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住院患者膳食管理制度
住院饮食管理制度范本

住院饮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加强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确保患者饮食安全、营养均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饮食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管理成立住院饮食管理小组,由医务科、营养科、食堂及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全院住院患者饮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饮食制定1. 住院患者的饮食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士根据医嘱输入电脑,新患者通知营养室。
2. 营养室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营养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报医务科备案。
第四条饮食执行1. 食堂根据营养室的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符合卫生、营养要求的餐食。
2. 护士在开饭时必须亲临患者床边,指导患者正确进食。
3. 护士要关注患者饮食情况,及时征求患者意见,与营养室联系,调整饮食方案。
第五条饮食安全1. 食堂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材质量,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 食堂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3. 食堂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第六条饮食卫生1. 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2. 食堂要定期对厨房设备、餐具进行消毒、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堂要加强对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储存管理,防止变质、污染。
第七条患者饮食指导1. 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饮食治疗的目的,指导患者正确进食。
2. 护士要关注患者饮食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营养室联系,调整饮食方案。
3. 护士要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教育,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第八条监督管理1. 医务科、营养科要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饮食安全。
2. 医务科、营养科要加强对住院患者饮食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食堂要定期接受患者及家属的饮食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质量。
第九条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一经查实,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2. 食堂违反食品安全法规,造成患者食物中毒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医院病人餐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病人饮食安全、营养均衡,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分工1. 医院食堂负责全院病员和职工的膳食供应,严格执行病区送餐制度,负责营养餐、治疗餐的供应及来料加工业务。
2. 送餐员负责将病人餐准时、安全地送至病房,遵守职业道德,保持服务热情。
3. 医院相关科室负责监督、检查病人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三、膳食供应要求1. 食堂应按照医院规定,提供早餐、中餐、晚餐菜品种类齐全,满足广大病友和职工的需求。
2. 食堂应严格掌握膳食供应的每份份量和价格,不得擅自涨价,价格调整必须经医院同意。
3. 食堂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不得用手直接触拿食品,保持服务热情,不得与病友和职工发生口角。
4. 食堂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注意食堂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和消毒卫生制度。
5. 食堂不采购、出售霉烂变质食物,严防传染病的传播与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四、送餐要求1. 送餐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体谅病人的痛苦,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服务。
2. 送餐员无权处理病人饭菜,不得自己吃、送他人或多拿菜。
如有违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或辞退。
3. 送餐员应按时到岗,遵守劳动纪律,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4. 送餐员在工作中遇到病人无理取闹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要保持冷静,耐心解释,不得与病人发生冲突。
五、监督与处罚1. 医院相关科室对病人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2. 对违反规定的食堂工作人员和送餐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罚。
3. 对违反规定的病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通报批评或予以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食堂负责解释。
医院病人膳食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病人营养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病人膳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病人及住院患者的膳食管理。
三、膳食管理制度1. 膳食原则(1)根据病人病情、营养需求、饮食习惯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
