溪三中白博陕西省西安新知小学崔醒陕西省户县第六中学杨利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北关中学付军齐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西街小学刘建鹏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涂强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二校王艳丽甘肃省景泰县实验小学龚黎甘肃省天水市解二小学杨永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杨旺海◆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二中李辉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塔路小学宋积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培校初中部冶生成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中心小学李应成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四小学包龙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实验中学陈峰青◆青海省门源县旱台中学张海兰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虎永辉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三中学余小军宁夏吴忠市利通一小王虹丽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二小兰志宁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燕鸽小学马诺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四小学俞燕玲宁夏灵武市第二中学杨永平银川市第二中学余强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尹志杰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十中学吾列斯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唐晓霞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九中小学部刘芹新疆昌吉州实验小学吕新建新疆昌吉州回民中学三等奖执教者单位刘松波北京市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司丙辉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项立强北京市密云县水库中学程利民北京市延庆县第四中学叶浩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韩铮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赵毅清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润艳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向阳小学李福来天津市汉沽第三中学付彬天津市红桥区红星中学史仲慧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三小学张光普天津市津英中学杨永全天津市西青区华旭小学张红军河北省唐山唐海县第二实验小学齐娜河北省廊坊市实验小学李卫芳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张雪娇河北省保定式易县塘湖初级中学姜庆军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实验小学申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刘家河小学潘敬武山西省榆次一中刘鹏翔山西省朔州市第四小学周昊山西省榆次一中吴永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田沛东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寿安里小学韩慧山西省临汾六中陈建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铁六小陈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实验小学王立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百什户民小姚玉红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第五小学周艳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丹第四中学魏巍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佟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赵子龙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奋斗中学房红军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赵飞辽宁省丹东市金汤小学李丹辽宁省抚顺市五十中学杨倩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任义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群力小学李颖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哈尔脑乡初级中学薛金迪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白塔小学孙延生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校刘国辉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李红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中学李萌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北实验学校关振英吉林省通榆县第九中学马骏骅吉林省白城市明仁小学刘贵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工农兵小学校白松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级中学耿月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兴中学崔凯黑龙江省阿城区料甸乡中学刘新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白少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青云小学陆裕华上海市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施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张卫东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李玉振闸北第八中学新校周旭芳上海市澧溪中学徐烨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张乙江苏省宿迁市泗阳致中学魏炜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陆晓飞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夏静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陈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仲兆仓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汪青青浙江省余姚中学江月容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陈卫星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钱益栋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初级中学赵蕾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王强浙江省义乌中学王强安徽省蚌埠市实验学校王相峰安徽省砀山铁路中学西校区邰宝健安徽省广德县实验小学窦兆欣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张晓红安徽省颍上县颍上职教中心纪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双沟中学宋晖安徽省淮北市海宫学校胡振伟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潘东风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江海洋福建省福州市温泉小学李林艳江西省高安中学简惠霖江西省新余市第二中学兰新根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李君萍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中学谢国林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