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期望寿命
Tx ex lx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平均寿命
夏代
秦汉 东汉 唐代 宋代
18岁
20岁 22岁 27岁 30岁
民国时期
1949年 1957年 1981年 2005年
35岁
35岁 57岁 68岁 72岁
清代
33岁
2008年
73 岁
2050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一)人的寿命 1、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最大或最高寿命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 计算出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平均 年数。
这是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时,尚能生 存的平均年数,也称平均可享寿命或平均余年 .
健康含义 1.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 2.精神健康,也是心理健康。 3.社会幸福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完好,为最 高层面的健康。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45~59岁为中年人; 60~74岁为年轻老人(the young old) 75~89岁为老老年人(the old old)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the longevous)。 (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 于1982年建议: 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 老年分期按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 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
第二节 老年护理学概述
1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 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它既是 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 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老年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老年护理学的名词解释老年护理学是指研究和实践关于老年人护理的学科,旨在提供专门的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下面是一些与老年护理学相关的名词解释:1. 老年人: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个体,他们可能面临身体功能下降、慢性疾病、认知能力减退等老年特征。
2. 护理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信息,评估其健康状况和需求,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护理计划:基于护理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管理、营养指导、活动安排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4. 长期护理:提供给慢性病患者或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持续护理服务,旨在帮助他们维持最高程度的自理能力。
5. 老年病理学: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其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6. 老年护理技术:包括老年人特有的护理技巧和方法,如安全转移、皮肤护理、陪伴和沟通技巧等,帮助老年人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7. 老年人中心护理: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将老年人视为护理的核心,通过提供全面的医疗、康复、社交和精神护理等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
8. 认知功能评估:评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如记忆、思维、判断力等,以便及早发现认知障碍或老年痴呆等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9. 多学科团队:由医生、护士、社工、康复师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效果。
10. 健康促进:通过教育、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健康寿命。
老年护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老年人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些名词解释为研究和实践老年护理学提供了基础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老年护理学(5篇)

老年护理学(5篇)第一篇:老年护理学1.老年人划分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45-59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或准老年人),75-89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人。
2.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时,该国家(或地区)即成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达到这个标准的社会也称为老龄化社会。
3.平均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0岁的婴儿平均期望活到的年龄。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较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较短。
4.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1).老年人口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例,是指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2)老年人口指数:又称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是指老年人口数占劳动人口数(15-59岁或15-64岁)的百分比,表示劳动者负担老年人的轻重程度。
(3)老龄化指数(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人口数(0—14岁)的比例。
此指标亦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4)性别比: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与男性人口数之比。
(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5)长寿水平:是指80岁以上人口数占60岁以上人口数的比例,用以表示长寿水平的高低。
(6)年龄中位数: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中,某一年龄以上和以下的人口各占50%的那个年龄。
(7)抚养系数:又称社会负担系数。
(8)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老龄人口绝对数占世界之首(T);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T);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女性老年人比例高(T);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T);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老年人婚姻关系稳定,丧偶比例高;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发生的(我国人口未富先老(T))。
5.老化的丘比特标准:老化:即衰老,是所有生物种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言1.1 引言老年护理学是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护理需求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学科,旨在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大纲旨在为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1.2 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 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理解老年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特殊需求;- 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 熟悉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护理干预措施;- 培养与老年人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的技巧。
第二章:老年护理学基础2.1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 老年人身体系统的变化-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其影响- 老年人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2.2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常用的老年人健康评估工具- 护理记录和文献报告的撰写技巧第三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3.1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 护理干预措施3.2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心脏病- 护理干预措施3.3 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折- 骨质疏松的原因和预防- 骨折的护理处理和康复3.4 老年人抑郁和焦虑-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和诊断- 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第四章:老年人护理实践4.1 日常护理技巧- 协助老年人进行个人卫生- 安全护理和跌倒预防- 走动和转移技巧4.2 饮食与营养- 老年人的饮食需求和特殊饮食- 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和护理干预4.3 药物管理- 老年人的常见用药和不良反应- 药物管理的原则和技巧第五章:老年人围术期护理5.1 老年人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 心理和生理的准备- 术前教育和支持5.2 老年人的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安全和舒适护理的措施第六章:老年人康复护理6.1 康复护理的原则和目标- 恢复老年人的功能和自理能力- 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6.2 老年人常见康复问题和护理干预- 老年人的运动和物理治疗- 语言和认知康复第七章:老年人生命关怀7.1 临终关怀- 管理末期疼痛和不适- 支持和安慰患者和家属7.2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的理念和原则- 提供身体和心理的舒适第八章:老年护理学的实践案例-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护理实践中。
老年护理学

1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生理特点与预防保健的学科,也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2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3最高寿命:指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产的最高年龄。
4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5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6人口红利:指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
7健康老龄化: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8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9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10养老: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功能逐渐衰退,退出生产领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弱,需要外界提供经济、生活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11照顾/照护:也称或全方位照料和护理。
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指对因高龄、患病等身心功能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营养及生活服务等全方面的照顾。
老年护理学全套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年龄划分
(一)人的寿命
• 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
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一般常用出生 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平 均寿命是以死亡作为终点。 • 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 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 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权重系数为0.4 一个人40岁患糖尿病,60岁发生视网膜病变,80岁死亡, 其QALYs?