(2)膳食应以平衡膳食为基础,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3)注重食物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
2. 膳食管理(1)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负责膳食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2)设立膳食管理办公室,负责膳食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3)建立膳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膳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 膳食卫生(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2)加强厨房、餐厅等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
(3)对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四、膳食流程1. 膳食评估(1)病人入院后,由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了解病人病情、饮食习惯等。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2. 膳食计划(1)营养师根据膳食原则和病人需求,制定每日膳食计划。
(2)膳食计划应包括主食、副食、汤类、水果等,保证营养均衡。
3. 食材采购(1)采购部门根据膳食计划,采购新鲜、安全的食材。
(2)食材采购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证食材质量。
4. 食材加工(1)厨房工作人员按照膳食计划,对食材进行加工。
(2)加工过程中,注意食材的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5. 膳食配送(1)膳食管理办公室根据病人需求,将膳食配送至病房。
(2)配送过程中,注意保温、防污染,确保膳食质量。
6. 食物废弃处理(1)对剩余食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废弃食物符合环保要求。
(2)废弃食物不得随意丢弃,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监督与考核1. 膳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膳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膳食管理制度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定期对膳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
住院病人用餐管理制度

住院病人用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院住院病人用餐管理工作,提升病人服务质量,保障病人的饮食安全和营养需求,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用餐权限第一节病人用餐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住院病人,包含普通病房、特殊病房(如ICU、CCU等)的病人。
第二节病人用餐评估1.病人入院时,由医护人员进行用餐评估,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过敏史、口味等,为后续用餐供应参考依据。
第三节病人用餐权限划分1.病人的饮食方案由医生和营养师共同确定,并依据病情的变动及时调整。
2.依据病情和饮食要求,将病人的用餐权限分为以下几类:–普通饮食:适用于一般病情,无特殊饮食限制的病人;–液体饮食:适用于消化功能较差或需要辅佑襄助喂养的病人;–半流质饮食:适用于消化汲取功能稍强但不能耐受普通饮食的病人;–软食饮食:适用于牙齿或口腔有问题的病人;–低脂饮食:适用于高脂血症等相关疾病的病人;–低盐饮食:适用于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病人;–无盐饮食:适用于严重水肿或其他需要掌控盐摄入的病人。
第三章用餐管理第一节用餐时间1.医院设定固定的用餐时间,病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就餐,以保证餐品的新鲜和热度。
2.病人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用餐时间的,应提前向病区医生或护士进行申请,并得到批准后方可更改。
第二节餐饮服务1.医院为病人供应标准的营养餐,确保病人的饮食需求得到满足。
2.餐饮服务医务人员应穿着乾净,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操作规程,确保餐品的安全卫生。
第三节特殊饮食需求1.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病人,医院将供应符合要求的特殊饮食,并加强监测,确保病人饮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对于需要特殊配餐的病人,医院将按需供应配餐服务,确保饮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第四节外部食品管理1.为确保病人的食品安全,医院原则上不允许病人携带外部食品进入病房。
2.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进食外部食品的,需事先向病区医生或护士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五节营养评估和引导1.医院将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订立个性化的营养增补方案。
住院病员伙食管理制度

住院病员伙食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住院病员饮食,配合临床营养的需要,促进病员身体早日康复,特规定如下:
一、凡住院病员,病区应负责引导病人在医院用膳。
二、住院病员的饮食种类,起止日期均按医嘱执行。
医护人员应检查督促病员饮食情况。
三、病员可向住院处或不定期下病区专职出售饭菜票工作人员购买所需饭菜票。
四、住院病员的饮食,一概由配膳员按时分送到床头。
五、配膳人员应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用语,服务周到。
六、营养室逐步普及病员点菜制,提高烹调技术,保证质量,调剂口味,做到饭热菜香。
七、营养护士、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和参加病区定期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听取病人对膳食的意见,及时研究,认真改进。
八、营养室遵照医嘱按时开膳。
病患用餐管理制度

