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性调式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

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钢琴即兴伴奏是指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即兴地进行伴奏创作,根据曲目和音乐风格的要求来进行灵活演奏。
即兴伴奏技巧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还可以丰富音乐作品的层次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介绍一些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钢琴演奏者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
1. 掌握和弦进行在即兴伴奏中,掌握和弦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和弦进行是指一系列和弦的变化,通常用来构建音乐的进程和情感表达。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和弦进行,钢琴演奏者可以在演奏过程中灵活地进行和弦的转换和组合,从而丰富音乐的和声层次。
在即兴伴奏中,可以运用一些通用的和弦进行,如I-IV-V-I、Ⅱ-V-I等,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音乐风格和曲目的要求进行和弦进行的变化和创新。
2. 熟练掌握音阶和音程音阶和音程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基础技巧。
音阶是一组音符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音程序列,不同的音阶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熟练掌握各种音阶的演奏,可以让演奏者在即兴伴奏中灵活运用,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距,不同的音程可以产生不同的和声效果。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音程的演奏,演奏者可以在即兴伴奏中进行音符的变化和组合,增加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
3. 灵活运用节奏和击键技巧4. 增强乐感和表现力在即兴伴奏中,增强乐感和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
乐感是指音乐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熟练掌握乐感,演奏者可以在即兴伴奏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表现力,丰富音乐的表达和表现。
表现力是指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和体现,通过增强表现力,演奏者可以在即兴伴奏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5. 融合各种音乐元素在即兴伴奏中,融合各种音乐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元素是指音乐中的各种基本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通过融合各种音乐元素,演奏者可以在即兴伴奏中进行音乐的变化和创新,丰富音乐的表达和表现。
论彝族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钢琴伴奏编配

当代音乐2021年第5期MODERNMUSIC论彝族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钢琴伴奏编配刘华清㊀刘㊀岑[摘㊀要]中国民歌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ꎬ不同民族㊁地域和题材的民歌所体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不尽相同ꎮ钢琴伴奏编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ꎬ所综合的众多钢琴演奏技法与作曲理论知识使得其运用广泛ꎬ并促使我国的许多单声部民歌走向专业化㊁艺术化ꎮ本文以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伴奏编配为例(林凯版)ꎬ由此管窥中国民歌钢琴伴奏编配的民族化特点ꎮ[关键词]«赶圩归来啊哩哩»ꎻ广西民歌ꎻ钢琴伴奏编配[中图分类号]J61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103-03[收稿日期]2020-11-24[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 ̄19JGB143)ꎮ[作者简介]刘华清(1982 ㊀)ꎬ男ꎬ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ꎻ刘㊀岑(1994 ㊀)ꎬ女ꎬ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ꎮ(桂林㊀541006)一㊁«赶圩归来啊哩哩»背景介绍广西素有 歌海 之称ꎬ本土民歌种类繁多ꎬ风格各异ꎮ«赶圩归来啊哩哩»原是一首由广西词人古笛作词㊁黄有异作曲的一首舞蹈插曲ꎬ于1980年创作ꎬ表现了彝族姑娘赶圩[1]归来喜悦㊁欢快的心情ꎮ1979年ꎬ古笛等人来到广西隆林峨德乡ꎬ当时正值圩日ꎬ在这片欢乐气氛的感染之下ꎬ他们以赶圩路上的所见所闻作为创作点ꎬ编配一段彝族舞蹈ꎮ由此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所产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ꎬ自那以后便有了«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民族风情浓郁的歌曲ꎮ这首歌曲还以独唱㊁无伴奏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呈现在舞台和荧屏上ꎬ以其清新自然且富于原生态气息的旋律而深入人心ꎮ纵观全曲的创作特点ꎬ XXXXXXX㊁XXX 的舞曲性节奏贯穿全曲ꎬ奠定了明快活跃的情绪基调ꎮ其中ꎬ 啊哩哩 在整首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最高ꎬ这是彝族人民常用的衬词ꎬ在歌曲中并无特定㊁实际的指代意思ꎮ在展现欢快的情绪之外ꎬ作曲家在不同的段落以不同的节奏型配合着 啊哩哩 ꎬ使得该词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ꎮ㊀㊀谱例1:上例中的前四小节是歌曲的开始部分ꎬ 啊哩哩 以气息悠长㊁长时值的节奏型ꎬ类似于民歌中 长腔 的方式写成ꎬ在这里具有抒发情感的意味ꎮ而在歌曲的第一段中ꎬ速度变为小快板ꎬ急促的十六分音符赋予了 啊哩哩 以舞曲的特征ꎮ总而言之ꎬ 啊哩哩 的大量使用既令该曲朗朗上口ꎬ亦勾勒出彝族的风土人情ꎮ此外ꎬ需要提出的是ꎬ该歌曲在我国有多个伴奏版本ꎬ本文所选取的版本为林凯配的伴奏ꎮ该版的和声手法与伴奏音型在吸取西方和声技法的同时ꎬ亦最大化地贴近了民族调式的特点ꎬ因此被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三百首»中ꎮ[2]二㊁民族性伴奏和声(一)附加音和弦在传统功能和声中ꎬ三度叠置是和弦构建的原则ꎬ在此基础上的大㊁小㊁增㊁减三和弦与各类七和弦有着协和与不协和之分ꎮ不同和弦在连接时ꎬ平稳的声部进行尤为重要ꎮ由此ꎬ和声进行的基本逻辑是由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的交替循环ꎬ一方面是为了明确调式调性ꎬ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因素亦提供了音乐的张力ꎮ为了适应民族化的调式ꎬ中国的民歌编配往往会对传统的和弦结构㊁和声进行等方面做一些调整ꎮ在该曲的伴301奏中ꎬ和声材料除了主要使用三度叠置的传统和弦结构形式以外ꎬ还尝试着运用了附加音和弦等一些近现代的和声技法ꎬ力图在和弦的音响色彩上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ꎮ附加音和弦是指在原有的和弦结构中附加某个音级所形成的和弦ꎬ该音级具有独立的意义ꎬ往往不似功能和声一般需要解决ꎮ在民族和声中ꎬ附加的音级往往与和弦的根音构成六度㊁二度㊁四度等音程关系ꎮ众所周知ꎬ五声性调式音阶中容纳了大二㊁大三㊁小三㊁纯四及其它们的转位音程ꎬ这些特性音程的附加无疑会使得和弦的音响特征趋向于五声化ꎮ谱例2:上例结束的和弦本应是e调的主和弦ꎬ但是这里却附加了六度音(#c)ꎬ以增强和弦材料的色彩性ꎮ作为终止和弦ꎬ#c音并未解决ꎬ而是作为独立的音级成为Ⅰ+6的和弦结构ꎮ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ꎬ并且多用于终止和弦中ꎮ(二)旋律层次的双音形式在钢琴伴奏的编配中ꎬ其旋律的表述方法可以是单音㊁八度㊁双音或者和弦形式ꎬ不同形式的旋律表达往往与歌曲的性格㊁情绪等方面息息相关ꎮ所谓旋律层次的双音形式便是指在单音弹奏旋律的手法基础上ꎬ依据旋律的和声配置ꎬ在旋律音的下方(偶尔是上方)加上一个和弦内的音级ꎬ从而使歌曲的旋律以双音的方式表述ꎮ这种手法在即兴伴奏中十分常用ꎬ主要应用于右手ꎬ所加的双音应便于弹奏ꎮ用这种手法所奏出的旋律ꎬ音响效果较为丰满㊁厚实ꎬ所以多见于歌曲的情绪激昂之处ꎮ当然ꎬ只要控制得当ꎬ这种手法也完全可以应用于旋律的弱奏段落或乐句之处ꎬ以增加伴奏中旋律层的声部厚度ꎮ如前所述ꎬ五声性调式的特性音程乃是一些协和的音程ꎬ而不具有小二度与三全音的不协和音程ꎮ因此ꎬ在民族性的钢琴编配中ꎬ双音形式以纯四㊁大二㊁大小三度为主ꎬ并且纯四度的运用更加普遍ꎮ谱例