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10大并购事件
并购案例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正式合并,中国网通品牌 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截止2009年5月1日,商务部有关官员证实, “两通”的合并方案尚未依法向有关政府当局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
截至本报截稿,这项合并案当事方的中国联通尚未就该合并案是 否经过经营者集中申报和审查做出明确答复。
国资委有关司局官员亦证实,涉及中央企业的多起合并重整,未 履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和审查程序。
记者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向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张保英、证券事务代表杨九英、联通负责新闻采访联络的部门以及联通 官方网站载明的传真和电子邮箱地址,发去采访提纲,询问联通、网通 合并是否向商务部进行了经营者集中申报。张保英称,已经接获提问, 但按照公司规定,不能回答记者所提出的任何问题。截至本报截稿,联 通方面尚未就采访提纲所列问题给予答复。
上述《资产重组报告书》、《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和 《法律意 见书》将“反垄断”作为“合并建议实施的先决条件”,称“合并建 议已获得所有所需的相关政府或监管机构的备案、通知或豁免,且适 用的反垄断或类似法律和法规(如适用)规定的等待期已到期或终止”, 否则“本次交易将不能实施或最终完成。”
上述《法律意见书》经办律师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吴刚律师, 与联通签有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对《法律意见书》中,包括联通、网 通重组交易中的反垄断等任何问题,发表任何评论。吴告诉本报, 《法律意见书》中的任何问题,只能与联通方面联系。
《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申报标准 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 施集中。《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对申报标准做出 了规定,即: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 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或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 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 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涌动的并购热潮

2 0 0 8 年 3 月 2 6 日 中联重 科公 告称 将 以 3 4 0 0 万 元 收 购 陕西 新 黄 工 1 0 0 %
,
,
的股 权并拟对 其增资 1 . 9 亿元 。
4
月4
日 ,
又 宣布将收购东风 汽车旗下 的湖南汽
车车桥厂 。
6 月25 日 .
中联 重 科 与 共 同 投 资 方 弘 毅 投 资 、
的先河 。
柳 工 在 2 0 0 8 年 2 月 2 2 日 以 8 9 5 7 万 元 的价 格 收购 蚌 埠 振 ;中安 利 1 0 0 % 的 股
权 ,
成立 了
“ 安徽柳工 起重机有限公 司 ” 。
山推股份则于 20 0 8 年 5 月 16 日 以 150 0 万 元 收购湖北 楚天 1∞ % 的股 权 .
并在收购完成后 出资3 4 50 万 元 对其增资扩股 改制 为 ” 山推楚天 工 程机械有限 ,
”
公司 。
各种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 20 0 8 年 原 本就 孕育着并购机遇 龙头企 业 的
,
,
相继 战略扩张 .
使得 20 0 8 年 中国的建筑工 程机械行业 并购热潮涌动 ,
并将持 续 。
ek
企业 。
这是 马尼 托瓦 克进入 中国市场 10 年来第一
起直接面 向中国企业 的并购 。
20 0 8 年的并购热潮 ,
与 以往不 同 的是 ,
国有企 业 经 过近 几 年 的高速 发展 和
积淀 .
不 但积极加入 了并购浪潮 .
