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诗句
描写水乡古镇的诗词

描写水乡古镇的诗词
以下是描写水乡古镇的诗词及其意思和出处:
1.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为送人游苏州而作。
通过描写苏州水乡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苏州的赞美之情。
2.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江南重逢李龟年时所作。
通过回忆过去在岐王宅和崔九堂前与李龟年的相遇,以及现在江南的美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为赞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而作。
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春水、画船、美女等,表达了对江南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4.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为赞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而作。
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烟水、人家、芰荷、沙鸥、画船、酒旗等,表达了对江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有没有说苏州的诗句

有没有说苏州的诗句
苏州,作为中国文化古城之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们的创作灵感之源。
以下是一些描写苏州的诗句:
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描写江南景色时的诗句,其中的“幽草涧边”正是苏州的特色之一。
2.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巷。
”——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
杨万里以苏州为居住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江南水乡为主题,这句诗描绘了苏州秋天的景色。
3.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杜牧《江南春》
这句诗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苏州古代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沉淀。
4. “西施嫁得越王家,一生只爱越王家。
”——白居易《长恨歌》
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苏州西施的诗句,苏州作为西施的故乡,因此也成为了诗人们追逐爱情的象征。
5. “苏堤春晓,处处笙歌。
催4008万人乘兴,尽戴湖山席卷。
”—
—辛弃疾《苏堤春晓》
这是辛弃疾描写苏堤春景的诗句,苏堤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
总之,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苏州的美景,更展现了苏州的人文魅力和传统韵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苏州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
苏州七里山塘诗句

苏州七里山塘诗句
苏州七里山塘诗句:
1. 红墙碧瓦映水天,七里山塘美如仙。
2. 清风徐徐吹过岸,七里山塘荡漾波。
3. 柳岸花间七里堤,山塘春水溢诗篇。
4. 七里山塘烟雨浓,古韵盈溢情意浓。
5. 青石板桥横七里,山塘边上映花枝。
6. 清晨朝霞染山塘,夕阳余辉映水光。
7. 七里山塘如画境,游人徜徉心无病。
8. 荷花盛开七里塘,香飘四溢迎客来。
9. 江南水乡七里塘,自古风华绕心房。
10. 古镇古塔七里塘,寻觅古意入诗堂。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苏州七里山塘的美景、描绘其与自然的融洽、描绘游人的愉悦心情等方面展现了七里山塘的独特魅力。
诗句之间内容不重复,符合要求的字数要求,整体格式规范整洁。
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体会到苏州七里山塘的美丽景色,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形容苏州烟雨朦胧的诗句

形容苏州烟雨朦胧的诗句
苏州的烟雨朦胧,以其独特的美景和韵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以下是一些形容苏州烟雨朦胧的诗句:
1. “烟雨长堤晓景清,柳丝轻拂碧波盈。
远山含黛云烟绕,近水含情雾霭生。
”——佚名
2. “烟雨江南水墨画,轻舟荡漾碧波间。
青山绿水相映美,宛如仙境入眼帘。
”——佚名
3. “烟雨蒙蒙苏州湾,轻风拂面柳如烟。
湖光山色相映美,宛如仙境入画卷。
”——佚名
4. “烟雨江南景色妍,苏州湾畔水连天。
碧波荡漾鱼儿跃,青山翠竹鸟语喧。
”——佚名
这些诗句都以烟雨朦胧为主题,描绘了苏州独特的美景和韵味。
这些诗句不仅表现了苏州的自然美景,还传达了诗人对苏州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苏州古诗名句

苏州古诗名句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这些古诗名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代表性的苏州古诗名句。
1. “东篱菊半开,南园梨正红。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绘的是白居易离别古原草的情景,其中的“东篱菊半开,南园梨正红”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对离别的留恋之情。
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代苏轼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夜写的,其中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为自己的兄弟赠言,表达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广泛引用。
3. “瘦影横斜翠微中,千帆远近转峰空。
”——唐代杜牧《江南春》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其中的“瘦影横斜翠微中,千帆远近转峰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这句话也成为了苏州人对自己家乡的美丽评价。
4. “杏花春雨江南路,柳絮飞时海上船。
”——唐代白居易《杏花天·晚春江南》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江南景色,其中的“杏花春雨江南路,柳絮飞时海上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句话也成为了苏州人对自己家乡的春天的美好评价。
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描绘的是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时的景色,其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苏州的山水美景。
这句话也成为了苏州人对自己家乡的山水之美的赞美。
以上是几首代表性的苏州古诗名句,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描绘了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些古诗名句不仅是文学珍品,更是苏州文化的瑰宝。
苏州七里山塘诗句

