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教案1

合集下载

《菩萨兵》语文教案及反思

《菩萨兵》语文教案及反思

《菩萨兵》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菩萨兵》,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菩萨兵》及相关背景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菩萨兵》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菩萨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菩萨兵的形象。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5. 实践拓展(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朗读能力。

(2)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小练笔。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菩萨兵》。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3)预习下节课内容。

8.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菩萨兵》的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练笔的情况。

七、教学改进:1. 在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 在合作学习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优质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优质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优质教案范例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优质教案范例一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2.揭题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5.再读课题(二)探究体悟1.躲红军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师穿插介绍红军(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2)指导朗读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2.找藏胞(1)(PPT)指名读(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4)指导朗读(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3.抢春耕(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指名读并说原因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4.夸红军(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组内练说班内交流(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菩萨兵》教案优秀7篇

《菩萨兵》教案优秀7篇

我讲《菩萨兵》篇一(第一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我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丢字、不漏字、不加字、不读错字和不读破句,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我已经读了遍课文,我还标出了小节号,圈出了生字。

课文共有自然段。

2.查词典了解词义:菩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3、在读课文时,我发现有些词语很难理解:我准备查工具书或者请教老师理解这些词语,我还有更好的办法:。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读了课题《菩萨兵》,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2.我最想解决的问题是:【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2)“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4)“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①发自内心赞美的语气②无可奈何的语气③关切的语气④命令号召的语气)先给加点字注音,再想一想用什么语气来读?用你选择的语气读读。

同桌互相欣赏。

2.我发现本文长句很多,最难读的句子是:我会给这些长句划出停顿线,经过练习,我已经能读好它们了!【收获集合】,我来归纳1.识记课文的生字,我有许多金点子呢:【课外链接】,我知道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

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造句:热火朝天:尽心尽力:2.比一比再组词:消()胞()休()涂()悄()抱()体()途()3.通过初步学习课文,我知道课题中的“菩萨兵”是指,他们帮助藏胞,以实际行动使藏胞返回家园,深受藏族同胞的。

《菩萨兵》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一份

《菩萨兵》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一份

《菩萨兵》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一份《菩萨兵》教学设计方案 1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节,知道藏族同胞吃尽__的苦头,一听说又有__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好好观察课文最后的这幅图,你能告诉我你看懂了什么吗?二、学习第8、9两节:1、学生看着图上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描述出当时的情景。

(军民一家亲)2、请你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情景?(8、9两个自然段)3、指名读最后一节。

理解“菩萨”对藏族同胞来说,意味着什么?出示__伏地膜拜的照片,师讲解__对菩萨、对佛的崇拜。

故事中__们把__比作他们所崇拜的菩萨,这是对__们最高的评价。

4、部队刚到__居住地时,藏胞们都早早躲进了深山,不敢露面。

怎么到后来夸奖官兵是“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呢?”转变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三、学习第2到7节。

菩萨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地慈善,从哪里可以体会到__官兵的菩萨心肠呢?引到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可以做如下引导,相机进行教学:本来是来这里做什么的?(休整)他们休整了吗?他们在这里做什么了?1、找藏胞: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围绕以下问题朗读、感悟a、“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b、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估计学生能说到山里很冷、很潮湿,身体受不了,山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饿着肚子;山里有野兽出没,可能会受到伤害等)c、从__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__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__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2、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A、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了解“节气”。

b、理解__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B、课件播放“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菩萨兵》教案

《菩萨兵》教案

《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以“菩萨兵”为题目。

能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交流,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一、回忆人物,引出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师生交流,了解朱德。

3、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以回忆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 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猜测和满含感情地读课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更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主学习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2、学生自学课文3、师:大家刚才都自学了课文,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自学情况。

教师巡视。

表意见。

三、交流展示1.词语关师:请同学们,把书合上。

离开书本,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词语①指名读②领读、齐读③你知道这些加点词语的意思吗?师:大家读得很正确,但没有读出词语的特有味道,想读出味道,让我们放到课文中读读。

2.句子关(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2)“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4)“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①发自内心赞美的语气②无可奈何的语气③关切的语气④命令号召的语气)3.课文关(1)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以“菩萨兵”为题目?(2)交流展示。

4.生字关1.重点指导“藏”、“段”和“糊”三字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堂小结:略五、作业: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生字组两个词,生词抄写四遍。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菩萨兵的战斗故事,教育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学习菩萨兵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菩萨兵图片、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菩萨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菩萨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菩萨兵,体验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习卡片上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菩萨兵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兵》2. 主要内容:a. 菩萨兵的定义与意义b. 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c. 菩萨兵的战斗故事d. 菩萨兵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b. 请举例说明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c. 谈谈你对菩萨兵的感想。

2. 答案:a. 菩萨兵是指在我国历史上,为了保卫国家、民族,勇敢战斗、舍生忘死的士兵。

b. 例:菩萨兵在战斗中,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敢冲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有了深入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战斗英雄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了解菩萨兵的定义、意义、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菩萨兵”的含义,明白菩萨兵是指具有慈悲心、舍己为人的军人。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事迹。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菩萨兵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含义,明白菩萨兵是指具有慈悲心、舍己为人的军人。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菩萨兵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菩萨兵的事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菩萨兵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菩萨兵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菩萨兵的含义,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述菩萨兵的事迹:(1)教师讲述一些菩萨兵的英勇事迹,如抗洪抢险、支教扶贫等。

(2)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菩萨兵的品质。

3. 讨论菩萨兵的精神:(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菩萨兵精神的理解。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菩萨兵精神的认识。

4. 深入了解菩萨兵:(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菩萨兵的事迹和精神。

(2)学生整理资料,准备课堂分享。

(2)学生展示课后查阅的资料,分享菩萨兵的事迹和精神。

(3)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菩萨兵”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菩萨兵的事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理解菩萨兵的精神和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军人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并能主动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菩萨兵》教学设计_1

《菩萨兵》教学设计_1

《菩萨兵》教学设计作者:佚名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点击数:78教材分析: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能通过前预习读通文,理解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时第一时时目标:初读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文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出示: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2、检查词语及文朗读情况。

3、说说文讲了一什么事?三、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1、熟读文。

2、写词语。

第二时时目标:读讲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

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糊()耕()播()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名称或名字与实际相符合。()
(2)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3)因有所依仗而不害怕。()
(4)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课堂小结
(3分钟)
课文讲了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区,藏民因害怕躲进了山
里。朱德带领战士们帮他们耕种,使他们深受感动。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生字、新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
(14分钟)
(一)识记生字
1、小组学习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记得快。
2、注意“藏”的笔顺,把这个字多写几遍。
3、用钢笔把每个字描一描,注意写匀称。
(二)讨论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三)说说每段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查字典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 出示:
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不饶人 哪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课题
7、菩萨兵
课时
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具
教学过程
对象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引课明标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精讲点拨
(9分钟)
(一)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训练达标
(6分钟)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藏()区()段()胞()
(3分钟)
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
1、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
2、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
问题导学
(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拼读生字并组词。
3、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初读课文,自由表达对课文的感知。
板书
藏民春耕动员平平展展
同胞糊涂感激尽心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