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蒙牛融资历程

合集下载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02
融资过程
PE融资方式
01
02
03
私募股权融资
通过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 者出售股权,以获得企业 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
投资者对高成长性企业进 行投资,以换取企业的部 分股权,并期望在未来通 过退出实现高额回报。
杠杆收购
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的组合,以较低的初始投 资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购买。
融资规模与投资方
对未来PE融资趋势的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 断完善,预计未来PE融资将更加活跃,
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 不断变化,PE融资将更加规范化和专 业化,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融
资服务。
同时,随着科技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 核心动力,未来PE融资将更加注重对 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产业的投资,推动产
促进战略转型
在PE融资的支持下,蒙牛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战略转型 和升级,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对PE投资方的影响
投资回报
PE投资方通过投资蒙牛获得了丰 厚的投资回报。在蒙牛上市后, PE投资方获得了股票流通的权利,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退出获得资本 增值。
行业资源整合
PE投资方在投资蒙牛的过程中, 也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资源和人脉 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 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
融资规模
蒙牛此次PE融资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
此次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PE机构参与, 包括高瓴资本、KKR和鼎晖投资等。
融资过程的关键事件
尽职调查
01
在引入PE融资之前,蒙牛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以确保投资
方的合规性和资金实力。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北京XX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
3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二、PE首轮注资约2597万美元 二、PE首轮注资约2597万美元
开曼群岛公司
5102股 A类股票 金牛、银 牛认购后 占股9.4% ,获51% 投票权
48980股 B类股票 3家PE机构 以$530.3/股 认购后占股 90.6%,获 19%投票权
PE分 批退出
鼎晖、摩根 士丹利、英 联分批退出 套现。
蒙牛诞生
启动资金900 万元,整合 内蒙8家濒临 破产的奶企, 成功盘活7.8 亿元资产, 当年实现销 售收入3730 万元。
鼎晖、摩根 士丹利、英 联总注资约 为25,97万美 元
鼎晖、摩根 士丹利、英 联共注资约 3523万美元
北京XX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
目标业绩 实现
蒙牛系所持的开曼公司 A类股票按1拆10的比例 转换成B类股票。即蒙 牛系真正的持有开曼公 司的51%的股权。
2003年8月 蒙牛管理层 提前完成任务
北京XX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
5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三、PE二次注资 三、PE二次注资
开曼群岛公司
毛里求斯公司 100% 900亿 普通股票 原股东将所 持B股按持 股比例全部 转换成普通 股票 100亿可 换股证券
北京XX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
9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PE投资蒙牛案例介绍
五、投资评价
对期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对期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本土投资者还缺乏 一个比较好的品牌,经验和信誉, 一个比较好的品牌,经验和信誉,因而它们给 企业带来的增值服务有限, 企业带来的增值服务有限,而且企业对他们的 信任也有限。 信任也有限。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是一家中国乳制品公司,在进行私募权益融资时,采用了多种策略和手段。

其中之一是发行可转换债券,为公司筹集了资金。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股票上市来融资,但蒙牛乳业选择了另一条路,即私募权益融资。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的具体案例如下:
- 2006 年,蒙牛乳业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4.5 亿美元的私人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在 2012 年前转换成股票。

- 2007 年,蒙牛乳业又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3.5 亿美元的债券。

- 2008 年,蒙牛乳业通过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向两家机构投资者发行了 2 亿美元的债券。