中学肖梅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蒋调平江西省乐平市第一小学石刚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李建宾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围子镇仓街初级中学刘坤山东省泰安市第六中学夏丽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一中丁皓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宁安路小学王天波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中学李迎山东省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李华山东省泰安市老城镇中心小学牛明辉河南省许昌市二中郭莹莹河南省洛阳市直属第八小学兰宁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张军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龚自如河南省实验小学张涵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杨龙玉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曹艺华河南省洛阳市第24中学余海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廖庆锋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高萍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雷店中学张贵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丁钧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向吉钧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小学常刚建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夏文霞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彭永红湖南省汨罗市第四中学向凤湖南省保靖县迁陵学校肖文斌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小学孙振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刘小宏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邹正文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邹文进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小学卢细妹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实验学校侯贤昌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第三中学吴衍中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华侨中学杨欣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肖建欢广西梧州市第六中学韦荣华广西河池市东兰高级中学邬惠春广西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黄芬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苗园中学李志强广西贺州市富川镇第一小学林尤晓海南省定安中学邓辉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郝厚先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叶保和海南省文昌中学李道川海南省定安县龙门镇中心学校英湖小学张德胜重庆市万州区赶场初级中学毛泽洪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丁春华重庆市武隆县武隆中学王智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王元辉重庆市彭水县森林希望小学何弦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洪鹰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小学邱晋军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白塔中学甘源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小学王轶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周静四川省彭州市南城中学周杰四川省彭山县第三中学陈波四川省泸州市天立学校黄克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大念贵州省金沙县第二中学刘凛贵州省黔西县绿化白族彝族乡中心完小李朝平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张吉英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陈瑜贵州省毕节地区实验学校廖宇飞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胡蝉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小学部喻建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中心学校何洁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封丽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黄振华云南省昆明市重工中学孙晓光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陈超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董延青陕西省商洛市商洛中学王万玲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古镇小学孔德曦陕西省宝鸡市卧龙寺中学张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中学张雷陕西省西安小学杨忠收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延远中学张洁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马春花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贾国杰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孔德仕甘肃省临夏中学体育教研组刘金凤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余东升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学校林建仓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中心学校刘婷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小学刁正才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三小学张启昌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刘鸿刚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第一中学王炯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王海蓉宁夏吴忠市开元小学白晓军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二站小学李胜荣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何学兰宁夏银川市灵武英才学校王晓玲宁夏中卫市第四中学段海河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努尔买买提•艾山新疆喀什市第六中学马骥新疆昌吉州第五中学吴国民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六中学周丽娟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育才学校周莉新疆喀什市第四小学萨尼亚•依米提新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中学注释:★:为现场展示,完整课▲:为现场展示,指定内容◆:为大会资料。
2024版小学体育公开课优秀教案word版

•课程介绍与目标•热身活动与运动技能•团队协作与竞技比赛•放松活动与课堂总结目录•教案创新与亮点展示•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01课程介绍与目标基本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健康与安全03020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协调性和灵敏性。