而 且 成为 了敢 为人 先的弄 潮 儿 ,其 中最 具 代源自表 性 的企 业 当属 中联 重科 。
正 式完成 了对 山工 的
十大企业并购案例

No.1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No.2 TCL并购汤姆逊时间:2004年1月并购模式:并购问题知名企业。
2004年1月,与法国汤姆逊达成协议,7月底成立合资公司TTE。
李东生认为,汤姆逊有品牌、技术和欧美渠道,而TC L可借之作为欧美市场,规避反倾销和专利费的困扰,并喊出“18个月扭亏”口号。
但并购后连续两年报亏,2006年10月底,除OEM外,TCL不得不将其欧洲彩电业务砍掉。
并购难点:1.汤姆逊彩电业务连续多年巨额亏损,2003年达17.32亿元,而TCL年净利润只有7亿元;2.整合汤姆逊资源难度非同一般。
最新挑战:TCL要战胜自己的高期望,“这一仗输不起。
”典型经验:1.通过并购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获得了突破全球市场、技术和供应链的机会;2.借此提升全球知名度;3.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等也最终放弃了,并购衰弱品牌值得反思。
前景预测:目前失败,未来翻身难度大。
No.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时间:2005年8月11日并购模式:雅虎品牌授权阿里巴巴。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 腾讯收购腾讯音乐2016年,腾讯收购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这一收购让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互联网音乐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此之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腾讯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饿了么,这一行动被视为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的重要一环。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地位,并与美团等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竞争。
3. 万科收购绿城2015年,万科收购了绿城中国的一部分股权,这一收购让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通过此次收购,万科与绿城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了一系列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4. 百度收购爱奇艺2010年,百度收购了爱奇艺,这一收购让百度在视频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爱奇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内容资源,百度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视频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5.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通2008年,中国移动收购了中国铁通,这一收购让中国移动得以涉足固网宽带市场。
在此之前,中国铁通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分割固网宽带市场,中国移动的进入打破了这一格局,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6. 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单车2018年,美团点评全资收购了摩拜单车,这一收购让美团点评在出行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此之前,摩拜单车与ofo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美团点评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7. 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2016年,滴滴出行收购了优步中国业务,这一收购让滴滴出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出行市场的领导地位。
优步中国作为当时中国市场份额第二的出行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司机资源,滴滴出行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出行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8. 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2019年,苏宁易购全资收购了万达百货,这一收购让苏宁易购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零售市场的布局。
2008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揭晓

2008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包括: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亚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中海油服CEO兼总裁袁光宇,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2008中国十大并购事件”包括:中国铝业联手美国铝业入股力拓,中国钢铁业并购重组,中国电信业重组,平安收购富通导致巨亏,中石化成功竞购加拿大石油公司,三元并购三鹿,盈科拓展、中国网通全面私有化电讯盈科,鹏润系并购事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颁布,新浪收购分众户外数字媒体1月7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并购公会轮值主席、银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朱利在京宣布了“2008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鹏润系并购事件赫然在列。
同时入选的并购事件还有:中铝联手美铝入股力拓、中国电信业重组、平安收购富通导致巨亏、三元并购三鹿、并购贷款开闸、新浪收购分众等标志性事件。
此外,马蔚华、朱新礼、肖亚庆、胡晓炼、唐双宁、袁光宇、常小兵、曹国伟、曹培玺、詹纯新荣登“2008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
首次获得国际铁矿石谈判发言权“此次评选标准涉及开创性、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阳光并购等一级指标,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行业发展、社会影响、价值创造等二级指标。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轮值秘书长、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弘介绍。
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中,中国铝业联手美国铝业入股力拓位居第一。
2008年2月初,中国铝业公司宣布联合美国铝业公司,以约1054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价格,获得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力拓的伦敦上市公司12%的股权。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也是全球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
“此次入股打乱了必和必拓并购力拓进而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计划,也使中国第一次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具有一定发言权。
”朱利点评说。
中铝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亚庆也因此入选十大并购人物。
2008十大并购案

2008年即将过去,在这个激情与困境交错的年份里,许多企业倒下了,但是更多的企业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并且准确地抓住了机会,一次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并购重组行为,为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了海外,刷新了“中国创造”的品牌印象,续写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故事。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民族品牌存亡之争汇源果汁9月3日发布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
这次收购行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范围,引起了国内各界对民族品牌生死存亡的热烈讨论。
直到12月4日,商务部首次公开表态已经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申请进行立案受理,这一收购案才终于有可能获得官方表态。
尽管商务部对此前类似的凯雷收购徐工案采取了不了了之的态度,但有关专家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一次市场行为,有希望获得批准。
汇源在公告中称,可口可乐公司已确认其现在的意向是利用其作为一家全球性饮料公司的专长进一步发展汇源品牌;汇源相信,完成收购建议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员工、客户和中国整体经济的最大利益;此外,汇源将与可口可乐公司一起努力,确保在合理可行的最早时间达成先决条件。
而可口可乐亦表示,购汇源是为实现本地化战略,实现果汁资源的本土化,并否认收购汇源果汁后,可口可乐会形成行业垄断。
国内其他果汁企业反对收购的态度一直非常鲜明,显然如果可口可乐完成收购,将对他们的市场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
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保护民族品牌还是顺应商业规律?这或许更多的是政府、企业、观念之间的博弈。
招行收购永隆银行布局长远谋求海外市场截至10月底,招行全面收购了永隆银行。
在今年发生的金融企业海外并购案中,招商银行以每股156.5港元、总额超过300亿港元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宗。
在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剧烈的情况下,有人说招行颇有战略眼光,也有人对此项并购的昂贵代价提出了质疑。
2008中国十大并购评选

更 多 详 情 敬 请 登 录 ,
孥 :
WWW
m
.