3:上例的小快板部分乃是一段间奏ꎬ其旋律材料运用了歌曲第二段的曲调ꎬ并且主要以纯四度的双音演奏表现热烈的舞蹈ꎮ三、钢琴伴奏的编配特点(一)多样化的伴奏形式根据不同的体裁㊁内容㊁情绪㊁结构㊁风格等因素ꎬ一般可以将歌曲分为舞蹈性歌曲㊁进行曲㊁抒情歌曲等ꎮ不同体裁的歌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征ꎮ而«赶圩归来啊哩哩»便是一首舞蹈性体裁的歌曲ꎮ舞蹈性风格的歌曲一般表现积极向上㊁热情洋溢的音乐内容ꎬ富有喜悦㊁活泼㊁乐观的美学特征ꎮ一般速度较快ꎬ并拥有欢快流畅的旋律㊁鲜艳明亮的色彩㊁开朗活泼的情绪以及规整对称的结构ꎮ为这一类歌曲选配伴奏音型ꎬ选择能体现出歌曲情绪㊁风格特点和旋律的节拍㊁节奏律动感的伴奏音型最为关键ꎮ通常多采用有较强节奏特性的和弦式伴奏音型和半分解式伴奏音型的各种形态ꎮ根据不同的伴奏对象ꎬ带旋律和不带旋律两种伴奏音型都能使用ꎮ在无旋律的伴奏形式当中ꎬ往往伴奏本身的节奏特性会显得更加突出ꎬ可给予演唱者更大的发挥空间ꎮ这种情况下结合低音的双手配合演绎ꎬ声部层次分明ꎬ并进一步强化了歌曲风格与音乐形象ꎮ[3]下例便是典型的舞曲性㊁无旋律形式的伴奏编配ꎮ在前两小节中ꎬ右手演奏的倚音与和弦音的关系为小二度ꎬ灵动的音乐形象跃然而上ꎮ后一小节则是典型的舞曲类无旋律伴奏音型ꎬ可广泛地运用于此类歌曲的伴奏编配中ꎮ401当代音乐 2021年第5期㊀㊀谱例4:(二)民族化的前奏编配歌曲的前奏㊁间奏和尾奏是歌曲结构的组成部分ꎬ统称为歌曲的附属结构ꎮ尽管附属结构在曲式学的定义属于从属部分ꎬ哪怕去除之亦不影响一个音乐结构的性质ꎬ但是其意义却非常重大ꎮ在歌曲的伴奏编配中ꎬ附属结构不但对歌曲的完整性㊁连贯性起着重要作用ꎬ有时还是表现歌曲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ꎮ从演唱者的角度来看ꎬ它还起着提示音高㊁塑造意境㊁预示歌曲的主题内容㊁为歌者酝酿情绪等多重作用ꎮ在钢琴伴奏中ꎬ无论是正谱还是即兴伴奏ꎬ我们都可以看到前奏㊁间奏㊁尾奏与歌曲的主体段落紧密联系ꎬ并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ꎮ在曲式学中ꎬ前奏的专业名称为 引子 ꎬ用来呈示一部音乐作品的调式㊁调性㊁音高㊁速度㊁节奏㊁节拍㊁力度㊁情绪等音乐要素ꎮ纵观我国的民歌与欧洲国家的民歌ꎬ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常在歌前附加一个引子式的歌头或吹喝性的喊句㊁长腔或者高腔的演唱ꎬ一则抒发了特定的情感ꎬ二来亦体现了民族音乐的 形 与 韵 ꎬ而这些歌曲中常带有一个散板式的引子ꎮ散板这一节拍形式是民族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ꎬ可以作用在音乐作品中的任何一个部位ꎬ钢琴伴奏编配亦常运用此手法ꎮ由于散板在音乐作品结构中的位置不同ꎬ与前后主体音乐的关系不同ꎬ称谓也不同ꎮ在«赶圩归来啊哩哩»中ꎬ散板位于主题呈示之前ꎬ称为附加式散板ꎮ开始乐段中的散板和结束乐段中的散板最典型㊁也最为常见ꎬ体现了中国音乐散-慢-中-快-散的结构思维ꎮ除去附属结构ꎬ歌曲的主体部分常采用二段体的音乐结构ꎬ偶有三段体的现象ꎮ而从前奏所采用的伴奏材料来看ꎬ大致有三种方式:1.采用歌曲A段的曲调作为前奏的旋律材料ꎻ2.采用歌曲B段的曲调作为旋律材料ꎬ由于大部分歌曲往往将高潮句构思于B段ꎬ因此此类前奏可以最大化地揭示全曲的性格面貌ꎻ3.积极调动音区㊁具有独创性的织体等因素ꎬ塑造出贴近歌曲意境的前奏ꎮ这类前奏可以是带旋律ꎬ也可是无旋律的ꎮ前者的旋律材料可以是根据歌曲的风格㊁主题的旋律形态等因素自我构思出一条具有原创性质的曲调ꎬ而后者则往往归类于 背景型 前奏ꎬ即仅通过具有一定特点的伴奏织体预示歌曲的形象ꎬ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小夜曲»便是典型的例子ꎮ谱例5:上例是此曲的散板前奏ꎬ左手的伴奏音型以长琶音与单音构成的震音为主ꎬ加之自由延长的演奏记号塑造出自由化㊁空旷的背景性织体音型ꎬ而右手的旋律材料很大程度是根据歌曲的主题变形而来ꎬ它不是严格地摘取了某一乐句作为前奏材料ꎬ而是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且贴合主题形态的一条独创性质的民族化曲调ꎬ预示歌曲的风格ꎮ结㊀语钢琴伴奏编配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新兴学科ꎬ在促使我国的许多单声部民歌走向专业化㊁艺术化的同时ꎬ不仅需要遵循原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ꎬ还需要依据歌唱者表现情绪的不同ꎬ适当调整伴奏的实际运用ꎮ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ꎬ才能更加充分地表达作品的内涵和特点ꎬ这也是民族性歌曲钢琴伴奏的宗旨所在ꎬ融入歌曲原创特色的同时配合演唱者ꎬ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ꎬ这些对我国民歌内涵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ꎮ注释:[1] 赶圩 一词在我国南方地区指赶集ꎬ人们把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 圩日 ꎮ[2]周小泉.中国民歌三百首(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ꎬ2005:302.[3]姜珊珊.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ꎬ2005.(责任编辑:庄㊀唯)501刘华清㊀刘㊀岑:论彝族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钢琴伴奏编配。
