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

(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

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1. 4-2】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

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答:略

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

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

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5.屋顶隔热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

答:屋顶隔热的措施及其隔热机理是:

(1)采用浅色外饰而,减小当量温度。它的机理是通过采用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较小的屋面材料,来降低室外热作用,从而达到隔热的目的。

(2)提髙屋顶自身的隔热性能。它的机理是隔热层本身热容量小,抗外界温度波动的能力差,但隔热层有着良好的绝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弱传递的热量。

(3)通风隔热屋顶。它的机理是利用屋顶内部通风带走面层传下的热量,达到隔热的目的。

(4)种植隔热屋顶。它的机理是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生物能;利用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增加蒸发散热量,均可大大降低屋顶的室外综合温度;同时利用植物培植基质材料的热阻和热惰性,降低内表面平均温度与温度振幅。

(5)水隔热屋顶。它的机理是水的热容量大,而且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汽化热,从而减少了经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降低了屋顶的内表而温度。

6.墙体隔热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考虑到建筑空调能耗的问题,哪些措施能够兼顾建筑隔热和建筑节能?

答:(1)墙体隔热的措施

①材料隔热

a.黏土砖实体墙

两而抹灰的一砖厚墙体,尚能满足当前一般建筑西墙和东墙的隔热要求。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防寒性能,不仅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也可用于夏热冬冷地区。

b.砌块

第一,多以中、小型砌块为主,原材料以普通混凝土及矿渣、粉煤灰、煤渣、火山灰等工业废料与地方材料为多,混凝土空心砌块应用最广泛。

第二,单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不能满足南方地区墙体隔热的要求,当然不能用于东、西向外墙。双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加上内、外抹灰后,其隔热性能与两而抹灰的一砖厚实心黏土砖墙相当,可以用于东、西外墙。

c.钢筋混凝土大板

第一,多用于住宅建筑,主要板型为钢筋混凝土空心墙板与多种材料的复合墙板。

第二,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在南方大多数地区都不能满足隔热性能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热稳定性差,内表面温度波幅大,因此内表面最高温度值很髙,近年来己很少使用。

d.轻质复合墙体构造轻质复合墙体构造的隔热性能取决于板型构造与复合材料的热工性能。设计复合墙体构造时,应尽量将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放在外侧,将热容量大的材料放在内侧。

②构造隔热

a.在墙体外侧设置垂直通风间层

b.外墙绿化遮阳

c.墙体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

(2)兼顾建筑隔热和建筑节能的措施

①在墙体外侧设置垂直通风间层,利用热压和风压的综合作用,使间层内空气流通,带走墙体外表面吸收的热量,从而达到建筑隔热和制冷节能的目的。垂直通风间层在冬季还可起到保护外侧保温材料、使保温材料保持干燥等作用。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采取措施使其在夏季作为通风空气间层起隔热作用,在冬季作为封闭空气间层增加围护结构的传热阻,从而兼顾冬夏季不同热工设计要求。

②外墙绿化遮阳利用树叶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水分,保持自身凉爽,能降低表而辐射温度,降低室外环境温度, 减少空调负荷。

7.自然通风有些什么作用?能否根据各季节的气候特点,确定适时通风的方案?

答:(1)自然通风的作用

自然通风可以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及调节气

温。

(2)根据各季节的气候特点制定不同的通风方案

①舒适性通风降温(即全天候通风)

a.概念

即通过全天候的通风方式来满足室内的热舒适要求。

b.气候条件

室外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28?32°C,日较差小于10°C,比较适合温和、潮湿气候区或相应季节。

c.相应措施

笫一,室内的气流速度应保证在1.5?2.0m/s左右。

笫二,室内的热量要尽快排出,应以轻型围护结构为主。

②夜间通风降温

a.概念

即把夜间凉爽的空气引入室内,把室内热量吹走,使房间在白天获得的热量减到最小。

b.气候条件

白天室外气温在30?36°C,夜间温度在20°C以下,室外气温日较差大于10°C,适合于日较差大的干热地区。

8.自然通风的原理是什么?为组织好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妥善处理哪些问题?