a—
c h ;I" I a 10
口m
一
网罗风 云 人物 汇 聚焦点事件
巾国十大并购评选
K ,
“ 中国十大并购 ” 评选活动 由全国工 商联并购公 会 、 全球并购研 究中心 . 中 国 并购菱 易 网 举办 。 从 2 0 0 0 年 至 今 , “ 中 国 十 大 并购 ” 评 选活动 已连续 成功肆 办了8 年 , 几年来 , 评选将中国经 济领域的风 云 人物和极具 震撼 力的焦点事件Jl 乎 全部 网 罗其 中 , 事件本 身及 评选备受并购 业 界和海 内外经济界所关注 。 经 过 多 年 的积 累和沉 淀 , “ 中 国 十 大 并购 ” 评 选 活 动 的知 名度 、 影 响 力与权 威性 日臻 成 熟和强大 , 已成为中国经济界知名的活动品牌 。
“ 2 0 0 8 年 中 国 十 大 并 购 ” 评 选 已 全 面 启 动 , 此 次 评 选 必 将 对 中 国 并 购 市 |;i! 逐渐走 向规范 和成熟 , 对 中国 企业 的全球化 进程起到 巨 大的推动作 用 。 欢迎社 会 各界 人士 通过相 关机 构或登陆 “ 新浪网” . “ 中国并购 交 易网 ” 参与评 选 。
别人恐惧 我们贪婪——2008中国最具并购价值上市公司50家榜单:该是浙商出手的时候了

P E C IA L S
圆
我 们 贪婪
几 个 月 时 问 华 尔街 五 火投 资 银 行 去 掉 其 三 剩下 短短 5 0 0 米 从 天 堂 剑 地 狱 两个 高盛 和 摩根 斯 坦 利转 为 银 行 控 股 公 司 全 球 股 市 纷 纷 上 演 跳 水 大 戏 上 证 指 数 从 6 0 0 0 多 点 跌 ~ q2 0 0 0 点 下 方 去年 年 底 全 围 股 民 都住 嘲 笑 买 了 中 国石 油 的股 民 而 今 哪 只 股 票能 比 中 国石 油 好 ? 经 历 过 股价 腰 斩 再 腰 斩 之 后 似 乎 遍 地 是 千 淘 万 漉 虽 辛苦 吹 尽 狂 沙 始 到 金 ! 黄 金 了 乱 世 出英 雄 乱 市 也 出大 企 业 企 业 洗 牌 的 过 程 也 是企 业 并 购 的机 会 别 当前 市场 环 境 下 什 么 样 的 企 业 值 得 投 资 家 去 淘 金 ? 本 刊 策划 推 出 《 人 恐 惧 我 5 0 家 上 市 公 司》 榜 单 和报道 既 具 备 投资 并 购价 为 你 挖掘 们贪婪 中国 最 具 并 购价 值 值 义 具备 定 并 购 可 行 陲的上 市 公 司
这些 行 业 冠 军
遇
,
许 多具有战略并购价值的上 市 公 司
,
幢 E》 五
但是
“
,
股 价 出现 历 史性超 跌 甚 至 更低
,
市盈 率降 至十 倍
,
( 作 者 系 浙 江 华睿 投 资 管 理 有 限 公 司 董
事长)
中的绝 大 部 分 停 留在
54
Z HE S HAN G M A G A Z IN E
业 ? 我认 为
一
榜 单 的推 出 并购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中国10大并购事件有关评选标准的说明对于企业来说,并购更多的是考虑战略价值,能够较快而有效地实现企业的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行业龙头在行业内掀起的并购可能会改变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并且会成为行业并购的标杆;而一个典型的并购也会预示市场的一种趋势。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2008年的并购市场,我们选取了2008年10大并购事件。
标准1:并购事件的行业影响一起行业内的典型并购往往会在行业内掀起大的浪潮,因为并购极有可能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形成寡头垄断,甚至导致一个企业在行业内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
同时,行业内的并购也会使得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促进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原来竞争已很激烈的行业。
因而将并购对行业带来的影响作为其中的一个评选依据。
标准2:并购的战略价值对于并购是否给企业带来价值存在着一定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企业往往会出于战略价值的目的实施并购,并购能够较快而有效地实现企业的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扩大市场规模。
当然,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以并购后的有效整合为前提的。
有理由相信,未来企业进行财务并购将会越来越少,而从战略价值的角度、进行产业并购会是企业最主要的出发点。
因而将企业并购的战略价值也作为一项评选依据。
标准3:对未来并购市场的影响一项典型的并购其并购手段、估值方法、以及操作思路都会成为未来并购的风向标,或者成为未来并购市场的一种趋势,会让以后的并购市场参与者引经据典。
中国并购市场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并购手段,相信未来在并购市场会有更多的创新。
因而并购事件对未来并购市场的影响也是评选依据之一。
标准4:并购事件的交易金额一项大的并购事件其并购金额,即其并购规模也是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
并购金额的大小即并购规模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并购事件的影响、并购方的战略价值、被并购方的行业地位等。
因而并购事件的交易金额必然会受到关注。
此次评选过程中,我们将并购金额列为评选标准之一。
1中国铝业收购力拓12%的股份2008年2月1日,中国铝业公司对外宣布,其通过旗下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下称SPPL)公司购买力拓(Rio Tinto plc)12%股份,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
力拓是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的全球第二大矿业集团、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
