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划生育ppt

合集下载

计划生育课件ppt

计划生育课件ppt
综合治理
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包括生育文化、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人口数量、素 质、结构、分布的协调发展。
THANK YOU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状
实施效果
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 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 临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性 别比例失衡等问题。
调整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 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 调整和念与计划生育
生育观念的演变
传统生育观念
多子多福,重视家族传承和香火 延续。
计划生育政策是政府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调节人口结构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人口和社会的发展 。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控制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提倡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等措施,有效控制了
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
调节人口结构
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生育率, 调节了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 等,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男
女比例失调等问题。
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注 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未来劳 动力市场的供给和质量提供了保
障。
人口发展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对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男女比例失调
由于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依然存在,给婚 姻、家庭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计划生育课件
• 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 生育观念与计划生育 • 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发展 • 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展望 • 计划生育政策的国际比较
01
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2024年度-计划生育完整版课件

2024年度-计划生育完整版课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 育特殊家庭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
家庭。
条件限制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子女数量限制 、年龄要求、无违法生育行为等。
特殊对象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计划生育 手术并发症人员等。
13
奖励扶助标准与发放方式
奖励扶助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设定不同 的奖励扶助标准,如独生子女父母奖 励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等。
意义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
4
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历程
1971年
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 ,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
展计划。
01
1982年
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同年写入宪法。
03
2015年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培训、宣传 栏、宣传册、多媒体等,确保信息准 确、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目标人群。
17
舆论引导策略与措施
舆论引导策略
制定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策略,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误解 和疑虑。
舆论引导措施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效 果。
国际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近年来,随着国际人口形势的变化,各国纷纷调整计划生 育政策,从限制生育向鼓励生育转变。
家庭计划生育服务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从单一的 避孕节育向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家庭保健等多元化需求 转变。
计划生育技术创新与应用
国际计划生育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方法,如长效避 孕方法、紧急避孕方法、男性避孕方法等,为计划生育服 务提供了更多选择。

计划生育ppt课件

计划生育ppt课件
计划生育ppt课件
• 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情况 •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 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发展 • 计划生育政策的国际比较
01
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计划生育政策背景
01
02
03
人口增长过快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 增长过快,给经济和社会 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资源环境压力
人口增长导致资源过度开 发和环境破坏的未来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方向
完善生育政策
在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稳定的基础 上,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
口长期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服务
加强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育 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育 需求。
强化家庭发展支持
加大对家庭生育的支持力度,提高 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
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人口素质提升工作,提高人口素质水平,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
优化人口结构
通过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 展。
05
计划生育政策的国际比较
国际计划生育政策概述
计划生育政策的起源
01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
国际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
02
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
详细描述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增加,提高了整体教育水平。同 时,计划生育政策也推动了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进步,进一步提高了人口健康 素质。
人口结构改善
总结词
计划生育政策优化了人口结构,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 发展的相适应。
详细描述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生育率的下降使得人口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化,有效缓解了 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促进了性别比例的平衡,优化了人口结 构。

计划生育PPT课件

计划生育PPT课件
月经干净后3-7日; 人工流产后立即; 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 哺乳期放置排除早孕。
(4)节育器选择与消毒
节育器大小选择
金属环 子宫腔:5.5~6.5cm 小号 外径 18mm 6.6 ~ 7.5cm 中号 外径 20mm 7.6 ~ 8.5cm 大号 外径 22mm 大于8.5cm 特大号 外径 24mm

可随时取出,生育力迅速恢复。
4、药物副反应
类早孕反应:头晕、乏力、食欲不振 月经影响:闭经或月经变规则,经期缩
短,经血量减少,痛经减轻 或消失 突破性出血:阴道出血 过敏反应:发生在注射避孕针后 体重增加:雌激素成分使水钠潴留 色素沉着:面部出现色素 其他影响:停药6个月后妊娠
5、注意事项:
主要成分在糖衣上,阴凉干燥保存。 按时服药,漏服者次晨补服。 定期检查乳房,发现肿块立即停药。 注意其他药物影响。 停用长效药,最后一月改短效。 产后6~8月开始服药。 生育者,半年后妊娠。
处理: 宫颈管– 探针分离引流 宫腔粘连 -探针分离引流、上环 己烯雌酚1mg/次,服20天;第二周期第六天同法 服用
5、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5)术后感染
不锈钢金属:20年 塑料硅胶:3 ~ 5年 带铜节育器: 3 ~ 5年 有铜套:10 ~ 15年 带孕铜节育器: 10 年
(7)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取器适应征
①副反应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 ②改用避孕措施、绝育; ③带器妊娠; ④计划再生育; ⑤放置期限已满; ⑥绝经1年
取器时间 经后3 ~7日,绝经半至一年。通过 宫颈口尾丝、B 超、X线检查宫腔内有否节育 磁性等制 成,达提高效果,减少副 反应。 第三代IUD:在研制
避孕原理
❖ IUD引起局部异物刺激,炎症及子宫内膜 纤溶活性增高,不利于胚泡着床。