QALYs=40*1+(60-40)*0.6+(80-60)*0.4=60年
练习: T2DM的权重值为0.8,不患病者的权重值为1.0 5个T2DM患者,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
(四)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健康老龄化(aging of the health)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 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 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 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3.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 QALYs)
将不同生存之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患病状态调整后的健康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一个人40岁患T2DM,80岁死亡,其QALYs? QALYs=40*1+(80-40)*0.6=64年
1.2老年护理学概述

老年护理学概述面对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做好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防护体系,作为护理同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给大家介绍有关《老年护理学》。
-2-3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和特点23CONTENTS 目录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1一、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4-(一)老年护理学概念是以老年人和老年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规律及社会与老人的关系,从而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5-(二)几个相关概念1.老年学:是研究人口老龄化、老龄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的总称。
-6-2.老年生物学:研究人类与生物生命现象的特征、研究衰老的规律、过程与发生机制。
-7-3.老年医学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老年疾病的医疗与防治的科学。
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医学、流行病学、老年社会医学等。
-8-4.老年人口学:从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群体老化的基本学科。
-9-5.老年社会学:老年期面临社会问题退休经济状况改变生活安排闲暇时间健康与疾病犯罪与法律-10-6.老年心理学:老年期面临的心理问题健康状况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家庭问题经济问题-11-老年护理学衰老机制和抗衰老的研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延缓衰老,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的研究建立生命质量保障环境的研究老年健康教育的研究培养老护人才开展对老人及老年患者问题的研究-12-二、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和特点-13-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1.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2.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效果;3.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治疗和康复,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协助自理和慢性病管理、为衰弱和自理能力缺失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等。
-14-老年护理的特点是:1.参与及引领多学科合作,在多种场所服务,强调团队合作关系,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2024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23
提供有效沟通技巧培训
倾听技巧
学习如何倾听老年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 需求。
表达尊重
在与老年人交流时,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和理 解,避免使用贬低或歧视性的语言。
有效沟通方法
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有效方法,如使用简单明了 的语言、保持耐心和关注等。
2024/1/28
24
开展心理支持服务活动
2024/1/28
个体心理咨询
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
组织老年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支持,减轻 孤独感和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25
06 家庭照护者培训与资源链接
2024/1/28
20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广
均衡饮食
倡导老年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各 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需求。
充足睡眠
适量运动
鼓励老年患者积极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如 散步、健身操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创造良好 的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
02
01
定期体检
强调老年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重要性, 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原则,掌握老 年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掌握老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抑 郁、焦虑等,熟悉心理护理的基本技巧。
2024/1/28
31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2024/1/28
知识掌握情况
回顾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自己对老年护理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护理学名词解释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几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须的日常生活能力。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中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购物、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等,这一层次的功能提示老年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并具备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反映老年人的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包括主动参加社交、娱乐、职业活动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总结1.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最高寿命:是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存的最高年龄。
110岁—175岁。
3.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WHO在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
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WHO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特点2.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异常有三种情况:由于疾病引起的、正常的老年期变化、受服用的药物影响3.注意疾病非典型性表现:老年的感受性降低,加之常并发多种疾病,因为发病后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非典型性临床表现。
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法交谈观察体格检查视触扣听全面检查阅读病历、各种检查结果测试用标准化量表或问卷等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社会健康状况评估1.身体健康评估包括健康史、体格检查、功能状态评估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营养状态:正常人从50岁起身高逐渐缩短,男性平均缩短2.9cm,女性平均缩短4.9cm,80-90岁体重明显减轻生命体征:体温,老年人基础体温较成年人低,70岁以上患者感染常无发热的表现脉搏,老年人测脉搏的时间不少于30s呼吸,老年人正常呼吸频率为16-25次/min,如出现呼吸>25次/min应注意血压,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较为常见,建议老年人平卧10min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min、3min、5min各测定血压一次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老年人心理特点1.感知觉的变化:随着老化,老年人的感觉器官逐渐衰退,出现老花眼、听力下降、味蕾减退等。
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意思,出现敏感猜疑甚或心因性偏执观念;容易发生定向力障碍,影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