这些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为蒙牛乳业提供了资金,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案例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案例
2. 可转债 2004年12月,行使第一轮可转换债券转换权,增持股份1.105亿股。增 持成功后,三个私募投资者立即以6.06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68亿股,套 现10.2亿港元。
h
24
五、外资PE退出
3. 剩余股份抛售 2005年6月15日,三家PE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共计换的股份2.58亿股, 并将其中的6261万股奖励给管理层的代表——金牛。同时,三家PE把手中 的股票几乎全部抛出变现,共抛出3.16亿股(包括奖给金牛的6261万股), 价格是每股4.95港元,共变现15.62亿港元。
6. 2013年10月20日蒙牛股份控股结构 ① 外资系持股比例: 34.1%*81.1%=27.65% ② 蒙牛系持股比例:65.9%*81.1%(间接)+18.9%=72.35%
h
18
四、IPO
1. 股权重组 ① 开曼公司层面: 2004年3月23日,牛根生以各1美元的象征性代价,从三家外资投资者 手中获得8716股开曼公司普通股,占全部开曼公司股本的6.1%。承诺 5年不跳槽。 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 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 牛股份”的股权。 ① 金、银牛层面: “权益计划”,设立了“牛氏信托”和“谢氏信托”,分享收益权但不分散投 票权。
二、首轮融资
最终,摩根士丹利和鼎辉看中了蒙牛的发展潜力和水平,主动找蒙牛洽谈
并设计股权融资方案。
h
5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1. 主要股本结构 ① 蒙牛原股东持股2/3 ② 三家PE持股1/3,共出资2.16亿元,大摩占三家机构2/3
h
6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2. 重组过程 大摩: 2002年6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China Dairy Holding(开曼公司)和MS Dairy Holding(毛里求斯公司) 蒙牛: 2002年9月23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注册了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两 家股本5万股,每股面值1美元。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目录:背景一、董事长简介: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四、蒙牛中小企业融资意义:五、案例分析点评背景:蒙牛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产品。

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集团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1999年-2002年间,总资产从1000多万增长到近10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排名中排名第四位。

截至2007年底,蒙牛总资产76亿元,员工规模达3万人,市值超过250亿港币。

一、董事长简介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共党员,生于1954年1月。

牛根生从事乳业近30年,曾担任伊利副总裁,1999年被迫离开伊利后创立蒙牛。

牛根生带领蒙牛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并成功借力资本市场,创造了中国企业成长第一速度--“蒙牛速度”。

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2001年,蒙牛集团销售收入约7.3亿元。

为了寻求更快发展,蒙牛集团需要更多资金,牛根生开始与国内外投资者接触,欲借力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02年初股东会董事会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到香港二板上市。

然而由于流动性比较差,机构投资者不敢兴趣,造成融资困难。

2004年6月蒙牛集团上市前,牛根生先后引入两轮投资。

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3.1 投资者选择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既可以选择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财务投资者。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战略投资者往往是相关产业内的知名公司,其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出发点,更多在于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而非单纯的金融利益,比如法国达能对杭州娃哈哈的投资即属于战略投资。

而财务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资金投资回报率,所以它们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决策。

基于经营决策权掌控方面的考虑,牛根生决定引入财务投资者而不是战略投资者。

3.2 对赌协议投资者一方面想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想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在与投资方的谈判博弈中,牛根生将信心更多地寄托在蒙牛的高速成长上。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蒙牛总部位于内蒙古,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

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主席为牛根生。

在蒙牛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融资,前两次是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向其注资,第三次是2009年中粮联手厚朴基金投资61亿元港币收购蒙牛20%的股份。

这里主要介绍前两次风投在蒙牛发展中的运作。

2002年,蒙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资金十分渴求,资本的注入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虽然蒙牛的业绩得到投资机构的认可,但是根据中国法律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无法自由交易,更不必说在国际上流通了。

因此投资机构的钱并不能直接投给蒙牛。

为了接受摩根、英联、鼎辉这三家机构的投资,蒙牛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重组。

2002年9月23日,蒙牛的10位发起人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

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

10月,金牛和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购得开曼公司A类股票5102股,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三家投资机构总投资2597.37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亿元),购得了开曼公司B类股票48980股。

根据开曼公司法,公司的股份可以分成A类和B类,A类一股有十票投票权,B类一股有一票投票权。

此时,双方投票权之比恰好为51%:49%,但是,股份数量比例却是9.4%:90.6%。

为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三家投资机构为蒙牛设定了“表现目标”,达到这个目标时每股A类股票可转为10股B类股票,管理团队享有的股权和投票权将统一为51%。