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

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即兴伴奏是钢琴演奏中的一种技巧,它要求演奏者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即兴地为其他乐器或者歌唱伴奏,给人一种即兴创作的感觉。
即兴伴奏在爵士乐、流行音乐、蓝调等风格的音乐中经常被使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一些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
了解和弦是即兴伴奏的基础。
音乐中的和弦共有七个基本和弦,包括C大、D大、E大、F大、G大、A大和B大。
在即兴伴奏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和弦来伴随其他乐器或者歌唱。
在弹奏钢琴时,我们可以使用左手弹奏和弦,而右手可以弹奏旋律。
理解旋律和节奏是即兴伴奏中的关键。
在演奏钢琴的演奏者需要根据旋律的走向,选择合适的和弦进行伴奏。
要注意不要压过其他乐器或者歌唱的声音,要与他们保持平衡。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所以在即兴伴奏中,我们需要根据节奏的感觉来弹奏钢琴,使伴奏更加动感。
然后,琶音和填充音在即兴伴奏中也经常被使用。
琶音是指同一个音符按照不同的音高快速连续演奏,这样可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填充音是指在和弦之间使用延音、转位以及间奏的方式来丰富琴声,使之更加丰富多样。
使用乐句来增加演奏的变化也是即兴伴奏中的技巧。
乐句是一段有意义的音乐短语,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乐句模式来丰富音乐的表达。
可以在和弦上下进行循环演奏,或者使用一些流行的乐句模式来增加音乐的变化。
音乐的表情和情感也是即兴伴奏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所以在演奏钢琴时,我们需要通过演奏的方式来传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悲伤的乐曲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低沉的音色和缓慢的节奏来传达悲伤的情感。
钢琴的即兴伴奏技巧包括了和弦、旋律、节奏、琶音、填充音、乐句以及音乐的表情和情感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即兴演奏中发挥创造力,使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浅谈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钢琴即兴伴奏-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是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技术以及伴奏创造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教师们都重视执教教师的教学,很少人会觉得伴奏的教师是一个关键人物,伴奏得好会使音乐活动更生色。
如何有效地运用歌曲伴奏为幼儿歌唱教学服务,本文拟对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1. 掌握必要的和声、曲式结构、伴奏识体、歌曲作法以及基本课等理论知识能力尤为重要即兴伴奏是通过调式、调性、和声、识体的变化并采用相适应的速度、力度、节奏来衬托歌曲背景,描绘意境,渲染出音乐气氛的。
1.1 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 地位的重要部分。
1.1.1 幼儿歌曲中常用和弦的运用。
从幼儿歌曲的难度程度考虑分析,歌曲短小,难度不大,和弦变化不应太多,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听觉能力处于敏感期,必须使孩子感受到正确且丰富的和声效果,伴奏者和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歌曲的表现力,在实践中发现使用Ⅰ、Ⅳ、Ⅴ、Ⅴ 7、Ⅵ级和弦已经足够。