计划生育PPT(完整版)

计划生育PPT(完整版)
2024/1/28
性别歧视
部分地区在实施计划生育 政策时存在性别歧视,如 限制女性生育等。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信息公开不足,导致公 众对政策的理解与信任度 降低。
23
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与计划生育 相关的法律法规,确 保政策的合理性与合
法性。
提高服务质量
的生育权利。
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劳 动力不足。
28
引发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未来人口政策的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 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口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 育意识和素质。
2024/1/28
推动人口政策的法制化、规范化,保障公 民的生育权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 的问题。
31
2024/1/28
处罚过重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 庭或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职业限制等,有时处罚力 度过重,影响家庭生计。
服务不足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相 关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 服务不足,难以满足群众 需求。
22
计划生育与人权保护的争议
生育权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公民 的生育权,与人权保护原 则存在冲突。
女性受教育机会增加
计划生育政策赋予女性更多的生育自 主权,提高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 地位,促进了女性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
2024/1/28
19
计划生育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生育自主权提升
计划生育政策赋予妇女更多的生 育自主权,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
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家庭地位提高
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家庭对女性 成员的重视和尊重,提高了女性

计划生育ppt课件

计划生育ppt课件

推进青春健康教育,提高青少 年对生殖健康和预防性传播疾
病的认知。
加强计划生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技术服务
推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 等适宜技术。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服务 ,满足群众需求。
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提 高服务质量。
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 术水平。
如重男轻女现象、性别歧视等问题, 这些现象在一些地区较为突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性别平等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制定相关政策和 措施,保障女性权益;加强对性别歧 视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力度等。
06
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 纪70年代初期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符合低生育水平。
推进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 需要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性 和有效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优生优育工作实施方案
01
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而实施优生优育工
作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生育ppt课件
目录
• 计划生育概述 • 计划生育政策内容 • 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 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与挑战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计划生育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 划的生育。
重要性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 来,对中国的人口和发展问题的 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计划生育护理》课件

《计划生育护理》课件

计划生育护理的基本知识
避孕方法
介绍避孕方法,如避孕药、 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并 提供使用指导。
计划生育手术
讲解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包 括细菌学人工流产、结扎手 术等,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生育辅助技术
介绍辅助生育技术,如体外 受精(IVF)、试管婴儿等, 并讨论相应的护理问题。
女性生殖健康的保护
常见妇科疾病
讲解常见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子宫肌瘤等,并提 供预防和治疗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提供保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 食、定期锻炼等。
男性生殖健康的保护
1
生活习惯的影响
2
讨论生活习惯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如吸烟、酗酒等,并提供改善建议。
3
男性生殖系统结构
解释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睾 丸、前列腺等,并讲解相关保护知识。
男性不育症
介绍男性不育症的原因、诊断以及治疗 方法,并讲解护理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计划生育护理
1 青春期计划生育
讲解青春期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包括青少年性教育、避孕措施等,以及相关护理知识。
2 高龄孕妇护理
介绍高龄孕妇的特殊护理需求,如年龄相关的孕期并发症预防、生产方式选择等。
《计划生育护理》PPT课 件
计划生育护理PPT课件
计划生育政策
介绍计划生育政策,包括政策目的、实施对象、政策措施பைடு நூலகம்及对人口发展的 影响。
计划生育护理的重要性
1 促进健康人口发展
通过计划生育护理措施,可以合理控制生育 数量,促进国家人口的健康发展。
2 保护妇女健康
计划生育护理可以提供妇女生殖健康保护, 减少因生育过多和过频引起的健康问题。