A类股票转为B类后三家机构间接持有大陆蒙牛32.7%的股权。

一年后蒙牛提前完成了任务,外资允许“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51%。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选择 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快速扩张型 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 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在选择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同时,要 考虑到财务风险问题。蒙牛集团一方 面在警惕快速扩张带来高风险的同时 进行财务预测,另一方面能充分运用 资本运作在香港上市融资,采取了正 确的资本筹集战略。这些为蒙牛企业 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财务战略的选择
一般来说,财务战略有三种路径选择: 扩张型、稳健型、防御收缩型。蒙牛 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 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 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宜采取 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 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 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直身 处初创期、成长期正是蒙牛选择扩张 型财务战略的现实基础。
2009年中粮 与厚朴基金 共同收购其 股份,成为 蒙牛第一大 股东
2012年爱氏晨曦22亿 入股蒙牛,成为其第 二大股东
香港上市
筹得大量资金, 并依靠香港主板 提升品牌全球知 名度,获得良好 声誉,获得外国 投资者关注
中粮入股
得到产技术 和管理水平, 实现与国际乳 业接轨
蒙牛从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 战略着眼,注重引入各项财务管理 工具,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改 善资产负债的状况。特别是战略 投资者进入蒙牛后,应收账款、存 货、长期借款有了极大的改善,财 务费用也有大幅的下降。大幅提 高了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发 展的支撑作用,也是造就蒙牛持续 和稳定盈利的重要因素。
蒙牛案例中的主要干系者原始股东得到高额收益外资系得到高额收益普通股民得到一直具有良好期望收益率的蓝筹股国内奶业市场得到快速和稳步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好奶为养殖户带来效益为国家gdp做出贡献1999年900万元注册资金到2011年总资产超200亿元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蒙牛给许多有项目或技术寻求资本扶持的人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梦,但更多地给那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靠自有资金艰难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一个可借鉴的融资模式。

一旦拥有资本市场的倾力支持,结合项目的良性发展,蒙牛的神化可望再次重演。

1、蒙牛的融资行为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有900万元,通过整合内8家蒙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

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下,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1.1首轮融资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BVI)。

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人系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BVI)。

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

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

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1.2次轮融资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国民币2.9亿元。