2007年11月初,必和必拓曾提议以3股换力拓1股进行并购。
但由于力拓董事会认为必和必拓的报价太低予以拒绝。
按照此前必和必拓提出的换股收购建议,对力拓的估价超过1400亿美元,此次中铝以140.5亿美元获得力拓12%股份,相对而言算是便宜的。
此外,中铝成为力拓股东之后,令必和必拓收购力拓成功前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SPPL注册于新加坡,由中铝全资拥有,美国铝业公司(下称美铝)对SPPL出资12亿美元,这笔出资通过可转换金融工具(Convertible instrument)来实现,美铝可选择将这笔资金变成在SPPL的持股。
○点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国际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而一旦必和必拓成功并购力拓,“两拓”在原材料市场的定价权必然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中铝并购力拓完善了上游产业链,能够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实施一定的影响。
○上榜理由: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原材料定价的开始2美的收购小天鹅美的电器协议收购国联集团持有的8767万股小天鹅A股股票事项已于2008年4月7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了股权过户变更登记手续。
这意味着,收购事项所涉及的收购款项支付和股权过户手续均已完成。
上述收购事项完成后,美的电器直接持有小天鹅A股8767万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4.01%,为小天鹅的第一大股东。
同时,美的电器还通过境外全资控股子公司Titoni Investments Development Ltd.持有小天鹅B股1800.0006万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4.93%。
上述合计持有小天鹅股份10567.3347万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8.94%。
美的电器再次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增强了自己白色家电一块的实力。
在国内洗衣机行业前5大品牌中,海尔依然保持了洗衣机行业的领先地位,全年销售量达到809.94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3.4%,排名第2到第5位的其他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足10%。
美的电器最终成功收购小天鹅后,整个白色家电特别是洗衣机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
点评:2007年美的电器旗下品牌荣事达洗衣机产量为221万台,合肥三洋洗衣机产量为49万台,2007年小天鹅洗衣机产量为262万台。
美的收购小天鹅后,两家公司洗衣机年产量将直逼国内洗衣机行业产量最大的海尔。
美的电器在洗衣机市场的份额将突破10%,美的电器将成为洗衣机行业第二大巨头,同时也将稳定公司在白色家电行业第二位的地位。
上榜理由:并购将改变产业格局,促进行业竞争3中国平安21.5亿欧元收购富通投资50%股份2008年3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将斥资21.5亿欧元购买富通旗下从事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富通投资管理50%的股份。
这意味着平安将迅速拥有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球性资产管理平台。
据了解,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投资,是平安与富通之间的第二笔交易。
2007年11月,中国平安斥资18.1亿欧元,在二级市场陆续买入欧洲金融机构富通集团总计4.18%的股票,成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并已经逐渐增持至双方约定的4.99%上限。
富通是一家欧洲金融机构,以银行保险著称,主要业务包括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
○点评:入股富通投资目的是迅速接触欧洲的资产管理业务,对于中国平安海外投资和未来QDII产品的设计都有助益。
但由于富通投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较大,中国平安此次并购的股权已经大部分计提损失。
这为今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敲了警钟,在看到机会的时候也要注意规避风险。
○上榜理由:跨国并购中教训深刻的一笔4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2008年5月31日,招商银行宣布与伍氏家族签署协议,以193亿港元购入香港老牌银行永隆银行53.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招行将以现金支付收购代价,所需资金全部以自有资源支付,不会增发股份融资。
招行支付的收购代价相当于每股156.5港元。
此次收购将使招行获得香港的成熟银行网络,共享永隆30万优质客户,以及引入永隆的产品服务经验。
对于香港银行业来说,这次收购则可能加剧香港本地银行的竞争。
永隆银行由伍宜孙于1933年创办,能提供全面银行服务。
该行2007年底的资产总值为930亿港元,现有分行42间,职员总数逾1600人,目前是排名第四的香港本地独立银行。
永隆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3.72亿港元,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为11.5%,去年底的资本充足比率为14.7%,年度内平均流动资金比率为46.8%。