答:(1)自然通风的原理

自然通风的原理在于开口处(门窗过道)存在着空气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产生压力差的原因是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

(2)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建筑朝向,间距及建筑群的布局;

②建筑的平面布置与剖而设计;

③门窗的位置和尺;

④门窗开启方式;

⑤设置导风板。

9.门窗的位置、尺寸以及开启方式对室内通风有什么影响?试就某建筑平面提出加强室内通风的改善方案。答:(1)门窗的位置、尺寸对室内通风的影响

①在建筑空间的平面及剖面设计中,开口的相对位置对室内通风质量和数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良好的室内通风应使空气流场分布均匀,并使风流经尽量大的区域,增加风的覆盖面。同时通风口位置应对通风风速有利,尽量使通风直接、流畅,减少风向转折和阻力。

②在人体活动髙度内,应设置可开启的窗户,使风吹经人体活动区域以加快人体蒸发散热。③夏季需保证门窗具有一定的可开启而积,使室内气流形成风感。测试表明:当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 3?2/3,幵口面积为地板面积的15%?20%时,室内通风效率最佳。

④风流经室内,其出、入口的大小尺寸会影响风速变化。当进风口大于出风口,气流速度会下降,反之则加强。气流速度对人的舒适感

觉影响最大,所以如通风口朝向主风向,出风口面积应大于进风口,加快室内风速。

(2)门窗的开启方式对室内通风的影响

①分类

a.平开窗

可完全开启,窗户开启的角度变化有一定的导风作用,而且关闭时的气密性佳,是较理想的开窗方式。外开式会遮挡部分斜向吹入的气流;内开式则能将室外风完全引入室内,更有利于通风。

b.下悬窗

具有一定导风作用,内开式将风导向上部,并加快流入室内风速。外开式则将风导入下方,吹向人体,但存在遮挡现象,减弱了风速。

c.上悬窗

也有导风作用,内幵式将风导向地面,吹向人体,并能加快风速。外幵式将风导入上方,由于开启位置处于人体髙度,风尚能掠过人体,

但存在遮挡现象,减弱了风速。内开式更好。

d.中悬窗

导风性能明显,而且开启度大,不存在遮挡,是比较好的方式。逆反方式将风引入下方,正反方式将风引入上方;当窗洞口位置较低可选用正反式,窗洞口较髙选择逆反式,使风导向人体。

e.立式转窗

立式转窗导风性能佳,可以把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导入室内。

f.推拉窗

无任何导风性能,可幵启面积最大只有窗洞的一半,不利于通风,而且推拉窗的窗型结构决定了其气密性较

差。

②注意方面

a.窗的开启应保证有足够大的通风面积;

b.有可调节的开启角度,并能有效引导气流;

c.尽量将风引向人体活动范围。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 (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 (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 (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第二章 求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夏季的热阻孔内单面贴铝箔 (设热流为自上而下)(单位:m) 解: (1)将圆孔折算成等面积正方孔,设正方形边长为b,则:

建筑物理考试试卷B

建筑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选择题(20*2’) 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2、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称为()。 A.热流密度 B.热流强度 C.传热量 D.导热系数 3、人感觉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A.30~70 % B.50~60% C.40~70% D.40~50% 4、下列哪些措施虽有利于隔热,但不利于保温()? A.采用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B.采用通风屋顶 C.采用蓄水屋顶隔热 D.采用屋顶植被隔热 5、下列()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8℃ B.17℃ C.16℃ D.15 ℃ 6、对建筑防热来说,是()天气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无所谓 7、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遮阳的形式为()。 A.水平式 B.垂直式 C.综合式