例1:"懒惰虫"(下图1)1.1.2 在编配时注意及解决的问题(1)使用Ⅳ、Ⅴ级和弦时切记不能"反功能" ,即Ⅳ级后可以接Ⅴ级,相反,Ⅴ级后不可以接Ⅳ级,必须解决到Ⅰ级。
(2)开头和结束必须使用Ⅰ级和弦,在半终止处最好使用Ⅴ级和弦,结束前出现5、4、7、2 音的最好使用Ⅴ7 和弦,最后才解决到Ⅰ级,给人感觉完整。
(3)一小节里按情况可以变化两种和弦,如不算非常冲突时避免变化频发或一直不变。
1.2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是钢琴即兴伴奏具有"心脏"地位的核心部分。
1.2.1 分析歌曲的调式。
歌曲的调式分为大调、小调、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不同的调式应按照不同的和弦编配,如果小调的歌曲用上了大调的和弦,和声效果就会完全错误,不懂的人听到不知道哪里错了,但觉得很别扭,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不容忽视。
浅谈关于五声性调式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

在 为 五声 性 旋 律 作 即兴 伴 奏 时 ,除 了 运 用 三 度 叠 置 的 和 弦外 , 还 可适 当应 用 非 三度 叠 置 和 弦 , 即用 人 工 的办 法 改 变 和
弦的结构 。 常用的有 : 1 .代替音和弦 : 和弦中的偏音被它相邻 的正音所替代 。2 .附加音和弦 : 在正常的和弦结构 中增加某 些新 的成分。 通常是 大三和弦加大六度音或大二度音 , 小j和
宫和弦在宫调式 中是主和弦 , 其作用已众所周知。 宫和弦 在同宫系统 内的其他 调式 中是仅次于主和弦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和弦 , 它可作为各个不 同调式 的开始和弦。 宫和弦有第二主
察觉 , 故可不必回避 , 如 在 琶 音 中 能 加 人 一 些 五 声 化 的 音 则更
好。
个调式 , 就根据那个调式来配置 和弦 ( 这点对 于调式交替 和 初学者在为五声性旋律配置和弦时 ,往往 难以找寻 到 自
调式游移型特别重要 ) 。 最后凭听觉加以调整 , 处理好终止式。
弦 附加 纯 四度 或小 七 度 音 。 3 .省 略音 和 弦 : 除三和弦 、 七 和 弦
泰尔在《 即兴伴奏实用教 程》 中介绍了一种很简单 的选配和弦
的办法 : 首先将歌 曲旋律按适 当的和声节 奏( 或一小节 , 或半
小节 , 或 一 拍 为 一个 单 位 ) 去分析 , 看 旋 律 主 要 由 哪些 音组 成 , 就 配 以 这些 音 组 成 的和 弦 。其 次 再 根 据 音 乐 哪一 部 分 具 有 哪
终 止 比较 自由 、 多样 , 各级和弦( 以五 声 音 级 为根 音 的 和弦 ) 均 可 用在 中 间终 止 , 它 也 可 能 是 本 调 式 的 属 和 弦或 下 属 和 弦 , 也
钢琴即兴伴奏ppt课件

1
学习即兴伴奏前的必要准备
钢琴即兴伴奏是集和声、曲式、复调、钢琴演奏 技能、伴奏技巧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
首先,应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 其次,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最后,还要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
2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正三和弦柱式和弦伴奏伴奏
15
3.确定伴奏音型 一部作品往往会有很多种伴奏方法,演奏者可以 根据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因素,选择 最适合该作品的伴奏织体。在练习即兴伴奏的过 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仔细推 敲音乐内容,提倡多样的伴奏方式。 4.编配、弹奏、修改、定稿 演奏者要用心去感受主题是否鲜明,线条是否流 畅,伴奏是否得当。对于不和谐的地方进行适度 修改,最终符合音乐的审美需要。
10
这种连接方法,声部进行较为平稳凝重,和弦跳 动少,易于弹奏。
11
2.旋律连接法 指不把共同音保留在同一个声部的方法。
这种连接法,使得声部进行较为流畅生动,音乐形象更 为灵活丰富。
12
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 即兴伴奏不像传统和声要求的那么严格, 通常情况下,大调式的正三和弦最适宜重复根 音与五音,而三音最好不重复。和弦音的省略 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1.根音不可省略,否则会改变和弦的级数、 性质、功能。 2.三和弦的五音可以省略,三音一般不可 省。 3.正三和弦在重复根音时省略三音,效果 很好。
16
练习1
音型练习
17
练习2