2.记忆的变化:记忆变化特点为,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近事容易忘记,而远事记忆尚可;再认能力可,回忆能力相对较差,有命名性遗忘;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记忆衰退,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3.智力的变化:智力分流体智力(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和晶体智力(后天知识、经验、文化积累)两大类。
流体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指对词汇、常识等的理解能力。
4.思维的辩护5.人格的变化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随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出现老化现象,如脑萎缩等。
2.社会地位的变化:可使老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孤独感、自卑、压郁、烦躁等。
3.家庭人际关系:离退休后,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有工作单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如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代沟产生的矛盾等。
4.营养状况:营养不足可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等。
5.体力或脑力过劳6.疾病:不同种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容易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允许的矛盾4.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5.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离退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原因:1.离退休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2.离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过大,如社会角色、生活内容、家庭关系等;3.适应能力差或性格缺陷;4.社会支持缺乏5.失去价值感**事业心强、好胜而善辩、拘谨而偏激、固执的人发病率较高;无心理准备突然退休的发病率高且症状偏重;平时活动范围小,兴趣爱好少的人;领导干部比工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适应慢,发病率较女性高。
预防与护理1.正确看待离退休: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由于职业功能的下降,退休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2.做好离退休的心理准备:快到离退休年龄时适当减少工作量,主动及早寻求精神寄托;离退休前积极做好准备,如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若能安排退休后进行一次探亲访友或旅行,则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平衡。
培养一至几种兴趣爱好,或预计一份轻松的工作,使自己退而不闲,充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人走茶凉,勇于面对,尽量宽容,及时进行倾诉、发泄等。
4.营造良好环境:家庭热情温馨的接纳老年人,陪伴老年人;单位要经常联络、关心离退休老年人。
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区服务等。
空巢综合征原因:1.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
2.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3.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的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表现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3.躯体化症状预防与护理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计划好子女离家后的生活方式,有效防止空巢带来的家庭情感危机2.夫妻扶持,相惜相携3.回归社会,安享悠闲4.对症下药,心病医心5.子女关心,精神赡养6.政策扶持,社会合力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1.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2.能积极调解自身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的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皮肤清洁与衣着卫生老年人皮肤清洁一般护理:1.饱食或空腹不宜沐浴,应选择在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影响事物的消化吸收或引起低血糖、低血压等不适。
2.沐浴室温调节在24-26℃,水温以40℃左右为宜;沐浴时间以10-15min为宜。
3.尽量避免碱性肥皂的刺激,应选择弱酸性硼酸皂或沐浴液等,以保持皮肤PH在5.5左右老年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1.局部皮肤病变:最常见的为皮肤干燥,因老年人的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而引起,常见的加重诱因包括气温变化、毛衣刺激、过频洗澡、洗澡水过热等。
2.全身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或肾功能减退等。
3.心理因素。
老年人皮肤瘙痒一般护理:1.一般护理:①洗澡过频者应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水不宜过热;②禁用碱性肥皂;③适当使用润肤用品,使皮肤保留水分,防止机械性刺激;④避免非棉织衣物直接接触皮肤;⑤饮食宜清淡,少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对因处理:根据瘙痒的病因逐个检查筛排,并作出对因治疗。
3.对症处理:使用低浓度类固醇霜剂搽皮肤。
4.心理护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SAS诊断标准: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鼻或口腔气流暂停每次超过10秒,暂停发作超过30次以上(或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超过5次以上,老年人超过10次以上)。
SAS多发于老年男性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多有呼吸道脂肪堆积,睡眠时咽部肌肉松弛,咽部活动减少,使上呼吸道狭窄或接近闭塞,而出现呼吸暂停。
2.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低,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敏感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肌的支配能力下降,以及呼吸肌无力等易发生呼吸暂停。
SAS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①于肥胖者,增加运动控制饮食以减轻体重;②养成侧卧睡眠习惯;③睡前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安眠药。
2.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肥胖症、扁桃体肥大等。
3.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选用合适的医疗器械装置。
4.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选用合适的药物。
5.病情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包括气管切开造口术等。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1.平衡膳食: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素和适量的含钙、铁食物。
2.饮食宜于消化吸收:食物应细、软、松,既给牙齿锻炼的机会又便于消化。
3.食物温度适宜:老年人消化道对食物的温度较为敏感,饮食宜温偏热。
4.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膳食内容改变不宜过快,晚餐不宜过饱。
第七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1.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
2.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升高。
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一下几点:1.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
2.胃排空速度减慢,导致药物的吸收延缓,速率降低,有效血液浓度到达时间推迟。
3.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
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药物与肠道表面接触时间延长,使药物吸收增加。
4.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
可影响药物吸收速率等。
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1.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
2.药物不良反应耐受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
药物耐受性降低具体表现:1.多药合用耐受性明显下降。
2.对易引起缺氧的药物耐受性差,与老年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降低有关。
3.对排泄慢或易引起电解质失调的药物耐受性下降,与老年人肾调节和酸碱代偿能力较差有关。
4.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耐受性下降,与老年人肝功能下降有关。
5.对胰岛素和葡萄糖耐受力降低,与老年人大脑耐受低血糖能力较差,易发生低血糖昏迷有关。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1.精神症状2.直立性低血压3.耳毒性4.尿潴留5.药物中毒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1.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老年人常患多种病,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