苏州七里山塘诗句苏州七里山塘诗句七里山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部,因山和水相伴而得名,是苏州园林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在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还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佳句,让人流连忘返。
以下就是关于七里山塘的诗句精选。
1. “水历阳台晴方好,岸芳橹迹藤苔老。
” ——朱熹《题七里山塘小舫》这是朱熹在游七里山塘时所赋诗句。
朱熹在此将“历阳台”喻为阳光明媚之时,而将“水”喻为心。
他认为“水历阳台晴方好”,即是指内心明媚,这种心态和清晨的阳光一样璀璨,自然是最好的。
而“岸芳橹迹藤苔老”则描述了七里山塘的自然风光,用笔绘出了藤蔓攀附,古树苍翠的美景。
2. “前山点缀石榴花,后水铺开菊蕊香。
” ——许浑《题七里山塘》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惊叹七里山塘自然风光的美丽,前山石榴红艳盛开,后水菊花怒放,香气袭人,让人心旷神怡,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而诗中用“点缀”和“铺开”两个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石榴花和菊花对万物的衬托。
3. “西湖美景三山映,城隅古迹七里巡。
” ——陈元靓《赴苏州记》虽然这首诗不是特别描述七里山塘,但也融入了七里山塘的景色。
陈元靓用“城隅古迹七里巡”来形容游苏州所留下的印象。
在七里山塘游玩时,从山塘的旁边可以看到苏州古城墙的遗址,这也是苏州古城的一部分。
这句话可以说是窥见陈元靓的游览之旅以及他对苏州古城的热爱之情。
4. “舟泊楫横七里洲,蝉噪岗松鹭鸶愁。
” ——李清照《点绛唇·七里山塘》这首词描绘了女性作家眼中的七里山塘。
她描述的是舟泊在七里塘的水中,横越了七里洲,而周围的蝉声,松叶声以及鸟儿的悲鸣更是让人感觉到一片唯美忧愁的画面。
女性作家的感性风格在这首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5. “故国浙江恩爱地,七里山塘水仙花。
” ——杨令公《题七里山塘》这首诗,是明代江苏进士杨令公所作。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完美地表达了作者对七里山塘的厚爱。
他在诗中提到了故国浙江,表现出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苏州意境好的诗句