一方面蒙牛业务发展神速2003年预计可实现税后利润2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是三家公司增加了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牛乳业融资历程
编辑ppt
1
蒙牛成立背景
❖ 1999年1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几个原 “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资金100万元。
❖ 1999年8月,“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宣 告成立。
❖ 1999~2002年间,总资产从1000多万增长到近10 亿元,年销售额从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 的20多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排名中,从1116位 上升到第4位。
➢ 私募投资者设计了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
的解决方案,即将股份分为两种,分为1 股10股投票权的A类股和1股1票投票权的 B类股。
➢ 这种股权结构能提供所有权(收益权)与 投票权(控制权)之间的分离。
编辑ppt
11
第一轮融资设计
❖ 附带条件:
若蒙牛管理层股东能够达成有关表现目标, 就有权将其所持A类股份转化为B类股份,实 现控制权与收益权的一致;若不能,外资系 将以极大的股权比例获得收益权。
编辑ppt
23
第二轮融资过程
❖ 2003年,蒙牛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销售收 入为40.715亿元,增长了144%,税后利润增 至2.3亿元,增长了194%。
❖ 2003年8月,蒙牛已完成目标。9月,金牛、 银牛分别将持有的开曼公司A股转为B股,从 而其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一致,均为51%。
编辑ppt
编辑ppt
8
融资设计
❖ 出资价格:外资系出资2.16亿元投资占1/3的股权。
❖ 2002年底,蒙牛税后利润位7786万元,并且蒙牛担 保能够在未来一年至少实现复合增长翻番。
❖ 请思考:私募投资者是以多少倍市盈率投资蒙牛的?
编辑ppt
9
融资设计
编辑ppt
10
第一轮融资设计
❖ 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dual class structure)
24
第二轮融资过程
❖ 鉴于蒙牛2003年的辉煌成果,金牛和银 牛获得了以面值认购新股的权利,认购 的上限是金牛和银牛的合计持股数量不 能超过开曼公司总股本的66%。
❖ 金牛和银牛分别新认购13975股和29661 股,这时蒙牛系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 司的股比变为65.9%:34.1%。
编辑ppt
25
第二轮融资过程
❖ 牛根生坚决不放32%的最高外资投资底线,于是新 的投资只能以认购可换股证券这个新金融品种实现。
❖ 三家投资机构斥资3523.3827美元,购买未来转股 价0.096美元/股的债权,在蒙牛上市后可转为3.68 亿股蒙牛股份,转股价相当于0.74港元/股。约定 IPO半年后可转30%,1年后可全部转股。
编辑ppt
6
蒙牛引入私募资金的考虑
❖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提供持续扩张的 资金及外部约束机制。
❖ 重组公司股权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拓 展边界。
❖ 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建立公司内部激励机 制。
编辑ppt
7
融资设计
❖ 蒙牛与“英联”、鼎辉、摩根士坦利三 家私募投资者达成协议:
❖ 蒙牛原股东持有2/3的股份,三家私募投 资者持有1/3的股份;其中,摩根士坦利 占2/3。
编辑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第一轮融资过程
❖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 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 元认购了开曼公司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 票,加上以前各自分别持有的500股旧股,合 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
编辑ppt
13
第一轮融资过程
❖ 三家私募投资者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 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 3141007美元,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 5923股的B类股票,合计持有B类股票48980 股。
67.3%
编辑ppt
21
开曼公司收益权结构
❖ 外资系收益权 =48980/(48980+5102) =90.6%
❖ 蒙牛系收益权 = 5102/(48980+5102) =9.4%
编辑ppt
22
蒙牛股份收益权结构
❖ 外资系收益权 =90.6%×66.7%=60.4%
❖ 蒙牛系收益权 =9.4%×66.7%+33.3% =39.6%
❖ 增加注册资本,又不能使公司的主要股东结 构发生改变。否则业绩不能连续计算会导致 上市无望。
❖ 民间融资受挫。
编辑ppt
5
蒙牛私募权益融资运作设计
❖ 2002年初,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 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到香港二板上市。
❖ 然而,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外,流动性 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敢兴趣,企业再 融资非常困难。
编辑ppt
2
蒙牛集团2001~2003年现金流量表
编辑ppt
3
蒙牛的融资选择
❖ 1999年8月,新成立的蒙牛进行了股份制改 革,注册资本增至1398万元,发起人是10个 自然人。
❖ 只要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 就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转让。
编辑ppt
4
蒙牛的融资选择
❖ 短期内无法上市。
19
开曼公司控制权结构分析
❖ 此时,蒙牛系的金牛和银牛公司合计持有 开曼公司5102股股票,有51020票的投票 权。
❖ 外资系持有48980股B股。
❖ 两者控制权的比例为
51020: 48980= 51% :49%
编辑ppt
20
蒙牛股份控制权结构
❖ 开曼公司中的外资系持股 =49%×66.7%=32.7% ❖ 开曼公司中的蒙牛系持股 =51%×66.7%=34% ❖ 蒙牛管理层股东直接持股 =1-32.7%-34%=33.3%
❖ 三家投资者总共为开曼公司提供现金约2.16 亿元。
编辑ppt
14
第一轮融资(2002年10月)蒙牛股份股 权结构示意图
编辑ppt
15
问题
❖ 猜一猜,为什么会设置毛里求斯公司呢?其 意义何在?
编辑ppt
16
❖ 在蒙牛上市过程中,设立毛里求斯公司的关键在于 利用了双边税务协定;
❖ 1)由于中国政府针对毛里求斯公司在中国的投资 利润征收的预提税比较低,为6-7%;而从毛里求斯 公司向开曼返回利润,是不征税的。
❖ 2)假设蒙牛开曼的上市公司以开曼公司直接控制 国内子公司,预提税则高达20%。
编辑ppt
17
❖ 尽管目前很多公司以“关联交易”来替代 “利润回流”,但这在法律上是有潜在风险 的,属于灰色地带,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更需要以合理的离岸结构来做合法避税。
编辑ppt
18
蒙牛乳业董事会结构
编辑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