D.挡板式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在采光设计中为了降低作为展览墙的亮度,(C )是合理的。 A.降低墙面上的照度 B.提高墙面上的照度 C.降低墙面反光系数 D.提高墙面反光系数 10、为了防止直接眩光,应使眼睛与窗口,眼睛与画面边缘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A)。 A.14度 B.30度 C.60度 D.90度 11.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照度,其原因是(D )。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12.在商店照明设计中,不宜采用(D ) A、白炽灯 B、卤钨灯 C、荧光灯 D、高压汞灯 13.有关光源色温的下列叙述中,(C)是正确的。 A、光源的色温是光源本身的温度 B、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显色能决定的 C、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光色决定的 D、白炽灯色温高于荧光高压汞灯 14. 在下列因素中,(B )与灯具的利用系数无关 A.灯具类型 B.灯泡电功率 C.房间尺寸 D房间表面反光系数.

建筑物理习题及答案2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c a.[0°,90°); b. [0°,90°]; c. [-23°27’,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蒸发 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天空漫射 光照度之比值 4、光强体: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由矢量终端连接起来的 封闭体 5、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二、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写出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标准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答:(1)晴天空亮度以太阳子午圈为对称(1分) (2)最亮在太阳附近天空(1分) (3)晴天空亮度离太阳愈远愈小,最小点在太阳子午圈上且与太阳成90°(2分) 2、叙述侧面采光(侧窗)的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1)建造和维护费用低(1分)

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 习题 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 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 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1-5、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对开发有利于夏季防热的外表面装修材料,有什么启发?

8建筑物理答案

渤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年级专业建筑学学习形式科目《建筑物理》试卷A (参考答案) 学号姓名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⒈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②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20 ②10 ③8 ④ 3 2.凹面易出现的声缺陷是③。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 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④。 ①传播途径②接受处③规划④声源 4.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③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 5.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④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 6.撞击声隔绝措施中,对高频声最有效的是②。 ①架空木地板②铺地毯③密封吊顶④面层下铺矿渣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声音是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由近至远的传播。 2.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吸收声能+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3.房间的混响时间越短,声学缺陷明显。 4.按投影面积计算空间吸声体的α值大于1,其原因是其表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5.可见光就是光辐射中为人眼所感觉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从 380nm 到 780nm 。 6.眩光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从眩光形成的方式上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其二是从影响视功能方面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 7.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 8.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温差、高差。 9.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绕射,当障碍物尺度<<声波波长时绕射显著。 10. 吸声量的单位是 m2。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 从人耳听闻频率特性、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来说明隔声措施的有效性。 答: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因此高频噪声对人的干扰大; 而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隔高频声容易,隔低频声困难,因此对控制噪声干扰有效。 2. 厅堂可能出现哪些声学缺陷?如何消除? 答:厅堂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有: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 消除回声:控制前部天花高度,后部天花和后墙作扩声和吸声处理 消除颤动回声:采用不平行墙面、墙面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墙面装修不平行 消除声聚焦:不用弧形墙面和壳形天花、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壳形天花曲率半径大 3. 设有一个乳白玻璃的球形灯,灯罩的直径为4厘米,其轴向发光强度为100坎德拉,求该灯的轴向亮度? 解: 2 2 / 79600 2 04 .0 100 cos m cd A I L= ? ? ? ? ? = = π α 4. 写出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并写出2种热辐射光源的名称。 答: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时,发出可见光。 如白织灯和卤钨灯 5. 请解释灯具效率这一术语,同时写出影响灯具效率的两个因素。 答: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全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之比。灯具效率与灯罩开口大小、灯罩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大小有关。 1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 (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 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1. 4-2】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 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答:略 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

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 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5.屋顶隔热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 答:屋顶隔热的措施及其隔热机理是: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么?为什么。 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 (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 (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答: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 (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 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qc ±qr –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 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 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 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 (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 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