计划生育 PPT课件

计划生育 PPT课件

金属、激素药物及磁性物质等,籍以提
高避孕效果)。现常用的是带铜 T形、V
形宫内节育器。
适应症
已婚育龄妇女无禁忌症、要求放置IUD
者均可放置。
•避孕
禁忌证
妊娠或妊娠可疑; 生殖器官炎症、盆腔结核或性病未愈; 生殖器官肿瘤;
宫颈口过松、重度陈旧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 严重的全身急慢性疾患; 生殖器官畸形。
禁忌证
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产后未满半年或月经未来潮者。 月经稀少或年龄>45岁者。
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者。
•避孕
副反应及处理
类早孕反应:少数人服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
不振,头晕乏力等反应,轻症者无需处理,症状较 每日3次。
月经改变:少数人服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一般停
重者可按中医辨证施治,或同服维生素 B610-20mg ,
2、影响输卵管蠕动,使受精卵的发育与子宫内
膜变化不同步,干扰受精卵的着床;
3、改变子宫内膜组织形态,不利于孕卵着床;
4、使宫颈粘液减少变稠,不利精子穿透。
•避孕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身体健康、月经基本正常的育龄妇女 禁忌症:
急慢性肝炎或肾炎、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
高血压;
各型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甲亢。 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子宫或乳房肿块患者。
•避孕
避孕套避孕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无任何副反
应,可预防性病;
缺点:润滑较差,性交时有不适感觉,可
与外用避孕药膏合用。
适应所有男性伴侣。
•避孕
二、药物避孕
优点:比较安全,有效率高。
缺点:服用麻烦,不宜长期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利益导向机制
三、计划生育与村(居)民自治 四、依法行政
• 长期以来,我们将人口战略、人口政策和人口工作 混为一谈,造成了思想上混乱,也使实际工作不知 所措。事实上,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逻 辑关系不在一个层面上。
人口战略:战略是国家对一定历史时期重大的和
考虑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时应该把握的几 个原则: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 中国家,中国的人口问题具有普遍性,但 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
• 由于人口发展规律有别于经济发展规律, 具有长周期、不可逆的特点,人口和计划 生育政策必须结合我国整体发展战略,对 未来人口进行全局筹划和指导。人口和计 划生育政策应该具有相对的全局性、长远 性、前瞻性、稳定性、平衡性、操作性。
2: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特征:
①利益导向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以及它在 权限范围内的行为方式; ②利益导向机制作用的客体是计划生育家 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双女户家庭;当 然包括子女伤亡、因做手术而患病的夫妇 (要奖); 以及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 庭(要罚); ③利益导向作法具有利益补偿性质,它所 依据的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
LE:1949年为39岁,2003年为72岁
对策 主要是医疗和卫生工作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降低死亡率
人口发 展阶段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主要 问题
生育水平过高、人口增长过快
对策
计划生育工作至关重要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发 展阶段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主要 问题 只知道一部分:多元化+隐蔽化
•如果固步自封,不愿意改革,结果必将使被历 史淘汰。
第七:最新动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
新一届政府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统一起来,构成 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总的发展思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总的工作目标
8 7 6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阶段四
总 和 5 生 育 率 4
3 2 1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年份
2000