病患用餐管理制度1. 概述病患用餐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医院内病患的饮食安全、合理和营养,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确保病患的恢复和病愈。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的全部病患,全部医护人员和厨房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
2. 用餐服务范围2.1 医院供应的用餐服务范围包含住院病患、门诊病患和隔离病患。
2.2 病患的饮食种类应依据医生的医嘱和营养科的引导,供应符合其健康情形和恢复需求的饮食。
2.3 医院餐厅供应的自助餐服务只限于健康病患和陪护人员使用,不得供应给感染性疾病患者。
3. 用餐时间3.1 住院病患用餐时间为早餐7:30—8:30、午餐11:30—12:30、晚餐17:30—18:30、3.2 门诊病患用餐时间为午餐12:00—13:00,晚餐18:00—19:00、3.3 隔离病患的用餐时间需依据其隔离状态和病情进行调整,确保病患饮食的安全和健康。
4. 用餐要求4.1 病患必需经过医生的允许或者在医护人员陪伴下方可前往餐厅就餐。
4.2 确保餐厅的环境乾净,严禁在餐厅内吸烟、喧哗、打闹等行为。
4.3 病患在就餐过程中应文明用餐,不得挥霍食物,保持餐桌乾净。
4.4 门诊病患和隔离病患可以选择在病房用餐,医护人员需负责将餐食送至病房。
5. 餐食安全5.1 医院餐厅食品的采购、加工、质量检验、储存和供应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5.2 医院餐厅必需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保持相关记录。
5.3 餐食配送过程中,必需确保食品的温度不超出5℃或不低于60℃,保持食品的新鲜和热度。
5.4 患者的特殊饮食需求必需依照医嘱和营养科的引导供应,确保病患的饮食合理和适合。
6. 餐食营养监测6.1 医院营养科负责对病患的用餐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病患获得合理的营养。
6.2 营养科将依据病患的病情和食欲进行营养摄入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营养配餐。
6.3 营养科将定期对病患进行体重和营养评估,记录并及时调整病患的饮食计划和调理。
病人就餐与饮食管理制度

病人就餐与饮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病人在医院期间的饮食安全与营养合理,维护病人就餐秩序,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病房、病区的病人。
全部医护人员必需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饮食安全管理第三条医院食堂和病房内的饮食制作、供应和管理必需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病人的饮食安全。
第四条病房内的病人食材购买应依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确保食材的新鲜、无污染。
第五条食堂和病房内的食品加工、烹调操作必需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厨房应保持清洁,保证菜品的卫生安全。
第六条食品的储存和保管必需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依照规定时限进行保质期管理,禁止使用过期食品。
第七条食品加热温度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食品的杀菌效果。
第八条食堂和病房内的饭菜摆放、分餐必需整齐有序,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第三章病人饮食布置第九条依据病人的疾病情况、饮食禁忌和个体差别,订立个性化医疗膳食方案。
第十条病人的餐食布置应具有营养合理性,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饮食应包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第十一条病人的饮食订立要综合考虑饮食禁忌、口味偏好、饮食习惯等因素,努力供应愉悦、美味的餐食。
第十二条病人餐食的摆放应乾净有序,盖好餐具,避开食品污染。
第十三条病人饮食时间要合理布置,确保定时、定量进食,并适时予以营养增补剂。
第十四条病人需遵守餐食时间和就餐地方的统一布置,不得私自进食或乱丢食物,并确保餐时秩序。
第十五条病人若有特殊饮食要求,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依照医嘱实施。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六条医院食堂和病区的饮食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卫生培训,熟识相关制度和要求。
第十七条医院食堂和病区应设立特地的饮食管理岗位,负责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配餐和监督。
第十八条医院食堂和病区的饮食管理岗位应定期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十九条病房内的护士应负责病人的餐食配送、监督病人进食情况,并及时记录。
医院病房病人饮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医院病房病人饮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一、饮食管理的重要性饮食对于病人的康复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过程。
因此,制定科学且严格的医院病房病人饮食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进食时间规定1. 早餐:早餐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一般提供清淡的食物,如粥、面包、豆浆等。
2. 午餐:午餐时间为中午12点至13点,提供营养丰富的菜肴,包括蔬菜、肉类、鱼类等。
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和医生的建议,可以适当调整饭菜种类和数量。
3. 晚餐:晚餐时间为晚上18点至19点,提供丰盛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蔬菜等。
4. 宵夜:宵夜时间为晚上21点至22点,为避免过晚进食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面包等。
三、饮食种类和要求1. 病人的饮食种类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包括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少渣糊食和特殊饮食等。
特殊饮食包括低盐饮食、低脂饮食、无糖饮食等。
2. 饮食要求应适应病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合理安排饮食种类和销售,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如乳糖不耐受、麦麸过敏等。
3. 在制作饮食时,充分考虑病人的口味偏好和食物鲜美度,以增加病人的食欲和营养摄入量。