1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3
19
练习4
20
练习5
21
练习6
22
练习7
23
练习8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也叫即时伴奏,是一门将钢琴演奏技巧与即兴伴奏理论融于一体的技能。
它是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特点等,在短时间内配以恰当的和声与音型,边创作边用钢琴完成伴奏的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好的即兴伴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演唱歌曲的热情与积极性,三分唱七分伴奏,可见伴奏起多么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丰富歌曲的二度创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的即兴伴奏能够带动歌者的演唱激情,能够渲染演出的气氛,从而使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弹好钢琴即兴伴奏,首先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能在键盘上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并能快速移调,这是钢琴即兴伴奏一项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其次要练习大量的练习曲及其好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
其实练习曲不仅是光练技术。
也同样可以使乐感得到培养,因为练习曲有一定的音乐形象,也有很多丰富的伴奏织体和声需要我们去体会和表现。
下面谈谈即兴伴奏的几个步骤:1分析作品要想为歌曲弹好伴奏,最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分析品。
分析作品时要注意分析旋律的风格、调式等方面内容,准确把握旋律的内涵,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
乐曲的风格分有很多种:抒情的、优美的、忧伤的、悠远的、欢快的、活泼的、坚定有力的、庄严肃穆的、高亢激昂的等等,我们通常通过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
来确定一首作品的风格。
确定调式,看是大调式、小调式还是民族调式。
另外大调式与小调式属于西洋调式,其中大调式明朗开阔,小调式暗淡委婉,极富我国民族特色的五声调式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六声、七声调式,其特点是同一音阶中含有多种调式,且在同一首作品里应用。
调式与调性的多样化为音响带来丰富多彩的效果。
当然要对24个大、小调音阶非常熟悉,做到面对任何一首歌曲,不论什么调,都能弹奏自如。
2选择和弦和弦设计是歌曲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
和弦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
对中国民族调式歌曲即兴配弹的探究

程 ,是 为 了满 足学生 将来 的教学而 开设 的 ,因 此 有 着 积 极 且 特 殊 的意 义 和 作 用。综 观现在 高等 院校 的钢 琴 即兴伴奏
课 程 ,主要存在 以下问题 :一些学 生虽 能够 演奏 高难度 乐曲却不能 为一首 简单 的歌 曲伴 奏 ,这种看 似高质 量 的 “ 钢琴 教 学 ” ,实 际上与高 等 师范 音 乐专业 的
展 的。 因此歌 曲旋律 在刨作过程 中必然
接 受了和声功 能 的影响 ,从 古典 乐派时
徵 、 羽五个正 音组成 ,虽然 有些 民歌 是
四 声 、 六 声 或 七 声 调 式 ,但 它 仍 以五 声
期 的奏呜 曲中极 易看出大部 分旋律 由分
解和 弦衍 生而 来。
调 式 的 音 为调 式 骨 干音 , “a i f 、s”两 个 偏音较 少用 。 其 次 ,中 国五声调 式 中的非五声 骨
1 中国民族调 式的特性
中 国民族调 式歌 曲大 多数是 以民族 五 声性 的音调 为主 的单线条 音乐 ,首调
唱 名法 为 “o e d 、r、mi o、l”即 “ 、 、s l a 宫
行 倾 向演 奏时 略高 于平均 律 :F A音 、
则 具有 向 E 、A音 的下 行倾 向,演 奏 时
同的调 式音 阶也能 表现 出截 然不 同的风 格特征 ,这是 因为调 式 中音 与音 的 内在 逻辑 关系与旋 律进 行的不 同所造成 的,
这些 不同主 要表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调
的实际 音高略低 于平均 律 ,对 此 ,我们
可 以称 之为 “ 向性半音 ”。 倾 再次 ,五声调 式 的中心音具 有 不规