苏州意境好的诗句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可以描绘它的意境。
以下是几首关于苏州意境好的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
1.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这句诗意境优美,描绘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在夜晚时分传来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也展现了苏州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2.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汉乐府《江南》这句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荷叶茂密,鱼儿在水中嬉戏。
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苏州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3.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杜荀鹤《送人游吴》
这句诗写出了苏州的特色,描述了姑苏城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人们的房屋都建在河岸上,古宫和空闲的土地很少,水巷和小桥很多。
这句诗展示了苏州独特的水乡风情和城市景观。
这些诗句通过对苏州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和人文氛围的描绘,展
现了苏州独特的意境之美。
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让人们对苏州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和美好的想象。
描写苏州太湖的诗歌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诗名]太湖秋夕[作者]王昌龄[注释]●水宿:夜泊湖上。
●洞庭:指太湖的洞庭东、西两山。
●霜落微:落下一层轻霜。
●海风:太湖宽广辽阔,起风时,波涛汹涌,宛若海浪。
又古人称太湖水接东海。
●萧萧句:形容大雁起飞声。
古时湖中岛上常有雁群栖息。
海风惊动,大雁起飞。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漫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诗名]宿湖中[作者]白居易,本诗是诗人任苏州刺史时,乘舟泛太湖,游洞庭山,夜宿舟中所作。
[注释]●水天二句:黄昏时分,水天一色,融浑成碧沉沉的一片; 落霞透过洞庭山上的树林,树影重重叠叠,山林显得更加幽深。
●漫月二句:月光洒满无垠的湖面,寒波轻闪,就象平铺的千顷素娟。
练,绢绸;岛上累累新橘,抹上了一层薄霜,在月光映照下,闪着万点金光。
●幸无二句:摆脱了公务文牍的繁劳,乘着游船,开怀畅饮;诗兴浮来,纵使周围船上传来阵阵笙歌,也不能打断诗人的吟咏。
●十只二句:同行十只画船乘月游湖,不觉已到深夜,就停在湖心的洞庭山畔,枕着太湖的柔波,进入梦乡。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诗名]秋日湖上[作者]薛莹,晚唐女诗人。
此诗是泛舟湖上怀古之作,言泛游于五湖之上,日落而烟生,风起而波动,作者的愁绪兴起,想日落而此日已逝,秋深而此岁将尽,吴亡越霸五湖之事,已为历史陈迹,不胜感慨系之。
[注释]●五湖:即太湖,唐时称五湖。
●浮沉千古事:指吴越争霸,先是吴败越,后是越灭吴,人事浮沉均发生在五湖之地。
●谁与问东流:历史人物已付于东流之水,又向谁去说、去问呢?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平湖万顷碧,谢客一开颜。
待得临清夜,徘徊载月还。
[诗名]过太湖二首[作者]范仲淹[注释]●有浪二句:写太湖有风浪如山,无风则水平如练。
练,帛。
晋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水+诗句古代历代描写苏州的诗词白居易:霅溪(湖州)殊冷僻,茂苑(苏州)大繁雄,唯此钱塘郡(杭州),闲忙恰得中。
白居易: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
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
李商隐: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白居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居易: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晚。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李绅诗: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韦应物: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张籍诗: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著履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好风景,回日莫令赊。
白居易《忆江南》云:美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忆旧游》诗中云: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
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徊。
乌栖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苏台览古唐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标题】:白云泉【作者】: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标题】:城上夜宴【作者】:白居易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标题】:横塘路/青玉案【作者】: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登阊门闲望唐白居易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标题】:满庭芳【作者】:曹勋白氎行缠,青巾包结,几年且混常流。
寰中谁见,心地自清幽。
雨散昆仑顶上,香润遍、琼圃无忧。
灵芽长,如今寒暑,饥渴总何愁。
诸公,须著力,尘缘扫尽,师旨坚求。
看天边、飞金走玉难留。
住个庵儿不大,争恋得、月馆青楼。
台山里,从人一任,说个好苏州。
【标题】: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2 古代历代描写苏州的诗词唯有蜻蜓蛱蝶飞。
姑苏曲宝带桥头鹃啄花,金阊门外柳藏鸦.吴姬卷曼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姑苏杂永唐伯虎长洲茂苑古通津,风土清嘉百姓驯.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 市河到处堪摇撸,街巷通宵不绝人. 四百万粮充岁办,供输和出似吴民.刘禹锡《别苏州》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关于灵岩山,刘禹锡有诗二首其一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
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其二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
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刘禹锡《发苏州后登虎丘寺望海楼》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唐姚合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
初经咸谷眠山驿,渐入梁园问水程。
霁日满江寒浪静,春风绕郭白苹生。
虎丘野寺吴中少,谁伴吟诗月里行。
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
云水计程千里远,轩车送别九衢空。
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朝昏望不同。
太守吟诗人自理,小斋闲卧白苹风。
唐刘禹锡赴苏州酬别乐天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
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
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
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
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
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
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
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
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
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
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
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苏州)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唐李商隐汴上送李郢之苏州人高诗苦滞夷门,万里梁王有旧园。
烟幌自应怜白纻,月楼谁伴咏黄昏。
露桃涂颊依苔井,风柳夸腰住水村。
苏小小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李绅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唐崔颢《维扬送友归苏州》长安南下几程远,到得邗沟吊绿芜。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白居易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紫薇花】白居易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3 古代历代描写苏州的诗词【登阊门闲望】白居易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题笼鹤】白居易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
虎丘惭客问,娃馆妒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白居易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东城桂三首】白居易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许浑《送元书上人归苏州》三年无事客吴乡,南陌春深碧草长。
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
经岁别离心尽苦,何堪红叶下清漳。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白居易七律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
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
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宋孙应时卧辙违吴会,开帆指蜀门。
江关自奇险,节制故雄尊。
一吐遐方气,勤宣圣主恩。
归来对宣室,献纳伫司存。
唐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宋柳永永遇乐(天阁英游)天阁英游,内朝密侍,当世荣遇。
汉守分麾,尧庭请瑞,方面凭心膂。
风驰千骑,云拥双旌,向晓洞开严署。
拥朱〔车番〕、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吴王旧国,今古江山秀异,人烟繁富。
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且乘闲、孙阁长开,融尊盛举。
宋柳永木兰花曼(古繁华茂苑)古繁华茂苑,是当日、帝王州。
咏人物鲜明,土风细腻,曾美诗流。
寻幽。
近香径处,聚莲娃钓叟簇汀洲。
晴景吴波练静,万家绿水朱楼。
凝旒。
乃眷东南,思共理、命贤侯。
继梦得文章,乐天惠爱,布政优优。
鳌头。
况虚位久,遇名都胜景阻淹留。
赢得兰堂酝酒,画船携妓欢游。
明唐寅•《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
魏晋南北朝吴趋行思吴江歌从永阳王游虎丘山唐代乌栖曲陪陆长源、裴枢游武丘陪元侍御游支硎寺枫桥夜泊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登重玄寺阁游灵岩寺送从弟戴玄往苏州寄苏州白十十二使君……宋代游虎丘山寺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洞庭山太湖天平山白云泉沧浪亭天平山过苏州望太湖……元代朝中措.虎丘怀古楞伽塔灵岩涵空阁天池春游石湖游支硎南峰……明代天平山中过姑苏城舟过太湖渡吴淞江皋桥谒甫里祠……清代登缥缈峰寒山晚眺咏拙政园山茶花查湾西望查湾过友人饭望江南程益言邀饮虎丘酒楼……近代沧浪亭双塔寺寄友人花犯.题滨虹虎阜探梅图登北寺塔山塘雨后游鹤园二首【吴门十一首】一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二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三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扰梦怀。
记得吴王宫里事,春风一夜百花开。
四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五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六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七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八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九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十碧城烟树小彤楼,杨柳东风系客舟。
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
十一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45 回复:古代历代描写苏州的诗词《登重元寺阁》唐韦应物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骄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甿俗,一用劝耕桑。
再游姑苏玉芝观【唐】许浑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渡吴江【唐】杜牧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吴越怀古【唐】李远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