四、饮食分配和摆放1. 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将病人的饮食合理分配,确保每次饮食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符合病人的需求。
2. 饭菜应摆放整齐,确保与病人床位的距离保持适当,避免产生异味或交叉感染。
食物应避免与药物共同摆放,以防相互污染。
3. 盛菜时应保持饭菜的温度适中,避免病人烫伤或食用过冷的食物影响消化。
五、饮食监督和评估1. 饮食管理团队应对病人的进食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了解病人的摄入情况和消化反应。
对于饮食不良习惯或进食困难的病人,要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和帮助。
2. 定期评估和调整病人的饮食方案,根据病情的变化和病人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和改进。
3. 饮食管理团队应与营养师和医生密切合作,共同监督病人的饮食情况,并及时交流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膳食管理制度
饮食医嘱
1 患者入院后,主管医生在医嘱单上为患者开出饮食医嘱,包括禁食、普食、特殊饮食或肠内/外营养等,并基本上与饮食手册上的术语和解释相符合。
2 开饮食医嘱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2.1 患者年龄。
2.2 营养状况或需求。
2.3 饮食爱好及宗教信仰。
2.4 病情及治疗计划。
3 饮食医嘱应包括食物过敏史。
4 患者入院后第一餐可以采用口头医嘱,但是从第二餐开始必须有饮食医嘱。
5 配餐员在正式送餐前,将电脑饮食医嘱单与患者餐盘进行核对,以确保提供给患者的饮食与医生的饮食医嘱保持一致;若有不符,及时纠正。
6 对有疑问的饮食医嘱,营养师必须与主管医生核实后方可执行。
7 根据饮食医嘱,做好饮食宣教和出院指导,包括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并在病历上记录宣教内容及患者/家属对此宣教的反应。
患者餐饮服务
1 提倡低脂、高纤维的水果、蔬菜、谷类及其它有利于患者健康的食物,不提供含酒精成分的饮料;自备饮食患者须经主管医生同意并按医嘱要求准备。
2 对于每一种饮食医嘱,营养室应准备尽可能多的菜谱供患者选择,同时考虑患者的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在营养师指导下按要求为患者提供饮食。
3 饮食供应应严格遵守医嘱,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
3.1 普食:早餐:6:30—7:00;中餐:11:15—12:30;晚餐:17:00—18:15。
3.2 根据医嘱、营养师推荐或患者需求,为下列患者提供餐间点心: a 流质患者:每天供应六次,除早、中、晚三餐外,另加三次,时间为9:00—9:30,14:00—14:30,19:30—20:00;b 半流质患者:每天供应五次,除早、中、晚三餐外,另加两次,时间为9:00—9:30,14:00—14:30。
4 责任护士职责:新患者入院或住院患者出院时,应及时通知营养科送餐员以增减饮食。
帮助患者饭前洗手,并帮助送餐员一起分发饭菜。
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并根据要求作好记录。
对于禁食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责任护士在患者床头设备带上挂红色禁食牌。
5 送餐员职责:在护士协助下尽快将餐盘送至病员处以确保食物温度。
饭后将餐盘从病房及时取回并清洗消毒。
6 分发饭菜时,遵守食品行业卫生要求,并核对以下内容:
6.1 病员姓名和床号。
6.2 饮食医嘱和食物类型。
7 送餐员及时记录供应饭菜时所遇到的问题,营养科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该记录应保存3个月。
饮食服务的范围
1 营养食堂为住院患者提供如下的常规服务项目:
1.1 饮食服务: a 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一日三餐; b 根据医嘱、营养师推荐或患者要求提供餐间点心; c 为不能在就餐时间进餐的患者提供点心; d 为普食和绝大部分饮食治疗患者提供菜单; e 经营养科主任同意,为患者提供饮食特需服务,加收一定的服务费。
1.2 医学营养治疗: a 有营养问题的患者由营养师作进一步评估; b 根据医生饮食医嘱,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营养指导; c 根据患者需求,营养师进行营养素摄入量分析,作为营养摄入的依据; d 在对患者营养状况再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营养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营养需要,制定营养治疗计划,提供个性化营养治疗。
2 根据部门防灾计划,在医院及所在地区遇到灾难性事件时,营养部应准备食物满足医院员工和患者的需要。
3 职工食堂、营养食堂为医院员工、参观者、学生提
供饮食服务;陪客食堂为来院探视患者的家属和其他外来人员提供饮食服务。
住院患者营养治疗
1 患者入院后,主管医生对初步确定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提出营养师会诊要求,有关营养师营养评估和再评估的规定详见“患者评估与再评估的规定”第四款。
2 营养师对患者作全面营养评估后,如确定患者确实存在营养风险,则应在参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营养计划,据此计划为患者提供营养治疗,观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
必要时,患者家属一起参与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
3 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应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及临床营养治疗的相关规定执行。
4 根据营养条例,对某些特殊患者,根据医生医嘱和营养师要求,由营养师作营养素摄入量分析。
除有特殊原因,一般的营养分析需维持2天,并把结果记录在营养病程单中。
5 对营养摄入不良的患者,营养师可采用下列方式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5.1 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营养的食物,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5.2 在餐间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5.3 与责任护士交流,协助患者多进食。
5.4 建议主管医生采用添加高能营养药物的方式补充。
6 对出院时有特殊饮食要求的患者必须根据需要给予出院饮食宣教和指导,并记录。
即使生活费尽心思为难你,你也要竭尽全力熬
过去;即使别人想方设法刁难你,你也要坚强勇敢挺过去。
做人当自强。
自己强,比什么都强!不求事事顺利,但求事事尽心;不求控制他人,但求掌握自己。
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靠自己的人,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