○点评:永隆银行在香港属于中小类型的银行,但在永隆银行的股权出售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几乎都参与了竞拍,最后招商银行成交的股权价格超过永隆银行净资产3倍。
说明国内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步伐正在逐步的加快。
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的共识。
○上榜理由:2008年银行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5中钢集团收购Midwest2008年年3月14日,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证券市场发布“要约收购公告”,宣布对Midwest公司进行全面要约收购;至2008年7月10日,中钢集团获得Midwest公司50.97%的股份,获得控股权;截至9月15日,中钢集团共获得98.52%的股权,此次收购中钢集团共支付了13.6亿澳元(约合13亿美元)的收购金额。
中钢是Midwest主要的商业伙伴和长期的支持者,现在中钢将充分利用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来开发和运作Midwest拥有的大规模矿业项目,比如WeldRange赤铁矿项目和Koolanooka磁铁矿项目。
Midwest公司是一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专门从事铁矿资源开发的公司,在西澳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点评:中钢通过收购Midwest,将在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的未来开发中扮演重要且富有建设性的角色,而中钢集团欲借这家澳大利亚铁矿企业来加速矿场及港口的建设,以尽快向中国国内进行铁矿石供应;中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一起海外金属企业并购案○上榜理由:央企海外敌意并购首胜6中海油服完成对挪威Awilco公司的整体并购中海油服于2008年9月22日在挪威正式宣布,顺利完成对挪威Awilco公司总值171亿元人民币的整体并购,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上市的Awilco将并入中海油服的挪威子公司。
Awilco公司于2005年1月在挪威成立,2005年5月在挪威奥斯陆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海洋石油钻井业务,业务范围已覆盖澳大利亚、挪威、越南、沙特阿拉伯和地中海五个国家和地区。
Awilco公司现有和在建的平台共13艘,包括已经投入运营的5艘新建自升式钻井平台及2艘生活平台,并有3艘自升式钻井平台和3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在建造中。
此外,该公司还拥有再建2艘半潜式平台的选择权。
○点评: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在石油日益匮乏的基础上,未来几十年海上油田钻井业务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海油服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石油钻井企业,挪威Awilco拥有先进的钻井技术,双方的合并对中海油服的整体业务拥有很强的技术支撑。
○上榜理由:中国能源产业收购非油气资产中价值最高也最具技术含量的海外并购案7可口可乐拟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9月3日,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准备以196.5亿港元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品牌企业汇源果汁,这也将成为可口可乐迄今为止在中国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根据汇源果汁发布的公告,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 Industries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其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
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汇源果汁将成为Atlantic Industries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撤销其上市地位。
可口可乐公司自1979年在中国开展业务,其业务以带气饮料品牌可口可乐,雪碧,芬达最为知名。
近年该公司积极发展一系列不带气饮料,包括果汁饮料美汁源果粒橙及原叶茶饮料,以供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为配合这发展策略,可口可乐公司计划通过此项收购加强饮料业务。
如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公司将会利用其跨国饮料公司的国际专业优势,进一步发展汇源果汁品牌以配合中国消费者不断转变的需求。
但是否成功需视中国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点评:可口可乐此次并购非常突然,当人们都在质疑美国和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下滑的过程中,可口可乐开始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企业,而且要约价格是汇源果汁的股价3倍左右。
可口可乐行业整合的力度和魄力都非常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