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增强体育素养。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健康目标1 2 3课程时间课程安排教学进度课程安排与时间02热身活动与运动技能热身活动设计关节活动慢跑或快走动态拉伸运动技能训练基本运动技能教授学生跑、跳、投、抛等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专项运动技能针对某项运动(如足球、篮球等),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在该领域的表现水平。
运动战术与策略讲解运动中的战术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和个人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练习自由活动分组练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
反思与总结03团队协作与竞技比赛团队协作游戏接力跑01同心协力02穿越火线03竞技比赛规则讲解田径比赛规则球类比赛规则游泳比赛规则学生团队协作与竞技表现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他们与队友的沟通、协作和互助情况。
分析学生在竞技比赛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竞技水平、比赛态度、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等方面。
针对学生在团队协作和竞技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技精神。
04放松活动与课堂总结肌肉拉伸放松针对本节课运动强度较大的部位,如大腿、小腿、手臂等,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肌肉拉伸,以缓解肌肉紧张。
深呼吸放松引导学生站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重复几次,以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游戏放松安排轻松愉快的游戏,如“抢凳子”、“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释放压力,享受运动的乐趣。
第四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教案集(四)

突破技术动作
1、听教师讲解技
通过教师讲解
⑴原地模仿
1、讲解示范完整 术动作,仔细观
和示范完整的
(自主练习)
的技术动作 察并教师的技术
技术动作,使
⑵两人一组
动作并模仿(自
学生形成正确
交叉步突破技术
主练习)
的技术动作表
⑶个别学生
2、语言提示
象。
5
展示、纠正
2、两人一组
2、交叉步突破 3、巡回指导
交叉步突破技术
示范领做 2、语言提示
7、配合音乐跟教 组织:
1
师一起做球操
要求:动作准确到 位
充分活动身体 各关节,熟悉 球性,使身体 达到最佳状态。
2′ 小 15〃
组织:
二、1、全场两人行 进间胸前传接球
基三、2、全场四人行
教法: 1、教师讲解
练习内容
1、听老师讲解练 习内容
2、复习行进间传
五、巩固提高行进 间传接球技术 动作,增强学
积极性高。本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不但掌握得好,而且身体锻炼收效也佳,是一节具有一定特色的
点
改革教学课。 评 建议:
分组练习时应设一名同学为小组长,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协助教师组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自 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课的内容:《篮球——持球突破》 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王 强 男 联系方式:13516004122
平均心率预计:125±5 次/分
场地设计:
肯定学生的学 习效果,使学 生知道自身的 不足之处,加 以改正。
○○○○○
最高心率预计:140 次/分
练习密度预计:45±5℅
心 理 特 征:精神饱满、兴奋
针对“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课时计划编写的几点看法

一
些 看 法 ,与 广 大 体 育 教 师 进 行 商榷 ,以期 能够 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 在 平
准 ,有无 杂 质 。 沙 坑在 使 用 前 需 将 沙 子 翻松 耙 平 。 翻沙 子 的
《 育课常规》 体 ,主 动 协 调 校 医 、班 级 卫 生监 督 员 的工 作 ,听
取 意 见 ,改 进 教 学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质量 。 校 医 ( 健 教 师 ) 是 执行 者 ,最具 权 威 性 ,享 有 一 票 否 保 决 权 。搞 好 学 校 体 卫 常 规 化 建 设 ,健 全有 关 学 生 健 康 档 案 ,
[ ]全 国体 育 学 院教 材 委 员 会 审 定 . 校 体 育 学 [ 2 学 M】. 京 : 北
人 民 体 育 出版 社 . 9 . 1 2 9
交 一 次 ,由校 医验 收汇 总保 管 、备 查 。 “ 育 课 伤 害 事 故 记 体
录表 ”系 “ 卫 领 导 小 组 ” 存 档 。 体
总 之 。新课 标 下 中学 体 育 与健 康 一 旦 形 成 教 学 过 程 的 卫
生 量 化 、 目标 管 理 ,医 务 监 督 的 目的 就 达 到 了 。
参考文献 :
从教学观摩课谈体育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提高——以全国1—5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为例

获奖设计为 2 3 8 节。第三届 ( 2 0 0 8 ) 收到全 国 3 1 个省 I 正确性发展 。 级教育行政部 门送评 的体育 录像课 ,其 中获奖 的为 J 3 . 课 改理念得到 了一线教师 高度认 可 5 5 0 节, 其 中小学录像课 2 4 2 节, 初 中录像课 1 6 2 节, : 以每一届的展示与观摩活动的组织与举办来看, 高中录像课 1 4 6节 。第四届 ( 2 0 1 0 ) 收到 3 1 个省级教 I 参与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认可度都非常高。 认 育部 门报送 的 自 定教学 内容 优秀体育课 4 7 9 节及指 J 为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教学发展中必须进行的一个 定教学 内容课 1 1 5节。第五届 ( 2 0 1 2 ) 共有 3 O 个省级 l 重要环节, 将这一环节处理好是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 教育部 门参加 了体育 录像课送评 ,其 中有 5 3 9 节获 : 重要因素。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线教师正 以不 同参与方 奖, 自定 内容优秀体育课 4 5 4节 , 分别是小学 1 8 6节 , l 式和表达形式进行着体育教学改革, 并且已经积累了
。
学改革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从 2 0 0 1 年 l 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具体如下 : 开始 ,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 程教学进人改 J l 革 时期 ,各地掀起 了轰轰烈烈的体育教学改革大潮 。
1 . 体育课 堂教 学改革整体稳步推进 从五届展示与观摩活动来看 , 我国的体育教学改
年 已经成功举办了 5 届。 此项 活动在 中小学体育教育 : 方法已经在各地 中小学体育教学 中普遍 应用并有质 界是一项影响巨大、 覆盖全国的观摩 、 展示活动 , 所征 l 的提升。 同时, 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体育场地器材 集 到的教学录像具有代表性 , 也能较真实地反映 出我 l 的开发等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挖掘开发。 研究 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的现状与成果 。因此 , 对其研 l 认为, 2 0 0 4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之路出现了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
水平一(二年级)
《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课的设计
执教者: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颜波元
指导教师: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惠斌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进修学校何贤富
水平一(二年级)《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课的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颜波元
一、设计思想
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以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有效教学为指导。
二、教材分析