建筑物理试题库大全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红光 B、510nm蓝绿光 C、580nm黄光 D、555nm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10、下列减少反射眩光措施的叙述中,(D )是错误的? A、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 B、使视觉作业避开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 C、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D、提高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照度在总照度中的比例。 11、在照度为10lx的房间里,增加1lx的照度刚能察觉出变化;在另一个照度水平为500lx 的房间里,需要增加(D )lx的照度才能刚刚察出有照度的变化。 A、2 B、5 C、10 D、50 12.关于直接眩光的叙述中,(B )是错误的 A、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高亮度或未曾充分遮蔽的光源引起的 B、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反射所产生的 C、通过增大光源面积,降低亮度可以减轻直接眩光; D、通过增大光源的仰角,消除直接眩光。 13.下列A-D选项评价优良光环境的基本要素,(B )是不正确的? A、适当的照度水平 B、选用相关色温低于5000K的低温光源 C、宜人的光色,良好的显色性 D、避免眩光干扰 14.在下列措施中,(D )对提高视度是无益的。 A、增加照度 B、增大视角 C、提高视看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之比 D、将识别物体时间提到5 min 以上。 15. 以下有关色彩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C )?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 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 时,3m/s 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 (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 (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 (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 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 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 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 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第二章 求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夏季的热阻孔内单面贴铝箔 (设热流为自上而下)(单位:m ) 解: (1)将圆孔折算成等面积正方孔,设正方形边长为b ,则 : (2)计算各部分的传热阻 第一部分1,0R (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由表2-4查出;和分别为内外表面换热阻,由表2-2和表2-3查出)。 第二部分 02 R (没有空气间层部分):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建筑热工学 填空题 1.空气的绝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b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热阻R (a.m2K/W;b.W/m2K) b、a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a.[0°,90°); b. [0°,90°]; c. [-23°27’,23°27’] c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辐射换热约占,蒸发散热约占。 25%~30%、45%~50%、25%~30% 5.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6.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 温差、高差7.按照我国现行日照标准,拉萨、重庆、北京、广州四城市中,的日照要求最高,日照要求相同的城市是和。广州和重庆相比,的日照要求高。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的日照要求高。 拉萨、重庆、北京、广州、小城市8.城市与郊区相比,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多,的平均风速低,的湿度大,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效应。 郊区、城市、郊区、城市、热岛9.城市热环境的特征是、、和。 日辐射减少、高温化、干燥化、通风不良10.春秋分太阳赤纬角δ= 0°;太阳时上午9时的时角Ω= -45°;北纬23°27′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hs= 90°。 11.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是指、和。 窗户、冷桥、外墙交角12.从建筑热工设计角度,我国各地气候分为、、、和。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简答题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 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 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 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 到100%寸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 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寸,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 么?为什么。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 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建筑物理题库..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 第一节建筑热工学的基本原理 1.构成室内气候的要素为()。 I.空气温度;1I.空气湿度;Ⅲ.人体产热量;IV.气流速度;V.壁面热辐射 A.I、Ⅱ、Ⅲ、ⅣB.I、Ⅱ、Ⅳ、V C.I、Ⅱ、ⅣD.I、Ⅱ、V 解答室内气候是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亦称室内热环境)。 答案 B 2.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 B.1.2 C.1.5 D.1.8 解答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1.5m高处的空气温度。 答案 C 3.在中等穿着并且安静的状态下,下列组合中()最使人感到舒适。 A.温度12℃、湿度50%、风速1.0m/s B.温度15℃、湿度60%、风速0.5m/s C.温度20℃、湿度65%、风速0.5m/s D.温度25℃、湿度70%、风速0.1m/s 解答当环境在温度20℃、湿度60%一65%、风速0.5m/s的条件下,最使人感到舒适。 答案 C 4.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 )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 )个等级。 A.4、7 B.4、3 C.6、7 D.6、5 解答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评价室内热环境的PMV指标中包含6个物理量(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壁面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和衣服热阻)和7个等级(+3:热;+2:暖;+l:稍暖;0:舒适;-1:稍凉;-2:凉;-3:冷)。 答案 C 5.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 A.房屋的朝向、间距B.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构造方法 C.环境绿化及单体建筑平、剖面形式D.通风口的位置与面积大小 解答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传热、传湿、透气)和构造方法。 答案 B 6.下列( )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问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5℃B.16℃C.17℃D.18℃ 解答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是16~18℃。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 习题 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 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严