第二:中国的人口问题变了。
人口发 展阶段 主要 问题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死亡水平过高、预期寿命较低
第五:中国处在转型期、对计生事业要求高了
1:中国的经济体制变了。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方向;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是一个姓“资”或 姓 “社”的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和资源配置 问题。尽管计划生育与计划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 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 起来的,与计划经济同生同长,本身沾染着许多计划 经济的色彩,面对市场经济,计划生育要主动适应。
• 所谓操作性是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要切实可行,不能不顾中国国情和广大人 民的需求,盲目追求高指标。我国地域辽 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 区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进行分类指导, 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一 个模式。
第一部分: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10
20
30
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政府职能定位为四大职能: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第六:计划生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上述变化说明,我国大的社会经济背景已经发 生了巨大变化。在变化了的舞台上,我们必须 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 •面临不断变化的形势、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怎么办?只能适应,因为无法,也无力改 变大环境、大趋势。
优惠项目 独子奖励费 父母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入托入学 宅基地 减免义务工 招工就业优惠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71.1 74.7 71.6 63.1 5.3 5.8 6.3 3.2 7 8 7.6 4.6 8.2 10 7.9 4.8 4.9 6.8 3.6 2.1 2 1.3 5.1 0.6 0.2 0.1 0.6 0.1
3: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 着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单纯依赖行政手段的 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计划生育工 作的需要。
3: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传播信息手段变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随着中国的不 断强大,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越来越引人注目。 今天的信息传送手段已经从: 农业经济时代的江河 工业经济时代的路桥 发展到了今天的网络。
我们今天置身于舆论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任何 事件的发生与信息的传播几何可以做到同步(界 首事件)。
40
50
0
1949 1953 1957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增率
第一:中国人口发展阶段变了
-10 ‰
建国以来全国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仍在进行的中国人口转变:TFR,1950-2000 中国人口转变会走向何方?会出现日本那样的低生育水平吗? 建国50年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过程 Where will 图4-2: China’s TFR go in the future?
全局的任务的筹划和指导,一般有相应的战略目标。 战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达到所规定的主要目标 之前基本上是不变的。人口战略是国家整体发展战 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在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的重大人口问题上给出的明确态度和预期目标。
人口政策: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
战略任务而制定的方案和措施。政策具有一定的 灵活性,应该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人口政策 是指国家为实现人口战略对调节和干预人口发展 所采取的方案和措施。人口政策应该包括政府解 决人口问题的原则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方案和 措施。
2: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要求高了。 2003年3月9日,胡锦涛在第13次中央人口资源 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 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必然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 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 要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积极应对 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 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正是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新使命,中央决定将原 国家计生委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前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也就是30岁 以下的人口,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行全国 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人口,都是在改革 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开放、 民主、法治、权益和隐私意识都比他们的上一 辈要强得多。 传统的管理手段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传统的服务水平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满足劳动力供给需求”
“提高家庭经济与社会地位”
“壮大家庭势力与提高家族威望”
为了满足这些多元化的需求,人们自然会采取各 种办法,千方百计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于是: 多生,但会使总人口数量失控
多生男孩,但会使性别比失调
国家从宏观看,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政府干 预,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利益导向政策一定要:
第二部分:利益导向机制
1:利益导向机制的一些思考
2: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特征
3: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1:利益导向机制的一些思考
理论假设:个人和家庭的决策是理性的,目标是利益 最大化。 在目前情况下,这一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因为多生孩 子+生男孩子是有益的。因为孩子有效益,例如:
“养儿防老” “传宗接代” “感情满足”
第四:国际社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理念变了。
国际社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理念变了:三次人 发大会:布加勒斯特、墨西哥、开罗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生 殖健康、生殖权利;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后,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这 两个在传统上分属不同领域的概念走到了一起, 各国计划生育的内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应 地,中国也要重新认识计划生育的内涵和外延。 2004年是开罗人发大会的十周年(ICPD+10),中 国将对过去十年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所谓前瞻性是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既要
解决当前问题,又要着眼于未来,因为人口再生产具 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从胎中孕育开始,直 到生命终结,始终对家庭和社会有影响。因此,人口 和计划生育政策要早作准备,避免出现“先出生, 后计划”之类的后果。
• 所谓稳定性是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要瞻前顾后,具有政策上的有连续性,不 能大起大落。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看,中 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都是很敏感的。 虽然目前中国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时期,但 是中国的人口转变并非完全靠社会经济的 发展实现的自然转变,在低生育水平的背 后仍然有许多不稳定因素,任何外部环境 的变化和政策的失误都可能引发生育水平 的波动。
④利益导向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奖励和间 接奖励形式,作法、方式、手段、载体 的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性; ⑤利益导向重在能起导向作用;
⑥利益导向的作用和目的主要是借助物 质利益杠杆作用,诱导人们主动自觉按 现行政策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
⑦利益导向机制中的奖和罚要对称。
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奖励优惠措施落实情况%
4:政府的职能在转变。
过去:政府追求权力无限,是公章和指令政府。其 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权力无限,意味着责任 无限。
趋势:无限政府、无限责任→有限政府、有限责任;
措施:“职权法定、依法行政”。行政诉讼法、处 罚法、复议法、许可法都是为了规范政府行为,限 制政府乱用权力,逐步过渡到大社会、小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