“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是二年级跳跃教材的一项内容,它既是一年级“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今后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基础。
因此,学习这一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跳跃活动技能,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而且要让学生习得有益将来掌握跳远技能的学习策略和养成良好的跳跃习惯。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韵律和节奏,喜欢模仿,易受暗示。
对于动作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
但是,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互帮互助意识较淡薄。
对借班授课的陌生老师既好奇又期待。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发挥所长,弥补所短,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技术,了解这项运动的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二)体能与健康目标:让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等得到锻炼,发展弹跳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跳跃项目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五、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本课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开始热身部分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关跳跃的现象直接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热身:首先,用“节奏跑”进行热身,遵循人体生理活动规律,脚步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使人的肌体逐渐适应并转入运动状态,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脚步和节奏的关系,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是“呼啦圈韵律操”,呼啦圈是学生喜欢的一项运动器材,采用它来做操,能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培
养肌体动作与节奏协调的感知能力。
(二)学习提高部分
1、新授课程,根据学生喜好韵律和节奏的特点和跳跃学习的重难点,我以节奏辅助学习贯穿教学过程,同时采用了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和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帮互助,善于观察和模仿,使学生习得策略,养成习惯。
以“1-2-1-2……”和“1-2-1-2-跑-跑-跑-1-2”,以及“跑-跑-跑-跳——蹲”的节奏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先易后难,使学习迁移水到渠成,从跳单双圈游戏到跳单双圈接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最后跑几步单脚踩踏跳板起跳双脚落在垫上,让学生尽快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技术。
设置一个体验区让优秀的学生练习或帮助学困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困生和优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优生不断提高技能的需求和愿望。
2、利用呼啦圈进行“老鹰捉兔子”游戏,是主教材的延伸,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整理恢复部分
1、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我首先采用闭目调整呼吸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然后在进行下肢按摩放松,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总结。
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参加课堂总结,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丰富大家的学习经验,体现了对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六、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3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七、安全与保护措施
1、教学时双脚落在海绵垫上,个别学生会出现双膝跪垫,教师要及时制止和引导。
2、练习时海绵垫可能会滑出,要及时整理,可安排学生轮流。
3、为了能更好地给同伴喊节奏,队形站在活动区旁边,为了安全,事先画了一个等待区。
八、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本节课所需器材:41个呼啦圈,5块海绵垫,5块踏跳板,1架录音机。
教师课前画好场地,课中师生一起布置器材;课后师生一起回收器材。
九、本课的主要特点
1、采用节奏辅助这一有效学习策略,突破难点。
本课先用节奏复习巩固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从而温故知新,水到渠成地实现学习迁移。
接着用节奏来辅助练习,学生既学得兴致盎然又在机械记忆的辅助下习得了助跑与踏跳的连贯性,既突破本课的学习难点,又为今后蹲踞式跳远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学习基础。
2、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如,由节奏“1-2-1-2……”到“1-2-1-2-跑-跑-跑-跳-落”,然后再“跑-跑-跑-跳——蹲”,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
3、以人为本,精心设计队形。
如,由原来的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不能看到同学的练习,变为跳完后在等待区(跳区旁边)等待和给同伴喊节奏,能看清每一位同伴的动作,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
4、倡导探究、互助,发挥主体作用。
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创编新节奏,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进体育课堂,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积极倡导并在细节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通过交流收获环节,培养善于反思的品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5、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如,设置体验区,给后进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满足优生的学习、展示愿望。
6、巧用器材,“材”尽其用。
将呼啦圈器材充分、合理的应用在准备活动、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各个环节中,既避免了跳跃学习过程的枯燥,增加了情趣,又充分发挥了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教案
教师:颜波元班级:二年级课次:1 时间:2010年11月4日
指导教师点评:
本课设计适合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材处理得当,主教材技术难度适宜,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巧用“节奏”贯穿全课程,场地设计新颖,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正确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课中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创新,采用游戏与比赛等方法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发展了学生跳跃、灵敏、力量、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素质,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运动负荷合理,达到了课的预期目标。
课中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但要加强及时的诊断性评价。
总的来说是一节朴实、值得推广的优秀课例。
﹝柳惠斌何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