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1-5、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对开发有利于夏季防热的外表面装修材料,有什么启发? 答:选择性辐射体又称非灰体,其辐射光谱与黑体光谱截然不同,甚至有的只能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线。 由图可知,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具有间断性,可将此特性利用起来,将外表面装饰材料刷白,或进行浅色处理,对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也非常有效。 1-6、书中给出的自然对流时计算αc的三个公式中,系数分别为2.0,2.5, 1.3,试说明系数不同的原因。 答:因为热流一般都是由下向上流动的。

(完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

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习 题 2-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 点。 答: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表面吸热——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冬季),或外表面从事外空间吸热(夏季) 结构本身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 表面放热——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或内表面向室内散热(夏季) 2-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 答:在空气间层中,其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 的辐射换热强度。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增加间层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以增加对流换热热阻; 或是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增加辐射换热热阻。 2-3、根据图2-17所示条件,定性地作为稳定传热条件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应 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已知λ3〉λ1〉λ2。 答:由可知,由于是稳定传热,各壁面内的热流都相同,当值越大时,dx d q θλ -=λ各壁层的温度梯度就越小,即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就越小。dx d θ2-4、如图2-18所示的屋顶结构,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外气温不得低 于多少?并作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已知:ti=22℃,ψi=60%,Ri= 0.115m2?k/W ,Re=0.043 m2?k/W 。 解:由t i =22℃,ψi =60% 可查出Ps=2642.4Pa 则 pa p p i s 44 .15856.04.2642=?=?=?可查出露点温度 ℃ 88.13=d t 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m a a d 097.0422==π 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 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 W K m R /)(35.004.011.074 .10265.017.074.10265.0201?=++++=无空气间层的部分W K m R /)(24.004.011.074.115.0202?=++= 3)求修正系数

建筑物理热工习题及热工和光学复习要点

一、选择题(多项或单项) 1、按有关规范,夏热冬冷地区的热工设计应满足下列哪一种要求? A 满足冬季保温 B 必须满足冬季保温并适当兼顾夏季隔热 C 、必须满足夏季隔热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D 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隔热要求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下列哪一个地区的热工设计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隔热 A 严寒地区 B 夏热冬冷地区 C 、寒冷地区 D 夏热冬暖地区 3 、下面列出的哪一组城市不属于同一个热工设计分区? A 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 B 成都,南京,长沙 C 南宁,广州,上海 D 、北京.大连、呼和浩特 4、下面列出的传热实例,哪一种热量传递不属于基本传热方式? A 热量从砖墙的内表面传递到外表面 B 、热空气流过墙面将热量传递给墙面 C 人体表面接受外来的太阳辐射 D 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混合传递热量 5、关于太阳辐射,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 B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 C 、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同 D 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6、为了防止和控制围护结构内部冷凝,保温层应设在( ) A、外围护结构外侧 B、外围护结构内侧 C、设在结构中间 D、设置位置对冷凝影响不大 7、封闭空气间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可以在空气层内壁贴铝箔的方法提高空气层的热阻,具体做法是( ) A、空气层放在围护结构高温侧,铝箔贴在低温侧 B、空气层放在围护结构低温侧,铝箔贴在低温侧 C、空气层放在围护结构高温侧,铝箔贴在高温侧 D、空气层放在围护结构低温侧,铝箔贴在高温侧 8、影响热桥内表面温度的因素有( ) A、热桥本身的热阻 B、热桥的构造方式 C、主体部分的热阻 D、室内外空气温度 9、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有() · A、合理设置保温层 B、围护结构内部设排汽间层 C、设封闭空气间层D保温层内设 10、有关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下列哪一种最大? A 青灰色水泥墙面 B 白色大理石墙面 C 、红砖墙面 D 灰色水刷石墙面 11、有关材料导热系数的法定计量单位,下列哪一项正确? A (m·K)/W B kcal/(m2.h. C W/(m2.h,K) D、W/(m·K) 12、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由小至大排列正确的是哪一个? A 钢筋混凝土、重砂浆黏土砖砌体、水泥砂浆