2 和声风格 按照 三度 关系叠置 起来构 成 的三和 弦、七和 弦是 较为 常用的 。在 五声 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声性调式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人来说,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但目前大多数人对大小调式的歌曲关注较多,而对于我国五声性旋律的歌曲,一般的做法是全部机械地硬搬大小调功能和声理论。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使弹出来的效果不仅与原作风格相去甚远,甚至会出现有时不知怎样为五声性旋律选配和弦等许多新问题。
在我国的音乐生活中,除了大小调式的作品以外。
肯定还要接触大量的建立在五声音阶上的音乐作品,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它、熟悉它、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
但是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反映在音乐上,更侧重于丰富的旋律发展。
无论从史料的研究和我们的实际感知,都无法确认我国有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和声体系。
因此,在为五声性调式歌曲配伴奏时,目前还只能采用和参照大小调式的和声体系,怎样做到既借鉴吸收古典、浪漫派时期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大师建立的功能和声理论,又保留我们民族自身的风味,使两者有机的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
我先简述一下五声性调式歌曲旋律的情况。
五声性调式旋律在调性变化上具有多样性(这里所说的调性包括调式结构与调式高度两方面的含义),大体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单一调性型,旋律从一开始调性就很明确,并直到结束都在同一调性上进行。
如《东方红》是微调式,《小河淌水》是羽调式。
第二种情况是非单一调式型,这一类调式它的旋律比较复杂、变化很多,其共同的特点是乐曲从开始到结束并不始终在一个调性上进行,由于调性变换的方法、性质、结构位置及调性的远近关系等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调式交替和转调,第三种情况是调式游移型,它的旋律直到结束终止时才表现出明确的调式,而从开始到结束前的进行过程中所明确的只是宫系统的高度而不能
确定其具体调式;如湖南民歌《卖饺子》
湖南民歌《卖饺子》——
例1
这首民歌直到终止时才明确是微调式,而从开始到结束前,旋律中较强调的是宫、羽、角三个音,但调式不能确定,假如我们把结束音改为宫、羽或角音也很自然。
实际变成宫调式、羽调式或角调式了,所以说这类曲子的调式具有同宫各调式间的游移性。
关于调式游移型和调式交替有非常著名的“同宫场”理论。
同官场理论认为:同宫体系内各调式建立在同一音列之上,它们不但有共同的宫音,同样有共同的商音、角音……不但组成调式的各音是共同的,而且在各音级上构成的和弦也是共同的。
因此,宫、商、角、微、羽五个音,既有作为各调式主音的一面,又有在不同调式上
作为其它音级的一面(在各音级上建立的和弦也有同样含义)。
由于构成调式的素材是共同的,致使五个调式的关系非常亲密,它们之间常常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各音级及其和弦也必然会相互作用,互为主从。
同宫体系内五个调式构成了一个共同体,它们共同活动的场所即同一个音列叫同官场。
音乐从同宫共同体出发,在同官场中可以没有明确的调式中心,而仅有侧重或一般的进行,最后走向调式中心,这就是调式游移型。
调式游移过程中如果有音乐结构的支持并形成了调式中心,则构成了调式交替。
上述五声旋律的三种情况在钢琴即兴伴奏中都可能遇到,为了既体现钢琴伴奏的即兴性,又能恰
如其分的表现其风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一、五声性和弦的结构
在为五声性旋律作即兴伴奏时,除了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外,为了更好地与五声性旋律风格相吻合,还可适当应用非三度叠置和弦,即用人工的办法改变和弦的结构。
常用的有:1.代替音和弦:和弦中的偏音被它相邻的正音所替代。
2.附加音和弦:在正常的和弦结构中增加某些新的成分。
通常是大三和弦加大六度音或大二度音,小三和弦附加纯四度或小七度音。
3.省略音和弦:除三和弦、七和弦的五音可省略外,三音也可以省略,仅由根音和五音构成空五度和弦。
例3
此外,还有三音列和弦、四音列和弦、琵琶和弦等。
二。
偏音的处理
偏音有清角(fa)、变宫(xi)、变微(升fa)、闰(降xi),这些偏音是七声音阶的产物,用于和声中必然和五声性旋律存在矛盾。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当,会交相辉映,否则会风马牛不相及。