建筑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离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 B.1.2 C.1.5 D.1.8 2.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B.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 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中 D.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传导一种方式 3.下列传热()是以导热为主。 A.有空气间层的墙体 B.有加气混凝土的墙体 C.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墙体 D.有空心砌块的墙体 4.以下四中建筑围护结构中,相对来说()的耐热性最差 A.屋面 B.墙体 C.窗户 D.钢筋混凝土住 5.人眼对()最敏感 A.红光 B.黄绿光 C.蓝绿光 D.紫光 6. 下列材料中,()不宜用作吸声材料。 A.超细玻璃棉 B.泡沫玻璃 C.泡沫塑料 D.海绵 7.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高度,其原因是()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8.就工作照明而言,光通利用率最高的是()灯具。 A.直接型 B.半直接型 C.半间接型 D.间接型 9.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声波,声速最快的是在()中。 A.钢筋混凝土 B.木材 C.水 D.空气 10.下面几种限制眩光的措施中,()有误。 A.应限制光源亮度,不宜过亮 B.消除镜面反射 C.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 D.降低工作面照度 二、多选题(选对一个得一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 (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 (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 (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 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

建筑物理复习题

1-51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用于估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的室内计算温度应采用()。 A.16℃ B.18℃ C.20℃ D.14℃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用于估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的室内计算温度应采用全部房间的平均室内计算温度16℃。答案:A 1-52在建筑节能设计中,( )措施是不正确的? A.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O.30及O.30以下 B.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应设置门窗 C.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D.在-6.O℃以下地区,楼梯间可不采暖,但需要对楼梯间的隔墙和户门采取保温措施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6.0℃以下地区,楼梯间应该采暖。答案:D 1-53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中,有关条文规定了建筑物体形系数的上限,其主要原因是:( ) A.体形系数过大,外立面凹凸就多,遮挡窗口的阳光 B.减小体形系数可以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 C.体形系数越大,冷风渗漏越严重 D.体形系数过大,平面布局困难 提示:采暖地区的建筑采暖能耗,以温差传热损失为主,为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中,有关条文规定了建筑物体形系数的上限。答案:B 1-54在下列哪一个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住宅人口处应设门斗?() A.-2.5℃ B.-4.O℃ C.-5.5℃ D.-7.O℃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6.O℃以下地区,住宅入口处应设门斗。答案:D 1-55冬天在采暖房间内,哪个部位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大?( ) A.外窗玻璃内表面 B.外墙内表面 C.室内中部 D.内墙表面 提示:在采暖房间内,各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差别不大(即水蒸气分压力P差别不大),因此各部位的相对湿度主要受该处温度的影响。由于外窗玻璃的传热阻最小,它的内表面温度最低,饱和蒸气压最小,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公式判断,外窗玻璃内表面的相对湿度最大。答案:A 1—56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室外计算温度应该按( )确定。 A.最冷月室外平均温度B.最冷月室外最低温度 C.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D.采暖期室外最低温度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室外计算温度应该取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答案:C 1—57某地区要求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35W/(m2·K), 则该地区为()。 A.严寒地区 B.寒冷地区 C.夏热冬冷地区D.夏热冬暖地区 提示:请查《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有关规定。答案:A 1-58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窗户面积不宜过大,下列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是违反规定的。 A.北朝向不应超过O.30 B.东朝向不应超过0.30 C.西朝向不应超过0.30 D.南朝向不应超过O.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