为了突出即兴伴奏的即兴特点,现介绍一些简单的处理法:1.隐蔽法:将偏音隐藏在内声部,最好是按密集排列。
2.线条法:把偏音放置在上下行的音阶中(包括自然音阶、半音阶、甚至全音阶),由于前后毗连级进(特别多用下行),生硬感大为减弱。
3.平行进行法:将偏音融合在统一的
音响之中,如平行和弦,平行五度。
4.偏音五声化,使偏音变成另一宫系统的正音。
5.支持法:在偏音的上方或下方有四、五度音予以支持,有了这个音响,偏音会被软化。
6.琶音法:在琶音进行中,由于偏音处于音流之中,不易被人做单个音的察觉,故可不必回避,如在琶音中
能加入一些五声化的音则更好*三、和弦的选配及其它
1.大小调式中,以主音为中心,以属、下属为支持的和声功能理论,在配奏中表现为开始、结尾为主和弦(弱起小节开始则为属和弦到主和弦),乐句的停顿即中间终止一般是属和弦或下属和
弦。
但
这一方法在配五声性旋律歌曲伴奏时则不一定适用。
在为五声性旋律歌曲配伴奏时,开始可能不是主和弦,甚至结尾都可能不是主和弦(反调式配置等),更不用说中间终止了。
怎么办呢?民族调式的的开始和弦需要根据旋律的和声内涵及进行需要去考虑,它可能是主和弦,也可能不是主和弦,不要简单地按固定的功能和声理论牵强附会地配一个主和弦。
要特别注意的是宫和弦在我国民族音乐同宫系统的宫、商、角、微、羽各个调式中都可作为开始和弦。
民族调式的中间终止比较自由、多样,各级和弦(以五声音级为根音的和弦)均可用在中间终止,它也可能是本调式的属和弦或下属和弦,也可能不是。
五声性调式的结束终止一般也要使用终止式,这一点与大小调功能和声理论相同。
在微、商、羽调式终止式中还常把小属和弦变为大属和弦,形成强烈的导音倾向(受功能和声的影响)。
五声性旋律歌曲由于有调式游移型和调式交替的现象,以及各人使用和声语汇水平的高低、喜好的差异,导致同一首歌曲会配出不同的和声,这是不奇怪的。
中央音乐学院泰尔在《即兴伴奏实用教程》中介绍了一种很简单的选配和弦的办法:首先将歌曲旋律按适当的和声节奏(或一小节,或半小节,或一拍为一个单位)去分析,看旋律主要由哪些音组成,就配以这些音组成的和弦。
其次再根据音乐哪一部分具有哪一个调式,就根据那个调式来配置和弦(这点对于调式交替和调式游移型特别重要)。
最后凭听觉加以调整,处理好终止式。
初学者在为五声性旋律配置和弦时,往往难以找寻到自然音和弦以外的和声材料,这时可用首调唱名找到具有五声性特点的小三度音调(do—1a或s01。
mi),这时它就具备使用减七(减三或半减亦可)和弦(显示出重导和弦或副导和弦功能)。
如:
例4
2.宫和弦的重要性
宫和弦在宫调式中是主和弦,其作用已众所周知。
宫和弦在同宫系统内的其他调式中是仅次于主和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弦,它可作为各个不同调式的开始和弦。
宫和弦有第二主和弦之称。
一方面,它是某一调式的某种不稳定功能(这种功能在明确调式中心的终止中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它又对各调式起着定调作用,明确了宫和弦,好比在广漠的音响空间找到了座标点,其它各级和弦及音乐的调式都可立即判定。
在同宫系统短暂的、临时的、局部的交替功能里,常交替到官调式(但还没有形成调式中心),这也说明宫和弦的重要性。
3.在为五声性调式旋律配伴奏时,几大小调功能
和声理论认为犯规的,如平行八度、五度,重复三音,
反功能进行等,均
可运用。
4.旋律中含有变微音或闰音时,其和弦构成也相应变化,如和弦为re、fa、1a就变为re、升fa、1a,和弦s01、xi、re就变为s01、降x1、re。
5.偏音上构成的和弦,如宫调式的清角和弦,角调式的变宫和弦,羽调式的清角和弦等,这些和弦一般要回避使用,或用其它的和弦代替。
如宫调式的商和弦代替清角和弦,角调式的商和弦代替变宫和弦。
6.旋律中有变宫移调时,即非单一调性型中的转调,这时一般的方法是原调式就按原调式配置,新调式按新调式配置。
变宫移调的旋律表示形式是: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初看上去出现很多偏音、变音,感到风格不吻合,这时,实际上是出现了主音位置改变的变宫移调,一般说来,变宫移调不改变调式性质,仅改变主音位置。
7.反调式配置:就是旋律是一个调式,而和声不用这个调式,而用另外一个调式,一般是针对微调式和商调式。
一般的方法是微调式旋律用宫调式的和声配置,商调式的旋律用微调式的和声配置。
这种方法是一种可以参照使用的处理方式,但要慎用。
商调式歌曲还常用同主音小调式配置(实际上是近关系调下属调的小调)。
四、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既考虑到即兴伴奏的快捷、实用、简便的特点,又照顾到五声性的风格,适当的介绍的一些方法,但愿能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我想要弹好这类作品的伴奏,除了多弹多练以外,还应该多多分析中国的钢琴作品,特别应多分析我国作曲家们精心构思的五声性调式歌曲的钢琴伴奏。
只要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勤学苦练、勇于实践,五声性调式歌曲的伴奏定能学会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